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章 初到汴梁城

推薦朋友一本書,《魂舞蒼穹》,玄幻類的,喜歡的朋友,不妨去看看。

見衆人行禮,楊公公從端盤拿起聖旨,徐徐捲開,拿著那特有的聲音道:“朕膺昊天之眷命,詔曰,朕聞巴蜀之地,鍾靈毓秀,有才能之輩者輩出,今南部縣士子陳堯諮,得獻佳言,助得擊吐蕃之力,其功在社稷。我朝用人之際,朕聞其品行端潔,才學顯揚,,特召其近得天顏,擇日進京,欽此。”

衆人一聽,便是疑惑不已,這如何還無緣無故的就使得官家相召,難不曾這陳三公子名氣如此之大,直達聖聽,這些人皆是長吁短嘆一番。

陳堯佐悄悄地輕走過來,低聲含笑道:“三弟果真神奇,連聖上亦是知你之名。如此說來,那王欽若也是不過如此,如今,我三弟也是受的官家聖召,此乃你之福氣。”

陳省華也是滿臉興奮之色,沒想著幼子如此有名,居然能得受天恩眷顧,潁川陳氏復興在望啊。這潁川陳氏,自陳翔分離出之後,卻是在無了消息,陳省華雖職不入流,亦是想著陳氏一族。

楊公公走過來,笑道:“如何。陳公子,咱們擇日啓程吧。”

陳堯諮疑惑道:“這官家爲何要召見我一小童呢?”

楊公公笑道:“官家之意,豈是我等能猜測,只要陳公子到了汴京,不就知曉了。公子以爲如何?”

陳堯諮笑道:“全憑公公做主罷了。”

…………

…………

提及中國古代最繁華古都,要麼說西安,要麼說北京,金陵、洛陽也是繁花似景。其實最繁華的首都卻是汴梁。但作爲首都,汴梁的地理條件是不太理想的。它無險可據,不像長安有黃河與秦嶺做天然的屏障,甚至也不如洛陽,西有函谷,東有虎牢。

開封又被稱爲大梁、汴梁、東都、東京、汴京,戰國時期的魏國,又名樑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七個王朝曾先後建國都於開封,故稱“七朝故都”。

開封憑藉河湖縱橫、氣候溫和、交通便利之條件,一派繁華,其城垣宏大,文化燦爛,古人曾有“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的詩句。

北宋時期,開封作爲都城東京,是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科技與文化中心,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市。其宏大的城垣分外城、內城、皇城,三重城郭,三條護城河。城內交通水陸兼容,汴河暢通無阻。佈局而言、打破了封閉性的坊裡制,代之以商住開放的街道形式,實行坊市合一,擴大市民階層,使其人口達到百萬之衆。

趙匡胤認識到這無據可守之險,不止一次地產生過遷都的構想,他想先遷到洛陽,再遷到長安。但趙光義並不認同,反駁說:“安天下在德而不在險,秦據關中,苛政虐民,不二世而亡。”這句話當場令趙匡胤爲之語塞,事後他對左右說:“晉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於是,遷都之議被擱置下來。後來爲了拱衛京城宋朝不得不著力建設一支具有強大戰鬥力的禁軍,集中駐屯在京畿及要衝之地,龐大的軍費開支給百姓帶來不堪承受的負擔。

陳堯諮一行人沿著汴河,在新城的通津門,陳堯諮等方纔下船。這汴京之人,見禁軍開道,均是好奇之色,頓時熙熙攘攘。陳堯諮覺得甚是疑惑,掀開轎簾,只見黑壓壓的人羣比肩接踵,皆是好奇的望著他,不禁心裡讚歎,好一派繁華之都。

轎子行在通往皇宮的御街上,看著兩邊無邊繁華的街道,無數店家顧客盈門,商鋪林立。開封七十二家正店,更是飛橋欄檻,明暗相通,珠簾繡額,燈燭晃耀,更有數百名小姑娘坐在主廊,以待酒客招呼。到了夜間,開封和唐時長安一百零八個坊不一樣,卻是晝夜營業。街頭巷尾以及各家茶樓裡雜劇、清唱、傀儡、說書、雜技、皮影、相撲、諢話、瓦市之內各種藝術形式開始萌芽。

