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章 垂拱殿賦詩論策

陳堯諮此言,太宗不禁驚奇,聽聞此語,心下沉思,即道:“聽聞你名滿成都府,那你是如何讀書治學?”

陳堯諮走了幾步笑道:“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四季而過,學有小成。”

太宗聽他此言,不覺笑出聲來,衆文武之官亦是覺得此詩有趣,太宗含笑道:“既是如此,那你可以春夏秋冬四季爲題,各賦詩一首。今日朝堂可是文人墨客濟濟,這翰林學士王禹偁王大人,便是佼佼者,你可知曉了。”

陳堯諮笑道:“這卻是不難。”隨即心下沉思起來,走了幾步,心有所悟,隨即開口道: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此《春日》也。”

太宗聽聞此詩,細細思索,似是描繪良辰探尋美景在,無限的風光景物煥然一新。輕易便能識得東風的妖面,滿眼的萬紫千紅都是芳春,點頭叫好,道:“此詩甚合契意,實爲吟春之佳作。

陳堯諮笑了笑,道: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此乃《夏日》。”

宰相王旦笑道:“這卻是入木三分,單論這不到片刻,便是兩首上乘小詩,此子真乃才華橫溢之輩。”

陳堯諮有接著道:“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此乃《秋日》。”

“好個‘菊殘猶有傲霜枝’,陛下,臣以爲,但以此言,便得這陳堯諮才華橫溢,應委以授職,方顯天恩。”呂端出列奏道。

太宗龍顏大悅,道:“陳堯諮果真才華橫溢,這不到半個時辰,便是三首上乘詩作,縱是王欽若又如何能比肩,當委以官任。”

太宗話才落音,只聽右正言李培出列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一則:陛下考究未完,豈能服衆;二則:但以三首小詩,便委任其職,恐令天下士子不服;其三:陳堯諮年方十一,正是年少,何能辨明是非,怎能委任其官職。有此三言,現今不可授以士大夫之職。”

呂端道:“陛下,微臣以爲,李大人此言差矣。其一,陳堯諮但以三首小詩,便道出其才學,想你李大人並非能如此吧。”

“你,”李培聽聞此言,頓時語塞,只是雙眼瞪著他。

呂端不理會他繼續道:“這其二,陳堯諮雖是年少,卻真有實用之才,其獻策於吐蕃之戰,便是得以證明。,古聞甘羅十二宰輔,豈不是少年老成之說,何來年幼之分,請陛下明鑑。”說道此,呂端那鬍鬚微動,似是笑道:“至於李大人所言,陛下考究未完。就請陛下試其才學便知。”

太宗點了點頭,道:“呂愛卿此言有理。陳堯諮,你可做得這冬日之詩,與你正名。”

陳堯諮出列,施了一禮笑道:“陛下,既是如此,草民卻是有得一首。”

太宗聽他如此之說,心中驚奇,暗自道:“莫非,此子真是個神童般的人物,但看的他這詩作如何。”遂和藹笑道:“你可道來。”

陳堯諮走了幾步,朗聲吟道:“片片隨風整復斜,飄來老鬢覺添華。江山不夜雪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遠岸末春飛柳絮,前村破曉壓梅花。寒梅瑞雪待爭春,自掬冰泉煮石茶。此乃《冬日》也。”

“好一片冬日雪景,立意甚高,實爲難得佳作,”翰林學士王禹偁邁步出列道:“陛下,微臣以爲,陳堯諮卻是才華橫溢,以其不到半個時辰便作的這四季之景詩作,皆爲佳作,老臣以爲,呂大人此言在理。”

太宗朗聲道:“沒想著南部小縣,卻是人才鼎盛,實爲可貴,這小才子,甚合朕意。陳堯諮,朕問你,你可願入得士林,出入朝堂?”

