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9章 春日賜錦袍

一個人最大的驚喜,莫過於自己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這句話用在陳堯諮身前,確實是再好不過了。男人最喜愛的不是錢,也不是權。他們最喜歡的莫過於四個字:春風得意

此話怎講,錢不是問題,這不過過眼雲煙,能用錢解決的問題更不會成爲問題;至於權力再大,也不過登堂拜相,俯首帖耳,不足稱道。可是世上有兩類東西是男人最喜歡的,功名、美人

呂端伸著腦袋,看著陳大人露出喜色,在這金鑾殿上,揹著官家微微的給陳大人做了個恭喜的手勢,陳大人也不含糊,忙的回禮。這對於陳家來說,無疑是光宗耀祖的,一門兩狀元,這在大宋朝開國以來,尚屬首例。

陳堯諮微微的有些愣在那,還是身後一個士子悄悄捅他一下,小聲道:“快上去,陳公子,恭喜了”他這纔回過神來,完全是下意識的起身,心臟砰砰的跳,大腦一片空白,就那麼傻傻愣在當場。

人生的大起大落來的太快,讓人有些應接不暇,好在負責引導的太監,已經見多了‘幸福來得太突然’的陳狀元,小聲過來道:“狀元郎,請跟下官進殿謝恩吧。”

“哦,好”陳堯諮忙的回過神來,在輕如遊絲的樂聲中隨著司禮官抑揚頓挫的唱禮,三叩九拜的山呼萬歲,然後被引到左班正六品品級的地方站定。依照他目前的奮鬥資歷,應該是正六品銜。

有人說,如果有什麼歡喜事,最好自己一個人偷著樂。原因很簡單,太過放肆往往招人嫉妒,可是世人雖然明白,卻不想就這麼瞭解,顯擺是人的天性,誰都是如此,陳堯諮更是如此,他此時腦袋裡嗡嗡的一片,神經性的衝動讓他想放聲大笑,傲視天下。

這管的其他人靠什麼名次,自己還是享受這好日子最好。他小心打量這座號稱天下最大的金鑾殿,想不到裡面佈置卻相當簡單,一共有七十二根紅色的大柱子,圍繞著皇帝寶座的六根被貼上黃金,每根柱子上都有一條巨龍,拱衛著坐落在金色臺基上皇帝的寶座,可能坐在那御座看著人很舒服,所以總有那麼多人想去做,陳堯諮暗自搖了搖頭笑道。

“陳公子,果然文采斐然,高中狀元啊”陳堯諮突感身後傳來聲音,轉身一看,不禁心中冷笑,此人也算熟人了,王大人的公子王欽若,想來居然也是同榜進士。

“王公子也不凡啊,這萬餘人裡邊策論,居然還是能突出重圍,”陳堯諮不甘示弱,笑道,“這至少證明王公子還是有幾分能耐的,沒有王大人,也還能飛的起來。”

“在下絕不靠祖上蔭庇,自然與陳公子不同了。”王大人臉上淡淡的笑,更來了個反擊。

“看來王公子這是要一盆子往在下身前扣了,”陳堯諮冷笑,“王公子是否認爲在下把這狀元之位讓與王公子,纔算做科舉公正呢?”

此話一出,這些士子的眼裡突然冒出了精光,狀元,這可是可遇不可求的,就如同中獎一般,不是人品爆發的人,還真得不到

“陳公子此話怎講?”衆人湊合著腦袋低聲問道。

“好說、好說,”陳堯諮冷笑道,“王公子話中之言,對今歲的科舉存在嚴重疑慮啊,宮門前不是有大鼓嗎,只要幾步便可執手敲,倒時聖上定然還與你一個公平的。”

“這話可不能亂說,”一個士子搖了搖頭,低聲道,“這殿試名次,是官家親自排的,咱要是敲鼓,可不是誹謗朝政了?”

衆人聽這話,都不敢說話了,低著頭各自回到了自己位置,等待著朝廷的宣召。

王欽若冷哼了一聲,轉身走到了自己的身後,想來他卻是二甲出身,這倒是也不容易,能混個二甲水平,少說也是國家級公務員了。

待唱名完畢,樂聲又起,百官及新科進士再行三跪九叩大禮,最後由皇帝賜下‘大金榜’,交由禮部懸掛於午門外三日。衆一二甲進士要進殿謝恩,而三甲之列,只能在殿外候旨了。

“陳堯諮,這麼多年了,你沒有浪費了。”太宗坐在高高的御座上,話裡有些笑意,看著腦袋埋在地上的陳堯諮,大聲道。

“託陛下洪福,臣……”

“好了,”太宗揮了揮手,“一個十來歲就能進垂拱殿的人,這麼十來年了,卻沒多大長進。平身吧”

“該多想的時候不想,不該多想的時候亂想,”太宗哂笑一聲道:“你這人就如你的文章一般,取了個狀元郎,也不辱沒了你。”

“臣謝陛下天恩”陳堯諮忙的叩頭道。

“吏部何在”太宗突然問道。

“臣在”一緋羅蟒袍之人,走了出列班,禮部尚書,正三品銜,若是在頂個什麼館閣學士的,那更是炙手可熱的人物。可是如今不同,吏部尚書如同擺設,大宋朝如今一切政事歸政事堂,那裡是誰的天下,是宰輔、參知政事的菜,他們不過是去聽講座的。

“按照祖制,一甲授予何職?”

