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

王若欽道:“章大人,在下以爲,這詞作得有講究,不可再無韻而起了。”

章知州笑道:“這是自然。今日重陽,便以此爲題,限平起之韻,小令一首。仍舊以一炷香之時爲限,若得衆位評判者之意,則方可取勝此回。”

這無疑是增加了難度了,這作詞容易,限韻難,要得這平起之韻也甚是困難,因而作詞之人總選仄韻而作,今日比試,怕是甚爲艱難。

陳堯諮聽聞此語,也不覺的皺起了眉頭,作首小令容易,這限制韻律怕是困難了,這不得不費些思量。臨江之邊,王欽若聽聞此語,也是皺起了眉頭,頭陣認輸不免有些浮躁,這令也是刁鑽,想即便聖上出題,也未如此生僻,不由得雙眉緊蹙,站起了身子,來回的踱著腳步。

這望江樓上,頓時鴉雀無聲,風流雅士,文人士子皆是仔細的瞧著他二人,似是焦急等待著,連那拿著茶壺遊走的夥計小二也是停下了腳步。只聽得望江樓外,嘉陵江水濤濤,急湍甚濺,猛浪若奔,潮浪之聲流與天際。

約麼半柱香過,這來回踱步的王欽若突然停住了腳步,面帶笑意,對章大人施了一禮,笑道:“大人,學生已沾得一首。”聽聞此言,王奕蘇映亭幾人神色喜悅,期盼的看著王欽若。

“不愧是才子,”章知州心裡暗自稱讚,笑道:“既是如此,便可道來。”

王欽若朗聲吟出:“

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朱闌向曉,芙蓉妖豔,特地鬥芳新。

霜前月下,斜紅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將瓊萼等閒分。留贈意中人。

學生才學淺薄,還請大人指教。”

章大人聽得此小令,心中如同觸景,稱讚出聲:“重陽之節,卻是寫的美景盎然,明媚欲回春,真個少年心情,絕佳好詞。”

樓中衆人聽得此詞,也是讚歎,這卻是好詞,言語青色,頗有花間詞風,當得如此稱讚。一時間,議論之聲又起,章知州與範大人也是細細品評,言談著這詞。

陳堯諮聽聞此詞,心中稱讚,“這王欽若果然有些才氣,難怪如此受的聖恩,這首小令便不是王奕這些三腳貓功夫之人可比,這對手怕是不好對付。”

章大人起身,朗聲笑道:“此回合王公子得上乘之作,實爲佳詞名句。未知陳公子可有佳作,不然,這一炷香將至,王公子便要勝得此回了。”

陳堯諮一品香茗,起身對衆人行了一禮,笑道:“在下不才,見這重陽之景,心生感觸,也得小令一首,便請諸位高雅之士共評。”

范寬也侃侃而笑,道:“既是如此,章大人,咱們何不聽陳公子之作,在作評判不遲。”

章大人也是訕訕而笑,道:“既是如此,陳公子既有佳作,還可道來。”

陳堯諮輕移腳步,吟道:“

與客攜壺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飛。塵世難逢開口笑。年少。菊花須插滿頭歸。

酩酊但酬佳節了。雲嶠。登臨不用怨斜暉。古往今來誰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好,好一個‘古往今來誰不老’,”卻是范寬忍不住的開口稱讚,“聽聞此作,老夫甚是同感,吾輩雖老,但學無止境,理當有此志向。”

這首詞一拋前人寫詞之危微傷感,逝景傷懷,令人心裡振奮,舒坦之極,衆人都是稱讚。這詞風興起之年,哪有如此詞風,此令確實是獨闢蹊徑。

陳堯諮拱手行禮,便退回座上,聽聞著對這詞的品評,兩詞皆是佳作,要分得高下,卻是艱難,恐怕要些時辰。陳堯佐卻是興致極高,細細的品味著,“塵世難逢開口笑,古往今來誰不老。沒想二弟雖是年少,卻是老成持重。這詞果真獨具匠心。”

陳堯叟也道:“若父親、恩師在此,當爲此句浮上一大白。三弟此言真性情,不像那些嬌柔捏造的,雖是細膩,卻是沉重。”

這詞風不同,便卻是不好分辨,章知州也是難辨,本想判王欽若贏,怕是難以服衆,不得不向范寬詢問。而范寬卻是力捧陳堯諮之作,拋卻華詞麗章,留得精髓,卻又使得章知州心不知味。無奈,便起身朗聲問道:“在座諸位以爲,這兩詞何爲高下?”