行到皇城,一行人才散去,楊公公領著陳堯諮向著垂拱殿而來。

垂拱殿之內,卻是朝會正議,百官你談我論,吹眉瞪眼。太宗有些喪氣,這修和黨項、大理之事,爭討激烈,呂端爲首之系,極力擁護,樞密副使柴禹錫幾人,極爲反對,兩派之人,你來我往,交兵數次,皆是無結論,太宗有些忍不住的打了個哈欠,卻又連聲止住。

這時,執事太監躬身走來,在他耳邊細語巧言幾句,太宗頓時眼睛雪亮,一掃之前頹廢之色,朗聲笑道:“幾位愛卿,何須再爭論不休,有一人可爲汝等解惑。”

朝中大臣聞此聲,皆是停了下來,呂端出列道:“陛下,既是如此,可請此人上殿。”

太宗含點了點頭,執事太監口中唱名:“陛下有旨,宣成都府士子陳堯諮上殿。”聲聲之語,從垂拱殿傳了出來,楊公公低聲道:“陳公子,官家宣你進去,快隨咱家見駕吧。”

陳堯諮點點頭,整理了衣衫,走進了這氣勢莊嚴輝煌的垂拱殿。這天天色明媚,陽光充足,和媚的陽光從大殿四周的窗戶上灑進來,大臣們聽聞陳堯諮進來,他們和太宗一樣,都順眼瞧了過去。

垂拱殿一片肅靜,待陳堯諮走了進來,但見他身著長衫,神態軒昂自若,盈盈公府步,有一種說不出的飄逸出塵,文武百官莫不驚奇,這十來歲的孩子,居然也能得進垂拱殿。柴禹錫更是不信似地擦了擦自己的老花眼,雙眼瞪的圓大。

看著陳堯諮一派風雅瀟灑,呂端等人心裡不摸讚歎,真乃風流美少年,不覺想起,其能獻策大敗吐蕃,實乃英雄年少。

陳堯諮走到殿前,朗聲道:“草民成都府陳堯諮,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宗見其真十來歲模樣,心裡亦是驚訝不已,但見其進退有度,風雅從容,內心大喜,此人果然不愧能退萬衆之敵的人物,隨即笑道:“平身吧。”

陳堯諮站起,道:“謝陛下。”做完這些禮節,不禁額頭微微發汗,心想,要不是楊公公的提前教授於他,今日可就要在這百官面前出這洋相了。

太宗朗聲,饒有興趣的道:“果真英俊瀟灑少年,陳堯諮,據傳你可是有‘神童’之稱,才過王欽若,還在望江樓之比試勝出,可是如此啊?”

陳堯諮含笑答道:“陛下,草民雖是有些天賦,卻知學無止境之理,從未敢自言‘神童’,陛下嚴重了。“

太宗道:“如此看來,你才過王欽若,可是真實。”

陳瑤字回道:“文人之間,切磋亦是常事,怎能以一場比試而言勝負之說。”

太宗笑道:“勝而不驕,殊爲可嘉。那你可是讀過什麼書啊。”

陳堯諮笑道:“草民不才,才得學《四書》之言,又從師學古文之意。”

太宗本是喜愛文學之人,即使帶兵打仗,也是書案在側,從未有過停放。聽聞陳堯諮才華橫溢之說,便有心一試,笑道:“即使如此年幼,便學習《四書》,不知你是否真有才學,可願意一試。”

陳堯諮笑道:“既是陛下興致正濃,草民當相敬陪。”

