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任何想要改變現狀的唯一辦法,就是從新開始,且決不能考慮現在與過去,只能想著將來。瞻前顧後,總是一種大忌,但凡是這類想法,從來沒有成功的例子。

要變,就要新;要革,就要棄;抱著老底啃不是辦法,總有一天,老底會有被啃完的一天,所以只有新,纔是生存的遏道理。

陳堯諮想要新,他給太宗說了這一番話,雖是說的不過是一壺濁酒而已,卻暗含了棄舊取新的道理。可是他也知道,如今的太宗皇帝,朝危旦夕,豈能有這一番心思。問及他這些,不過是想太子能有一番遺志,大宋朝的弊病,能得以解除。

或許在放在當年的晉王,決計不會在說出‘在德不在險’的話來,因爲這一番正氣凜然的話,給大宋朝帶來了無邊的苦楚,幾十萬禁軍加之邊境的混亂,可以說都與這繁華的汴京城有關。

昔年賈長沙說秦始皇“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爲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而今看來,雖民心所向,無險亦無法長久。

陳堯諮雖是有心,卻也無力,畢竟他如今不過是十二品,六品加六品而已,放屁都不響,何況是說話,出了在樞密院與皇帝面前混的風生水起,其他的地方能不能買賬,還是個未知數。

陳夫人是這些日子裡最忙碌的人了,原因無他,陳夫人總想著給陳老2娶個媳婦,可陳老2身懷公務,尷尬不已。這也有原因,柳夫人早些天便與陳夫人商議,柳府與陳府的婚事,已經如此多年,該是找個日子把這事給辦了。

可陳堯諮並不傻,對於娶媳婦討老婆的問題,總是抱著保留態度,但從陳堯叟的身上他便有這麼個想法,他腦子裡總是把結婚前的結實飄逸與現在枯瘦風塵的模樣一比,不禁要打寒顫,這就是結婚的壞處之一,直接使得人體質變化;往日到千金樓喝花酒時,陳堯叟總能走在最前面,而今的陳堯叟,卻是平日裡大門不出,估計而今那狀元坊在哪條街都忘得一根二淨了。於是他認爲,過早結婚,對男人來說,並非是什麼好事

所以陳夫人說起此事,他腦子靈光一轉,直言二哥陳堯佐功名在身,卻未曾結親,自己不可在兄長之前,這堆大道理雖是看似荒謬,可在陳夫人眼裡,卻是極爲孝道的,所以她想也沒想的便認爲了此事合該有個著落了。於是,陳夫人爲了此事,多日奔走,託了媒人說和,倒是上門提親的不少,可陳二公子看的上的寥寥無幾。陳夫人悵然,這兒子生的差了,讓人操心,若是生的太優秀,更讓人揪心。

作爲擋箭牌的陳二公子心裡自然有數,他也無法,只能見招拆招,仿似打不完的太極一般,道一時半刻的化解了自己的危機,可他也深知,這絕不是長久之計,他總要成家立業,如陳堯叟那般,每日和媳婦呆在一起。

日子久了,卻是什麼都放下了一般,陳堯諮在扮演著自己的無憂無慮而驚險刺激的角色。因爲這些日子,到陳府來的最多的人不是別人,而是太子太保呂端,陳堯諮在宮裡最久,也是最受常見,幾乎天天在帝王身前,對太宗的一眼一行,自然瞭如指掌,這些信息都是他們需要知道的,這個時代沒有什麼手機,用腳跑是最好的技術了。

月色朦朧,陳府裡依稀平淡。

“嘉謨,不知這幾日,陛下可好?”呂端也不多話,直言問道。

”陳省華也點了點頭,道:“如今聖上已經幾日不早朝了,每況愈下,咱們得多做準備啊。”

“今日傳了兩次太醫,“陳堯諮嘆道,“看陛下面色枯黃,手起無力,進食甚少,怕是太子要稍作準備。”陳堯諮搖了搖頭道,“相信如今一舉一動,已經被人看在眼裡了。咱們還得小心”

“那咱們?”呂端不禁驚訝,這要小心行事,莫不是聖上有所耳聞。垂死之人,最不喜歡別人搞什麼詭計,你想我早死,我就想先把你搞死,這是不變的定理,可理解爲對旺盛生命的妒忌。

“若是此事一旦……”陳堯諮雙眼瞇著,良久嘆道,”秦公公定會到大人府中,此時大人可親自去見陛下,然後主持大局,請太子入宮……”

“此事最好”呂端點了點頭,道,“如今就怕有人作祟,不得不防啊”

“而今殿前副都指揮使馬斌乃是馬尚書的公子,與我陳府是姻親,此事有他,絕不會有失”陳省華沉默了半響,突然道。

“此事最好”呂端點了點頭。

太子多密謀,吳王絕不少智慧,或是他手法通天,心思縝密,居然這麼些日子,居然沒有動靜,這似乎出乎了人的意料。

吳王府來了一位年輕人,身著繁華錦衣,卻未曾坐馬車,一騎紅塵,到了府邸也不說話,舉了舉手中的牌子,下人們引了他去見管家,兩人同來見吳王。

“事情如何?”吳王轉身問道。

“事已鉅細吩咐下去了,那日自有人打開宣德門,請王爺入宮。公公最不放心的便是那陳堯諮”

“陳堯諮?”

