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7章 衣錦還鄉

春日的氣息在濃染著南部縣,小山流水,嘉陵江岸花紅柳綠,俊險雄奇,給這邊陲小縣一些小憩的舒逸。大橋芳香的桑林閃耀這綠輝,熱火的豔陽順著桑葉的縫隙照射累下來,束束陽光,給涼蔭的草地鋪上了一層斜暉。

小縣看的有些不平凡,陳堯叟高中狀元,這南部縣城已是人盡皆知,這邊陲的小縣,在科舉取士以來,可是第一回出了一位狀元,怎能不讓人欣喜。

縣城的高巷,陳府,喜色洋洋在這府中上下,家丁小廝,形色匆匆,前來圍觀目睹之人更是絡繹不絕。賀喜的彩禮都擺滿了老宅,管家陳實忙的樂開了花。

“小五,把這燈籠掛的再高些,還要高,對,兩頭都要對齊!”

“來福,再拿張凳子過來,還不趕快,還杵在那裡作甚?”

“柱子,這炮竹可是都準備齊了,一會大少爺一回來,就要放炮竹,可別偷懶了。”

柱子忙的把腦袋如小雞啄食一般的點。

陳實稍稍的放心了下來,看著這一團忙碌的陳府,心裡涌出滾滾的愜意,陳府可是他這半生的心血所在,想老太爺再世之時,也未曾感想過,有今日輝煌,能有狀元及第。

“實伯!”小五跳了下來,摸了摸髮髻,笑道:“您老說,咱們這是真的麼?”

“什麼真的假的?”陳實轉身,雙手背向身後,居高臨下般的道。

“呵呵,”小五傻傻的露出笑臉,道:“小的是說,大少爺能高中狀元,這怎麼說了到耳邊,小的有些難以相信啊。”

“你,”陳實聞他此言,頓時氣的跳將起來,白花花的鬍子頻頻的吹的“呼呼”作響,指著他的腦袋,大罵起來,“你這廝,不知什麼是天高地厚,咱們少爺怎麼不能高中狀元,老夫早十年便能知曉,大少爺定是狀元之才。”

小五看著似是半仙的實伯,心裡有些躊躇,嘻嘻笑道:“不瞞您說,小的倒是以爲,咱們府上三少爺最是有狀元之才。”

“三少爺?”實伯欣慰的粘須微笑,臉上舒緩的笑意道:“三少爺自是能做狀元的,想那年在汴京,老夫可是親眼所見,豈能有假。”

“可、可……”小五愣了愣,憋到嘴邊的話回了去。

實伯一見,不禁瞪了他一眼,“你什麼,有話便之說,老夫還要爲少爺接風洗塵呢。”

小五蹙眉想了想,道:“實伯,你見過哪一家出過兩個狀元了嗎?”

“這……”陳實也仔細想了起來,這科舉以來,卻是未有此事,可要說這三少爺無能,他又不是幾年前,如今都快十六了,這名滿成都府之人,怎會無能。

陳實憋了憋嘴,都怪小五這廝,怎麼說出這些喪氣話。陳實怒目圓睜,喝道:“這關你何事,又不需你去應考,以咱們三少爺的文采,還不是手到擒來之事,你做的什麼擔憂?”

“對對對,”小五聞聲,一屁股的溜的老遠。

陳實沒有閒暇去看,只是站在在府門外,不時的仰著頭往巷前望去。

…………

陳堯諮一行還是不快,在閬州耽擱時日,待到了這南部縣城,已是酉時三刻。夕陽餘暉斜照在城門上,映出霞紅的長煙。

馬晨停了下來,賀山掀開車簾,走了進來,欣喜的道:“少爺,咱們到了縣城了。”

“到了?”陳堯叟問道。

“已到東城門了。”賀山點了點頭。

“怎麼了?”靠在馬車裡的陳堯諮打起了盹,聽聞到了,頓時沒了倦意,忙的醒了過來。

賀山微微點頭,笑道:“縣城的東門在眼前,少爺,咱們今晚可回到城府了。”

陳堯諮掀開車簾,看看了看,已是斜陽落日,這時辰快過了,點了點頭,欣喜的道:“那咱們快進城去吧,可別耽擱了。”

賀山點了點頭,拿起繮繩,興奮的揮鞭而起,馬車轆轆,一溜煙的走進了縣城。

………

夜深人靜,陳堯諮卻是有些難以入睡,無他心事,唯有這一別故鄉難,如今他睡在了曾經住了近十年的小院,心裡怎能沒有些許感慨。

撫摸著這光滑沁香的褥被,似是有想起了往日貪睡賴牀?的時日。秋蓉拉起被褥,他卻又是扯了過來,蓋在身上,秋蓉擔心他身子著涼,也就由得他了。向著這些,嘴角不覺露出一絲笑意。