“啓奏陛下”尚書大人還是硬著頭皮回答,“按祖制,狀元授予翰林院修撰,榜眼、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一甲之列,同賜進士及第”他知道自己是被拉來充當臨時演員的,若是幹真事,未必找自己,這些無關緊要的活,他只有覽上的份。

“那就依祖制吧”太宗搖了搖頭道。

呂端這廝眼力極好,見這時節,忙的衝也似的衝出了列班,出聲道,“啓奏陛下,翰林院人多冗員,臣以爲,可調陳大人去樞密院承旨,此較爲佳”

這話一出,衆人不禁蹙起了眉頭,呂端人老成精,他不過是想拉這陳堯諮進樞密院,樞密是什麼地方,是個人都能進嗎,這六部哪個不想擠著腦袋進去,而太宗一再說及祖制,他怎敢這麼放肆的在金鑾殿上來上這麼一套,換言之,這廝玩的很有風險。

“這倒也是,準了吧”出奇意的,太宗居然同意了,翰林院修撰這麼說,也是個從五品,這樞密院承旨不過正六品,直接放了一級,這呂端的用意之顯,也是出人意料。

“陳嘉謨,你的文風倒是不錯,出自與誰啊?”太宗笑問道。

“恩師是翰林學士承旨柳大人”陳堯諮對道。

“柳開?”太宗笑道,“這倒是奇了,罷了,就此而已吧”太宗揮了揮手,諸人按著唱班,再行三跪九叩大禮禮成,皇帝乘輿還宮。

太宗以離開,衆人就亂作一團,衆公卿便圍來對考生道賀,這也是些拉關係,搞朋黨的先決條件,但凡誰的派系裡,都需要新鮮的血液注入的,這些人,都是裡面的生力軍。以後朝堂爭鋒打前仗、當先鋒的,就是這類人了。但今日的榮光,註定要被陳堯諮一人獨領,因爲他連中三元州試、會試、殿試歷朝以來,少之又少,陳堯叟中了兩元,陳堯佐中了一元,科舉這麼多年以來,連中三元者屈指可數,這人品所致,就這麼一溜煙的就中了,不得不讓人感慨。

但是,人也是需要感情發泄的,文武大臣和王貴族們,團團圍繞著這個少之又少的新科狀元,他們必須將內心那猶如滔滔江水延綿不絕的佩服之情發泄出來,這些情緒的接受者裡,陳堯諮絕對堪當主力。

好在這時候,太監老們救了他駕,秦翰走了過來笑瞇瞇道:“諸位,三甲還要更衣,等著咱們‘御街誇官’呢後日子長著哩,有的是機會聊。”

這也確實,這個時代中了莊園的人要幹兩件事,一是騎馬遊街,又稱爲打馬御街;而是鐘鼓題名,這來源於唐朝的大慈恩寺的進士帖,但凡中了進士的人都要去揮霍兩筆,以顯得自己與別人不同。有風騷起來的,也不乏去擺起在千金樓兩桌好酒,歌ji清音曼妙,也是人生享受。但陳堯諮卻是不敢做這些了,原因很簡單,因爲陳堯叟沒有敢這麼做,他自然更不敢玩火。

偏殿裡已經用幔布圍成個更衣室。鴻臚寺官員帶著三人各進一個咐等在裡面地宮女爲其更衣,便退到外面等。

更衣自然是先要脫衣,在宮女們地服侍下,人很有可能成爲光溜溜的裸身,還好陳堯諮經驗豐富,這並不是他考了兩次,而是這都要得益於陳堯叟的臨機收益。宮女們將棉布中單換成了白綢所制地,他正式成爲大宋朝官員地一份子,可以合法地穿著綾羅綢緞了,這無疑是給了個通行令。

“讓我來”待到一位宮女拿起這藍色的進士蟒袍準備更衣時,一個悅耳的聲音打斷了她。

“你是?”

“是公主要我來的。“女子說道。

“含珠?”陳堯諮轉身一看,不禁有些驚異,“你怎麼在這裡?”

