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8章 意外的狀元

“這下你總滿意了吧”太宗看了看退出大殿的士子,對趙璇笑道。

“也不知這些人考的如何?”趙璇輕蹙著眉頭道,斜歪著腦袋又仔細的看了看遠去的人影,怔怔的有些出神。

太宗見此,不禁搖了搖頭,拂袖而去了,只剩下趙璇一人仍就在後殿,仿若癡迷了一般。

收完試卷,剩下的就是閱卷了,此次殿試的閱卷大臣,又稱讀卷官,便是由翰林學士李沆領銜,吏部禮部二位尚書侍郎,以及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龍圖閣學士、國子監祭酒,詹事府官員組成的超豪華陣容,連張雍也在其內,就在這金鑾殿上扯起了雙眼,要爲兩百多名俊彥排一排座次……

爲了避免所謂的不可宣傳的作弊嫌疑,閱卷開始之前,照慣例衆人先叩拜孔子,並對天一通毒誓,然後按照官階大小,各自回到一排長案後坐下。

這時閱卷監視官親自把卷箱取來開封,將試卷先取出一捆打開,遞給呂尚書。再由尚書大人,按照閱卷官的官職,依次一卷一卷地分送到他們面前。分完後再取來一捆,直到分完爲止。

這種活計大概不是什麼好的差事,若是一個不好,惹惱了不該得罪的人,也不是什麼好事。但看這平日裡不問這些的荊陽公主三番五次的派人打聽,他們心裡便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終於,這兩日夜裡,這些人可以輕輕鬆鬆的出門了,因爲這些試卷的接過,將有李沆、呂端、呂文仲、王旦這些老糊塗來擔待,他們可以腳底抹油,溜之大吉了。

“臣等恭請聖安。”寢宮不是朝堂,不必大禮參拜,一竿子大臣磕完頭,太宗皇帝讓平身道:“都起來吧,這兩天夠辛苦的。”

待謝恩起身,李沆道:“啓奏陛下……”

太宗放下手中的經卷,一擡道:“你這兩日,倒也辛苦不少。”太宗是個古怪的人,雖然是出身武將,大小戰事無奇不見,可謂有勝有敗,可是卻有一點從未改變,那就是每日讀書。即便登上了皇位,也是書卷氣息神濃,手持經卷愛不釋手。

李沆笑著應下,便奏對了一番。

“李卿,這次會試,殿試你一路跟下來,可有何感觸啊?”太宗笑問道。

“託陛下洪福,此次春闈,可是天降祥瑞……”李沆這一番吹捧又來,太宗卻是微微不語,李沆自己也清楚,雖然自己瞎扯淡,但是這官家不好糊弄,自己的話權當放屁吧。

“祥瑞?”太宗笑道,“沒有作弊黜落的吧。”

這話一出,張雍老臉突然紅了起來,他的把戲哪裡瞞得過太宗,老謀成國,想到此不禁暗自捏了把汗,還好自己沒有摸到那考卷,如若不然,自己只有烏紗落地,貶官外放這一條路了。

“陛下,”他眼尖的出列道,“科舉錄取人數衆多,兩日爲限,頗有吃緊,只有選取賢者進奉,除了實乃優異之文章,其他若要一一排名,卻是困難。”這話說的滴水不漏,也是他混跡官場這麼多年的鐵證了,遇事先爲自己開脫,這是當官的不變的真理。

太宗也不言語,拿起這御案上的試卷就仔細的看了起來。

還是黎明之夜,陳堯諮便被拉起了牀,接著就是一番洗漱,來到宣德樓前等候著。這是當官的最大痛苦,每日早起,每天下跪,然後等著別人給自己下跪,很多調查表明,這些長期的不平等的待遇,是滋生貪污腐敗與變態的溫牀。

深紅色的宮牆和金黃色的琉璃瓦,這個龐大無比的、整齊莊嚴的、富麗堂皇的建築羣,與周邊完全區分開來,因爲它的名字叫汴京。這裡有相國寺的鐘聲,汴河的流水,紅虹橋若波,揚州門熙熙攘攘的人羣,殺豬巷美人含笑如傾城,汴京就是一幅畫,一幅大宋百姓的生活圖卷,這是這個時代世界上最爲繁盛的地方,也是最大的城市。

伴著肅穆的景陽鐘響,宣德樓的五扇正門、兩扇東西對開的掖門,同時緩緩開啓。兩隊身穿金色飛魚服,手持一丈畫戟的大漢將軍,邁著整齊的步伐從除中門外的五個門洞相對而出,立在漢白玉鋪成的五條大道旁。

而此時的宮門外,早已經站滿了身穿大紅朝服的皇室公卿、文武百官,以及四百位身穿羅袍的新科進士。此時此刻,大家都有些激動,對於他們來說,今日是他們的嘴輝耀的一天,這一天是對他們的賞賜,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今日之後,那相國寺鼓樓上的進士帖,就有了自己的名字,這是何等的榮耀

