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章 謙於書齋

第二日,陳堯諮早早的就起牀,在丫鬟秋蓉的服侍下很快的就洗漱完畢。這廝現在對這樣的待遇,簡直就是享受的不想再拒絕。

本來他是不到日上三竿不起牀的主,可是,自從被這個丫鬟秋蓉照顧而起,他每天最幸福的時刻,就是睡覺和起牀時刻,自然早早的就爬起來了。這廝之福,還真不一般。

在這個年代,武俠故事都充滿這神奇,絕對不是電影裡記載的潺潺弱弱之體。據史料記載,宋代歷史上柳永、蘇軾這些文人都是身負武學。他年紀小,父母都由得他玩耍,但大哥、二哥已經年歲長大,尤其大哥、已是年及弱冠,每日早晨都比修習武藝強身健體,看著大哥那展翅亂舞的樣子,他拼命的忍住,沒有笑出聲。這是什麼武學嘛,以前看電視上,還認爲古代的武學已經失傳了,現在看,整個就是現代武學的翻版嘛。

“我豈不是也要和他們這樣,一陣的迎風擺柳似的亂舞。”

他心裡暗自想著,

“不行,絕對不行,唉,還是那些大俠似的武藝比較瀟灑。”

“後市不是有很多武藝都很精髓嗎,何不拿來自己練練,強身健體。”

對啊,這些總比眼前兩個白癡好,難怪古時候練武都在家裡不出去,原來是怕出醜。想想看後世的那些人,公園裡隨處可見,動作瀟灑,身形流暢,惹人羨慕啊。

“自己現在才十歲,從小練起,豈不是對以後大有裨益。”

他由眼前的場景有所觸動,在心裡暗自盤算。

“後世自己最瞭解什麼武學呢,大力金剛掌,是什麼玩意;易筋經,都是金庸害的;降龍十八掌,好似太抽象了——最後盤算了一下,後世流行最多的就是太極拳了,容易學,動作瀟灑,於身心有益,還可以到外面去揮舞,果然一舉多得。太極拳是中國的文化拳、文人拳、秀才拳。拳理完全根源於中華傳統文化哲理,太極拳的一舉手,一投足,都以中華傳統文化爲依歸,而拳法的每一個動作也都符合這些哲理。所以練太極者武功文練、武者文相。”

打定主意,便在腦海盤算了起來。陳堯諮是敢說便做的主,就在陳府院子裡,雙手後插,雙腳微分,全身鬆開,兩臂一起一落。

“伴隨著兩臂的起落,兩腳也同時有雙沉或雙輕的變化。不能浮,也不能重。從腳底的鬆緊分佈來看,同一只腳在沉時或輕時,還有陰陽之分。起則升於九天,落則沉於地獄!”

他心裡邊想著邊開始了練習。以前體育老師和體育老師搞好關係,現在終於拿上了用場。

慢慢的的,進入了招式之境,一招“太極起式”從他的身影上展現開來。接著“攬雀尾”、“摟膝拗步”、“手揮琵琶”、“肘底看錘”、“白鶴亮翅”等招式從一招一式的演化過來,自然之中,不覺得進入了忘我之境。

在院子裡飛舞的陳堯叟、陳堯佐兩兄弟也慢慢的停下了手中的招式,開始覺得很奇怪,接著便是被這些招式吸引,渾身一股吸收自然之氣,兩足浮起,浮游水中,能自如運動。看著看著,便直直的被這些拳式吸引。

待到陳堯諮“如封似閉”、“抱虎歸山”、“十字手”、“收式”住拳。兩兄弟還在回味,站在那裡木癡似的,仿似在回味書中的聖人玄奧。

陳堯佐最先醒悟過來,便笑著開口道:

“三弟,你這套拳法是父親什麼時候教授給你的,往日叫你練習,你便懶睡不醒。今兒個怎麼這麼早,難道是被秋蓉告到孃親那裡了。”摸摸陳堯諮的頭,開心的調笑道。

“這不是父親叫我的,是我跟別人學的。”陳堯諮回頭跟二哥說道,這二哥還夠情義的,幫助自己討回面子。

“三弟,你跟誰學的,我們可不可以跟你一起去拜訪。”

大哥陳堯叟也笑著說話問道。還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樣子,將近弱冠的人就是不錯,不學二哥機靈。

“這個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你想學我可以教你們,但記住,不能給外人說,說是我交給你們的。”

陳堯諮怎麼能說的清楚太極拳,這拳法在後世就有幾個流派,分好多流宗,他一個二把手水平怎麼能懂太極那麼深奧玄學。

“真的,你能教我們,你這麼小,能記得住?”

陳堯佐有些疑問。

但陳堯叟開口說話了,“二弟,你不要小瞧人,你的字有三弟寫的好麼?寫那麼好的字,練那麼好的拳,定是高人,這得講求緣分。三弟肯教我們,已經是福了。那我們明日開始就和你學,你看如何,三弟?”

陳堯叟這人還真有禮賢下士的風度,據史實記載,他真有大度之風。

“無妨,我們明日開始,便一起出去練拳如何?”

陳堯叟、陳堯佐聽聞,頓時喜出望外。“好,明日咱們三兄弟便如此,可好?”

陳堯佐又發話了,“

這拳既是好拳,我倒想到一個練拳的好去處,縣城東北有一處小山灣,此地茂林修竹,清幽絕俗,灣內邊有一天然洞,夠寬敞,以前咱三兄弟玩耍去的,正是在小山之上。咱們兄弟三人即練拳,又登山,豈不美哉?”

“對對對,此乃絕妙好處,早日起來,如臨仙府,不是正合這拳之意境。三弟,你看可否?”陳堯叟也問道。

“對啊,我怎麼忘記這麼一處地方,咱三兄弟還曾言要給那洞去一儒雅名字的。咱們明日便聞雞起舞,如何?”陳堯諮問道。

陳堯叟二人立即贊成。三人打定主意,便一起走向正堂吃早餐,。早飯過後還要去學堂,雖說學堂不遠,但他們還沒有遲到的經歷。

……

……

謙於書齋是劉夫子的私人書齋。劉夫子也是年輕就州試考取的秀才資格,出生於沒落的書香門第,倒也是飽讀詩書的文學才士,。但爲人也古板有餘,變通不足,仕途不順之下,老來回鄉便在家裡做起這私塾。曾經對李公子、陳堯諮之類的頑劣子弟做出過正面引導似的教育,連那戒尺都爲他們二人一人準備了一支。

……

……

謙於書院書院,也就是在劉夫子的家裡,也就在城裡不遠處的凌雲山上,走著這林蔭的小道繞道不遠,一座微顯落魄宅邸就展現在眼前。宅門上掛著的牌匾上寫著風雅的行書“謙於書院”四個大字,陳堯諮三兄弟一路上也會同了幾個書院的玩伴,便一同便走進這古樸的宅子。

書齋不大,學子也就那麼幾十人。陳堯諮跟著兩個哥哥很快的就找到了書齋的正堂。只見門前匾額從右而左上書“謙於書齋”二字,門下右上一聯曰:

“大學釋格物致知,天下家傳戶頌。”

左邊邊下聯曰:

“半畝尋源頭活水,賢輩道立德明。”