打開紙鳶窗,還是那樣的一層不染,院裡的桃李仍舊殘留著綻放爭豔的痕跡,又如那美妙少女的盈盈繞饒,凌波款款,不時的蟲鳴顯得這院子有些寂靜。

燈火的微微,打破了這寂靜已久的小院,木牌仍是新奇,這書案上的硯臺仍擺在此處,那是他往日練字習書常伴之物,湖筆宣紙在案幾上沒有塵染,想來實伯對這小院的每一處角落,都打掃的一塵不染,沒有因這院裡的寂寥,而失落在桃李的凋零的花裡。

“吱呀,”門開了。

“秋蓉姐?”陳堯諮下意識的道。起身一看,纔想起秋蓉還在汴京,並不在這南部縣城。

門開了,走進一人,卻不是秋蓉,而是大哥陳堯叟。看著有些失落的陳堯諮,不覺笑道:“怎麼,三弟可是又在想著秋蓉那丫頭了。”

陳堯諮微微一笑,不可置否。秋蓉可爲陪伴著他長大,就是這屋子裡,秋蓉也是比他陳堯諮更爲熟悉,這般的感情,豈是三言兩語的言辭能割捨。

“大哥怎麼來了?”陳堯諮笑問道,現在大哥應該正在陪著客人,父親爲官在外,只有他爲長了。而今他也是狀元之身,那些人豈能不爲他馬首是瞻,就連知縣大人,也不得不敬佩下座。雖是陳堯叟推辭,可最終還是沒能拗過這些南部縣的鄉紳名流。就連啓蒙的劉夫子,也臉上添了不少的光。

“你知道我不善飲酒的,”陳堯叟不覺泛起苦笑,“若是要比飲酒,我還不如你有量。”

陳堯諮笑道:“我不行,你知道的,我已經幾年不曾沾酒了。再說了,那些敬酒之人如此之多,你也是盛情難卻。”

陳堯叟臉上露出苦笑,這南部縣不論鄉紳,欣喜之情,遠遠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不說別的,單單那炮竹便噼裡啪啦的響徹了將近半個時辰,又是衆人道賀,擺開酒宴,打賞那些鬧喜的孩童,這一頓酒宴下來,可要百十兩銀子了。

“這是鄉親們盛情,”陳堯諮笑道,“咱們南部縣千百年來,從未有過狀元及第,大哥可是這百年難尋之人,豈能不熱鬧一番。依小弟之見,咱們陳府當大會賓客,遠知親朋,通報祖籍,以顯咱們陳氏之家風。”

陳堯叟忙的擺了擺手,道:“那豈不是要麻煩之極,我這人最喜清淨了,你可是知道的。”

“我也是如此啊,”陳堯諮微微笑道,“可如今你乃是衣錦還鄉,自是不同於往日了。若不是你高中狀元,那些人豈會如此敬畏我陳氏,這便是有些世俗之見了。”

陳堯叟笑道:“爲兄倒是沒想能中了狀元,依爲兄之見,咱們兄弟三人之中,三弟你最有狀元之才,論文采,你可是咱們中最拔萃之人,論武藝,你的箭術,爲兄倒是領教過啊。如此文武雙全之人,豈能不提名雁塔。”

陳堯諮淡然一笑,這科舉取士,是他身在官宦之家的必經之路,可他卻不喜這官場之爭鬥,尤其是這大宋一朝,黨派之爭,文人之爭,層出不窮,正是這些人爭鬥,朝廷積弱,最終走向滅亡。

“還是再等一年在說吧,”陳堯諮微微一笑,“小弟還能舒心些日子,這要是如你一般,進了翰林院,擡頭學士,低頭大人,哪有文人的風雅。”

陳堯叟看他這般,不禁搖了搖頭,也不在勸說他。笑道:“這五月初五將至,咱們便去宗祠祭祖,這是父親吩咐的,端午之節,父親不在,咱們二人應當此之任。”

陳堯諮點了點頭,道:“這幾日,咱們便準備一番吧,眼見五月初五在前,大哥你又將入翰林供職,閒暇時日不多了,這些日子,便在府中修身養性一回。”

“這些自有實伯操持,當然不需爲兄勞心。”陳堯叟點了點頭。

筆走龍蛇,陳堯諮揮舞著的湖筆在宣紙上留下了矯健的墨跡,片刻之後,才收筆而起。陳堯叟看了看,不禁點了點頭,嘆了嘆道:“三弟字體剛勁,浮雲飄散,有風骨精髓,是在難得。爲兄與二弟,怕是難以比及了。”

“這書法一道,大哥也是行家,豈能不知?”陳堯諮笑道。

陳堯叟點了點頭,他與陳堯諮可是一起長大,陳堯諮的書法最早還是從他寫字說起的。這書法貴再“勤”與“悟”二字,這老三便是悟性頗高,每每能想及人之所不成,故而能造詣在他二人之上。

