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9章 書院軼聞

水風浦雲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江南的風光依舊如春風般的竟豔,水鄉的柔絲如同團扇的美人,婉約小家碧玉,步態蓮動生輝。

杭州城,吳王府。

吳王趙元份卻是難以高興,這本是好詩好詞之季節,吳王府卻沒有了往日的大宴賓客,也並沒有文人騷客賦詩填詞,但這吳王府的氣息,卻是有些低沉,與這江南的春色,沒有一點滴的江南氣息。

“咱們成都府傳來消息沒有?”吳王品著香茗,問道。

他身旁站著一位中年人,冠衣禮服摺扇輕搖,忙的躬身道:“前些日子,朝廷快馬來報。成都府知州章大人都被滿門抄斬,官家似是知曉了些什麼風聲,但不想此事牽扯過大。”

“什麼,滿門抄斬?”

吳王吃了一驚,握著茶蓋的手緊緊的捲了起來,喘氣的呼聲越來越大。

“拍,”案幾上的清茶打翻在地,吳王的拳頭裡滲出些絲絲的血跡,臉上猙獰般的扭曲,“本王數年經營,毀於一旦,毀於一旦……”

“……滾……”

良久,吳王突然爆發出了驚天的怒氣,一腳踢翻面前的案幾。這些下人家丁們,忙的連滾帶牌,生怕自己受到這王爺的怒火殃及。

“都是酒囊飯袋,毫無用處……”吳王深深的呼了口氣,怒聲吼道。

“王爺息怒,”那侍候的師爺急忙的勸慰,“王爺何必如此動怒,章大人向來頗爲自負,不聽他人之言,纔有今日之禍。”

“是誰?”吳王恨聲道。

“此人王爺想必聽說過,此人乃是成都府的解元,陳省華之幼子,喚名陳堯諮。”這師爺忙的稟告。

“是他?”吳王心裡不禁一驚,“此人本王倒也聽聞過,當年父皇召他入汴京,那是他不過才總角之齡。”

“正是此人,”師爺道。

“他與范寬又授業之恩,因而纔出手相助,不然就憑著那范寬一人,章大人足以與之周旋。”

“原來是他,”吳王眼裡快要冒出星火,“本王就想,憑著那老三,怎麼會有如此的本事,原來是有人相助。”

吳王更是疑惑:“那陳堯諮不過十五六的少年,怎麼會如此本事?”

師爺憋了憋嘴,低聲道:“王爺莫非不記得,當年紫宸殿上的遼國使團?”

這一提點,吳王不禁點了點頭,當年的陳堯諮就非比尋常,而今是如何,誰又曾知曉,至少那爲人謹慎的章大人不栽在他手中了麼。

“稟告王爺,王府外又一落魄的書生求見。”一個親衛匆匆走了過來,忙的道。

“書生,”吳王想了想,這些日,並沒有設宴,怎麼會有什麼書生求見,心裡本事煩亂,哪有那些閒心,忙的揮了揮手,“就言本王不在府中,讓他來日在來吧。”

那親衛道:“小的也是如是相說,可那書生說……”

“說什麼?”師爺問道。

這親衛道:“那人說,只要王爺看到這摺扇,便知曉一切。”

“摺扇?”吳王看了看身旁的師爺,心裡疑惑不已,蹙起了眉頭,道:“呈上來吧。”

那親衛遞過摺扇,站到一旁,吳王看著那摺扇,手中頓時顫動,臉上更是激動不已,忙的道:“快快有請,快快有請。”

親衛忙的領命走了出去,不到片刻,便領著一個年輕人走了過來。走到吳王身前,忙的下跪行禮,“草民章明誠,拜見王爺。”

師爺看了看這年輕人,臉上如同街上的乞丐,梳洗的髮髻凌亂不堪,渾身如同在泥土裡趟過,再也不復了往日的風雅翩翩,這不是章明誠章公子是誰。

“你是何人?”吳王自然不傻,不免要試探一番。

“草民章明誠,家父添爲成都府知州,今逢此難,特奉家父之命,拜會王爺。”

“你有何憑證?”師爺出口問道。

“那摺扇便是憑證。“章明誠道。

“不錯,”吳王點了點頭,道,“你來稟報,卻有何事?”

