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5章 棋藝的三甲

王夫子對這些人的反應似是早有預料,也未曾細說,微微含笑的轉身便走了。衆人也無奈,只能搖了搖頭,退了場。

蜀王與無望相視一笑,吳王笑道:“看來本王眼力不及三哥啊,這芙蓉書院倒也是稀鬆平常得很。”

“這也不可一概而論,”蜀王搖頭笑道,“只是今日比試乃是以策論爲要,自然使得有些士子不諳此道,只能屈居他人之下了。若是考校琴藝,那又另當別論。”

吳王也點了點頭,笑道:“王兄此言,勝過小弟。”

兩人相視笑顏,就在扈從帶領之下,走了出去。只是蜀王向東,而吳王卻是向西走去,二人心中都知曉,這貌合神離只是做些樣子罷了。在朝中,不是已經斗的天翻地覆了麼。

陳堯諮幾人回到了客棧,這下午的比試雖是琴藝的考校,可他卻甚感沒了意思,便徑自的走了回來,賀婉也再也無需考校,也就與他同行,趙璇也甚感無趣,三人便一道走了回來。

這明日的考校,便是棋藝了,趙璇這幾日也是在看讀些棋藝的書,也只是爲了明日的琴藝比試。今日賀婉的初次折翼,已經不是奇聞了,成都府的幾個書院,一貫並不擅長這琴藝之道,往年更是連學子都難找出的,這也不是意外。

“陳公子,”陳堯諮在拿著筆墨的繪畫之時,賀婉走了進來看著他正仔細的練字,輕柔聲道,“陳公子,你不去下午的比試麼?”

陳堯諮微微搖頭,笑道:“我也不懂那些比試是作甚,去了也不知啊。還不如就在書房裡,多看些書,說不定還有些成績。”

賀婉笑道:“陳公子書畫雙絕,自然不同凡響的,只要你能有此心境,定能多得這書畫狀元。”

陳堯諮微微含笑,搖頭道:“你就別吹捧我了,現在還是有些心悸啊,看來咱們的競爭者並不少,且這些人並非那些一無是處的人。”

賀婉笑道:“陳公子可是與那崇安府的柳公子相識?”

陳堯諮一愣,點了點頭,笑道:“卻是見過一面,這柳公子纔是才學橫溢之人,假以時日,必定名傳天下。”

“那他的琴藝,可否與那趙成二人相論?”

柳三變的琴藝,陳堯諮微微一想,他也不知道,沒聽說這柳永會什麼琴棋書畫之類的,遂笑道:“此事我也不知,但他卻是諳熟詩詞音律,想來這琴藝一道,定是造詣頗深了。”

賀婉點了點頭,笑道:“妾身知曉了,你定是早知曉那柳公子必能輕取這琴藝狀元,因而你甚覺無趣,才呆在客棧,仔細的練字吧。”

陳堯諮微微一笑,這賀婉聰慧知心,她的心性,是他不禁想起了在汴京的秋蓉。

“趙公子可在客棧?”賀婉笑問道。

陳堯諮點了點頭,趙璇字今日回到客棧,便是在棋盤上,看來今日的比試對他的還是很有感觸,也不知明日的棋道會有哪些陣仗。

……

這世上愛棋藝之人並不少,這棋藝的比試,更是物競天擇,智慧所致,領悟聰慧,暗藏殺機,博弈翻盤也是時常之事。

棋盤如戰場,便是這些評判之人,也是無法抉擇其勝負的掌握,只是能做些高低分辨,勝負點數罷了。

趙璇今日沒有一絲的頹廢之情,興致盎然的走在幾人身前,也似是沒有一絲緊張之感。但陳堯諮卻不難看出,纖手不住的握著手中的摺扇,腳下的步子比往日移動的更快了,看來她也是緊張不已。

夫圍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體,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鬥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

《棋經十三篇》上,也有記載,這棋道一門,卻爲讓人敬服之處。

王大人酷愛這棋藝之道,相比昨日,他更是欣喜了些,粘須而笑,拱了拱手笑道:“今日棋道之意,與昨日無異。昨日柳公子一舉奪這琴藝之狀元,老夫甚爲欣慰,望諸位學子各展所長。”

待到他說完,參加的學子已經坐在了案幾上,這棋藝想來不必琴藝簡單,趙璇對陳堯諮拱了拱手,也不說話,徑自的走到了場上。

珠簾後的蜀王一看那趙璇的身影,頓時心裡一驚,臉上頓時煞白,他沒想這好強的丫頭居然也到了長沙城,且還敢公然的參加棋藝的比試。

吳王看了看遠處的那年輕俊俏公子,心裡也是一驚,看了看蜀王,見他卻是毫無反應,似是無所察覺,心裡更是疑惑,殊不知蜀王心裡的震驚,哪裡遜色於他。

“王兄?”吳王有些忍不住.

