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0章 另類的書法

衛大人看著元去的陳堯諮,微微笑道:“王大人此言差矣,您與那倡導古文之風的柳開柳大人,可是舊識啊,怎麼會不認識他呢?”

“柳大人,他與柳大人有何關係?”王大人蹙眉問道。

衛大人心裡暗道這王大人不諳世事,笑道:“這陳公子,便是出自柳大人的門下。”

“難怪,”王大人微微頷首,”原來是柳公的門生,怪不得有此之書法。想必他的經義文章,也是深得古文之風了。”

“王大人不知,”衛大人繼而道,“這陳公子有兄弟三人,長者陳堯叟公子,便是今歲的恩科狀元,如今兄弟三人,只剩這陳堯諮沒有爲官,只是成都府的秋試的解元。”

“原來如此,書香門第,這也不足爲奇了。”王大人微微道,“老夫倒是想看看,他到底能否奪這書法之狀元。”

“他如此的筆力,功底非常,這書法之狀元,還不是如探囊取物麼?”王大人蹙眉問道。

“這書法一道,豈是如此容易的,這功底優異,並非這書法便好。書法之力在於功底,而這書法之造詣,在於領悟二字。”

“領悟,大人莫不是要考校他們的悟性?”衛大人疑惑道。

“不錯,”王大人點了點頭,“本官的確有此想法。”

………

未時才過,衆人都早早的到了這書院的廣場上,人頭潺動的身影已然這些學子們經歷了上午的奇聞,都早早的到了,爲的便是看看今日下午的盛況。

陳堯諮與趙璇、賀婉幾人也來到了場上。

“陳公子,時辰快到了,你就一點也不著急嗎?”賀婉小說道。

“我怎麼不急,”陳堯諮搖頭,道,“可這急也無用,再說,今日上午不都已經比試過了嗎,幾百人的比試都過來了,三個人的比試還能出了文章不成?”

“你倒是閒的慌,你看那王欽若幾人,可是早想著今日啊。”趙璇輕笑道。

陳堯諮仔細的望了過去,只見王欽若幾人,坐在不遠處的地方,冷冷的看著他,輕蔑與憤恨間雜在臉上,如同臨近大敵。

“王公子,今日那陳堯諮果真是筆力強橫?”趙成問道,他在遠處,也未曾看的清晰。

“此事不用再言,就算他今日是筆力再強,本公子也要讓他顏面盡失,讓他知道,什麼纔是真正的書法,光磨著硯臺,是不夠的。”

王欽若冷冷的道。

“對,王公子,往年的文人雅集,這書法一道,我潭州府都是佔盡了狀元,可自他陳家幾人來,便硬是奪了去,今**可要爲我們書院學子出一口惡氣啊。”

王欽若沒有說話,他的臉色有些冷淡,看著陳堯諮心裡冷哼。他也不知那陳堯諮書法如何,可他與這陳堯諮,卻是冤家聚首,幾年前他就在望江樓上讓自己顏面盡失,今日,這個服字,得讓他寫回來。

蜀王對書法一道,也是頗爲喜愛,今日陳堯諮的書法,更是讓他知道了書法的功底,他早早的就走來了,爲的便是今日下午的比試。

“蜀王兄,你可的書法,可是錘鍊造詣高深的,依你之見,他三人誰能得這狀元?”

吳王笑顏問道。

“我又豈能知曉,這三人的字,都是各有所長,便是那柳三變的字,也是如精骨細柳,今日三人之比試,倒是精彩之極了。”蜀王有些期待的道。

“那那位陳堯諮呢,他可是筆力非凡,他可得這狀元嗎?”吳王笑問道。

“我也不知,這陳堯諮的書法,必不會落敗。”蜀王肯定的點了點頭。

“這陳堯諮可是成都府人士,蜀王兄對他可是知之甚詳?”

蜀王搖了搖頭,“只是聽聞其名罷了,本王雖是好奇,卻是從無緣一見。”

“可那柳三變卻是那琴藝的狀元,看來他是琴棋書畫皆精通啊。且那王欽若也並非等閒之輩,據聞他在京中已有才名,想來今日必是有備而來。”

蜀王微微含笑,“咱們暫且一觀,王大人才知卓然,豈能分不清,我們就在此處,便可見這王大人的才智不是?”

