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章 月上柳梢頭

陳堯諮在得到兩人的應聲,便把自己與柳開的引薦,與范寬的初次相逢、題詩相和、畫贈佳人爲之道來,提及吐蕃之戰和,陳堯佐卻是疑惑了,道:“平日你,只知你帶著些頑劣小孩翻牆擱院的,卻沒想這也有如此妙用。”

陳堯諮聽聞此語,不覺雙眼一翻,咬牙切齒反擊道:“真是沒文化,真可怕。”

三人正是笑鬧之時,小廝跑了過來,笑道:“大少爺,香燭已是備好,老爺讓小的請三位少爺過去。”

正月初一,也是新年伊始,依照這裡風俗,便是要夜擺香案,全家老小祈祝上蒼,盼得這年家和幸福。陳堯諮三人來到院子,只見父親、母親皆是在場。陳馮氏見陳堯諮到來,向他招手道:“嘉兒,你歸來。”

陳堯諮走了過去,笑道:“孃親,可有吩咐。”

陳馮氏理了理他略顯凌亂的衣衫,道:“一會祈祝上蒼,定要誠心,爲娘昨年便是相求,讓你得以收起頑劣之風,今年便得靈驗。一會,你可要誠心祈祝,爲娘也算欣慰了。”

這陳馮氏慣壞他,還真是如此,似是求神拜佛的也在保佑著他。陳堯諮心中溫暖,輕聲的道:“孃親,孩兒知曉。”

陳馮氏笑著看了看他。

陳省華道:“時辰到了,都好生祈祝吧。”陳堯諮便走到陳堯叟身邊,站在陳省華身後,才仔細的看這情景,院子裡擺著大香案,三隻大紅香正燃燒著,供果、祭品也是滿滿香案,幾人對著香案微微沉眼鞠躬,纔算是完事。

新年總是隨風易逝,佔歲、貼畫雞、祭財神、吃七寶粥、順星……走走幾日便是元宵佳節。

據傳,元宵節卻是始於漢武帝,名臣東方朔去給漢武帝摘花,見一宮女欲投井,東方朔好奇,便詢問其緣由。這女名曰:元宵,乃是常住深宮思念親人而不得,欲投井而自裁。

東方朔足智多謀,便奏請漢武帝,言:正月十五乃火神降世,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武帝詢問計策於他,他便言,素問火神喜吃湯圓,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羣中消災解難。”

武帝大喜,命侍從依此而行,十五之夜,元宵得與親人相見,長安城遊人熙來攘往,熱鬧之極,一夜平安無事。武帝大喜,命每年慶之,便是元宵節流傳。

這只是傳言,但元宵節至於唐代,卻是成爲盛況空前的燈市,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長安燈市規模宏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燈樓之上,金光璀璨,極爲壯觀。

時至這個時代,這燈會更是連續三日。更是顯露著燈謎,陳堯叟、陳堯佐皆是這燈謎老手,每每談及於此,皆是眉飛色舞,大行其說,陳堯諮聽聞,不禁莞爾。

…………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陳堯諮心生嚮往,纔是華燈初放,便是與秋蓉走了出來,只見這縣城之內已是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市井孩童,皆是手拿燈火,嬉笑相逐。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燈燭齊燃,鑼鼓聲聲,鞭炮齊鳴,百里燈火,這耍雜的、載舞的、商販的、要喝的、圍觀之人層層疊疊。遊人集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音喧雜十餘里。

陳堯諮興奮地走著,遙遙摺扇,看看著,瞧瞧那,似是從未見過這場面。秋蓉在他身旁,笑道:“少爺,你怎生如此的孩童狀,似是這麼的開心。”

陳堯諮笑道:“我這不是沒見識到嘛。”

秋蓉笑道:“現在還未放焰火,放焰火之時,如彩燈散漫繁星,纔是最美。”

陳堯諮笑道:“你看那花燈,卻是五彩斑斕,怎生的這麼好看。”

秋蓉也是瞧了瞧,笑道:“這花燈講究,有一團和氣燈、和合二仙燈、三羊開泰燈、四季平安燈、五子奪魁燈、六國封相燈,如此之多,也是各有不同,自是五顏六色的。”