章明誠站起身來,從衣衫裡拿出一封書信,遞了過去。蜀王拿過一看,這的確是章大人的筆記。不禁細看了起來,成都府之事,因果始末,據細言出,吳王點了點頭。

吳王道:“此事本王明瞭,你就在王府修養些時日,本王自有計較。”

章明誠點了點頭,道:“王爺還請爲父親做主。”

“你放心,”吳王咬緊了牙關,“此事絕不會善罷甘休。”

“來人,”吳王微微道,“帶章公子下去休息。”

章公子點了點頭,跟著下人走了下去。

……

時光如斯,是年五月初七,陳堯諮與陳堯叟便要往成都府而去,這一回來,已是想盡*光事,卻知夏日長,不覺幾日,這夏日的氣息已是在流淌。

長亭依稀,柳絲難離蔥難系,正是柳絮紛飛時節,陳實在翠柳長亭爲兩人送行,南部縣令、縣尉諸人也趕來相送。今日陳府不同於往日,如今陳省華入朝爲官,也是顯居要職,這陳堯諮三人,更是功名在身,南部縣人,誰不欽羨稱讚。如今之陳府,說爲南部縣第一,也不爲過。

陳堯諮與陳堯叟作別幾人,笑顏相與,實伯道:“兩位少爺在外,自是不需老奴掛念,有書信捎來,便囑咐就是,老奴定早些準備好。”

陳堯叟點了點頭,道:“實伯,府裡多虧你上下打點,父親與孃親都在汴京,裡裡裡外外的操勞都是你一人了。”

陳實點了點頭,揮手送別二人。

南部縣至成都府,不過幾日光陰,賀山駕馬車又是很是嫺熟。不過閒暇幾日的功夫,已經到了錦官城。範浱聽聞,在派人來接二人。

陳堯叟在汴京不過兩日光陰,便啓程往汴京去,陳堯諮也閒暇了下來。山上的墨池書院也迎來了一位早就聞名遐邇之人。

這幾日陽光格外明媚。桃紅柳綠才過,盛夏的葳蕤便襲來。自成都府西門直至北邊的府南河的兩岸。一團團一簇簇。好似大的上編織的錦繡。桑柳的繁盛,浣花溪的流水,青青小草的爭豔,兩岸松柏的茂盛,遊人皆踏青尋訪而來,簇簇的樹蔭下,更是多了歡聲。

陳堯諮慢慢悠悠的走在青龍街,不時的看著這兩旁走卒、市坊勾欄,也是有趣之極。

範浱看他這般閒情,笑道:“嘉謨,你怎麼還似如此漫不經心,你看這時辰,這書院今日第一講都快完了吧,咱們還去做甚?”

“怎麼不去?”陳堯諮嘴角微微笑道:“咱們這會趕去,正好纔到散講之時,此時而去,正好到午飯之時辰,這樣豈不是更好?”

“這倒也是,”範浱點了點頭,手中的摺扇輕輕的搖晃著,這熱氣騰騰,身上長衫有些受不住炎日的照射,但看這陳堯諮卻是一幅悠閒自得模樣,心裡不禁暗歎,這真是怪異。

兩人走進這書院,卻看不到了人,想來這些學子們都在聽夫子講義去了。陳堯諮是習慣了這些陣勢,從不喜歡在書堂裡搖頭晃腦。這範浱更是誰也不怕的主,更不願在書堂裡與那些酸腐夫子論品,自是求之不得。

二人看時辰,差不多快至午時,兩人便走過廣場,走進這內院,幾翻步子,便到了講堂之前,陳堯諮探過頭去,卻是夫子仍在,這講堂卻是熙攘有聲。

陳堯諮點了點頭,笑道:“看來,夫子貪睡,咱們可進去了。”

範浱點了點頭,道:“既是如此,咱們下回就此而行。”

“還有下回?”陳堯諮自嘲一笑,“你想?到倒是作美。”

施施然,兩人走了進去。這講堂頓時熙攘議論之聲停了下來。一雙雙的眼睛都望著了陳堯諮兩人而來。滿是好奇與驚訝。

陳堯諮與範浱無法,只好硬著頭皮往書案走來。走到書案之前,卻是雙眼睜的老大,心裡詫異,在他書案旁,赫然坐著的便是趙璇。陳堯諮與他微微一笑,做了下來,心裡不覺如做針氈。她怎會在還在書院。

見陳堯諮疑惑之色,趙璇微微笑道:“嘉謨,前些日子你都去何處,耽擱了這麼些日子?”

“這、我……”陳堯諮吱呀了半天,也沒說出因由來,心想,你不是知道我在忙著麼,臉上笑道:“只因些許瑣碎之事,耽擱了不少時日,如今方纔歸來。”說起這些,不禁摸了摸額頭的冷汗。

“是誰在吵鬧?”講堂前拿著湖筆的夫子呵斥問道。

陳堯諮心裡不覺好笑,原來這夫子還未曾睡著,在那講堂前低著頭,陳堯諮與範浱還以爲他已經懨懨欲睡,心裡鬆弛,與趙璇說談了幾句。

“身爲州府學子,進士之才,如此吵鬧,成何體統。”夫子怒斥起來,這些人都低著頭,不敢吭聲了,一時間,看書的、習字的、研磨的,各色姿態,卻沒有擡起頭的。

夫子看了看衆人,半響才道:“方纔爲何事吵鬧?”

