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章 遼人的舉動

陳堯諮策馬奔前,一個人忙的舉著一把油紙傘罩著他的頭頂,看著這滴答的淅瀝的小雨,笑道:“陳殿帥,這雨大,當心傷了風寒。”

“顧大哥?”陳堯諮轉(zhuǎn)身一看,不禁一愣,笑道,“你不是在官家身邊嗎,在這裡做什麼?”

“官家囑咐在下給大人送把傘過來”顧承棟笑道。

“算了吧”陳堯諮搖了搖頭,笑道,“我又不是泥巴捏出來的,咱們走吧”

“好嘞,”顧承棟收起雨傘,陳堯諮戴好盔甲,兩人並馬而行,長長的披風在雨中搖曳著,顧承棟很是欣喜,笑道:“咱們這些血漢子,早想著與那些契丹人一戰(zhàn)了,可這誰選的這日子,怎麼老下著雨,讓人氣赳赳的性子端的被磨平了……大人,你怎麼不說話?”

陳堯諮鼓了鼓腮沒趣的道:“難道我要給你說,這日子是我選的?”

“這……嘿嘿”顧承棟挎著的臉露出了笑容,“這……這殺敵還不是那樣,誰管他天晴下雨的,你說是不?”

一路之上,氣憤沉寂的如一潭死水,寇準沉著的臉顯示著他肩上的擔子有多重,趙恆一路上更是蹙著眉頭,澶淵城越近,每個人心裡的沉重就更多了一分。

“報陛下,我先峰已達澶州城“陳堯諮正在與趙恆、寇準商議澶淵的攻勢,一個斥候前來報道。

“到了”陳堯諮微微點了點頭,擡頭遠遠的望去,澶州城已經(jīng)在眼前,他有些期盼,也有些忐忑。寇準揮了揮手,傳令速達澶州城,衆(zhòng)人再次加快了行程。

真宗親征,楊延朗早率領(lǐng)諸將迎了出來。趙恆才坐定,便在南城而住,日夜派人去巡視城門,加大防守,陳堯諮知道,他來的晚了,這裡戰(zhàn)事已起,看楊延朗風塵僕僕,然塵的披風都未曾換洗,顯然這幾日他是幾乎在憑著這十萬久不操練的禁軍死死拖沓著。

澶州城分南北二城,南城在黃河之南,是經(jīng)大宋都城汴京的之必經(jīng)之地,而北城在黃河之北,卻分爲三門,是汴京出黃河之陸路要道。南北兩城,由河橋搭起,分列再黃河兩岸。遼人要拿些汴京城,這澶州城,是他們必須要啃下的骨頭。

十萬禁軍,都在北城駐紮著,陳堯諮待落下南城,便帶著顧承棟往北城探查。印入眼簾的,是橫著到處的傷員,城防的軍士,城裡慌亂的百姓,還有那些自己站到城門上抵禦遼人的百姓。

“那就是遼人嗎?”顧承棟望了望就在遠處的點點般的營帳,蹙眉問道。

“是啊”陳堯諮嘆道,“這密密麻麻的一片,號稱二十萬人,也不是虛妄的”

“那咱們怎麼辦?”顧承棟撓了撓腦袋問道。他也不是傻蛋,遼人二十萬,而大宋禁軍不過十萬,這澶州城更分了三個城門,那就是三條戰(zhàn)線,每個城門守衛(wèi)的,不過是三萬多人,從理論上來說,他們是在以三萬對二十萬的戰(zhàn)爭

“契丹這幾年都不是什麼好年成,看來是想要在我大宋很很的撈一筆了。”顧承棟道。

“他們長途行軍這麼久,就沒有疲憊?”陳堯諮冷笑,他跑了這麼幾日都感到渾身沒什麼力氣,難道這些契丹人都是鐵打的。

“這倒是很難說。”顧承棟搖了搖頭,“咱們?nèi)羰侨嗔怂募Z草,他們豈不陣腳大亂,倒是看四圍的禁軍合夾,這些狗賊,他們不跑都不成”