這五個門是有規矩的,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亂走,尤其是中間三門,是正三品以上的人官貴纔可出入的,正三品什麼意思,唐時宰輔爲三省尚書領平章事,乃是正三品銜,而今正三品以上只有館閣學士、殿前學士、三省尚書、政事堂參知政事、宰輔、以及諸三公九卿,太師太保之類,其他的人,都是悶悶的往邊陲的兩個門出入而已。

陳堯諮是會試會元,所以就站在隊中央,就像他身邊的同科一樣,頭戴烏紗進士巾,身穿青邊淡青色廣袖羅袍系飾以黑角的青色革帶,手持槐木笏板沒有任何不同。他不像周圍人那樣交頭接耳,只是眼觀鼻、鼻觀心的靜默著,心裡也是一樣的平靜如水,似乎打起了瞌睡。

這也難怪,這些天他的日子有些吃緊,要讓他經歷這麼早起牀做事,還是很不容易的遙想這些問題,他又不得不費神苦思。有竊私語之聲,不停傳入到他耳朵裡。他聽周圍人面站著地大人們已經有傳言了,某某人是狀元某人榜眼,某某人探花,但都沒有他地名字。而且據說因爲惡了某禮部大人,自己這個陳會元僅僅是一個三甲的進士出身,最多不過賜予一個同進士出身的行列。

他的身邊也不乏安慰之聲,畢竟陳家在汴京也是有名的府邸,與柳府、馬府皆是姻親,陳大人是正三品銜,大哥是狀元郎,已經位在樞密,二哥也任職館閣,也算近臣,想要出人頭地不是什麼難事,在他們眼裡,這就是所謂的靠山吧,陳堯諮嘴角不禁牽出一絲苦笑。心說這樣也好,遠離汴京,也是一種福氣,安安心心當個小縣令,倒可以輕鬆享受人生了,連二哥陳堯佐不也是白手起家,基層幹起的嗎?

“三弟,你這是怎麼了?”百官列朝中,陳堯佐見勢無人看守,便走到陳堯諮身前,低聲道,“勿要著急,此事還未有定數”

“我知道,二哥”陳堯諮點頭低聲道,左右一看,忙的道,“御史來了,快回朝班”

陳堯佐點了點頭,一溜煙的提著朝服疾步跑了。

城門樓上又是一聲洪亮的鐘響,衆人爲之一驚。便有太監扯著公鴨嗓子道:“吉時到百官率貢生覲見”

衆人便全都閉嘴,平時入宮文武百官從左側門進,公卿貴族從右側門進,左右掖門是不開地,但現在皇帝在金鑾殿舉行大典,衆大人才改由兩掖門進。新進士們兩眼一抹黑,只能人家讓咋走就咋走……好在穿過幽深地門洞後,便是一直往前走,不用往兩邊拐。便看到一個白玉欄桿、雕龍望柱,無比寬大,足以容納萬人地廣場。廣場盡頭是一座坐落在三層漢白玉高臺上地,拔地而起足有十一丈高地金壁輝煌地宮殿,垂拱殿已經在望。

進士們都只能停步下來,在此地等候,不知道里面又是什麼過場煩瑣事,總之,中國人的最大特點,就是把簡單事情複雜化,尤其是這樣的大事,越是整的時間越多,便越是顯得不凡。

殿裡面的唧唧歪歪,跪在外面的人是聽不到的,直到宮廷的樂聲響起,翰林學士、宰相李沆顫巍巍從殿中出來,立在衆進士的面前,仿似弱不禁風的手卻展開一個精美的黃冊,清清嗓子道:“諸位進士聽宣。”

士子們都提足了精神,忐忑不安的望向著這宰輔大人,便見他打開金冊朗聲讀道:“……皇恩浩蕩、開科取士,爲國掄才,出身莫問。今雖庚子科殿試結束,由陛下策試天下貢士,欽賜一甲進士及第三名,二甲進士出身三十名,三甲同進士出身二百五十三名,如下……”

衆人一聽,仿似伸長了脖子一般,都扯起了耳朵聽著,這偌大的廣場裡沒了聲音,呼吸都扯上了脖子,窒息的令人難以忍受,仿似咕嚕著咽口水的喉嚨都依稀可聞。

李沆看著這些人,白花的鬍鬚淡然一笑,仿似欣賞了一片這鴉雀無聲的場景,頓了頓,才用老太的話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場景,道:“殿試一甲第一名……狀元陳堯諮”

