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4章 怪言怪語

自古汴京繁華地,長遠的汴河直跨京師而過。說及這汴京的繁華,九門十三橋可爲不得不提及,天漢橋的水泄不通,揚州門的碼頭船工,南門大街的外來商賈,殺豬巷的狀元牌坊,當然,這卻是風月狀元,煙花柳綠之地,實乃爲世人稱道。

御街緩緩而行,曠達的大街上,直通皇城而去,遠遠的行人見這常常的長龍,都緩緩聚攏了過來,仿似在看什麼稀奇的事一般。

公主回京,衆人誰敢怠慢,尤其是快至皇城之遙,長長的御街上只有那倒垂的細柳剝落的垂條,遠遠的便可見那皇城若一塊大石坐落在汴京中央,霸氣十足。

陳堯諮掀開車簾,卻見遠遠的圍著的人羣,熙熙攘攘,皆是好奇的圍在這兩旁。御街是不準百姓隨意行走的,只有皇親貴胄才能在遏見天子從路而行,陳堯諮看了看車轍下的街道,不覺笑意,心裡快慰之極。

進了皇城,便是幾十匹騎馬的禁衛軍軍士在前面開路,後面馬車跟上,再後面步行的禁衛軍整整齊齊跑了起來,待他們一拐過街角,圍觀的人羣頓時議論紛足。

“這是哪位王爺又進京了,悄聲無息的?”

“怕是那位吳王吧,杭州與汴京也不遠”

“依老朽看來,卻是未必”一個老頭子捋著花白的鬍鬚,頷首的笑道。

“老人家,你有何高見?”

“你們難道沒有看見,方纔掀起車簾的,那人怎麼會是皇親?”老叟笑道。

“不是皇親,那他怎麼敢……”

“方纔那人,老朽倒是瞧見過。”老叟猶如那說書的人,興致洋洋的擺談了起來,“此人喚名陳堯諮,乃是京東路轉運使陳省華的幼子,自幼曾名動京師,後曾回鄉讀書,而後不知所蹤,卻沒想現在又進了汴京……”

“陳堯諮,這名字在下倒是有些印象,可他並非皇親,怎敢在這御街上橫行?”

“你沒看見皇親的儀仗嗎?”老叟笑道,“想必他與那位皇親熟識吧”

“他不是曾拒官不做嗎,什麼時候有與皇親相識了?”一個壯漢笑道,“可見這盛名之下,也有不實之人,這世上,哪有不願意做官的。“

馬車直穿御街,從威嚴的禁宮正門進去,宣德樓左邊是尚書省,右邊是政事堂,秘書省,前面左拐,館文閣部,,一塊一人多高的御碑被霸下龜馱著,御碑上四個氣勢磅礴的大字,“文官落轎,武將下馬”。

一排排的轎子馬匹早整齊的排在了此處,八臺的大轎順著這偌大的廣場一流的排下去,若氣貫長虹,轎子擺在內側,外側便是執著的馬匹,整齊劃一的在轎子外圍順溜下去,兩旁卻是文武大臣按班之處,前面有些看不清的地方,卻是橫臥著一塊巨大的雕龍鳳刻。

早有小太監在那兒候著,屁顛顛跑來掀開馬車簾子,“公主殿下……”

陳堯諮隨著趙璇下了馬車,擡頭一看,雖然他不是常進皇宮,但這構局的磅礴大氣,無一處不彰顯著皇家風範。

“公主殿下,這位公子是……”小太監顯然不識他,但皇宮之內,是不準許外來之人的,按照他這般的無徵召前來,該是落得個午門斬首下場。

“前面可是陳嘉謨”一聲若鐘鼓的聲音傳來,不怒而自威。

趙璇正欲說話,卻見一個人走了過來,這人約麼有三十來歲,卻是寬大的肩膀下錦綾的綢緞袍服,頭上一頂紫金琉璃冠,臉上笑意盎然。

“陳堯諮參加蜀王殿下”趙璇敢不見禮,並不代表他敢肆意妄爲,別說這不是他的地盤,便是被橫屍埋了,也不敢有人來追查,所以,人在屋檐下,低頭還是很有必要的,古人把這種智慧般的做法,稱之爲能屈能伸,且歸列到大丈夫的行列,所以他陳堯諮,雖然看似有些滑稽,但卻不可否認,今日又做了一次大丈夫。

“本王聽聞荊陽已回到汴京,今日便前來探望,沒想正遇上了。”蜀王笑道,“這一路顛簸,你可還吃得消”

“還好”陳堯諮臉色一紅,這話說得有些違心,“一路上全賴公主頗多照顧。”這話倒是不假,想自己馬車顛簸的,若散了骨頭,倒是趙璇那車駕最是舒坦,讓人舒適之極,因而趙璇也不讓他再坐那顛路地馬車。

“父皇聽聞你回了汴京,早宣你覲見,此刻怕是已經在御書房了吧”

“陛下要見我?”陳堯諮大吃一驚,問道,“可我什麼也……”