陳堯諮卻是嘆息,沒想這幾首小詩也能換的個官做,相比前世,這時代的用人,真是不拘一格了。但他卻是未曾忘記柳開之言,“不爲進士,終不入流”,這廟堂之上,雖是百官濟濟,可入得將相閣部之人,哪個不是進士出身,哪個不是科舉而金榜題名之人。

在這太宗賞他個官也不是不可行,但終究是低品末流之職,於此實乃不是他心中所願,想及於此,陳堯諮朗聲奏道:“陛下天恩,眷顧於草民,使得草民惶恐。然聖人有言,五日三省吾身,草民學不過一年,歲不過總角,卻得出入朝堂,見得天顏,已是皇恩浩蕩,草民當回鄉苦讀,以求他日科舉題名,而不敢受無功之祿,望陛下成全。”

此言一出,呂端疾步出列對他道:“陳堯諮,你可是要想得清楚了,如今你才華橫溢,出入廟堂,乃是陛下多大的天恩,自本朝以來,你可是第一人,這乃是光宗耀祖之事啊。”

陳堯諮對呂端施了一禮,含笑道:“呂大人擡愛,草民感激不盡,但小子年方十一,怎能做得官職,還不是尸位素餐,與其如此,不如回鄉苦讀,他日如得金榜題名,當爲朝廷效命,不敢所辭。”

太宗聽聞他此言,也不自禁感嘆,“這文人性格之倔強,時爲不是授命能扭轉,如此才華者,卻不能出入朝堂,實爲可嘆。但就看其造化吧。”心想到此,含笑的道:“既是如此,朕也不好強人所難,那就依你吧。”

柴禹錫聽到陳堯諮正無心朝堂的一番話,心裡安慰下來,這要是他在進入朝堂,那呂端、范寬之人,又是壯大不少,自己還難以應付。

隨即出班奏道:“陛下英明,陳堯諮雖是才華出衆,卻也非與生俱來,以總角之齡,委以官職,卻是非命明智之舉。臣以爲,這修好黨項、大理一策,更需甚重考慮。”

太宗聽到這番言論,心裡有些添堵,爲什麼這柴禹錫總是在這時刻談及黨項之事。遂含笑道:“陳堯諮,此策由你所獻上,你可向柴大人辯駁與否?”

陳堯諮笑了,道:“陛下,此策乃是草民所言,即柴大人如此之問,草民當向大人解惑。”

太宗哈哈笑出聲來,道:“非柴大人之惑,這滿朝文武皆是疑惑,你可細細道來。”

陳堯諮轉身向柴禹錫施禮,笑然道:“柴大人,請恕草民之言,你可是到過西陲?”

柴禹錫愣了一下,沒想他問起這言語,搖了搖頭,道:“老夫未曾到過。”

陳堯諮笑了笑,又接著問道:“那你可曾見過吐蕃、黨項之人。”

柴禹錫有些糊塗了,還是回了說道:“老夫也未曾見過。

陳堯諮笑道:“這便是了,柴大人連著吐蕃、黨項之人,素未蒙面,怎生知曉這吐蕃人之性格、黨項人會相拒。而範大人卻是與吐蕃征戰數場,王知節大人更是與黨項知曉多年,他二人對此熟悉,比柴大人更有見地吧。”

柴禹錫似是醒悟過來一般,急急的道:“這怎能如此而言。老夫雖是未曾與吐蕃黨項相見,卻也是效命陛下數十載,還知曉一些。”

陳堯諮笑道:“大人無憂,草民之意並非嘲笑大人,而是言,兩位大人此策之用,有實際的依據,並非空穴來風之舉,此乃其一。”

太宗奇道:“這其二是何?”

陳堯諮拱手而道:“這其二,黨項、大理與我朝不過十來年紛爭,此皮膚之癢;而與吐蕃之患,卻是世代爲仇,大理更是深受其害,此乃切膚之痛也。兩者相比,如是柴大人,當如何抉擇?”

wWW? TTκan? ¢ ○

呂端聽的他言,不住的點頭,待他說完,立即出班道:“陳堯諮言之有理,臣附議。”

柴禹錫一時語塞,太宗笑道:“陳堯諮真才子也,兩語之間,說的這紛爭多日之論,立見高下。”衆官聽聞到太宗出口稱讚,也是恭維之聲遍起來,垂拱殿上,亦是議論之聲一遍。

太宗笑道:“衆卿家,吐蕃一役,我軍大勝,當有嘉獎,而這連黨項、大理而拒吐蕃之策,亦是可行。如此衆卿家還有何要事所奏。”