“區區的起居郎,兩個六品官能有什麼能耐,就算他知道,又如何調得動大軍”吳王冷笑,“宮中大軍絕不是他想要調動就可調得,出了樞密之令之外,更要父皇聖旨,那日一到,父皇根本沒有下聖旨的力氣了。”

“可是最近呂相爺卻是不好應付,太子必然有所準備,公公請王爺殺陳堯諮”那人低聲道。

“殺陳堯諮?怎麼下手?”吳王搖了搖頭,這是汴京城,而今又是風雨之時,若是一個不好,必然功敗垂成、甚至全軍覆沒,“殺不殺不重要,只要他不能在宮中便簡單之極”

“王爺的意思?”

“這幾日找他論論詩詞,也是不錯的選擇”吳王笑道。

有人說:老虎殘了,貓也會出來肆虐一番。太宗這些日子已經無法處理政事,宮中的太醫束手無策,被皇后罵了個體無完膚,一羣人束手無策,是在沒有辦法。垂垂老矣,想要睜開雙眼都很困難,太揮了揮手,秦翰連忙點了點頭,出門問道:“陳嘉謨何在?”

衆人面面相覷,不知何故。秦翰搖了搖頭,忙的道:“陛下欲要親近,要陳嘉謨近侍。”

“小的這便去宣“一個太監走了過來低聲道。

“不用了,陛下聖意,咱家走一趟吧”

秦翰備好馬車,出了宮門,轉過宣德樓,卻是未曾往汴河金樑橋而去,而是到了州橋便立即轉向,往浚義橋,至樑門,到了呂端的府上

呂端這些日除了早朝便在府中,揮舞著大筆的湖筆寫字作畫,見秦翰此來,立即知道此事有了變化,二人出了府門,未曾去太子府,而是去了皇宮。兩人臉上皆是沉重之極,呂端再也沒有了平日的愜意,而今已經到了萬分緊要關頭,一個不好,可是流血汴京城了。

“陛下如何了?”良久,呂端開口問道。

“陛下駕崩了”秦翰咬了牙,突然說道。

“那秦總管如何出了宮的?”呂端問道。

“早在幾日前,陳狀元便與咱家商議,由呂相爺入宮主持大局,再迎太子入宮,即可登大寶”秦翰道。

“那陳嘉謨在何處?”

“探子來報,與吳王在千金樓狎ji,陳大人有幾天未曾進宮了。”秦翰低聲說道。

“什麼?”呂端大驚失色,“這……他與吳王在千金樓?”

“吳王似是有所察覺,怕是對他有些不利啊”呂端嘆了嘆道。

“咱家又何嘗不知道,可咱們如今又能爲之奈何,相爺,宮中要緊啊”秦翰急道。

“唉”呂端嘆了嘆氣,突然道,“咱們快馬入宮,不然提防有詐”

秦翰不知的是,他前腳一走,後腳總管王繼恩便悄悄出了宮門,往吳王府而去,且他這一去,引來的是五百騎兵直奔御街,絕塵滿地。

呂端進入寢宮,再也沒有見到太宗睜開雙眼,在確信了之後,呂端出了寢宮,大聲宣讀聖旨,太宗駕崩

衆人一聽此事,頓時跪倒在地上,皇后更是哭的天昏地暗,后妃悽淚,衆人悲不自勝。趙璇聽得太宗駕崩,頓時驚訝之極,悽然哭泣。太宗有五女,前四位公主早已經尚了駙馬,唯獨他一人至今未曾婚嫁,卻沒想等來的不過是太宗撒手而去。

呂端雖是感慨太宗一生傳奇經歷,如今卻毫無徵兆的撒手而去,但他卻知道他該做的不是哭,而是迎太子入宮。太宗重病之時,太子便是受人矚目,呂端、李沆以爲,太子該多修身而性簡,不可成爲衆矢之的,以免徒招惹是非。而今看來,此言甚是有道理。

“報”就在他準備起身之時,一個禁軍統領報來,“發現一對騎兵直奔宣德樓而來,請皇后娘娘、相爺定奪”

“什麼?騎兵?有多少?”皇后嚇的花容失色,呂端更是大驚,他強自鎮定的問道。

“不知”

“立刻命禁軍加強守備,本相爺倒要去看看,這些人到底是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的”

“皇后娘娘、相爺無憂”秦翰冷冷一笑,“在下有一妙計,就在這囊中,不妨一看”

呂端拿過那錦囊打開一看,卻是寥寥數字,他臉上的笑容舒展開來,“好你個陳嘉謨,這主意極好來人,命殿前副都指揮使馬斌前來見本官”

