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章 契丹的使者

回到驛館,已是將酉時已過,陳堯諮甚感疲憊,還未吃晚飯,便在榻上雙眼微閉,正是似寐似醒之間,那小廝跑了進來,笑道:“陳公子,呂大人在廳堂求見,你看是否相見。”

陳堯諮忙整理衣冠,在小廝帶領之下,向正堂而來。

呂大人正一捧香茗,見陳堯諮從後堂出來,起身笑道:“老夫冒昧拜訪,打擾之處,還望陳公子恕罪。”

陳堯諮連忙拱手施禮,道:“呂大人嚴重了,能得呂大人光臨,此本是求之不得之事,小子倍感榮幸啊,小子未曾相迎,還望呂大人恕罪啊。”說完,相請之下,兩人分賓而坐。

陳堯諮笑道:“呂大人政務繁忙,光臨這驛館,必是有重要之事啊。”

呂端哈哈一笑道:“不愧柳學士弟子,觀人而知其意,真是才識不淺。老夫下得朝堂,便匆匆之間來此拜訪,卻是僕人們說,陳公子尚未歸還,無奈折返而歸。此次再拜訪,才得以相見。”

陳堯諮歉意的道:“官家相召,堯諮不敢有違聖命,因而將至酉時才折返而歸,望大人恕罪。”

呂大人笑道:“沒想陳公子雖是年幼,卻是如此聖眷正濃。實不相瞞,老夫此來,實爲有一事相詢,望得陳公子之言。”

陳堯諮自問與這呂端乃是初次相逢,並未有何相交,怎能有何事向他而言,心裡自是疑惑,回道:“呂大人嚴重了,小子雖是仰慕大人已久,卻是未曾拜訪,不知大人所謂何事,小子定當知無不言。”

呂端見他甚是疑惑,心裡明瞭,笑道:“陳公子不必如此,老夫雖是身在朝中,卻是與範大人甚是相和,引爲知己,這自中立兄出任劍南道節(jié)度使,便未曾相見,陳公子從成都府而來,老夫但想知曉,這老友如何。”

陳堯諮心裡釋然開來,心下明瞭,笑道:“大人嚴重了,大人與師伯之交,當真君子之交啊。”

“師伯,陳公子莫非真與中立兄相識?”呂端疑惑道。

陳堯諮笑道:“師伯與恩師視爲知己,小子在南部縣因恩師引薦,見過其面,師伯卻是以其山水之畫贈與小子,使得小子受寵若驚。”

“哦,真是如此,中立兄確實與柳學士相交莫逆,他以畫相贈,陳公子果真是有福氣之人啊。”

陳堯諮沉聲道:“可是,自從去歲重陽,與王欽若相比試望江樓之後,便未曾相見,心中亦是掛念的很,今日聽得大人相詢,小子慚愧啊。”

呂端笑道:“既是你與中立兄爲師伯之誼,老夫託大,便是叫你一聲‘賢侄’了。”

陳堯諮站起身子,道:“大人此言甚是。”

呂端道:“賢侄不必如此,如賢侄回鄉(xiāng)之日,便託得老夫之情,望相轉(zhuǎn)達,就言老友掛念了。”

陳堯諮道:“大人所託,小子銘記於心。”

呂端說完,也就未在久坐,便是起身告辭,陳堯諮送於驛館之外。

……

第二日一早,陳堯諮才用過早飯,便是在屋裡看些詩集,正是起勁之時,門外小廝跑進來道:“陳公子,宮裡秦總管前來,說官家相召。”

陳堯諮放下書走了出來,便看見秦翰在院子裡匆匆似地來回的走著,似很是著急,見到陳堯諮出來,急急的走了上來,面色焦急的道:“陳公子,官家正等著你呢,快跟咱家進攻去吧。”

陳堯諮笑道:“那便走吧。”

陳堯諮座上小轎子,便是一對御林軍開道,向著皇宮而來。走到宮門,便有禁軍侍衛(wèi)前來相詢問,只見秦翰從身上拿出一塊令牌,那侍衛(wèi)便開宮門方行了。

一行人進入正門,便向著紫宸殿而來,紫宸殿是皇帝視朝的前殿,每月朔望的朝會、郊廟典禮完成時的受賀及接見使臣都在紫宸殿舉行。

來到殿前,秦翰低聲道:“陳公子,今日官家相召,在這紫宸殿想必陳公子已是知曉。今日乃是皇上接見北遼使臣而來,這使臣隨行有著遼國智者之稱的耶律彥軫,乃是遼南院大王、南面招討使耶律耶律斜軫胞弟。此次其出使我大宋,想以修好我大宋,相約共同出兵黨項,此官家所以猶豫結(jié)黨項而拒西夏者。”陛下以爲,此番修好黨項之策,乃是陳公子所出,便是要陳公子來實查一番了。