“好了,”蜀王擺了擺手,笑道,“你與本王來便是”

陳堯諮只得拜別趙璇,與蜀王走去。皇宮之大,陳堯諮早已領教,如今蜀王帶著他左右的路拐,一路上略過守衛的禁軍,約麼轉悠了半個時辰,這纔到了御書房。

秦翰見蜀王走來,迎了上來,尖聲笑道:“原來是蜀王殿下,老奴這就與你通傳。”但轉身一瞧,不覺笑意,“這不是陳公子嗎,你何時到了汴京。”

“見過秦公公”陳堯諮行了行禮,笑道,“也是方纔纔到。”

秦翰點了點頭,尖翠的聲道,“自上回一別,老奴可是早盼望這陳公子再到汴京,你能查出成都府刺客,陛下可是龍顏大悅啊。”

“秦公公謬讚了,”陳堯諮客套道。

“老奴這便與你二人稟報。”秦翰走了進去。

不到片刻,秦翰便走了出來,把二人領了進去,陳堯諮再一次走進了這御書房,書房不大,卻是猶如深淵一般,兩旁無人,便是些許藏書,爲首一個白花滿頭的人,臉上的皺紋已經有些枯黃,若那點燃殆盡的燭火,依稀還能照的出通明得火。

“兒臣,參加父皇”

“草民陳堯諮,參加皇上”

兩人見此,齊齊跪倒。

“平身吧,”太宗放下了批閱的奏摺,他的聲音似是蒼老了許多,見到兩人,不禁斑駁的臉上露出笑意,道:“陳嘉謨,你汴京的風物,可還適合你啊”

陳堯諮道:“稟皇上,汴京風物未變,民風依舊。”

“好、好”太宗點了點頭,嘆道,“朕之未變,乃是爲國之大器;爾等之未變,卻該是因變而不變。”

這話說的玄乎,陳堯諮也摸不著頭腦,聽得一愣,太宗道:“你在文人雅集,可是已變,卻未知其不變之處吧。”

陳堯諮聽得大驚,原來是如此,這算是興師問罪嗎,太宗的意思似有如此,陳堯諮道:“草民知罪。”

太宗微然一笑,搖了搖頭笑道:“你不知,如今朕已然老矣”

“父皇”蜀王憋了陳堯諮一眼,道,“此乃兒臣之過”

“這非過錯”太宗搖了搖頭,嘆了嘆道,“我朝自太祖以來,皆是富國而強兵,唯獨朕不能如一,這豈非無過?”

“陛下嚴重了”陳堯諮附和道。

“朕心中有數,”太宗擺了擺手,起身道,“而今朕在位多年,雖是多有臨機決斷,可如今我朝已是如此,也怪不得你們這些讀書人。”

陳堯諮心裡一緊,暗想這管家此話何意,這番話說來,無疑是給了他一記警鐘,或是他所作之爲,皆是一無是處?

兩人走出了御書房,蜀王見他悶悶不樂,似是在苦思冥想,不覺笑道:“你是否可想著方纔之言?”

陳堯諮點了點頭,不置可否。

“這也難怪,”蜀王笑道,“畢竟還是年少,父皇之意,倒是說得明瞭。咱們確實太過浮躁了。”

“浮躁?什麼意思?”陳堯諮問道,這管家說了半天,也沒有聽他說過什麼浮躁兩字,爲什麼這蜀王嘴裡出來,便變了味道。

蜀王搖了搖頭道:“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本王也不能與你多說。但需忍讓,方得有大氣之時。你可仔細一想,父皇雖說你之貿然,但卻又說及我朝之弊,此言爲何?”

陳堯諮驀地一陣苦笑,心道,你們這些權貴,說起話皆是文縐縐,深諱難懂,不就是彰顯什麼拐彎抹角嗎,這若是遇到智者還好,也到不難猜懂,若是遇上他人,估計這話算是白說了。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世上有了深諱兩字,說話便成了一門藝術,懂得這門藝術的人,無疑都是那些能投機取巧之輩,處事圓滑之人,最後無不飛黃騰達;而不懂的人,不過落得個四處碰壁,一事無成罷了。有人說,說話害人,這豈不是如此。

陳堯諮琢磨了半響,也難找到什麼蛛絲馬跡,只怪這官家隱藏的太深,話說在官場混了一輩子的人,無不是如此。拿著自己胡言瞎謅的話,委婉的表達自己的意思,讓別人摸不著頭腦,方顯自己的智慧。他們卻不知智慧不在說話,而在方圓;不在處事,而在行爲。

