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章 千金政事堂

兩人換了官服,便向車馬直奔御街,往皇城而來。原來呂端知曉了他在千金樓,知道是他在與吳王周旋,便依計行事。陳堯諮早先得到太子的密保,吳王府的管家,居然是太宗的眼線,這事放在誰而言,都是離奇的,陳堯諮知道了那一刻,終於知道爲什麼吳王雖是聰明,卻也逃不出太宗的手心了。

陳堯諮事先得到太子的消息,就是言及這些日子城外多番邦人士入京,太宗又得到密保,無奈力不從心,便只能告知陳堯諮事實。果然有人攻入皇宮,呂端便不在閉上宣德門,而是命人打開城門,待到這些人進入了宣德門,便是長長的圍牆高垣,四周高牆上長長的強弩與密密麻麻的弓箭正等著這些人的出現,而後甕中捉鱉,這些人全軍覆弄,無一倖免。

待到兩人走到宣德樓前,這裡已經被打掃的乾乾淨淨了,牆垣上依稀可見那些箭矢的鑿壁痕跡,角落裡仍可見點點的血跡,告訴著世人,這裡才過了一場絞肉般的戰爭。此時,還有禁軍正在巡邏著,打掃著這片長長的戰場。

“嘉謨,你來了?”馬斌正指揮著人打掃戰場,見陳堯諮進宮,便跑了過來笑道,“還是你早有準備,如若不然,這些番邦蠻子還真的橫衝直撞了。”

“咱們大宋最精銳的禁軍之前,那些人豈能得償所願?”陳堯諮笑了笑,問道,“我給你找的幫手不錯吧”

“你是說顧承棟那漢子?還真是不錯”馬斌點了點頭道,“那些番邦蠻子見勢不對,策馬就走,他居然帶了幾十個軍士衝了進去,披頭亂砍,那纔是一陣叫好”

大慶殿,是舉行大祭、大典之處。陳堯與呂端來到大慶殿上,衆位大臣早已知道太宗駕崩,都在垂拱殿裡等著了,呂端與陳堯諮二人走進了大殿,衆人已經在翹首以盼了。

呂端來到前列,率百官敬禮,殿中垂簾而坐,召見羣臣,卻見太后坐於身旁,便站在殿下而拜。幾人就這麼著杵著,衆人一時尷尬無比。

“呂公,你爲何到了殿中而不敗呢?”太后不禁問道。

呂端見此,尋思了一下說道:“請左右近侍把簾子捲起來,讓陛下坐於正位,讓我等臣子當看清甚顏再拜。” 太后無奈,讓皇上照呂端所說的捲了簾坐上了正位。呂端看清楚了皇位坐的確實是太子無誤後,才率羣臣跪拜,並且三呼萬歲。

太子即位,史上爲真宗,這真宗皇帝更是比起太宗而言,多了些褒貶不一的後論,大抵坐上皇位的人,總有些讓自己改變的因素,這些使得其言行受人鍼砭。

“陛下,”呂端起身奏道,“內侍總管王繼恩欲以掀起風浪,臣等將其擒拿,聽聖命論處”

真宗想了半響,問道:“依呂相之意該當如何?”

呂端拜了拜道:“臣以爲,王繼恩雖是惡行,但卻服侍先皇有功,不宜殺之。可貶王繼恩爲右監門衛將軍,在偏遠之地均州安置”

“就依呂相之言”真宗點了點頭,坐上皇位,那是很舒服的事,對於他而言,這如同實現了自己人生的目標一樣,舒坦的一時來不及準備。

“吳王一黨畏罪自殺,請聖上定奪”呂端又道。

“吳王弟,”真宗沉默了,這畢竟是同爲皇家子弟,若是做的太過決斷,只怕會人心紊亂。

“按禮制葬之”真宗嘆了嘆,說道。

這一系列的事做完,餘黨已除盡,皇位已固,呂端才如釋負重的鬆了口氣,轉身看了看陳堯諮,微微的淡然一笑,顯然,正是他兩人的無間默契的合作,這這一場紛爭得以平息,沒有殺戮,沒有流血,當然除了那些喋血宣德門的無知人士和醉飲的吳王之外。

從龍之功,這是莫大的榮幸的,而今這一場爭鬥裡,真宗一派得到了最大的勝利,他們有些人已經覺得自己的眼前遙遙在望了。

在真宗示意下,秦翰打開了那長長的黃絹金帛,扯起了嗓子大念起來,嗷嗷褶皺的話讓人有些聽不明白,但不外乎是們做得好,朕非常高興,以後你們就跟朕吃香的、喝辣的吧

呂端再次位相,與參知政事寇準同出任宰輔,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召老臣范寬入京,任知樞密院事,柳開、李沆爲觀文殿大學士,同領從二品銜,陳省華擢御史大夫,呂文仲遷吏部尚書,連著陳堯叟進了政事堂,任尚書列曹侍郎,從三品銜,陳堯佐擢敷文閣直學士。至於陳堯諮,與這皇帝做的你來我偷的,緊密不已,而今又與呂端兩人眉來眼去,幹了漂亮的一仗,再也不用幹當差了事了,擺脫這兩個六品是遲早的事,真宗初位,早有一番志氣,特擢其爲樞密直學士,領正三品銜,任知制浩、右諫議大夫,特授紫金光祿大夫,以示褒獎