兩邊的大漢將軍便接力的喊道:“殿試一甲第一名,陳堯諮覲見……”一時間,整個垂拱殿前,都回蕩著同一句話,嫋嫋之音響徹了這萬人的廣場。

“公主陳公子果真中了狀元”就在這萬人的廣場不起眼的偏殿了,這裡涌來了很多偷窺者,而這趙璇與含珠便是其中之一。聽到這宣聲,最高興的便是她了。

第141章 三月春闈起高欄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140章 貢院的一抹風情第40章 苕賦第73章 誰爲狀元第7章 書聲漱玉洞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69章 妙言橫生的考官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第8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58章 縱論紅顏事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90章 請帖風波第9章 源遠流長嘉陵江第15章 騎射與算術第104章 君生我已老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8章 命運在恩將仇報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20章 俠客行第102章 詩意的畫第36章 女人心思第34章 書院的風雲人物第117章 方是離開之時第90章 請帖風波第81章 楊院士的秘密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8章 此人楊院士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69章 狡兔也能有三窟第70章 原來此中有深意第36章 女人心思第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2章 雙喜臨門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80章 畫之精髓第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5章 陳解元巧得春日詩第31章 州試的發榜第14章 比試(三)第48章 並騎汴京城第44章 畫謎無蹤生波折第22章 最是難纏此秦小姐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第137章 相國寺的姑娘第11章 御駕親征第3章 桃李爭豔若秋蓉第125章 進京各不同第135章 帶上公主第15章 騎射與算術第10章 詩詞盛名第27章 陳堯諮的說辭第125章 進京各不同第66章 心理的戰術第8章 此人楊院士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148章 大殿的爭端第111章 杯酒之爭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17章 暮鼓琉璃皆虛妄第12章 海棠依舊青蓮至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16章 宴會噥噥第135章 帶上公主第51章 今朝畫眉早第78章 故地重遊第69章 狡兔也能有三窟第8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67章 夜幕喋戰錦官城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第44章 畫謎無蹤生波折第17章 才驚四座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63章 此君乃是國姓爺第101章 百花爭豔第18章 無端做得如意郎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21章 詩畫相聞錦瑟和第82章 文人雅集第10章 隱士風範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34章 書院的風雲人物第36章 女人心思第18章 無端做得如意郎第43章 摘下契丹皇帝的帽子第82章 文人雅集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31章 州試的發榜第4章 教誨淳淳第124章 怪言怪語第21章 詩畫相聞錦瑟和第129章 佳人相會第145章 千層浪灑風雨前第29章 望江樓陳堯諮賦詩
第141章 三月春闈起高欄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140章 貢院的一抹風情第40章 苕賦第73章 誰爲狀元第7章 書聲漱玉洞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69章 妙言橫生的考官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第8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58章 縱論紅顏事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90章 請帖風波第9章 源遠流長嘉陵江第15章 騎射與算術第104章 君生我已老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8章 命運在恩將仇報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20章 俠客行第102章 詩意的畫第36章 女人心思第34章 書院的風雲人物第117章 方是離開之時第90章 請帖風波第81章 楊院士的秘密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8章 此人楊院士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69章 狡兔也能有三窟第70章 原來此中有深意第36章 女人心思第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2章 雙喜臨門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80章 畫之精髓第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5章 陳解元巧得春日詩第31章 州試的發榜第14章 比試(三)第48章 並騎汴京城第44章 畫謎無蹤生波折第22章 最是難纏此秦小姐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第137章 相國寺的姑娘第11章 御駕親征第3章 桃李爭豔若秋蓉第125章 進京各不同第135章 帶上公主第15章 騎射與算術第10章 詩詞盛名第27章 陳堯諮的說辭第125章 進京各不同第66章 心理的戰術第8章 此人楊院士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148章 大殿的爭端第111章 杯酒之爭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17章 暮鼓琉璃皆虛妄第12章 海棠依舊青蓮至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16章 宴會噥噥第135章 帶上公主第51章 今朝畫眉早第78章 故地重遊第69章 狡兔也能有三窟第8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67章 夜幕喋戰錦官城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第44章 畫謎無蹤生波折第17章 才驚四座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63章 此君乃是國姓爺第101章 百花爭豔第18章 無端做得如意郎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21章 詩畫相聞錦瑟和第82章 文人雅集第10章 隱士風範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34章 書院的風雲人物第36章 女人心思第18章 無端做得如意郎第43章 摘下契丹皇帝的帽子第82章 文人雅集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31章 州試的發榜第4章 教誨淳淳第124章 怪言怪語第21章 詩畫相聞錦瑟和第129章 佳人相會第145章 千層浪灑風雨前第29章 望江樓陳堯諮賦詩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西县| 宁南县| 大理市| 紫阳县| 贺州市| 巴林右旗| 苏尼特右旗| 辽阳市| 新晃| 苏尼特左旗| 都江堰市| 阳东县| 读书| 离岛区| 寿光市| 宁陕县| 九台市| 屏南县| 枣阳市| 明水县| 日照市| 象山县| 额济纳旗| 福清市| 清徐县| 邓州市| 通化县| 大新县| 招远市| 蓬安县| 长海县| 潮安县| 呈贡县| 治多县| 玉屏| 迁西县| 应用必备| 丘北县| 双柏县| 锦州市| 大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