“你說的倒是簡單,”陳堯諮搖了搖頭,道,“這遼人打仗隨身攜帶乾糧,又是輕騎兵,來的快,去的快,咱們固守,他們?nèi)缤n蠅一般的圍來,我們要吃大虧”

“那、咱們豈不是束手就擒?”顧承棟疑惑的道。

“沒那麼簡單”陳堯諮望著遠處的軍營,冷冷的哼了聲。

回到南城,遼人早派了使節(jié)而來,趙恆召見,寇準見這書信,驚訝不已。時陳堯諮走進大帳,見此不禁問道:“寇相爲何如此神色?”

“嘉謨,去北城回來了?”趙恆問道。

“臣去探查了一番,”陳堯諮道,“而今楊將軍熟知軍事,守城之法甚爲精煉,遼人無懼”

“我大遼二十萬大軍,豈是你等螻蟻可阻攔,”遼國時辰冷笑,“大宋皇帝,我主之言,你可想仔細考慮一番,待到明日不答,我主比全軍攻城”

“你說什麼?”陳堯諮一愣,看這人一幅遼人打扮,心裡早知肚命,見趙恆疑慮,不禁冷笑,“你遼人不過食牲畜,剝皮骨的傢伙,有什麼資格與我大宋朝說話。”

“你是誰?”遼使冷笑。

“我是誰不要緊,”陳堯諮冷笑道,“你們那什麼耶律彥軫還沒死吧,不知道他現(xiàn)在修煉的怎麼樣了,成了仙沒有。”

“你是……陳……”

“大爺我十年前敢耍他,十年後照耍不誤”陳堯諮冷笑,“你回去告訴蕭燕燕,讓他給我大宋聖主賠罪,親自送上《陳罪書》,並償我大宋朝的損失,我朝聖主一時心慈,或許也就過往不究了。”

“你……你敢直呼我大遼太后?”遼使大怒,大手指著他氣的說不出話來。

“廢話,我怎麼不敢,天下人皆知,你契丹人不知論理。蕭燕燕與那南院大王、丞相韓德讓私下裡不知多茍且,給你們皇帝戴了不知道多少綠帽子,怕是你們那小皇帝耶律隆緒,也是偷人偷出來的吧”

“你……一派胡言,罪無可恕,來人啊,拉下去”

衆(zhòng)人見他的大怒模樣,捂著嘴嗤嗤的笑了起來,陳堯諮更是心裡好笑,“看來你還不知道這裡是什麼地方,這是我大宋,你還以爲是你那上京城啊”

“大宋皇帝,看來你是沒有誠意了?”

趙恆聞此,不禁蹙起了眉頭,看了看寇準,一時沒了主意。寇準怒道,“你是什麼東西,你契丹人狼子野心,以爲我大宋都是傻子。本官告訴你,這種糊弄人的蠢事,只有你們自以爲聰明得契丹人才幹得出來。”

寇準怒氣沖天,大聲呵斥:“你回去與那遼主回話,我大宋絕無可能”

“等等”陳堯諮忙的擺手,“誰讓他回去了?”

“嘉謨,”趙恆笑著道,”兩國交鋒,不斬來使”

“那只是交鋒的時候,咱們現(xiàn)在還沒有交鋒不是”陳堯諮笑道。

“呃……”

“拉下去,斬首懸掛城門之上”陳堯諮大聲道。

話才說完,便立刻有人衝了進來,拖將出去,聽著一聲慘叫,那使節(jié)白白的受了冤枉,人頭落了地。

“這……恐怕不妥吧”寇準沉思的半響,說道。

陳堯諮嘆了嘆氣,才道:“在下也不想如此,可陛下、寇相,可如今北城將士人心渙散,士氣極爲低下,前幾次攻城,我大宋吃了不小的虧,而今也只有楊將軍在此硬撐著罷了。”