吳王點了點頭,沒有言語,看著場上的陳堯諮,又看了看其他兩人,心裡冷冷一笑。

王夫子看了看場下的這些學子們,一臉的期待著,心裡默然微微點頭,邁著腳步,才走到臺前,這些議論紛紛的學子們便悄然停了下來。

“諸位學子,書法之比試,乃是歷代文人雅集之盛況。今日之比試,乃是以書法之精要爲準。三位公子,請上臺上一敘吧。“王大人微微捻著鬍鬚笑道。

王欽若冷冷不語,徑自的昂首走到了臺上,沉默不言,靜靜的等著書法的比試。

陳堯諮心裡淡然一笑,這人喜怒無常,雖不是什麼好貨,可他也終究難成大氣,若是他今日能贏得這頭名還好,若是他必能,豈不是又是貽笑大方。他以一人敵自己與那柳三變兩人,勝算如何,已經一目瞭然。

“陳公子,沒想到在臺上相遇。”陳堯諮走上太,柳三變與他行了行禮笑道。

“柳公子客氣了,”陳堯諮笑道,“時日匆忙,還未賀喜公子得琴道之狀元,公子勿要見怪。”

“哪裡的話,”柳三變忙的行禮,“今日之比試,倒是讓在下大開眼界,陳公子的書法造詣深厚,今日一見,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

“只是相互討教罷了,”陳堯諮微微笑道,“柳公子字體流暢,自有風流態度,在下佩服。”

兩人之言語,在臺上與王欽若迥然不同,他站在臺上,一時有些如同火灼熱。

“王大人,比試是否可開始了?”王欽若忍不住問道。

王大人微微點頭,笑道:“王公子所言甚是。”

“三位公子,”王大人沉聲道,“這書法之比試,非但在於其功底,更在於其運用,書到極時,如行雲流水,不需刻意雕琢,自是錦繡文章。”

“那咱們這比試,是何題目?”王欽若蹙眉問道。

“王公子不要心急,需知這書法一道,切忌心浮氣躁。”王大人慢悠悠的笑道,“今日比試之題目,你們可仿寫《蘭亭》,楷、行二書並立,一半柱香的時辰爲限,誰能最好,便是這書法的狀元”

“什麼?半柱香的時辰?”趙成心裡一驚,脫口而出,“大人,這《蘭亭序》正本失落,是天下皆知的事,要半柱香之時寫出楷、行二書,怎麼可能?”

非但他震驚,在場衆學子,也是震驚不已,這等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誰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完成這麼多的字,需知這書法並非寫字,可不分字體。可書法講求每一筆畫都神韻兼備,要能得書寫這蘭亭序,怕是一個時辰都難以完成了。

“焚香”

王大人不管這些學子的議論,徑自沉聲道。

宣紙鋪開,硯臺擺起,三人都研磨起來。丁謂見這時辰緊迫,忙的走了過來,笑道:“王公子習書,豈能無人相助,待在下來與你磨墨如何。”

說罷,挽起衣袖,拿起那硯臺便研磨起來。王欽若也不推辭,拱了拱手,便忙的揮毫作筆,長長的宣紙流出筆墨而來。

《蘭亭序》原本早已失散,誰也不知真跡在何處。可原本臨摹的流傳版本不少,其中行書最是繁多,而筆鋒大同小異。

“陳公子,妾身來爲你磨墨如何?”

陳堯諮擡頭一看,賀婉不知何時,走了上來。他一走來,這些學子頓時順著雙眼看了過來。一時間臉色各異,羨慕的有,嫉妒的更有……

“不用,”陳堯諮摸了摸額頭,笑道,“我自己還能行吧。”

“可是,這時辰不多,你豈不是白白的浪費了時辰?”

陳堯諮微微搖頭,笑道:“這跑的早的馬,不一定就跑得快,但凡千里之駒,並非是最早嶄露頭角的,總是在最後才能分辨。”

“那陳公子,你爲什麼不寫呢?”

柳三變也是驚訝,握著筆墨的手,停在了半空,看著兩首空空的陳堯諮問道。

陳堯諮道:“這書法一道,必在其神,若是沒有蘭亭的神韻,就是半個時辰寫了十幅字,也是枉然。而在下未動筆,不過是在想這蘭亭之神韻。

這些人聽的都是稀裡糊塗的,王夫子也有些心急。上午還是筆力驚人的陳堯諮,今日下午難道便是江郎才盡,再也不復書法之鋒利?”

“嘉謨,可是要清茶一壺?”趙璇卻是走了過來,微微笑道。

陳堯諮一看,不知他在何處捧來一壺清茶,放在書案宣紙一旁,言笑的問道。

“這也好”陳堯諮接過清茶,放在一旁,卻是拿著兩支筆在手,慢悠悠的鋪開宣紙。

陳堯諮提筆而起,兩幅宣紙擺開而來。卻是雙手執筆,筆墨之下,兩行文字落了下來,衆人一看,卻是左右兩手並行,楷、行兩書齊步,行雲若流水,飄然若風流。

“好字”

王大人雙眼瞪的老大,情不自禁的站起身來,走到了他書案前,凝神的品味這筆墨的藝術。

“雙手的書法……”王大人喃喃的看著這宣紙上的字,神情若有所思,把這《蘭亭序》細品了個遍,一字都未漏下。

“大人,大人”

“什麼事?”王大人立即醒了過來,轉身問道。

“時辰到了”執事小聲道。

“那誰寫完了?”王大人問道。

“只有陳公子一人,其他兩位公子都只寫了一幅字。”