陳堯諮聞此,心裡不由得激動起來,他還是第一次見這草原民族的。早就聽聞這馬上之族,民風豪放,今日當有幸得見。可轉(zhuǎn)眼一想,這耶律彥軫可是難以應付,還是什麼南院大王的弟弟,這官家居然讓我這小小的草民來對付,還不被這高大的似牆的契丹人像小雞似的提著。想到此,心裡不禁打了個寒顫,“孃親,這都是春天了,怎麼還那麼冷呢。”陳堯諮搖了搖頭。

這時,秦總管急急的走了出來,道:“陳公子,官家宣你進去,咱們走吧。”

陳堯諮整理衣冠,隨著這秦公公走了“大宋無人否,就以這黃口小兒來解題。”,卻是見太宗已是端坐正殿,文武大臣、御史百官已是雙雙兩立。陳堯諮左看看、右望望,不知站立到什麼地方。

太宗笑道:“可是陳堯諮到了。”

陳堯諮行禮道:“草民參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宗揮手道:“免禮吧,今日你卻是頭次到這紫宸殿,那就到朕的殿前站立吧。”

衆(zhòng)位大臣聽了此言,莫不驚訝,“這殿前可是御前侍衛(wèi)之地,御前侍衛(wèi)雖是品級不高,卻是官家近侍,陳堯諮能有如此之地,真可謂嬌寵之至啊。”不知他們知曉太宗與陳堯諮昨日曾並肩而行,會做何感想。

這時,秦翰道:“宣契丹使節(jié)進殿。”這一生傳去,聲聲傳響,不到片刻,便看見殿外走進一行人,當前一人,濃眉大眼,步履盎然,走到近前,昂聲道:“大遼使臣,耶律沙率使節(jié)團拜見大宋皇帝陛下。

呂端出列,朗聲道:“耶律沙,你在契丹,官拜何職啊。”

耶律沙回道:“南府宰相。”

“那你可知出使禮節(jié),是契丹人皆如此傲慢無禮嗎?見我朝陛下,無參拜之禮,盛氣凌人,有何修好之意。”呂端聽他回答,朗聲呵斥,聲音迴響著這紫宸殿。

耶律沙笑著道:“大人勿要如此激憤,這兩國修好,乃是長久之計,其利想必貴國陛下知曉,何須繁文俗禮啊。”

這時,一行人之中,走出一中年人,朗聲笑道:“在下聞貴朝文采過人之士不少,特地以此行討教一番。”

太宗見此,出聲出聲道:“你是何人?”

此人出列抱拳行禮,道:“在下耶律彥軫,,乃是隨從使節(jié),參拜大宋皇帝陛下。”

太宗點了點頭,未再言語。

耶律彥軫笑道:“陛下,我大遼此次出使之要,一則是爲修好兩國,共商出兵西夏之事;二則是爲這大宋年輕俊傑而來。”

太宗奇道:“此言何解?”

耶律彥軫闊步昂首道:“陛下,我大遼聞得貴國多才之人不勝計,此次有幸得訪,便是要尋得才智之士,比試一番。”

太宗朗聲道:“那不知貴使,這是如何的比法。”

耶律彥軫笑道:“這倒是簡單之極,皇帝陛下一定喜愛。這比試有兩題,皆是奇聞巧事而已。不知這滿朝文武可有敢比試之人。”

呂端道:“我大宋皆是飽讀詩書之人,才華橫溢之輩,奇聞巧人層出不窮,你可是勿要後悔?”

耶律彥軫笑道:“如貴國能有人回答這三題,我耶律彥軫願爲其執(zhí)弟子之禮。”

太宗笑道:“你契丹可是厲害之極,比試都選在我大宋這金鑾殿之上了。那你可選何題?”