真宗的諾言也兌現了出來,如此這些官員個個喜笑顏開,不提這日子看的多麼舒坦,但看這些人臉上的笑臉,卻是讓人歡喜不已。

“如此這般,你這俸祿不淺,合該能養得起了吧”呂端走出大殿之時,還不忘了打趣他一番。

“相爺,向你道喜了,恭喜相爺再列政事堂”陳堯諮拱了拱手笑道。

“怕是沒那麼容易,那寇倔驢子你願意去惹嗎?”呂端捋著鬍鬚,搖了搖頭淡淡的笑道。

陳堯諮攤了攤手,“還是算了吧,寇相人雖是倔了些,可是從本質上來說,也算個直性子人了吧”

“他倒是直性子,可這朝中大元,他可是得罪了個十之八九了,老夫還不是要爲他擔上不少婁子“呂端苦笑的道。

“呂公在此,在下有禮了”兩人說話之間,寇準出了大殿,走了過來。

“寇相”陳堯諮拱手施禮,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論年紀,寇準比他老爹陳省華還要大;論官職,別人正一品,他是個三品官,說起來也就是個三流,這朝中的大臣,三品以上者,有近百人,他不過是百分之一罷了;論資歷,寇倔驢子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社會經驗,但看他那一臉白花花的鬍子既可以知道,或許他過的橋比自己走的路還要多,而自己就是嘴上沒毛的傢伙,古話說得好:嘴上沒毛,辦事不牢,跟這傢伙比起來,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原來是寇相”呂端連忙對寇準還禮,兩人招呼了起來。

“呂相這是要去政事堂嗎?”寇準笑問道。

“正是,我們二人正往政事堂而去,陳狀元乃是知制浩,撰擬詔旨這些還需陳狀元的筆墨啊”呂端摸了摸挺著的大肚子笑道。

政事堂爲宰相職責所在,、參知政事議事辦公處,設於禁中,囊括門下省、中書省和尚書省的大部或主要職權,可以說是最高行政機構。這是個肥差,大部分得職權都囊括在了這裡,三省六部,多爲空架子,處理些三省六部的日常事務,論道實權,還是要在政事堂,這掌權者,不管職務,只要有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就是正一品的宰相,在唐朝,稱之爲鳳閣鸞臺平章事,再領個內史職務,就是宰相;在大宋卻是變了花樣,要坐鎮政事堂,加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就是百官之長。

三人來到政事堂,衆人已經坐齊了,這政事堂也是人多繁雜,陳堯諮的職務,也就是個知制浩,準備些文書之類,也不過是相當於高級秘書,乾的也不是多嘴出言話策的夥計。

寇倔驢子脾氣不行,做起事來要小心,不能馬虎,那是翻臉不認人的,但是這廝卻有個不好之處,那就是花天酒地,簡而言之,私生活太過奢侈,若是改日去拜訪寇府,沒有幾杯好酒、幾個輕歌曼舞的官ji,他自己臉上都感到無光。

有詩云:一曲清歌一束綾,美人猶自意嫌輕。不知織女瑩窗下,幾度拋梭織得成就是寇倔驢子的二房姨太太,他的侍妾呈給他的。

政事堂不是喝花酒的地方,衆官都不敢爭論,都只是小心翼翼的做自己的事,奏摺之類的事物一一俱全,而後再批閱而看,重要的再呈上御覽。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太祖時期的玩命時代了,皇帝也賴了起來,奏摺少一分,他們更少了一分麻煩。

待到這一行人下班,陳堯諮回到府中走出政事堂,已經快酉時十分了,陳堯諮心思繚亂,感情這政事堂的事物太過繁雜,他在裡面躲著整理些資料,也忙碌了一個下午,此時肚子裡不禁咕咕直叫。

陳堯諮辭別衆人,先行的走出了這政事堂,早早的下班確實好處不少,在這個沒有獎金,沒有績效的時代,消極怠工那是必然的產物。

陳府早已得知這些,早早的擺開了家宴,慶賀陳老爺的高升,一時間賓客盈門,車水馬龍,管家在府外忙碌不已,一個勁的接待著客人到來。

“三弟,你怎麼現在纔回來?”陳堯叟走了過來笑問道,此時他以早已脫下袍子,便服在身,笑顏的走了過來。

“衙門裡太忙,沒有時間,我這還是早早的就跑了,誰知道那些加班的人會怎麼樣”陳堯諮憋了憋嘴,往小院邊走邊說道。

“父親要你待會出來迎客”陳堯佐心情大好,對著他笑道。

“迎客?我這麼忙的……”陳堯諮才爭辯,卻見陳省華走了過來,不禁把嘴裡的話嚥了下去,“好,我去去便來。”