衆學子一聽,不禁都齊齊的看了過來,雙眼仍是好奇之色。陳堯諮一看,頓時心裡一驚,心說你們這些人,爲何都看著我作甚。

第95章 意外的消息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77章 衣錦還鄉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141章 三月春闈起高欄第68章 到底誰是奸細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32章 蛛絲馬跡的疑慮第120章 芳香的茶,男人的心第54章 清茶流水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95章 意外的消息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15章 騎射與算術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131章 無辜的聘禮第101章 百花爭豔第110章 不合時宜的奏摺第100章 另類的書法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第16章 蕭太后的博弈第57章 汴京人物自第74章 春日清遊第77章 衣錦還鄉第2章 墨池書院第9章 澶淵烽火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14章 柳門三學子第57章 汴京人物自第32章 蛛絲馬跡的疑慮第132章 勾欄瓦市聽娶親第68章 到底誰是奸細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73章 誰爲狀元第137章 相國寺的姑娘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20章 動人的畫卷第4章 秋日春意詩卷濃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32章 蛛絲馬跡的疑慮第21章 詩畫相聞錦瑟和第26章 章大人斷案有禮第146章 殿試第10章 隱士風範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17章 月下暢飲第43章 摘下契丹皇帝的帽子第59章 雁過留痕第66章 州試的準備第60 奇妙的文書第2章 一夢千年第16章 趙璇巧對齊夫子第39章 垂拱殿賦詩論策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143章 科舉背後的辛秘第82章 文人雅集第63章 未識陳郎心第56章 何處惹塵埃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60 奇妙的文書第55章 蜀中變故第17章 月下暢飲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110章 不合時宜的奏摺第5章 謙於書齋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第26章 章大人斷案有禮第27章 公堂三十板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50章 打賭是一門藝術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17章 才驚四座第6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5章 曲終收撥當心畫第41章 嘉謨二字天子驚第113章 再入書院方知奇第23章 秋闈州試第125章 進京各不同第48章 並騎汴京城第22章 最是難纏此秦小姐第148章 大殿的爭端第134章 宣德樓風雲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48章 並騎汴京城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115章 再上公堂第90章 請帖風波第35章 楓林小院的真相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67章 不準與準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5章 謙於書齋第10章 隱士風範第32章 蛛絲馬跡的疑慮
第95章 意外的消息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77章 衣錦還鄉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141章 三月春闈起高欄第68章 到底誰是奸細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32章 蛛絲馬跡的疑慮第120章 芳香的茶,男人的心第54章 清茶流水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95章 意外的消息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15章 騎射與算術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131章 無辜的聘禮第101章 百花爭豔第110章 不合時宜的奏摺第100章 另類的書法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第16章 蕭太后的博弈第57章 汴京人物自第74章 春日清遊第77章 衣錦還鄉第2章 墨池書院第9章 澶淵烽火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14章 柳門三學子第57章 汴京人物自第32章 蛛絲馬跡的疑慮第132章 勾欄瓦市聽娶親第68章 到底誰是奸細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73章 誰爲狀元第137章 相國寺的姑娘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20章 動人的畫卷第4章 秋日春意詩卷濃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32章 蛛絲馬跡的疑慮第21章 詩畫相聞錦瑟和第26章 章大人斷案有禮第146章 殿試第10章 隱士風範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17章 月下暢飲第43章 摘下契丹皇帝的帽子第59章 雁過留痕第66章 州試的準備第60 奇妙的文書第2章 一夢千年第16章 趙璇巧對齊夫子第39章 垂拱殿賦詩論策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143章 科舉背後的辛秘第82章 文人雅集第63章 未識陳郎心第56章 何處惹塵埃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60 奇妙的文書第55章 蜀中變故第17章 月下暢飲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110章 不合時宜的奏摺第5章 謙於書齋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第26章 章大人斷案有禮第27章 公堂三十板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50章 打賭是一門藝術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17章 才驚四座第6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5章 曲終收撥當心畫第41章 嘉謨二字天子驚第113章 再入書院方知奇第23章 秋闈州試第125章 進京各不同第48章 並騎汴京城第22章 最是難纏此秦小姐第148章 大殿的爭端第134章 宣德樓風雲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48章 並騎汴京城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115章 再上公堂第90章 請帖風波第35章 楓林小院的真相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67章 不準與準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5章 謙於書齋第10章 隱士風範第32章 蛛絲馬跡的疑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湄潭县| 邵阳市| 瓦房店市| 竹溪县| 长武县| 札达县| 交城县| 石楼县| 孝昌县| 南昌县| 虞城县| 泉州市| 攀枝花市| 永春县| 长治市| 台南市| 依兰县| 黑龙江省| 台前县| 丹阳市| 临湘市| 孟津县| 宝清县| 庐江县| 进贤县| 韩城市| 成武县| 五大连池市| 格尔木市| 泸州市| 平江县| 禹州市| 巴南区| 安新县| 扬州市| 城固县| 麻江县| 梁平县| 方山县| 滨海县| 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