“小生,見過仙長。”秦元看到申公豹到來是立即拱手拜倒,他來到此地已經(jīng)有數(shù)百時日之多,當以爲是仙家聖地。
秦元也曾像申公豹一般在島上行走,但此地具無生靈,雖然來到這裡之後,洗去鉛華,使得自身之力增長許多,但是這島嶼何其大也,以他凡夫俗子的身軀,又怎能走多遠。
甚至連自己在一處島嶼之上,秦元都不曾知曉。
還好島上有著許多異果,不至於讓秦元餓死在此地。
來到此地百來日,而此地的天時卻從未變化,加上剛到此地呼得仙氣,使得自己洗精伐髓,污垢不斷排除,此地不是仙家聖地又是何處?
看到申公豹的到來,還以爲是此地仙長,所以拜倒。
申公豹也才發(fā)現(xiàn)眼前的這人不過是一普通的凡夫俗子,如那姜尚。
但是這熟悉感又是何事?
“無需行禮,貧道申公豹非是此地仙長。”申公豹阻止道。
接著就是相互介紹,秦元的來歷是讓申公豹奇怪,對方竟然是來自一名爲漢的人族國家,就成爲殷商國師以來,可沒聽說有什麼漢國。
但對方也不像欺騙自己的樣子。
至於秦元就更加驚訝了,自己果然是來到了仙界,這位竟然是一位仙人。
因爲那特殊的熟悉感,二人竟然沒有相互戒備之意,反而是互相交談起來,這般交談下來,那種熟悉感反而是更加的重了。
日升月落,一日復一日。
申公豹被困在此地已經(jīng)是有了三日之久,與這位秦元小友也是有了一番交情,閒時便與之下棋,或和對方論論洪荒之事,甚至傳了對方一道粗淺的練氣法門。
自己如此法力被封,空有肉身之力,卻離不得此島,想到姜子牙正在主持封神,他就怒由心來,但不知爲何與這位秦元小友交談,便怒氣緩緩消散。
暗處的白鯨和若水仙子看著申公豹身上那淡淡的氣息,也是點了點頭。
“看來此事已成,接下來就看申元道友自身的機緣了?!比羲?。
“白鯨道友,那麼乾元道友便交給你了。”若水這是要回轉(zhuǎn)浩海界了。
“道友自去吧!”
若水離去,而白鯨也該現(xiàn)身一見了,當然內(nèi)心也是對太玄天尊之厲害又加深了一層,竟然還有這種手段,輪迴之利,從東王公身上就可見一斑。
但是卻藉著當初這九龍島是乾元道友和申元道友之道場,來牽引出當初他們在島上遺留的“氣息”,滄海桑田,這些氣息本應(yīng)該隨著時間流逝,但卻因爲太玄的時空手段,沒有完全消散。
雖然無法將這二位的前塵記憶喚起,但卻可以增加其氣運,特別是申公豹受到前世氣息的影響,和秦元的交談,不斷的“恢復”往昔一般。
讓纏綿在他身上的大劫氣息對他的影響不在那般重。
申公豹和秦元正在下棋。
突然一道白光落入亭中,現(xiàn)出一白衣小童子的形象。
秦元和申公豹立即是停止了下棋,特別是申公豹,感受到來者的氣息,比之他的師兄還要強大,便知道正主出現(xiàn)了。
“崑崙山玉虛宮闡教弟子申公豹見過前輩。”申公豹立即恭敬道,雖然不知道對方爲何將自己強拘在此地,但是還是先點明自己的身份。
“小子秦元,見過仙長?!鼻卦彩欠浅9Ь?,在來到仙界之前,他也不過只是一名書生,雖有多智,但也只是凡人,卻不知道爲何被召入仙界。
“二位道友,不必如此?!卑做L隨意道,自己也是得了天尊之庇護,未曾沾過劫數(shù),倒也安逸。
申公豹和秦元也不是什麼蠢鈍之輩,白鯨的的語氣還是聽得出,非常的客氣。
“不知前輩,將吾等召來所謂何事?”申公豹小心翼翼的問道,自己是闡教門徒,對方又是客氣的語氣,申公豹纔敢這般問道。
不然要是碰到個脾氣不好的,恐怕會直接將其打殺。
至於秦元則是閉口不語,在他看來這是自己的仙緣。
“不必如此,爾等稱呼我爲白鯨道友即可,至於將二位道友留在此地,也是爲了二位道友著想?!卑做L和當初的九龍島修士雖然也算認識,但卻並不熟識。
因爲若水也正在關(guān)鍵時期,此事才由白鯨來管,當然白鯨也樂於如此,就像當初的幫助元青維護寒冰陣。
“此地,乃是東海九龍島,當初二位道友的道場可是落在此地,雖然滄海桑田?!卑做L這句話透露的信息可是相當?shù)亩唷?
而申公豹心中的念頭已經(jīng)是第一時間想到了自己的前世,難道自己的前世是九龍島的修士,是東海的修士?要不然洪荒之大大可去得,爲何要來東海尋仙訪友。
“申元道友,三日之期已過,你可自己離去?!闭f著一揮袖將申公豹的法力禁制撤去。
而申公豹還在思考,申元?自己的前世叫申元嗎?不過對方爲何要將自己拘於此地三日。
申公豹想要問清楚一些。
白鯨好似明白申公豹的想法,直接道:“輪迴之謎又啓是那般容易勘破,就連當初的東華帝君都無法做到,申元道友只需要記住,你已身在劫中,你之生機當在東海,去吧!”
說完白鯨在一揮袖就把申公豹驅(qū)離了。
暈頭轉(zhuǎn)向,等申公豹反應(yīng)過來,他就已經(jīng)在九龍島外了。
沒想到此次東海之行,會發(fā)生這般變化,原本他是打算立即迴轉(zhuǎn)人間,但是心中有著無數(shù)的疑問,讓他不想那麼快離開,一時之間反而壓下了要和姜子牙爭鋒相對的想法。
此舉是太玄安排已久之事,當然秦元的出現(xiàn),也算是當初對若水的謀劃已經(jīng)初見成效了。
申公豹想著既然自己的前世是東海修士,那麼說不定東海之上還有著其他的修士識得自己的前世,還有那位白鯨大仙所說的自己身在劫中。
只要不考慮姜子牙這個因素,申公豹是非常的聰穎的,不然也不可能那般容易的踏入仙道。
越想越心驚。
逃?逃得掉嗎?自己已經(jīng)成爲殷商國師,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想到自己已經(jīng)身在劫中,闡教衆(zhòng)下又對自己不喜,雖然對封神之劫瞭解的不是很多,但是自己既然身在劫中,又被不喜,恐怕將會隕於劫中。
越想越有這個可能,但是師尊爲何?
也不怪申公豹陰謀論,畢竟闡教甚少收異類爲徒,想到自己和姜子牙一同被收歸門下,以及在闡教的一幕幕,自己只是一顆棋子。
一顆會被拋棄的棋子。
想通了這些,前世申元之事都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必須度過這一劫數(shù)。
總之先回殷商,還不知道十天君如何。
申公豹已經(jīng)是有了其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