“三公子、陳堯諮、陳公子……”此起彼伏之聲迴盪著整座望江樓。

章知州無奈,示意衆人靜下聲來,道:“此回本州與範大人商議,便也是判陳公子取勝。因陳公子勝得兩回,今日比試便以陳公子得勝。”

王奕突然出聲道:“大人且慢,在下不服。”

此言一出,頓時議論之聲乍起,有言其無能者,有言其無信者,也有言其一大欺者,不滿之聲、斥責之言滿是的向王奕而去。

章知州問道:“王公子,有何不服,難不曾本州評判不公。”

王奕朗聲道:“大人評判,自無不公,但這詞本是不同之詞風,他陳堯諮不循詞風,怎能與報表兄之作並論。這望江樓又多是南部縣人,自是向著他陳堯諮了。在下以爲,這一回評判不能以他取勝。”

陳堯佐冷笑道:“王奕,你龜縮於後,尋人帶試便也罷了,居然出這不知羞恥之言,王都聖賢之書,與你齊名,陳堯佐之恥也。”

王奕不理會他,這次比試對他而言,必不能輸,爲此他請來表兄王欽若相助,卻仍舊不能挽回,“難道這陳堯諮這時文曲之星降世,”很快的他打消了這疑慮,定是輕敵所致,所以,比得第三局挽回,因而不得不出此之言。”

陳堯諮笑道:“依王兄之言,當如何評判?“

“當然是我表兄勝出了,你區區小兒哪是我表兄對手。”王奕仍是大言不慚的說道。

陳堯佐冷笑道:“就是這小兒,卻是贏得你那名滿江南的表兄一回,王公子不會如此健忘吧。”

王奕理屈詞窮,正諾諾吱吱之時,章知州卻是說話了,只見他站起身子,道:“既是不同詞風,卻是不好言判,不如此回便以平局如何?”

王奕道:“大人,學生幾人遠離閬州,纔到這南部縣望江樓赴約,被陳公子佔足這地利人和。因而,這第三回合,當以遠來之士出題,方顯比試之公正。”

章知州轉身面對陳堯諮道:“陳公子以爲如何?”

陳堯諮心裡知曉他這是把戲,隨即笑道:“就以王公子之言,這第三局便以他出題吧。”

王奕冷笑道:“陳堯諮,這可是你說的,休怪我無情。”

陳堯佐冷冷譏諷,道:“快叫店家準備文房四寶,以免認輸之後又是推脫。”

這掌櫃也是打趣,聽聞此聲,叫道:“文房四寶奉上。”說著捧出筆墨紙硯,擺到這崇麗閣之中間。

王欽若、王奕二人被這氣的不輕,王奕冷聲道:“這未免爲時尚早。陳公子,你那日寫的對聯與我等,我表兄已經對出,可以一觀。”

王欽若站起身子,笑道:“陳公子那日出上聯: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在下對這下聯:

迎客舫,迎客訪,迎客舫中迎客訪,客訪幾人,客舫幾人。

不知陳公子以爲如何啊。“

陳堯諮笑道:“這還需兩位大人品評。”說完衆人目光都轉向章知州、范寬二人。

范寬笑道:“老夫對這對聯之事,倒是頗爲喜愛。但這幅聯子,上聯絕唱,下聯……卻是有些勉強了。不過,這王欽若公子能得對出,也是殊爲不易啊。”

王奕向范寬拱了拱手,道:“今日咱們這第三回,便以對聯。咱們各出一聯,以一炷香爲限,如不能對出便是輸了。不知陳公子以爲如何?”

陳堯諮笑道:“無妨,王公子遠道而來,就由你先出題如何?”

王欽若臉上笑容鋪面,他自有自信,便笑道:“即如此,在下獻醜了。”隨即看陳堯諮輕搖摺扇,笑道“這上聯乃是:

穿冬衣、執夏扇、不知春秋。”

陳堯諮聽聞此言,隨即答道:

“過北門、到南部、什麼東西。”

此言一出,樓中衆人解釋轟然大笑起來,原來這南部縣城城門朝北,王欽若幾人要道望江樓,皆是過得北門而入,本是譏笑陳堯諮,卻沒想反被譏笑,王欽若頓時,覺顏面掃地。

忽而,又赧然,笑道,“我出這上聯:

雞隨犬行,遍地梅花竹葉。”

原著上樓之時,陳堯諮在前,陳堯叟二人隨行,此言也是給他難堪。

陳堯諮卻是笑道:

“羊跟馬走,連路松子核桃。”

這言一出,也是譏諷他王欽若似是羊馬,只是跟著別人跑罷了。

陳堯佐笑道:“三弟妙語,委實暢快。”

王欽若連吃兩個跟頭,性急起來,道:“不要得意,我還有一聯:

東方朔,西門豹,南郭生,北宮黝,東西南北之人也;。”

陳堯諮一聽此聯,頓覺不妙,這是諧音聯,這東方朔,西門豹,南郭生,北宮黝,均是歷史之人,卻是姓氏分得四方,極難對出。正是細想,只聽得望江樓之外濤聲洶涌,向東流去。腦子突然得現靈光一閃,笑道:

“這有何難,我對下聯:

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前後左右其神乎。”

此言一出,范寬不覺稱讚叫好,“好個‘前後左右其神乎,’這上聯出的好,下聯也是對的妙。”

陳堯諮笑笑,沒有否認,笑道:“王公子三聯已過,該我出聯了吧。”

王欽若見他全對兒出,工整之極,理屈詞窮起來,只能吱吱嗚嗚說到:“請陳公子賜教。”