“既然如此,這書法的狀元,不是已經有了嗎。”王大人邁步走遠了。

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49章 這人比我還要滑頭第24章 揀盡寒枝不肯棲第42章 契丹的使者第7章 黃金百兩的出場費第116章 豈能單作女兒身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99章 入木三分皆風骨第14章 柳門三學子第9章 西蜀子云亭第3章 桃李爭豔若秋蓉第10章 詩詞盛名第67章 不準與準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24章 再見賀山第48章 雲田遍栽遊子詩第119章 秋山帶夕陽第59章 雁過留痕第123章 遙望汴京第1章 短劍第54章 清茶流水第16章 蕭太后的博弈第62章 陳堯諮舉箭學騎射第12章 澶州城第118章 別賦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130章 沒有理由的說客第16章 趙璇巧對齊夫子第107章 美酒伴策論第89章 一日兩相逢第38章 入京軼事第23章 秋闈州試第87章 獨立寒秋第5章 陳解元巧得春日詩第9章 源遠流長嘉陵江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15章 騎射與算術第24章 揀盡寒枝不肯棲第34章 書院的風雲人物第28章 癭相王欽若第13章 比試(二)第12章 比試(一)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149章 春日賜錦袍第57章 汴京人物自第65章 測字始知折蟾宮第12章 澶州城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126章 出奇的宴會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56章 學畫的決議第68章 今朝且爲解元試第66章 心理的戰術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135章 帶上公主第73章 墨池書院的緣份第24章 揀盡寒枝不肯棲第124章 怪言怪語第56章 何處惹塵埃第63章 此君乃是國姓爺第125章 進京各不同第17章 月下暢飲第11章 御駕親征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25章 一線生機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47章 美玉不是尋常物第120章 芳香的茶,男人的心第123章 遙望汴京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32章 雙喜臨門第5章 謙於書齋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22章 指點江山第80章 畫之精髓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4章 秋日春意詩卷濃第9章 源遠流長嘉陵江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16章 宴會噥噥第48章 雲田遍栽遊子詩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54章 嬌豔妖嬈似蓉香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第102章 撕毀的畫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66章 州試的準備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9章 源遠流長嘉陵江第149章 春日賜錦袍第14章 比試(三)第5章 曲終收撥當心畫
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49章 這人比我還要滑頭第24章 揀盡寒枝不肯棲第42章 契丹的使者第7章 黃金百兩的出場費第116章 豈能單作女兒身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99章 入木三分皆風骨第14章 柳門三學子第9章 西蜀子云亭第3章 桃李爭豔若秋蓉第10章 詩詞盛名第67章 不準與準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24章 再見賀山第48章 雲田遍栽遊子詩第119章 秋山帶夕陽第59章 雁過留痕第123章 遙望汴京第1章 短劍第54章 清茶流水第16章 蕭太后的博弈第62章 陳堯諮舉箭學騎射第12章 澶州城第118章 別賦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130章 沒有理由的說客第16章 趙璇巧對齊夫子第107章 美酒伴策論第89章 一日兩相逢第38章 入京軼事第23章 秋闈州試第87章 獨立寒秋第5章 陳解元巧得春日詩第9章 源遠流長嘉陵江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15章 騎射與算術第24章 揀盡寒枝不肯棲第34章 書院的風雲人物第28章 癭相王欽若第13章 比試(二)第12章 比試(一)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149章 春日賜錦袍第57章 汴京人物自第65章 測字始知折蟾宮第12章 澶州城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126章 出奇的宴會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56章 學畫的決議第68章 今朝且爲解元試第66章 心理的戰術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135章 帶上公主第73章 墨池書院的緣份第24章 揀盡寒枝不肯棲第124章 怪言怪語第56章 何處惹塵埃第63章 此君乃是國姓爺第125章 進京各不同第17章 月下暢飲第11章 御駕親征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25章 一線生機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47章 美玉不是尋常物第120章 芳香的茶,男人的心第123章 遙望汴京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32章 雙喜臨門第5章 謙於書齋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22章 指點江山第80章 畫之精髓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4章 秋日春意詩卷濃第9章 源遠流長嘉陵江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16章 宴會噥噥第48章 雲田遍栽遊子詩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54章 嬌豔妖嬈似蓉香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第102章 撕毀的畫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66章 州試的準備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9章 源遠流長嘉陵江第149章 春日賜錦袍第14章 比試(三)第5章 曲終收撥當心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州市| 教育| 吴堡县| 张家川| 卓资县| 黄骅市| 盘山县| 固安县| 凤庆县| 上犹县| 印江| 上蔡县| 泗阳县| 呼伦贝尔市| 泉州市| 阿克苏市| 杭州市| 绵阳市| 海口市| 宣威市| 叶城县| 霍邱县| 余干县| 玉林市| 息烽县| 大荔县| 革吉县| 定西市| 韶关市| 金门县| 宜宾市| 定远县| 伊吾县| 岚皋县| 随州市| 左权县| 延津县| 金山区| 陇西县| 泰来县| 蓬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