“你此舉莫不是要斬使立威,增我軍士氣?”寇準問道。

“不錯”陳堯諮點了點頭,“若是這遼使安然的出了澶州城,那我軍士氣,必然受到打擊,只要其一攻,必然潰敗”

“這……那咱們該如何是好?”趙恆不禁問道。

陳堯諮與寇準相視望了一眼,心裡都有些猶豫,陳堯諮沉吟了半響,道:“斬使立威,不過是杯水車薪,若是要振奮軍心,只有一個法子”

“什麼法子?”真宗不禁問道。

“請陛下親自到北城,那時,我軍將士,必然軍心大振,就是再有二十萬大軍,又有何懼”

“什麼?朕不是已經(jīng)到了澶淵城了嗎,爲何還要到北城?”趙恆問道。

“陛下此時在南城,與在汴京有何異?”寇準道,“這北城與南城不過一河之隔,若是陛下肯駕臨,這對我軍將士而言,定是莫大鼓勵”

“可北城卻是……”趙恆又一次疑慮了,北城兇險,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楊延朗駐紮北城,早已經(jīng)是衣袍浸染血漬,可見北城要隨時準備戰(zhàn)事”

陳堯諮斬使立威,大宋軍終於看到了朝廷的抗戰(zhàn)之心,更有人猜測,這斬使節(jié)的背後,是否是信心十足,定有戰(zhàn)勝遼人之法。衆(zhòng)人軍心大振,頓時覺得力氣十足,有使不完的力。可遼人卻是勃然大怒,使節(jié)本是代表國主,這斬使之舉無疑是被人打了臉,蕭太后更是怒極,欽點先鋒大將蕭撻覽領(lǐng)先鋒五萬,耶律彥軫爲軍師,領(lǐng)兵攻城。

楊延朗早知有今日,早設諸多伏弩,更親帥大軍守城,衆(zhòng)人嚴陣以待,他知道這一票玩的很大,誰也輸不起,遼人一輸,有身被圍殲之險,大宋朝若是戰(zhàn)敗,那南城的諸位大人,連同大宋天子,都將成爲甕中之鱉。

陳堯諮與寇準翌日更勸說趙恆親自赴黃河,軍士更是來報,契丹今日早有異動,契丹可汗點軍欲要點兵來襲,楊將軍早已在城下臨敵。

寇準見此,更以要振奮軍心爲由,勸說趙恆過黃河,可這戰(zhàn)事一起,趙恆心裡更是沒了底。陳堯諮無法,只好獨自一人前來北城,但見這已經(jīng)是劍拔弩張,城門上已經(jīng)是排起了一溜溜的長弩,鮮亮的箭簇發(fā)著閃閃的光芒,衆(zhòng)人的臉上崩的緊緊的,隨時準備應付。楊延朗正在城樓上指揮著衆(zhòng)人,斥候來去匆匆,緊張的讓人有些窒息。