此情看來,這二人是要比的天翻地覆了。

<ahref=http://www.>起點中文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11章 比試之前的較量第10章 天波府第53章 近鄉情更卻第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131章 無辜的聘禮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10章 隱士風範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49章 這人比我還要滑頭第56章 何處惹塵埃第47章 美玉不是尋常物第72章 章大人語論第12章 比試(一)第23章 秋闈州試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98章 書法的力道第120章 芳香的茶,男人的心第39章 垂拱殿賦詩論策第5章 謙於書齋第32章 蛛絲馬跡的疑慮第20章 動人的畫卷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5章 騎射與算術第9章 西蜀子云亭第16章 蕭太后的博弈第97章 棋藝的狀元第70章 原來此中有深意第141章 三月春闈起高欄第16章 趙璇巧對齊夫子第58章 縱論紅顏事第77章 衣錦還鄉第86章 湘水悠悠載舟行第85章 寫盡長江之浩瀚第16章 趙璇巧對齊夫子第5章 謙於書齋第5章 謙於書齋第99章 入木三分皆風骨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第14章 柳門三學子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69章 狡兔也能有三窟第70章 原來此中有深意第36章 月上柳梢頭第6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101章 百花爭豔第29章 陳堯諮問案第142章 考試有風險第31章 州試的發榜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21章 詩畫相聞錦瑟和第21章 詩畫相聞錦瑟和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14章 比試(三)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25章 一線生機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57章 汴京人物自第58章 縱論紅顏事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46章 君子如美玉第68章 今朝且爲解元試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9章 源遠流長嘉陵江第50章 敲門叫三娘第50章 打賭是一門藝術第139章 相國寺雙姝第51章 今朝畫眉早第78章 故地重遊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章 黃金百兩的出場費第123章 遙望汴京第124章 怪言怪語第6章 狗尾草先生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66章 州試的準備第3章 桃李爭豔若秋蓉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第149章 春日賜錦袍第82章 文人雅集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16章 蕭太后的博弈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111章 杯酒之爭第132章 勾欄瓦市聽娶親第21章 詩畫相聞錦瑟和第20章 俠客行第98章 書法的力道第141章 三月春闈起高欄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46章 君子如美玉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4章 秋日春意詩卷濃第110章 不合時宜的奏摺
第11章 比試之前的較量第10章 天波府第53章 近鄉情更卻第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131章 無辜的聘禮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10章 隱士風範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49章 這人比我還要滑頭第56章 何處惹塵埃第47章 美玉不是尋常物第72章 章大人語論第12章 比試(一)第23章 秋闈州試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98章 書法的力道第120章 芳香的茶,男人的心第39章 垂拱殿賦詩論策第5章 謙於書齋第32章 蛛絲馬跡的疑慮第20章 動人的畫卷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5章 騎射與算術第9章 西蜀子云亭第16章 蕭太后的博弈第97章 棋藝的狀元第70章 原來此中有深意第141章 三月春闈起高欄第16章 趙璇巧對齊夫子第58章 縱論紅顏事第77章 衣錦還鄉第86章 湘水悠悠載舟行第85章 寫盡長江之浩瀚第16章 趙璇巧對齊夫子第5章 謙於書齋第5章 謙於書齋第99章 入木三分皆風骨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第14章 柳門三學子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69章 狡兔也能有三窟第70章 原來此中有深意第36章 月上柳梢頭第6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101章 百花爭豔第29章 陳堯諮問案第142章 考試有風險第31章 州試的發榜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21章 詩畫相聞錦瑟和第21章 詩畫相聞錦瑟和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14章 比試(三)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25章 一線生機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57章 汴京人物自第58章 縱論紅顏事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46章 君子如美玉第68章 今朝且爲解元試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9章 源遠流長嘉陵江第50章 敲門叫三娘第50章 打賭是一門藝術第139章 相國寺雙姝第51章 今朝畫眉早第78章 故地重遊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章 黃金百兩的出場費第123章 遙望汴京第124章 怪言怪語第6章 狗尾草先生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66章 州試的準備第3章 桃李爭豔若秋蓉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第149章 春日賜錦袍第82章 文人雅集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16章 蕭太后的博弈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111章 杯酒之爭第132章 勾欄瓦市聽娶親第21章 詩畫相聞錦瑟和第20章 俠客行第98章 書法的力道第141章 三月春闈起高欄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46章 君子如美玉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4章 秋日春意詩卷濃第110章 不合時宜的奏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洲里市| 米泉市| 抚顺市| 张家界市| 韩城市| 湖南省| 沅陵县| 华阴市| 文登市| 大石桥市| 大新县| 广汉市| 多伦县| 金昌市| 漳浦县| 天等县| 海兴县| 噶尔县| 邹城市| 扶余县| 和田市| 新昌县| 淮北市| 威远县| 平山县| 永修县| 北海市| 平潭县| 浏阳市| 利津县| 黔江区| 肇庆市| 清镇市| 巴楚县| 论坛| 永丰县| 温宿县| 马尔康县| 洞口县| 闽清县| 和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