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章 一夢千年

這時,外面一陣的急促之聲:“嘉兒、嘉兒可好——”。不住的急喚聲從屋外一女子口中發出,陳堯諮小名喚作“嘉兒”,故其母這樣喚他。片刻不到,一中年女性疾小穗步走進屋裡,抱住他的頭就輕輕悽楚而潸然淚下。陳堯諮也正是傷心處,聞得此音,不覺悲傷脫口而出:“母親”一聲,接著又是伴隨著哭聲默默流淚。連跟著趕來的陳省華父子也莫不爲此景感到親切。

就這樣,稀裡糊塗的過了幾日,停下心來仔細想了想,這陳堯諮是誰,沒有聽說過,歷史也沒有名啊,想來也不是什麼大人物,實在可嘆。

也就是家裡有幾畝田地,祖輩留下的房屋,可以說是陳家的榮耀了。陳家的祖上沒有做過大官的,先祖陳翔曾經做過唐高祖武德年間的縣令,也就是祖輩們的沉浮,才留下了現在這家底,幾十畝田地,和陳府宅子。這些在小縣城裡也是殷實之家,加之陳省華也是南部縣縣衙的縣尉,也算副縣級級別的。但對於本位於潁川陳氏士族的陳家相比,卻仍就家道中落的不止幾丈下來。他又不是專業的歷史研究的,當然不知道自己的情況。

不過從這幾天,他已經瞭解到了這個時代的信息。這時北宋王朝歷史的興盛時期,宋太宗趙光義的強勢使得北宋即將步入輝煌。不久之後,這個年代的風雲人物,文人士子即將登上歷史的舞臺。

由於宋太宗本是文人愛好者,其對文人的寬容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宋太祖也曾經立誓言碑,內容之一就是不誅戮士大夫及上書言事的人。林所以此時,林和靖還在隱於山種梅吟詩,宋白、徐鉉的於情唯美的文究駢儷還在盛行,王禹偁正呼籲著文風改革,一切的風俗似乎使得北宋充滿了古樸。

而在此時“奉旨填詞”柳三變才總角弄青梅,范仲淹正在刻苦攻讀憂國憂民,“唐宋八大家”這裡只有歐陽修頌詩研義的身影。林和靖、柳三變、晏殊、寇準、范仲淹這些或詩書絕藝,或治國良相使得整個時代充滿了意境高雅的氣氛,隨之影響了整個北宋歷史。

現在是北宋淳化三年,陳堯諮只有十歲。在大學研究中國古代心理學的他當然還是能知道,現在的社會處於文學的流派氾濫時期。“今體”的泛濫,導致文人不滿,早在宋太祖時期,樑周翰等人即以習尚純古而著稱。而柳開應經開始發難,宣稱“鹹通以來,斯文不競,革弊復古,宜其有聞。”雖然此時沒有得到太大的響應,但古文運動在整個歷史的影響卻不得不讓人敬佩。

宋詞更是開創性的集大成文學藝術,初年的花間派奠定了詞的基礎格調之後,這個年代,南唐遺風惻豔纏綿的花間詞和反應市民生活情趣的民間詞風這引領這個世界的人民的潮流。

這是一個讓人白感新奇的時代,寒門士子可以同士族子弟共同角逐在歷史的舞臺。而生活在算是家資殷實的陳堯諮不用爲自己的生計發愁,那麼自己可以無憂無慮的做自己新的生活。

這個年代距離自己生活的年代有上千年的歷史時光了,以前不相信古人說黃粱一夢,現在自己可是一夢千年啊,千年之前的今天,在這南部縣的小地方上,他不得不考慮自己的生存問題了。

以前的陳堯諮簡直就是一個紈絝子弟一個,每日就以鬥雞、走狗、爬牆、翻屋,沒少做缺德事,果然報應不爽。現在的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形象,做屬於這個社會的人。

不知覺的,夜已經深沉,書窗邊的豔紅桃李應經籠被皚皚如雪般的月光籠罩,月光透過木質的窗戶倒映在屋裡來。還在桌椅上沉思的陳堯諮不覺的擡頭一看,已經夜色朦朧了。

吃過晚飯至今,他一直在思考著自己的人生的路。總不能含光混世混無名吧,還是要使自己在短期內獲得好的名聲吧,至少要把自己現在這個惡少名頭抹去麻。總不能那個走雞鬥狗的傢伙,讓自己給他背黑鍋吧。