陳堯諮拉著她好奇的轉著,擠擠嚷嚷,便是來到花燈會之前。只見,這燈火亦是輝煌,圈片大者,徑三四尺,皆五色琉璃所成,山水、人物、花竹、翎毛,種種奇妙,如白玉,晃耀奪目,如清冰玉壺,爽徹心目。似是琉璃燈山,結大綵樓貯之。

兩人走到前一樓臺,只見燈火閃耀,霞光燦燦,卻是燈謎。這燈謎本是起源戰國,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其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皆是不俗。

陳堯諮笑了笑,走了過去,秋蓉跟在他身後,登上了這小樓。但見這小樓也是滿堂的紅彩,這掌櫃的迎了上來,笑道:“原來是三公子到了,還請上座。”陳堯諮笑了笑,和秋蓉隨掌櫃而去。

掌櫃回頭笑道:“既是三公子來光臨,可到咱們這小樓靠窗而坐,即得品些小菜,也賞得這上元燈會,豈不兩全其美。”

陳堯諮不禁笑道:“既是如此,煩勞掌櫃的了。”

“好嘞,”掌櫃喜笑顏開,帶著二人到那靠著憑欄而坐。

陳堯諮憑欄而觀,卻是俯覽整座燈會,煙花柳綠,盡得眼前。不覺爲佔到這絕佳觀賞之地而僥倖。遠遠的看去,火樹銀花,斑斕如霞。熙熙攘攘的行人,相近追逐的孩童,輕搖摺扇的公子,飛絲飄袖的小姐丫鬟,皆是興致濃濃的遊走觀賞者這燈會。

陳堯諮的目光走近而來,卻是見到熟悉的高挑的身影,身穿曲裾垂髦深衣披風地下熟悉的笑容。“師姐”,陳堯諮頓時反應過來,飛似的轉身,朝著樓梯跑去。秋蓉不知何故,站起身,急急的跟了跑下來。

陳堯諮跑到那燈花之前,卻是毫無人影,四川觀望了好一陣,才停了下來,心裡失落的嘆息。秋蓉疾跑過來,櫻桃似地紅脣呼著熱氣,道:“少爺,你爲何跑的如此之快,可是有何要事。”

陳堯諮面色發急,向那賣花燈的商販問道:“老闆,可曾知曉,方纔在此的那位身著垂髦深衣的小姐走到什麼地方去了。”

小販搖了搖頭,道:“這往來過去的小姐們可多了,卻是不知公子說的哪戶人家的小姐?”

“是……”陳堯諮卻是話到未盡的停了下來,雙眼緊緊地盯了過去,不在言語。

秋蓉望眼過去,卻是發現柳青瑤與芷荷兒女正款步走來,燈火闌珊之下,嬌媚妖嬈。心裡暗道:“原來如此,怪不得他跑的如此神速。”笑道:“我道爲何,原是青瑤小姐來了。”說著,便迎了上去。

“師姐,我不是告訴了你,就在此處的嘛,”陳堯諮笑道,“我還以爲你不來了呢。”

柳青瑤笑道:“是爹爹出來賞燈,我才隨他出來觀賞的。”

原來,陳堯諮早些時候,便邀她出來觀燈,相約在這小樓,因而陳堯諮一早便來了,卻是沒想,見得她的身影,便是大呼。柳青瑤聽聞似是有人呼叫,這才折轉回來,這也算幸事了。

陳堯諮心情大好,拉著柳青瑤這邊走走,那邊瞧瞧,似是陶醉在這交相輝映的燈火之下。

正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這一番光景,亦是如繁華色彩,天臺午夜蓮花宴,樓宇春光桃李園。