陳府有個規矩,但凡客人到來,必定分賓迎迎,不管什麼人,職位高低,到了陳府,絕對可以享受著三品官以上職位四人列隊相迎的待遇

第5章 曲終收撥當心畫第109章 數十載的人世遊第119章 秋山帶夕陽第38章 入京軼事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86章 湘水悠悠載舟行第120章 芳香的茶,男人的心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85章 寫盡長江之浩瀚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4章 秋日春意詩卷濃第137章 相國寺的姑娘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25章 一線生機第101章 百花爭豔第65章 測字始知折蟾宮第145章 千層浪灑風雨前第2章 起居郎與太子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17章 才驚四座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8章 命運在恩將仇報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第8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28章 癭相王欽若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63章 此君乃是國姓爺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59章 雁過留痕第41章 嘉謨二字天子驚第100章 另類的書法第142章 考試有風險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30章 公堂爭鋒(一)第121章 突發生變第87章 獨立寒秋第52章 相國寺的解籤第72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下)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91章 清語自樂說佳人第104章 君生我已老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148章 意外的狀元第122章 抽絲剝繭第11章 比試之前的較量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86章 湘水悠悠載舟行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134章 宣德樓風雲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22章 指點江山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14章 先鋒官的隕落第110章 不合時宜的奏摺第2章 墨池書院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5章 陳解元巧得春日詩第11章 比試之前的較量第86章 湘水悠悠載舟行第62章 初現端倪第79章 書院軼聞第10章 隱士風範第90章 請帖風波第58章 垂髫細辮范仲淹第109章 數十載的人世遊第7章 黃金百兩的出場費第141章 三月春闈起高欄第25章 望江樓的賭約第57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18章 無端做得如意郎第137章 相國寺的姑娘第7章 人生大事第90章 請帖風波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9章 源遠流長嘉陵江第82章 文人雅集第149章 春日賜錦袍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27章 陳堯諮的說辭第118章 別賦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25章 望江樓的賭約第9章 澶淵烽火第130章 沒有理由的說客第1章 短劍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68章 到底誰是奸細第11章 古文運動,陳堯諮第42章 契丹的使者第6章 千金政事堂第14章 比試(三)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24章 揀盡寒枝不肯棲第130章 沒有理由的說客
第5章 曲終收撥當心畫第109章 數十載的人世遊第119章 秋山帶夕陽第38章 入京軼事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86章 湘水悠悠載舟行第120章 芳香的茶,男人的心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85章 寫盡長江之浩瀚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4章 秋日春意詩卷濃第137章 相國寺的姑娘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25章 一線生機第101章 百花爭豔第65章 測字始知折蟾宮第145章 千層浪灑風雨前第2章 起居郎與太子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17章 才驚四座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8章 命運在恩將仇報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第8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28章 癭相王欽若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63章 此君乃是國姓爺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59章 雁過留痕第41章 嘉謨二字天子驚第100章 另類的書法第142章 考試有風險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30章 公堂爭鋒(一)第121章 突發生變第87章 獨立寒秋第52章 相國寺的解籤第72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下)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91章 清語自樂說佳人第104章 君生我已老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148章 意外的狀元第122章 抽絲剝繭第11章 比試之前的較量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86章 湘水悠悠載舟行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134章 宣德樓風雲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22章 指點江山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14章 先鋒官的隕落第110章 不合時宜的奏摺第2章 墨池書院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5章 陳解元巧得春日詩第11章 比試之前的較量第86章 湘水悠悠載舟行第62章 初現端倪第79章 書院軼聞第10章 隱士風範第90章 請帖風波第58章 垂髫細辮范仲淹第109章 數十載的人世遊第7章 黃金百兩的出場費第141章 三月春闈起高欄第25章 望江樓的賭約第57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18章 無端做得如意郎第137章 相國寺的姑娘第7章 人生大事第90章 請帖風波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9章 源遠流長嘉陵江第82章 文人雅集第149章 春日賜錦袍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27章 陳堯諮的說辭第118章 別賦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25章 望江樓的賭約第9章 澶淵烽火第130章 沒有理由的說客第1章 短劍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68章 到底誰是奸細第11章 古文運動,陳堯諮第42章 契丹的使者第6章 千金政事堂第14章 比試(三)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24章 揀盡寒枝不肯棲第130章 沒有理由的說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黄县| 宁都县| 全州县| 金寨县| 定南县| 灌南县| 阜城县| 清涧县| 璧山县| 海安县| 马关县| 沈阳市| 疏附县| 谢通门县| 通江县| 明水县| 六枝特区| 象山县| 黄骅市| 阿拉善盟| 高碑店市| 台湾省| 临泉县| 伊金霍洛旗| 泊头市| 泸溪县| 西畴县| 萨迦县| 昌平区| 荆州市| 高邑县| 苗栗市| 洛隆县| 龙胜| 昌宁县| 昭通市| 渑池县| 马尔康县| 射洪县| 郁南县| 临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