<ahref=http://www.>起點中文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14章 比試(三)第11章 比試之前的較量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11章 古文運動,陳堯諮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第8章 此人楊院士第63章 未識陳郎心第10章 隱士風範第80章 畫之精髓第119章 秋山帶夕陽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123章 遙望汴京第10章 詩詞盛名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85章 寫盡長江之浩瀚第20章 俠客行第14章 比試(三)第8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39章 父子的相見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58章 垂髫細辮范仲淹第17章 月下暢飲第62章 初現端倪第63章 此君乃是國姓爺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107章 美酒伴策論第70章 原來此中有深意第21章 詩畫相聞錦瑟和第124章 怪言怪語第14章 柳門三學子第113章 再入書院方知奇第143章 科舉背後的辛秘第129章 佳人相會第89章 一日兩相逢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21章 陳堯諮巧言應對第107章 美酒伴策論第12章 比試(一)第31章 公堂爭鋒(二)第14章 柳門三學子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72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下)第120章 芳香的茶,男人的心第1章 我是文人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11章 古文運動,陳堯諮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45章 咱們就玩吃湯圓第23章 秋闈州試第11章 古文運動,陳堯諮第89章 一日兩相逢第131章 無辜的聘禮第14章 比試(三)第8章 此人楊院士第6章 狗尾草先生第29章 望江樓陳堯諮賦詩第134章 宣德樓風雲第116章 豈能單作女兒身第38章 入京軼事第53章 阿彌陀佛的疑問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28章 癭相王欽若第16章 宴會噥噥第69章 妙言橫生的考官第72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下)第51章 今朝畫眉早第98章 書法的力道第6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2章 一夢千年第63章 未識陳郎心第111章 杯酒之爭第5章 陳解元巧得春日詩第72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下)第141章 三月春闈起高欄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95章 意外的消息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16章 宴會噥噥第42章 契丹的使者第5章 曲終收撥當心畫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19章 夜香路冷翻牆記第22章 指點江山第66章 心理的戰術第130章 沒有理由的說客第6章 千金政事堂第17章 月下暢飲第19章 韻比秋蓉第7章 書聲漱玉洞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
第14章 比試(三)第11章 比試之前的較量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11章 古文運動,陳堯諮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第8章 此人楊院士第63章 未識陳郎心第10章 隱士風範第80章 畫之精髓第119章 秋山帶夕陽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123章 遙望汴京第10章 詩詞盛名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85章 寫盡長江之浩瀚第20章 俠客行第14章 比試(三)第8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39章 父子的相見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58章 垂髫細辮范仲淹第17章 月下暢飲第62章 初現端倪第63章 此君乃是國姓爺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107章 美酒伴策論第70章 原來此中有深意第21章 詩畫相聞錦瑟和第124章 怪言怪語第14章 柳門三學子第113章 再入書院方知奇第143章 科舉背後的辛秘第129章 佳人相會第89章 一日兩相逢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21章 陳堯諮巧言應對第107章 美酒伴策論第12章 比試(一)第31章 公堂爭鋒(二)第14章 柳門三學子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72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下)第120章 芳香的茶,男人的心第1章 我是文人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11章 古文運動,陳堯諮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45章 咱們就玩吃湯圓第23章 秋闈州試第11章 古文運動,陳堯諮第89章 一日兩相逢第131章 無辜的聘禮第14章 比試(三)第8章 此人楊院士第6章 狗尾草先生第29章 望江樓陳堯諮賦詩第134章 宣德樓風雲第116章 豈能單作女兒身第38章 入京軼事第53章 阿彌陀佛的疑問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28章 癭相王欽若第16章 宴會噥噥第69章 妙言橫生的考官第72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下)第51章 今朝畫眉早第98章 書法的力道第6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2章 一夢千年第63章 未識陳郎心第111章 杯酒之爭第5章 陳解元巧得春日詩第72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下)第141章 三月春闈起高欄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95章 意外的消息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16章 宴會噥噥第42章 契丹的使者第5章 曲終收撥當心畫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19章 夜香路冷翻牆記第22章 指點江山第66章 心理的戰術第130章 沒有理由的說客第6章 千金政事堂第17章 月下暢飲第19章 韻比秋蓉第7章 書聲漱玉洞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寿县| 罗江县| 锡林浩特市| 彝良县| 临泽县| 尉氏县| 农安县| 金阳县| 河津市| 和田市| 成都市| 南乐县| 融水| 罗源县| 东台市| 工布江达县| 阳朔县| 新和县| 宝清县| 房产| 盘锦市| 泸溪县| 酒泉市| 拉萨市| 东城区| 鄂尔多斯市| 邹城市| 秦安县| 隆德县| 东至县| 洛宁县| 繁昌县| 东明县| 茌平县| 二连浩特市| 松江区| 历史| 隆安县| 莆田市| 九台市| 遵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