“是”那禁軍將士領命跑了

“相爺,你……你說的是……”皇后娘娘與秦翰忙的問道,連趙璇也停止了哭泣,一臉的茫然。

“是啊,還好他準備的早“呂端捋了捋鬍鬚,臉上微微笑道,“料敵千里之外,古之太公望、張子房也不過如此”他把那章紙張遞給了皇后娘娘。

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145章 千層浪灑風雨前第20章 動人的畫卷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29章 望江樓陳堯諮賦詩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81章 楊院士的秘密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34章 書院的風雲人物第59章 雁過留痕第140章 貢院的一抹風情第42章 梅蕤綻放陳郎心第59章 雁過留痕第58章 垂髫細辮范仲淹第105章 棋子的妙用第59章 雁過留痕第73章 誰爲狀元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9章 西蜀子云亭第58章 縱論紅顏事第77章 衣錦還鄉第109章 數十載的人世遊第73章 誰爲狀元第20章 俠客行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78章 故地重遊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80章 畫之精髓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2章 一夢千年第35章 楓林小院的真相第10章 隱士風範第50章 敲門叫三娘第33章 不知秋思落誰家第83章 玉女津的趣事第23章 秋闈州試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第12章 澶州城第137章 相國寺的姑娘第6章 千金政事堂第50章 打賭是一門藝術第7章 書聲漱玉洞第80章 畫之精髓第36章 月上柳梢頭第12章 澶州城第140章 貢院的一抹風情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62章 陳堯諮舉箭學騎射第52章 文翁石室第32章 蛛絲馬跡的疑慮第24章 再見賀山第57章 汴京人物自第2章 起居郎與太子第68章 到底誰是奸細第34章 書院的風雲人物第47章 美玉不是尋常物第82章 文人雅集第148章 意外的狀元第13章 比試(二)第22章 指點江山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86章 湘水悠悠載舟行第29章 陳堯諮問案第1章 我是文人第53章 近鄉情更卻第10章 隱士風範第139章 相國寺雙姝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10章 天波府第6章 狗尾草先生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34章 書院的風雲人物第34章 書院的風雲人物第28章 癭相王欽若第102章 撕毀的畫第33章 不知秋思落誰家第12章 海棠依舊青蓮至第129章 佳人相會第90章 請帖風波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102章 撕毀的畫第8章 命運在恩將仇報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141章 三月春闈起高欄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
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145章 千層浪灑風雨前第20章 動人的畫卷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29章 望江樓陳堯諮賦詩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81章 楊院士的秘密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34章 書院的風雲人物第59章 雁過留痕第140章 貢院的一抹風情第42章 梅蕤綻放陳郎心第59章 雁過留痕第58章 垂髫細辮范仲淹第105章 棋子的妙用第59章 雁過留痕第73章 誰爲狀元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9章 西蜀子云亭第58章 縱論紅顏事第77章 衣錦還鄉第109章 數十載的人世遊第73章 誰爲狀元第20章 俠客行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78章 故地重遊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80章 畫之精髓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2章 一夢千年第35章 楓林小院的真相第10章 隱士風範第50章 敲門叫三娘第33章 不知秋思落誰家第83章 玉女津的趣事第23章 秋闈州試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第12章 澶州城第137章 相國寺的姑娘第6章 千金政事堂第50章 打賭是一門藝術第7章 書聲漱玉洞第80章 畫之精髓第36章 月上柳梢頭第12章 澶州城第140章 貢院的一抹風情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62章 陳堯諮舉箭學騎射第52章 文翁石室第32章 蛛絲馬跡的疑慮第24章 再見賀山第57章 汴京人物自第2章 起居郎與太子第68章 到底誰是奸細第34章 書院的風雲人物第47章 美玉不是尋常物第82章 文人雅集第148章 意外的狀元第13章 比試(二)第22章 指點江山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86章 湘水悠悠載舟行第29章 陳堯諮問案第1章 我是文人第53章 近鄉情更卻第10章 隱士風範第139章 相國寺雙姝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10章 天波府第6章 狗尾草先生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34章 書院的風雲人物第34章 書院的風雲人物第28章 癭相王欽若第102章 撕毀的畫第33章 不知秋思落誰家第12章 海棠依舊青蓮至第129章 佳人相會第90章 請帖風波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102章 撕毀的畫第8章 命運在恩將仇報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141章 三月春闈起高欄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栗县| 乾安县| 曲沃县| 白水县| 广元市| 伊川县| 闸北区| 邮箱| 琼结县| 郓城县| 喀喇| 镇远县| 长乐市| 漾濞| 浮梁县| 无为县| SHOW| 长宁县| 安泽县| 汝城县| 青铜峡市| 乌兰浩特市| 靖宇县| 武夷山市| 宁化县| 雷州市| 留坝县| 达日县| 邢台县| 梓潼县| 宁都县| 南城县| 安吉县| 邓州市| 武平县| 澜沧| 普安县| 凤凰县| 磴口县| 汉沽区| 察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