“我來伺候狀元郎更衣啊”含珠笑道。

“你要做什麼?”陳堯諮心裡覺得不妙,暗自一看,心說還好自己沒有脫的全身光溜,如若不然,還真被這丫頭給弄個體無完膚。

他看了看放在錦色屏風前的衣服,正要拉過,卻被一雙纖纖玲瓏的玉手快了一步,“怎麼,狀元郎怕不是驚慌失措了?”

第95章 意外的消息第14章 比試(三)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134章 宣德樓風雲第46章 君子如美玉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110章 不合時宜的奏摺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17章 暮鼓琉璃皆虛妄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21章 詩畫相聞錦瑟和第50章 敲門叫三娘第22章 最是難纏此秦小姐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12章 海棠依舊青蓮至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106章 狀元聚會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148章 大殿的爭端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46章 君子如美玉第99章 入木三分皆風骨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第102章 撕毀的畫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71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中)第84章 同居一室第85章 寫盡長江之浩瀚第53章 近鄉情更卻第14章 先鋒官的隕落第12章 澶州城第52章 相國寺的解籤第21章 詩畫相聞錦瑟和第46章 君子如美玉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12章 海棠依舊青蓮至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36章 女人心思第129章 佳人相會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2章 墨池書院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56章 何處惹塵埃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第145章 千層浪灑風雨前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149章 春日賜錦袍第77章 衣錦還鄉第14章 比試(三)第56章 何處惹塵埃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第9章 澶淵烽火第15章 騎射與算術第21章 陳堯諮巧言應對第84章 同居一室第106章 狀元聚會第29章 望江樓陳堯諮賦詩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79章 書院軼聞第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59章 雁過留痕第28章 癭相王欽若第121章 突發生變第14章 柳門三學子第47章 走馬射堂前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93章 又見範希文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45章 咱們就玩吃湯圓第25章 一線生機第56章 學畫的決議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145章 千層浪灑風雨前第81章 楊院士的秘密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56章 學畫的決議第66章 心理的戰術第86章 湘水悠悠載舟行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119章 秋山帶夕陽第90章 請帖風波第35章 楓林小院的真相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4章 教誨淳淳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30章 公堂爭鋒(一)第66章 心理的戰術第14章 先鋒官的隕落第84章 同居一室第19章 夜香路冷翻牆記第2章 一夢千年
第95章 意外的消息第14章 比試(三)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134章 宣德樓風雲第46章 君子如美玉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110章 不合時宜的奏摺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17章 暮鼓琉璃皆虛妄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21章 詩畫相聞錦瑟和第50章 敲門叫三娘第22章 最是難纏此秦小姐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12章 海棠依舊青蓮至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106章 狀元聚會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148章 大殿的爭端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46章 君子如美玉第99章 入木三分皆風骨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第102章 撕毀的畫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71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中)第84章 同居一室第85章 寫盡長江之浩瀚第53章 近鄉情更卻第14章 先鋒官的隕落第12章 澶州城第52章 相國寺的解籤第21章 詩畫相聞錦瑟和第46章 君子如美玉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12章 海棠依舊青蓮至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36章 女人心思第129章 佳人相會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2章 墨池書院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56章 何處惹塵埃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第145章 千層浪灑風雨前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149章 春日賜錦袍第77章 衣錦還鄉第14章 比試(三)第56章 何處惹塵埃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第9章 澶淵烽火第15章 騎射與算術第21章 陳堯諮巧言應對第84章 同居一室第106章 狀元聚會第29章 望江樓陳堯諮賦詩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79章 書院軼聞第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59章 雁過留痕第28章 癭相王欽若第121章 突發生變第14章 柳門三學子第47章 走馬射堂前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93章 又見範希文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45章 咱們就玩吃湯圓第25章 一線生機第56章 學畫的決議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145章 千層浪灑風雨前第81章 楊院士的秘密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56章 學畫的決議第66章 心理的戰術第86章 湘水悠悠載舟行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119章 秋山帶夕陽第90章 請帖風波第35章 楓林小院的真相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4章 教誨淳淳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30章 公堂爭鋒(一)第66章 心理的戰術第14章 先鋒官的隕落第84章 同居一室第19章 夜香路冷翻牆記第2章 一夢千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县| 友谊县| 石城县| 翼城县| 天津市| 汝南县| 甘肃省| 平原县| 巨鹿县| 离岛区| 柘荣县| 武邑县| 铁力市| 宜阳县| 太保市| 西林县| 巴林右旗| 米易县| 滕州市| 喜德县| 东阳市| 南城县| 汕尾市| 营山县| 大荔县| 怀柔区| 长兴县| 高州市| 承德县| 北海市| 门源| 大姚县| 宁都县| 治县。| 郎溪县| 建始县| 永城市| 乌兰察布市| 罗江县| 文安县| 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