第55章 又是聖旨爲君來第44章 就是比抓鬮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104章 君生我已老第9章 澶淵烽火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137章 相國寺的姑娘第32章 蛛絲馬跡的疑慮第41章 文采悠然似賈生第66章 心理的戰(zhàn)術(shù)第137章 相國寺的姑娘第68章 今朝且爲解元試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43章 摘下契丹皇帝的帽子第31章 公堂爭鋒(二)第27章 公堂三十板第28章 癭相王欽若第124章 怪言怪語第27章 陳堯諮的說辭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54章 嬌豔妖嬈似蓉香第47章 美玉不是尋常物第58章 垂髫細辮范仲淹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8章 命運在恩將仇報第4章 秋日春意詩卷濃第14章 比試(三)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13章 比試(二)第6章 狗尾草先生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38章 入京軼事第14章 先鋒官的隕落第43章 摘下契丹皇帝的帽子第21章 陳堯諮巧言應對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1章 短劍第102章 詩意的畫第60 奇妙的文書第69章 狡兔也能有三窟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7章 人生大事第40章 陳堯諮暢談賦詩第71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中)第62章 初現(xiàn)端倪第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97章 棋藝的狀元第13章 比試(二)第81章 楊院士的秘密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113章 再入書院方知奇第79章 書院軼聞第53章 近鄉(xiāng)情更卻第24章 再見賀山第69章 妙言橫生的考官第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60 奇妙的文書第140章 貢院的一抹風情第25章 一線生機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26章 章大人斷案有禮第68章 到底誰是奸細第142章 考試有風險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82章 文人雅集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70章 原來此中有深意第51章 今朝畫眉早第118章 別賦第109章 數(shù)十載的人世遊第81章 楊院士的秘密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69章 狡兔也能有三窟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82章 文人雅集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30章 公堂爭鋒(一)第84章 同居一室第104章 君生我已老第101章 百花爭豔第15章 騎射與算術(shù)第26章 章大人斷案有禮第20章 動人的畫卷第111章 杯酒之爭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31章 州試的發(fā)榜第56章 何處惹塵埃第24章 再見賀山第67章 不準與準第67章 夜幕喋戰(zhàn)錦官城第71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中)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17章 才驚四座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
第55章 又是聖旨爲君來第44章 就是比抓鬮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104章 君生我已老第9章 澶淵烽火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137章 相國寺的姑娘第32章 蛛絲馬跡的疑慮第41章 文采悠然似賈生第66章 心理的戰(zhàn)術(shù)第137章 相國寺的姑娘第68章 今朝且爲解元試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43章 摘下契丹皇帝的帽子第31章 公堂爭鋒(二)第27章 公堂三十板第28章 癭相王欽若第124章 怪言怪語第27章 陳堯諮的說辭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54章 嬌豔妖嬈似蓉香第47章 美玉不是尋常物第58章 垂髫細辮范仲淹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8章 命運在恩將仇報第4章 秋日春意詩卷濃第14章 比試(三)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13章 比試(二)第6章 狗尾草先生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38章 入京軼事第14章 先鋒官的隕落第43章 摘下契丹皇帝的帽子第21章 陳堯諮巧言應對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1章 短劍第102章 詩意的畫第60 奇妙的文書第69章 狡兔也能有三窟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7章 人生大事第40章 陳堯諮暢談賦詩第71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中)第62章 初現(xiàn)端倪第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97章 棋藝的狀元第13章 比試(二)第81章 楊院士的秘密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113章 再入書院方知奇第79章 書院軼聞第53章 近鄉(xiāng)情更卻第24章 再見賀山第69章 妙言橫生的考官第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60 奇妙的文書第140章 貢院的一抹風情第25章 一線生機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26章 章大人斷案有禮第68章 到底誰是奸細第142章 考試有風險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82章 文人雅集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70章 原來此中有深意第51章 今朝畫眉早第118章 別賦第109章 數(shù)十載的人世遊第81章 楊院士的秘密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69章 狡兔也能有三窟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82章 文人雅集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30章 公堂爭鋒(一)第84章 同居一室第104章 君生我已老第101章 百花爭豔第15章 騎射與算術(shù)第26章 章大人斷案有禮第20章 動人的畫卷第111章 杯酒之爭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31章 州試的發(fā)榜第56章 何處惹塵埃第24章 再見賀山第67章 不準與準第67章 夜幕喋戰(zhàn)錦官城第71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中)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17章 才驚四座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右旗| 麟游县| 当雄县| 招远市| 公安县| 隆回县| 清水河县| 颍上县| 民丰县| 垦利县| 司法| 南通市| 百色市| 勐海县| 玛纳斯县| 闽侯县| 隆安县| 南江县| 柳林县| 团风县| 饶河县| 南宫市| 苍南县| 六枝特区| 社会| 建湖县| 莆田市| 绍兴市| 昔阳县| 双城市| 遂平县| 休宁县| 扎赉特旗| 临泽县| 乌鲁木齐市| 文山县| 和田县| 双鸭山市| 英吉沙县| 竹溪县| 和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