確實,在這個世界,良好的聲譽非常重要。而獲得好的名聲,德行和文采是最重要的方面。德行自己是不能再短期內獲得了,在陳堯諮的印象裡,那些德藝雙馨的人士,不是白髮蒼蒼,就是鬍鬚冗長。以自己十歲的年紀,豈不是要背一輩子黑鍋。

思來想去還是從文采方面入手吧。這個世界要出名,莫過於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之類的了。很多寒門士子就是由於才藝雙絕而聞名天下,司馬相如、孟浩然之類的數不盡數。在宋代,尤其是北宋,正是由於市民文學的興起,詞的這種相比詩之下,更爲簡潔易懂、押韻輕鬆地文學形式達到了創作頂峰。在詩歌發展史上,也是宋詞也是異幟獨張,具有鮮明的特色,宋詞的作者比唐朝的詩人多很多。

出身於書香世家的自己對於詞也有基礎,唐詩宋詞也讀了不少。由於對理學的喜愛,更喜歡賦予哲理性意義的宋詩,加上自己以後的努力,應該能夠自保。書法自己也有些功底,以前學的是元代趙孟頫的、董其昌的書法,不知道能不能有作爲。就是史記、四書也是也看了依稀一些,那些古文運動憑藉自己家裡的古代文學碩士,更是耳濡目染了不少;圍棋也屬於業餘四段了,棋也不錯。

就是琴和畫這兩樣麻煩了,自己就看了小學美術老師拿著毛筆鬼畫了幾張,連黑漆漆的筆墨都不知道怎麼弄,這個沒有希望了;至於琴,就是電視上談的那個玩意嗎,這弦長的,比我的手還長啊,這個問題不是自己現有水平可以解決的了。“我的路還很長啊”,他的心裡暗自想到。

試著慢慢的挽起長袖,用硯石在硯臺裡點些水,輕輕地研磨起來。然後,拿起一隻毛筆,就在一方宣紙上練習。趙孟頫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陳堯諮謹記這幾句話,不知覺的筆下已經徐徐而走。

《元史》本傳講,“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元鮮于樞《困學齋集》稱:“子昂篆,隸、真、行、顛草爲當代第一,小楷又爲子昂諸書第一。”

趙孟頫是一代書畫大家,經歷了矛盾複雜而榮華尷尬的一生,他作爲南宋遺逸而出仕元朝,對此,史書上留下諸多爭議。“薄其人遂薄其書”,貶低趙孟頫的書風,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趙孟頫的爲人。但其趙孟頫一生歷宋元之變,仕隱兩兼,他雖爲貴胄,但生不逢時,青少年時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廈將傾,他在坎坷憂患中度過。

儘管很多人因趙孟頫的仕元而對其畫藝提出非難,但是將非藝術因素作爲品評畫家藝術水平高低的做法,是不公正的。

他拿定主意,就從書法著手,每日抽出時間練習。出了楷書、還要專攻行書,做到不能憑一種本事吃飯嘛。

躺在潔白的手工紡織棉絮布毯上,手裡輕輕地撫摸著牀,“與後世的牀鋪相比,這個太落後了,但是卻有種身處家鄉的氣息在上面。”雙手抓著被子,看著孃親一針一線縫合的鋪蓋,心理突然充滿著一股久違的童年般的氣息。