“王弟,有何事嗎?”蜀王心裡一驚,暗自心裡一顫,卻是臉上笑問。

“哦,無事,”吳王暗自搖了搖頭,笑道,”今日的比試,可比昨日的士子多的多了,小弟知曉,你素喜好棋藝,今日可是能大飽眼福了。“

蜀王微微笑道:“愚兄雖喜,也苦無建樹,哪像王弟,可是飽讀詩書啊。”

雖然兩人你言我語,這麼侃談起來,看似親密無間,卻也如這棋盤一般,雖是同在一盤,可卻是黑白分明,橫豎各異。

“陳公子,”賀婉看著這時辰將近,忍不住出口道。

“賀小姐有何事?”陳堯諮方纔正在思索,聽他呼喊,回過神道。

“趙公子真能取三甲嗎?”賀婉忍不住問道。

“我也不知,”陳堯諮搖了搖頭,笑道,”可這棋藝一道,如同《棋經》所言,內含詭道,精神無比,不到最後,誰又能分辨呢?”

話纔剛落,“哄”的一聲鑼響,王大人朗聲傳來,“而今時辰已到,諸位即刻學子停筆。”

這些學子一聽,停下了書寫,順序而退,早有執事收起卷宗,呈了上去。

趙璇走了下來,對幾人微微一笑,陳堯諮笑道:“這題目可是有些作難?”

趙璇微微頷首,笑道:“究論文章,數墨論典而已,倒是頗有深究經義之感。”

王夫子點了點頭,笑道:“這棋藝一道,想來如此,我等也無可奈何,暫且看王大人是如何評判,這棋藝一道,也並非我成都府之人擅長,咱們泰然處之便是。”

幾人都點了點頭,笑道:“夫子之言甚是。”

蜀王深諳棋藝之道,對這棋藝之弈也是興致高昂,便走了過來,仔細的看這幾人的評判。興致所及,隨手拿起了一本卷宗,仔細的品評起來。

但見這棋藝雖是有些筆墨,卻不知這棋藝之典故,不禁搖了搖頭,隨手一放,仍舊拿起一本,仔細的看著,這學子雖是頗知甚多,可對這棋弈之理確是一竅不通,不覺搖了搖頭,不同棋理,終至下乘。

突然,他想起了方纔趙璇之卷宗,心裡暗自一想,便找了出來,仔細一看,這卻是論道有聲,禪言有據,心裡暗自歡喜,這趙璇能有此才學,他也是甚爲欣慰。

他與這趙璇,乃是一乳同胞,不必他與吳王之間隙,看到這卷宗,自是欣喜。

吳王見他走了出來,心裡好奇,也走出了珠簾,來到他身邊,笑道:“王兄可是評了幾人的卷宗了,都不甚如意,不知這卷宗如何,待小弟一觀。”

蜀王心裡大驚,卻也無法,只能給了他,笑道:“愚兄也是略微一看罷了,哪裡在做什麼品評。”

吳王一看,心裡冷笑,這回豈能輕易繞過你,臉上連的搖了搖頭,嘆道:“還好王兄未曾細看,這卷宗果真一派胡言,不看也罷,不看也罷,”說著,胡亂一扔,連連搖頭。

他這一眼,那兩位評判之人,豈敢多看,胡亂的一扔,便入了棄卷之內。蜀王臉色有些犯難,道:“王弟何必如此心急,讓評判的幾位夫子看了再作決斷不遲啊。”

“王兄,”吳王搖頭道,“本王這是爲這幾位夫子著想,你反倒是怪罪於我來了。”

“吳王此言差矣,”王大人見他二人,起身拱手笑道,“蜀王此言有理,再座皆是我大宋之學子,豈能偏頗一人耳。”說著,召喚過幾人,道:“你幾人找出那捲宗,老夫自會作評。”

“你……”吳王看了看王大人,突然笑道,“大人此言有理,倒是本王唐突了。”朔望,便拂袖而走。

王大人雖是年邁,卻是絲毫不給這吳王臉色,自顧的找出那捲宗,仔細的看了起來。

陳堯諮幾人卻不知曉這事,但見那幾人在臺上言語,心知曉必有事發生,卻是沒想發生了這麼小些的插曲。

看了看時辰不早,王大人走到臺前,拱了拱手笑道:“諸位學子,今日棋藝之比試,三甲已出。成都府學子趙璇,潭州府學子丁謂,江州府學子劉巖。”

趙璇一聽,頓時欣喜不已,陳堯諮笑道:“我就說,你定會進前三甲的,如今相信了吧。”

賀婉也是笑道:“趙公子果然廣博,咱們成都府今年定會奪這棋藝一道的狀元了。”

王夫子也是欣喜,這成績比起往年而言,也是最好的進步了,他怎能不欣喜,對幾人笑道:“午時以至,咱們可稍作休憩,下午才這狀元之爭奪。”