馬車從御街往西,沿著裡城城牆根過了朱雀門、新門,一拐後繼續往北,沿途經過鄭門、樑門,又跑了一截,到了天波門,他穿過天漢虹橋,走過前面就是金水河了。

這東京城的北邊金水河畔住的人家可都是當朝大員,可不是,前面就到天波府了,太宗皇帝立的石碑還豎在那兒呢

陳府便在這金水河畔,隔著柳府不遠,陳堯諮坐在馬車裡,看著這汴京城的風物,不覺細笑,汴京的人物,也有他們自己生活,如此舒適,卻也如此繁忙。

第6章 狗尾草先生第23章 秋闈州試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41章 文采悠然似賈生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89章 一日兩相逢第48章 並騎汴京城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62章 陳堯諮舉箭學騎射第5章 謙於書齋第130章 沒有理由的說客第48章 雲田遍栽遊子詩第7章 書聲漱玉洞第4章 教誨淳淳第26章 章大人斷案有禮第52章 相國寺的解籤第105章 棋子的妙用第53章 阿彌陀佛的疑問第10章 詩詞盛名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第97章 棋藝的狀元第36章 月上柳梢頭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14章 先鋒官的隕落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16章 宴會噥噥第42章 契丹的使者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67章 夜幕喋戰錦官城第52章 文翁石室第77章 衣錦還鄉第6章 狗尾草先生第5章 曲終收撥當心畫第16章 趙璇巧對齊夫子第63章 未識陳郎心第102章 撕毀的畫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79章 書院軼聞第95章 意外的消息第142章 考試有風險第15章 得名嘉謨第106章 狀元聚會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5章 陳解元巧得春日詩第58章 縱論紅顏事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132章 勾欄瓦市聽娶親第43章 摘下契丹皇帝的帽子第117章 方是離開之時第143章 科舉背後的辛秘第11章 比試之前的較量第11章 御駕親征第41章 嘉謨二字天子驚第53章 近鄉情更卻第10章 天波府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45章 咱們就玩吃湯圓第38章 入京軼事第130章 沒有理由的說客第71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中)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90章 請帖風波第54章 清茶流水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第16章 宴會噥噥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56章 學畫的決議第9章 西蜀子云亭第7章 黃金百兩的出場費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2章 墨池書院第89章 一日兩相逢第28章 癭相王欽若第52章 相國寺的解籤第13章 比試(二)第30章 公堂爭鋒(一)第40章 陳堯諮暢談賦詩第131章 無辜的聘禮第11章 比試之前的較量第38章 入京軼事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60 奇妙的文書第69章 狡兔也能有三窟第146章 殿試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11章 御駕親征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56章 學畫的決議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86章 湘水悠悠載舟行第115章 再上公堂
第6章 狗尾草先生第23章 秋闈州試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41章 文采悠然似賈生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89章 一日兩相逢第48章 並騎汴京城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62章 陳堯諮舉箭學騎射第5章 謙於書齋第130章 沒有理由的說客第48章 雲田遍栽遊子詩第7章 書聲漱玉洞第4章 教誨淳淳第26章 章大人斷案有禮第52章 相國寺的解籤第105章 棋子的妙用第53章 阿彌陀佛的疑問第10章 詩詞盛名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第97章 棋藝的狀元第36章 月上柳梢頭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14章 先鋒官的隕落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16章 宴會噥噥第42章 契丹的使者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67章 夜幕喋戰錦官城第52章 文翁石室第77章 衣錦還鄉第6章 狗尾草先生第5章 曲終收撥當心畫第16章 趙璇巧對齊夫子第63章 未識陳郎心第102章 撕毀的畫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79章 書院軼聞第95章 意外的消息第142章 考試有風險第15章 得名嘉謨第106章 狀元聚會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5章 陳解元巧得春日詩第58章 縱論紅顏事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132章 勾欄瓦市聽娶親第43章 摘下契丹皇帝的帽子第117章 方是離開之時第143章 科舉背後的辛秘第11章 比試之前的較量第11章 御駕親征第41章 嘉謨二字天子驚第53章 近鄉情更卻第10章 天波府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45章 咱們就玩吃湯圓第38章 入京軼事第130章 沒有理由的說客第71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中)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90章 請帖風波第54章 清茶流水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第16章 宴會噥噥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56章 學畫的決議第9章 西蜀子云亭第7章 黃金百兩的出場費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2章 墨池書院第89章 一日兩相逢第28章 癭相王欽若第52章 相國寺的解籤第13章 比試(二)第30章 公堂爭鋒(一)第40章 陳堯諮暢談賦詩第131章 無辜的聘禮第11章 比試之前的較量第38章 入京軼事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60 奇妙的文書第69章 狡兔也能有三窟第146章 殿試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11章 御駕親征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56章 學畫的決議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86章 湘水悠悠載舟行第115章 再上公堂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门县| 瓮安县| 广河县| 绥棱县| 张家口市| 富阳市| 景德镇市| 永定县| 新民市| 中卫市| 余干县| 临邑县| 洛浦县| 斗六市| 嵊泗县| 社旗县| 光山县| 荔浦县| 游戏| 科技| 措美县| 阜平县| 西乌| 布尔津县| 孟连| 福泉市| 来凤县| 开平市| 大洼县| 道真| 绥芬河市| 龙里县| 方山县| 松溪县| 海丰县| 岫岩| 洪泽县| 宽甸| 庆元县| 泗水县| 璧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