我有著對時代前瞻性的優勢,我能寫新可喜的散文,我能專長於詩詞,對棋有一定的熟悉,能有廣闊的見識,這些都是任何人都無法比翼的。一直下去,出名是沒有問題的。

身處黃粱夢,一夢已千年。遙看釣魚叟,風流塵與灰。

起點中文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47章 美玉不是尋常物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73章 墨池書院的緣份第72章 章大人語論第63章 此君乃是國姓爺第50章 打賭是一門藝術第106章 狀元聚會第104章 君生我已老第105章 棋子的妙用第123章 遙望汴京第39章 父子的相見第42章 梅蕤綻放陳郎心第141章 三月春闈起高欄第115章 再上公堂第25章 一線生機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38章 入京軼事第119章 秋山帶夕陽第125章 進京各不同第148章 大殿的爭端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20章 動人的畫卷第39章 父子的相見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143章 科舉背後的辛秘第24章 揀盡寒枝不肯棲第32章 蛛絲馬跡的疑慮第69章 狡兔也能有三窟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5章 謙於書齋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66章 心理的戰術第69章 妙言橫生的考官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129章 佳人相會第67章 不準與準第4章 教誨淳淳第10章 天波府第20章 動人的畫卷第58章 縱論紅顏事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125章 進京各不同第78章 故地重遊第43章 摘下契丹皇帝的帽子第2章 墨池書院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第25章 一線生機第47章 美玉不是尋常物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第73章 誰爲狀元第66章 心理的戰術第10章 隱士風範第129章 佳人相會第66章 州試的準備第66章 心理的戰術第145章 千層浪灑風雨前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第19章 韻比秋蓉第105章 棋子的妙用第53章 阿彌陀佛的疑問第131章 無辜的聘禮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22章 最是難纏此秦小姐第67章 夜幕喋戰錦官城第52章 文翁石室第6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第14章 比試(三)第115章 再上公堂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102章 撕毀的畫第16章 宴會噥噥第132章 勾欄瓦市聽娶親第75章 再回首第148章 意外的狀元第15章 騎射與算術第73章 墨池書院的緣份第57章 汴京人物自第22章 最是難纏此秦小姐第109章 數十載的人世遊第47章 美玉不是尋常物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14章 先鋒官的隕落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2章 文翁石室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132章 勾欄瓦市聽娶親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
第47章 美玉不是尋常物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73章 墨池書院的緣份第72章 章大人語論第63章 此君乃是國姓爺第50章 打賭是一門藝術第106章 狀元聚會第104章 君生我已老第105章 棋子的妙用第123章 遙望汴京第39章 父子的相見第42章 梅蕤綻放陳郎心第141章 三月春闈起高欄第115章 再上公堂第25章 一線生機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38章 入京軼事第119章 秋山帶夕陽第125章 進京各不同第148章 大殿的爭端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20章 動人的畫卷第39章 父子的相見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143章 科舉背後的辛秘第24章 揀盡寒枝不肯棲第32章 蛛絲馬跡的疑慮第69章 狡兔也能有三窟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5章 謙於書齋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66章 心理的戰術第69章 妙言橫生的考官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129章 佳人相會第67章 不準與準第4章 教誨淳淳第10章 天波府第20章 動人的畫卷第58章 縱論紅顏事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125章 進京各不同第78章 故地重遊第43章 摘下契丹皇帝的帽子第2章 墨池書院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第25章 一線生機第47章 美玉不是尋常物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第73章 誰爲狀元第66章 心理的戰術第10章 隱士風範第129章 佳人相會第66章 州試的準備第66章 心理的戰術第145章 千層浪灑風雨前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第19章 韻比秋蓉第105章 棋子的妙用第53章 阿彌陀佛的疑問第131章 無辜的聘禮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22章 最是難纏此秦小姐第67章 夜幕喋戰錦官城第52章 文翁石室第6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第14章 比試(三)第115章 再上公堂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102章 撕毀的畫第16章 宴會噥噥第132章 勾欄瓦市聽娶親第75章 再回首第148章 意外的狀元第15章 騎射與算術第73章 墨池書院的緣份第57章 汴京人物自第22章 最是難纏此秦小姐第109章 數十載的人世遊第47章 美玉不是尋常物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14章 先鋒官的隕落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2章 文翁石室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132章 勾欄瓦市聽娶親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东县| 宾阳县| 天门市| 庆云县| 肃北| 台南市| 新河县| 博客| 昌图县| 元阳县| 东源县| 永州市| 鸡西市| 桃园市| 加查县| 乐昌市| 金门县| 安西县| 德保县| 腾冲县| 德昌县| 武陟县| 台东市| 宜阳县| 民丰县| 大庆市| 邓州市| 翁源县| 资源县| 桂东县| 龙州县| 沾化县| 苍山县| 冷水江市| 漯河市| 民乐县| 北川| 彰武县| 梅河口市| 通辽市| 武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