幾人點了點頭,陳堯諮對趙璇微微拱手,兩人一笑,走了回去。

第79章 書院軼聞第104章 君生我已老第73章 誰爲狀元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77章 衣錦還鄉第25章 望江樓的賭約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80章 畫之精髓第52章 相國寺的解籤第8章 此人楊院士第2章 起居郎與太子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29章 望江樓陳堯諮賦詩第121章 突發生變第116章 豈能單作女兒身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41章 文采悠然似賈生第40章 苕賦第113章 再入書院方知奇第67章 夜幕喋戰錦官城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11章 古文運動,陳堯諮第130章 沒有理由的說客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148章 意外的狀元第24章 再見賀山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16章 蕭太后的博弈第63章 此君乃是國姓爺第63章 此君乃是國姓爺第66章 心理的戰術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83章 玉女津的趣事第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66章 心理的戰術第16章 宴會噥噥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149章 春日賜錦袍第42章 梅蕤綻放陳郎心第55章 又是聖旨爲君來第14章 比試(三)第40章 苕賦第80章 畫之精髓第44章 畫謎無蹤生波折第106章 狀元聚會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24章 再見賀山第102章 撕毀的畫第43章 摘下契丹皇帝的帽子第72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下)第20章 俠客行第16章 趙璇巧對齊夫子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7章 衣錦還鄉第145章 千層浪灑風雨前第62章 陳堯諮舉箭學騎射第23章 秋闈州試第14章 比試(三)第74章 春日清遊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第25章 望江樓的賭約第50章 敲門叫三娘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12章 比試(一)第115章 再上公堂第82章 文人雅集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148章 大殿的爭端第1章 短劍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63章 此君乃是國姓爺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44章 就是比抓鬮第13章 比試(二)第16章 宴會噥噥第123章 遙望汴京第12章 比試(一)第9章 源遠流長嘉陵江第107章 美酒伴策論第39章 垂拱殿賦詩論策第16章 宴會噥噥第14章 柳門三學子第131章 無辜的聘禮第87章 獨立寒秋第106章 狀元聚會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122章 抽絲剝繭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11章 古文運動,陳堯諮第29章 陳堯諮問案第6章 千金政事堂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27章 陳堯諮的說辭第75章 再回首
第79章 書院軼聞第104章 君生我已老第73章 誰爲狀元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77章 衣錦還鄉第25章 望江樓的賭約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80章 畫之精髓第52章 相國寺的解籤第8章 此人楊院士第2章 起居郎與太子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29章 望江樓陳堯諮賦詩第121章 突發生變第116章 豈能單作女兒身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41章 文采悠然似賈生第40章 苕賦第113章 再入書院方知奇第67章 夜幕喋戰錦官城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11章 古文運動,陳堯諮第130章 沒有理由的說客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148章 意外的狀元第24章 再見賀山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16章 蕭太后的博弈第63章 此君乃是國姓爺第63章 此君乃是國姓爺第66章 心理的戰術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83章 玉女津的趣事第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66章 心理的戰術第16章 宴會噥噥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149章 春日賜錦袍第42章 梅蕤綻放陳郎心第55章 又是聖旨爲君來第14章 比試(三)第40章 苕賦第80章 畫之精髓第44章 畫謎無蹤生波折第106章 狀元聚會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24章 再見賀山第102章 撕毀的畫第43章 摘下契丹皇帝的帽子第72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下)第20章 俠客行第16章 趙璇巧對齊夫子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7章 衣錦還鄉第145章 千層浪灑風雨前第62章 陳堯諮舉箭學騎射第23章 秋闈州試第14章 比試(三)第74章 春日清遊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第25章 望江樓的賭約第50章 敲門叫三娘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12章 比試(一)第115章 再上公堂第82章 文人雅集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148章 大殿的爭端第1章 短劍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63章 此君乃是國姓爺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44章 就是比抓鬮第13章 比試(二)第16章 宴會噥噥第123章 遙望汴京第12章 比試(一)第9章 源遠流長嘉陵江第107章 美酒伴策論第39章 垂拱殿賦詩論策第16章 宴會噥噥第14章 柳門三學子第131章 無辜的聘禮第87章 獨立寒秋第106章 狀元聚會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122章 抽絲剝繭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11章 古文運動,陳堯諮第29章 陳堯諮問案第6章 千金政事堂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27章 陳堯諮的說辭第75章 再回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全县| 洛川县| 台中县| 林口县| 新余市| 河曲县| 嘉峪关市| 墨玉县| 舟曲县| 杭州市| 临汾市| 大竹县| 洞头县| 修文县| 鹤壁市| 东海县| 安泽县| 安远县| 蒲江县| 文安县| 汝阳县| 任丘市| 盖州市| 原阳县| 阿鲁科尔沁旗| 图们市| 鲜城| 茂名市| 托里县| 抚宁县| 辽宁省| 武强县| 清河县| 成安县| 普兰县| 洛隆县| 大足县| 凭祥市| 德钦县| 吉安市| 镇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