文武百官也是無所再奏,太宗見此,朗聲道,“退朝。”便當先回轉出殿而去。

起點中文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57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11章 古文運動,陳堯諮第139章 相國寺雙姝第39章 父子的相見第51章 今朝畫眉早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1章 短劍第54章 清茶流水第139章 相國寺雙姝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67章 夜幕喋戰錦官城第58章 縱論紅顏事第47章 走馬射堂前第14章 先鋒官的隕落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118章 別賦第36章 月上柳梢頭第45章 應知愛意似流水第68章 到底誰是奸細第123章 遙望汴京第100章 另類的書法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91章 清語自樂說佳人第4章 秋日春意詩卷濃第13章 比試(二)第11章 比試之前的較量第46章 君子如美玉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107章 美酒伴策論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5章 謙於書齋第7章 黃金百兩的出場費第46章 君子如美玉第146章 殿試第124章 怪言怪語第143章 科舉背後的辛秘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8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140章 貢院的一抹風情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52章 相國寺的解籤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67章 不準與準第75章 再回首第56章 學畫的決議第56章 何處惹塵埃第66章 州試的準備第7章 黃金百兩的出場費第8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62章 初現端倪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55章 蜀中變故第27章 公堂三十板第116章 豈能單作女兒身第85章 寫盡長江之浩瀚第72章 章大人語論第79章 書院軼聞第44章 畫謎無蹤生波折第63章 未識陳郎心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45章 應知愛意似流水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78章 故地重遊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111章 杯酒之爭第1章 校場的比試第2章 墨池書院第48章 並騎汴京城第59章 雁過留痕第22章 指點江山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16章 宴會噥噥第81章 楊院士的秘密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74章 春日清遊第113章 再入書院方知奇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68章 今朝且爲解元試第101章 百花爭豔第44章 就是比抓鬮第42章 契丹的使者第58章 垂髫細辮范仲淹第73章 墨池書院的緣份第148章 意外的狀元第27章 公堂三十板第45章 咱們就玩吃湯圓第126章 出奇的宴會第44章 就是比抓鬮第98章 書法的力道第26章 章大人斷案有禮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22章 最是難纏此秦小姐第95章 意外的消息
第57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11章 古文運動,陳堯諮第139章 相國寺雙姝第39章 父子的相見第51章 今朝畫眉早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1章 短劍第54章 清茶流水第139章 相國寺雙姝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67章 夜幕喋戰錦官城第58章 縱論紅顏事第47章 走馬射堂前第14章 先鋒官的隕落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118章 別賦第36章 月上柳梢頭第45章 應知愛意似流水第68章 到底誰是奸細第123章 遙望汴京第100章 另類的書法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91章 清語自樂說佳人第4章 秋日春意詩卷濃第13章 比試(二)第11章 比試之前的較量第46章 君子如美玉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107章 美酒伴策論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5章 謙於書齋第7章 黃金百兩的出場費第46章 君子如美玉第146章 殿試第124章 怪言怪語第143章 科舉背後的辛秘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8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140章 貢院的一抹風情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52章 相國寺的解籤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67章 不準與準第75章 再回首第56章 學畫的決議第56章 何處惹塵埃第66章 州試的準備第7章 黃金百兩的出場費第8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62章 初現端倪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55章 蜀中變故第27章 公堂三十板第116章 豈能單作女兒身第85章 寫盡長江之浩瀚第72章 章大人語論第79章 書院軼聞第44章 畫謎無蹤生波折第63章 未識陳郎心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45章 應知愛意似流水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78章 故地重遊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111章 杯酒之爭第1章 校場的比試第2章 墨池書院第48章 並騎汴京城第59章 雁過留痕第22章 指點江山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16章 宴會噥噥第81章 楊院士的秘密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74章 春日清遊第113章 再入書院方知奇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68章 今朝且爲解元試第101章 百花爭豔第44章 就是比抓鬮第42章 契丹的使者第58章 垂髫細辮范仲淹第73章 墨池書院的緣份第148章 意外的狀元第27章 公堂三十板第45章 咱們就玩吃湯圓第126章 出奇的宴會第44章 就是比抓鬮第98章 書法的力道第26章 章大人斷案有禮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22章 最是難纏此秦小姐第95章 意外的消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兴县| 石狮市| 石泉县| 定陶县| 从江县| 崇礼县| 京山县| 渭南市| 台南县| 太保市| 张家川| 观塘区| 石家庄市| 香格里拉县| 临汾市| 盱眙县| 静乐县| 香港| 西城区| 尼勒克县| 营山县| 甘南县| 建宁县| 和田县| 桂阳县| 阿拉善右旗| 兰坪| 随州市| 香港| 渭南市| 锡林浩特市| 尼玛县| 万荣县| 兴文县| 正定县| 宜阳县| 贵州省| 延庆县| 汉川市| 桂平市| 红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