第141章 三月春闈起高欄第9章 澶淵烽火第1章 短劍第58章 縱論紅顏事第51章 今朝畫眉早第26章 章大人斷案有禮第4章 教誨淳淳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124章 怪言怪語第120章 芳香的茶,男人的心第82章 文人雅集第102章 撕毀的畫第55章 又是聖旨爲君來第80章 畫之精髓第66章 心理的戰(zhàn)術第27章 公堂三十板第51章 今朝畫眉早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30章 公堂爭鋒(一)第8章 此人楊院士第69章 狡兔也能有三窟第72章 章大人語論第73章 墨池書院的緣份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73章 墨池書院的緣份第4章 秋日春意詩卷濃第66章 心理的戰(zhàn)術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45章 咱們就玩吃湯圓第52章 相國寺的解籤第40章 陳堯諮暢談賦詩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124章 怪言怪語第145章 千層浪灑風雨前第82章 文人雅集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85章 寫盡長江之浩瀚第132章 勾欄瓦市聽娶親第31章 州試的發(fā)榜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126章 出奇的宴會第13章 比試(二)第48章 並騎汴京城第122章 抽絲剝繭第106章 狀元聚會第25章 一線生機第137章 相國寺的姑娘第121章 突發(fā)生變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55章 蜀中變故第14章 柳門三學子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104章 君生我已老第27章 陳堯諮的說辭第54章 嬌豔妖嬈似蓉香第65章 測字始知折蟾宮第123章 遙望汴京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35章 楓林小院的真相第33章 不知秋思落誰家第2章 墨池書院第100章 另類的書法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70章 原來此中有深意第33章 不知秋思落誰家第129章 佳人相會第45章 應知愛意似流水第44章 就是比抓鬮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148章 大殿的爭端第125章 進京各不同第33章 不知秋思落誰家第11章 古文運動,陳堯諮第25章 一線生機第105章 棋子的妙用第77章 衣錦還鄉(xiāng)第84章 同居一室第30章 公堂爭鋒(一)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101章 百花爭豔第38章 入京軼事第90章 請?zhí)L波第9章 澶淵烽火第105章 棋子的妙用第72章 章大人語論第1章 短劍第44章 就是比抓鬮第72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下)第67章 夜幕喋戰(zhàn)錦官城第79章 書院軼聞第146章 殿試第49章 這人比我還要滑頭第45章 咱們就玩吃湯圓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113章 再入書院方知奇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53章 阿彌陀佛的疑問第117章 方是離開之時
第141章 三月春闈起高欄第9章 澶淵烽火第1章 短劍第58章 縱論紅顏事第51章 今朝畫眉早第26章 章大人斷案有禮第4章 教誨淳淳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124章 怪言怪語第120章 芳香的茶,男人的心第82章 文人雅集第102章 撕毀的畫第55章 又是聖旨爲君來第80章 畫之精髓第66章 心理的戰(zhàn)術第27章 公堂三十板第51章 今朝畫眉早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30章 公堂爭鋒(一)第8章 此人楊院士第69章 狡兔也能有三窟第72章 章大人語論第73章 墨池書院的緣份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73章 墨池書院的緣份第4章 秋日春意詩卷濃第66章 心理的戰(zhàn)術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45章 咱們就玩吃湯圓第52章 相國寺的解籤第40章 陳堯諮暢談賦詩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124章 怪言怪語第145章 千層浪灑風雨前第82章 文人雅集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85章 寫盡長江之浩瀚第132章 勾欄瓦市聽娶親第31章 州試的發(fā)榜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126章 出奇的宴會第13章 比試(二)第48章 並騎汴京城第122章 抽絲剝繭第106章 狀元聚會第25章 一線生機第137章 相國寺的姑娘第121章 突發(fā)生變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55章 蜀中變故第14章 柳門三學子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104章 君生我已老第27章 陳堯諮的說辭第54章 嬌豔妖嬈似蓉香第65章 測字始知折蟾宮第123章 遙望汴京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35章 楓林小院的真相第33章 不知秋思落誰家第2章 墨池書院第100章 另類的書法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70章 原來此中有深意第33章 不知秋思落誰家第129章 佳人相會第45章 應知愛意似流水第44章 就是比抓鬮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148章 大殿的爭端第125章 進京各不同第33章 不知秋思落誰家第11章 古文運動,陳堯諮第25章 一線生機第105章 棋子的妙用第77章 衣錦還鄉(xiāng)第84章 同居一室第30章 公堂爭鋒(一)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101章 百花爭豔第38章 入京軼事第90章 請?zhí)L波第9章 澶淵烽火第105章 棋子的妙用第72章 章大人語論第1章 短劍第44章 就是比抓鬮第72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下)第67章 夜幕喋戰(zhàn)錦官城第79章 書院軼聞第146章 殿試第49章 這人比我還要滑頭第45章 咱們就玩吃湯圓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113章 再入書院方知奇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53章 阿彌陀佛的疑問第117章 方是離開之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西省| 垦利县| 大港区| 宁波市| 东港市| 霍州市| 涿鹿县| 铜川市| 定安县| 安义县| 宜君县| 浙江省| 始兴县| 民县| 延安市| 南城县| 兰坪| 宁化县| 屏东市| 平顶山市| 萍乡市| 会宁县| 靖江市| 思南县| 库尔勒市| 林甸县| 宁化县| 武穴市| 壤塘县| 高雄县| 孟津县| 平原县| 靖西县| 禄丰县| 博客| 如东县| 宝清县| 兴隆县| 蒙山县| 普宁市| 阜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