第87章 獨立寒秋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120章 芳香的茶,男人的心第45章 應知愛意似流水第142章 考試有風險第48章 並騎汴京城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21章 陳堯諮巧言應對第54章 嬌豔妖嬈似蓉香第120章 芳香的茶,男人的心第36章 月上柳梢頭第53章 近鄉情更卻第14章 比試(三)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123章 遙望汴京第10章 天波府第73章 誰爲狀元第3章 桃李爭豔若秋蓉第35章 楓林小院的真相第38章 入京軼事第124章 怪言怪語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41章 嘉謨二字天子驚第52章 相國寺的解籤第13章 比試(二)第11章 御駕親征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102章 撕毀的畫第11章 御駕親征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36章 女人心思第66章 州試的準備第10章 詩詞盛名第74章 春日清遊第146章 殿試第140章 貢院的一抹風情第20章 動人的畫卷第29章 陳堯諮問案第42章 契丹的使者第126章 出奇的宴會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142章 考試有風險第19章 夜香路冷翻牆記第58章 垂髫細辮范仲淹第107章 美酒伴策論第68章 到底誰是奸細第95章 意外的消息第104章 君生我已老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65章 測字始知折蟾宮第69章 妙言橫生的考官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132章 勾欄瓦市聽娶親第120章 芳香的茶,男人的心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100章 另類的書法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17章 月下暢飲第5章 曲終收撥當心畫第70章 原來此中有深意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8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25章 一線生機第145章 千層浪灑風雨前第5章 曲終收撥當心畫第82章 文人雅集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38章 入京軼事第141章 三月春闈起高欄第10章 天波府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28章 癭相王欽若第140章 貢院的一抹風情第59章 雁過留痕第33章 不知秋思落誰家第73章 墨池書院的緣份第19章 夜香路冷翻牆記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20章 俠客行第14章 先鋒官的隕落第29章 陳堯諮問案第53章 阿彌陀佛的疑問第63章 未識陳郎心第56章 學畫的決議第90章 請帖風波第2章 墨池書院第132章 勾欄瓦市聽娶親第120章 芳香的茶,男人的心第23章 秋闈州試
第87章 獨立寒秋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120章 芳香的茶,男人的心第45章 應知愛意似流水第142章 考試有風險第48章 並騎汴京城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21章 陳堯諮巧言應對第54章 嬌豔妖嬈似蓉香第120章 芳香的茶,男人的心第36章 月上柳梢頭第53章 近鄉情更卻第14章 比試(三)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123章 遙望汴京第10章 天波府第73章 誰爲狀元第3章 桃李爭豔若秋蓉第35章 楓林小院的真相第38章 入京軼事第124章 怪言怪語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41章 嘉謨二字天子驚第52章 相國寺的解籤第13章 比試(二)第11章 御駕親征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102章 撕毀的畫第11章 御駕親征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36章 女人心思第66章 州試的準備第10章 詩詞盛名第74章 春日清遊第146章 殿試第140章 貢院的一抹風情第20章 動人的畫卷第29章 陳堯諮問案第42章 契丹的使者第126章 出奇的宴會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142章 考試有風險第19章 夜香路冷翻牆記第58章 垂髫細辮范仲淹第107章 美酒伴策論第68章 到底誰是奸細第95章 意外的消息第104章 君生我已老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65章 測字始知折蟾宮第69章 妙言橫生的考官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132章 勾欄瓦市聽娶親第120章 芳香的茶,男人的心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100章 另類的書法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17章 月下暢飲第5章 曲終收撥當心畫第70章 原來此中有深意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8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25章 一線生機第145章 千層浪灑風雨前第5章 曲終收撥當心畫第82章 文人雅集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38章 入京軼事第141章 三月春闈起高欄第10章 天波府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28章 癭相王欽若第140章 貢院的一抹風情第59章 雁過留痕第33章 不知秋思落誰家第73章 墨池書院的緣份第19章 夜香路冷翻牆記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20章 俠客行第14章 先鋒官的隕落第29章 陳堯諮問案第53章 阿彌陀佛的疑問第63章 未識陳郎心第56章 學畫的決議第90章 請帖風波第2章 墨池書院第132章 勾欄瓦市聽娶親第120章 芳香的茶,男人的心第23章 秋闈州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汉市| 马公市| 泽州县| 杭锦后旗| 无棣县| 泰来县| 高邮市| 平泉县| 大方县| 涡阳县| 剑川县| 泗洪县| 马尔康县| 辽宁省| 宁南县| 集贤县| 德庆县| 吴桥县| 牙克石市| 广饶县| 桐梓县| 苗栗县| 丹东市| 汪清县| 海盐县| 华安县| 察雅县| 黔东| 五大连池市| 达孜县| 苗栗县| 镇巴县| 惠州市| 塔城市| 长宁区| 华阴市| 乃东县| 炎陵县| 北流市| 东安县| 佳木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