看此情景,陳堯諮不住稱歎:好一派風情奇秀之書齋,果真求學之地,書卷講經之處。能在如此聖地求學,也不枉此生走一遭了。

正是:凌雲高山隱才學,萬夫風流於斯生。畢竟這文雅之地,也算人傑地靈了。

<ahref=http://www.>起點中文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87章 獨立寒秋第90章 請帖風波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126章 出奇的宴會第134章 宣德樓風雲第146章 殿試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131章 無辜的聘禮第116章 豈能單作女兒身第20章 俠客行第132章 勾欄瓦市聽娶親第49章 這人比我還要滑頭第3章 桃李爭豔若秋蓉第67章 不準與準第1章 我是文人第98章 書法的力道第6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131章 無辜的聘禮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41章 嘉謨二字天子驚第109章 數十載的人世遊第31章 州試的發榜第102章 撕毀的畫第130章 沒有理由的說客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53章 近鄉情更卻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79章 書院軼聞第8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146章 殿試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117章 方是離開之時第111章 杯酒之爭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66章 州試的準備第12章 海棠依舊青蓮至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11章 御駕親征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80章 畫之精髓第80章 畫之精髓第23章 秋闈州試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7章 黃金百兩的出場費第29章 望江樓陳堯諮賦詩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第67章 夜幕喋戰錦官城第5章 曲終收撥當心畫第119章 秋山帶夕陽第86章 湘水悠悠載舟行第97章 棋藝的狀元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48章 並騎汴京城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第91章 清語自樂說佳人第80章 畫之精髓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86章 湘水悠悠載舟行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97章 棋藝的狀元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25章 一線生機第6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137章 相國寺的姑娘第39章 垂拱殿賦詩論策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48章 雲田遍栽遊子詩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78章 故地重遊第79章 書院軼聞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8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44章 畫謎無蹤生波折第8章 此人楊院士第107章 美酒伴策論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29章 望江樓陳堯諮賦詩第116章 豈能單作女兒身第53章 近鄉情更卻第11章 古文運動,陳堯諮
第87章 獨立寒秋第90章 請帖風波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126章 出奇的宴會第134章 宣德樓風雲第146章 殿試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131章 無辜的聘禮第116章 豈能單作女兒身第20章 俠客行第132章 勾欄瓦市聽娶親第49章 這人比我還要滑頭第3章 桃李爭豔若秋蓉第67章 不準與準第1章 我是文人第98章 書法的力道第6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131章 無辜的聘禮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41章 嘉謨二字天子驚第109章 數十載的人世遊第31章 州試的發榜第102章 撕毀的畫第130章 沒有理由的說客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53章 近鄉情更卻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79章 書院軼聞第8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146章 殿試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117章 方是離開之時第111章 杯酒之爭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66章 州試的準備第12章 海棠依舊青蓮至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11章 御駕親征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80章 畫之精髓第80章 畫之精髓第23章 秋闈州試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7章 黃金百兩的出場費第29章 望江樓陳堯諮賦詩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第67章 夜幕喋戰錦官城第5章 曲終收撥當心畫第119章 秋山帶夕陽第86章 湘水悠悠載舟行第97章 棋藝的狀元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48章 並騎汴京城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第91章 清語自樂說佳人第80章 畫之精髓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86章 湘水悠悠載舟行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97章 棋藝的狀元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25章 一線生機第6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137章 相國寺的姑娘第39章 垂拱殿賦詩論策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48章 雲田遍栽遊子詩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78章 故地重遊第79章 書院軼聞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8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44章 畫謎無蹤生波折第8章 此人楊院士第107章 美酒伴策論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29章 望江樓陳堯諮賦詩第116章 豈能單作女兒身第53章 近鄉情更卻第11章 古文運動,陳堯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时尚| 上高县| 岫岩| 永州市| 澄江县| 博白县| 宣化县| 怀安县| 长沙县| 金华市| 长岭县| 民乐县| 盐亭县| 财经| 来宾市| 营口市| 皋兰县| 阳信县| 永平县| 竹山县| 潼关县| 建平县| 宁阳县| 澄江县| 齐齐哈尔市| 绥中县| 萍乡市| 怀集县| 金溪县| 万安县| 沈丘县| 凤庆县| 佛坪县| 西和县| 雅安市| 元谋县| 灵川县| 息烽县| 贵州省| 邵东县| 孝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