這夜色深遠,月色洗盡鉛華,與梨花同白,彷彿冰雪之姿,桂樹嫦娥,浩渺清淡,照在這夜色的小院,朦朧的燭火滅了。

陳堯諮睡下,仍舊心思不能淡然,想著往日的點點滴滴,昔年的往日情思,伴著寂寥的黑色,無盡的滋味。

第9章 源遠流長嘉陵江第58章 縱論紅顏事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7章 人生大事第104章 君生我已老第145章 千層浪灑風雨前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86章 湘水悠悠載舟行第30章 公堂爭鋒(一)第12章 海棠依舊青蓮至第14章 柳門三學子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129章 佳人相會第77章 衣錦還鄉第50章 敲門叫三娘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16章 宴會噥噥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55章 又是聖旨爲君來第19章 韻比秋蓉第49章 這人比我還要滑頭第1章 校場的比試第113章 再入書院方知奇第22章 指點江山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第36章 女人心思第122章 抽絲剝繭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39章 父子的相見第38章 入京軼事第6章 千金政事堂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14章 比試(三)第107章 美酒伴策論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24章 再見賀山第58章 縱論紅顏事第48章 並騎汴京城第8章 此人楊院士第15章 騎射與算術第57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24章 揀盡寒枝不肯棲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59章 雁過留痕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36章 女人心思第101章 百花爭豔第41章 嘉謨二字天子驚第20章 動人的畫卷第118章 別賦第35章 楓林小院的真相第56章 何處惹塵埃第145章 千層浪灑風雨前第122章 抽絲剝繭第9章 源遠流長嘉陵江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69章 妙言橫生的考官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111章 杯酒之爭第7章 人生大事第85章 寫盡長江之浩瀚第58章 縱論紅顏事第36章 女人心思第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43章 摘下契丹皇帝的帽子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52章 文翁石室第39章 父子的相見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第8章 此人楊院士第4章 秋日春意詩卷濃第129章 佳人相會第36章 月上柳梢頭第137章 相國寺的姑娘第54章 嬌豔妖嬈似蓉香第12章 比試(一)第10章 隱士風範第2章 起居郎與太子第14章 柳門三學子第134章 宣德樓風雲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11章 比試之前的較量第32章 雙喜臨門第14章 先鋒官的隕落第80章 畫之精髓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116章 豈能單作女兒身第54章 嬌豔妖嬈似蓉香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14章 比試(三)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140章 貢院的一抹風情第15章 得名嘉謨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38章 入京軼事
第9章 源遠流長嘉陵江第58章 縱論紅顏事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7章 人生大事第104章 君生我已老第145章 千層浪灑風雨前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86章 湘水悠悠載舟行第30章 公堂爭鋒(一)第12章 海棠依舊青蓮至第14章 柳門三學子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129章 佳人相會第77章 衣錦還鄉第50章 敲門叫三娘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16章 宴會噥噥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55章 又是聖旨爲君來第19章 韻比秋蓉第49章 這人比我還要滑頭第1章 校場的比試第113章 再入書院方知奇第22章 指點江山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第36章 女人心思第122章 抽絲剝繭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39章 父子的相見第38章 入京軼事第6章 千金政事堂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14章 比試(三)第107章 美酒伴策論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24章 再見賀山第58章 縱論紅顏事第48章 並騎汴京城第8章 此人楊院士第15章 騎射與算術第57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24章 揀盡寒枝不肯棲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59章 雁過留痕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36章 女人心思第101章 百花爭豔第41章 嘉謨二字天子驚第20章 動人的畫卷第118章 別賦第35章 楓林小院的真相第56章 何處惹塵埃第145章 千層浪灑風雨前第122章 抽絲剝繭第9章 源遠流長嘉陵江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69章 妙言橫生的考官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111章 杯酒之爭第7章 人生大事第85章 寫盡長江之浩瀚第58章 縱論紅顏事第36章 女人心思第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43章 摘下契丹皇帝的帽子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52章 文翁石室第39章 父子的相見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第8章 此人楊院士第4章 秋日春意詩卷濃第129章 佳人相會第36章 月上柳梢頭第137章 相國寺的姑娘第54章 嬌豔妖嬈似蓉香第12章 比試(一)第10章 隱士風範第2章 起居郎與太子第14章 柳門三學子第134章 宣德樓風雲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11章 比試之前的較量第32章 雙喜臨門第14章 先鋒官的隕落第80章 畫之精髓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116章 豈能單作女兒身第54章 嬌豔妖嬈似蓉香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14章 比試(三)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140章 貢院的一抹風情第15章 得名嘉謨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38章 入京軼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江市| 惠来县| 大荔县| 香港 | 安达市| 塘沽区| 六安市| 牙克石市| 东乡族自治县| 呈贡县| 仁化县| 承德市| 兴仁县| 淮南市| 三原县| 嫩江县| 洛阳市| 博野县| 宁都县| 汨罗市| 庄浪县| 临夏市| 府谷县| 永胜县| 岑溪市| 来宾市| 洛阳市| 永善县| 广南县| 巨野县| 祁门县| 容城县| 临潭县| 本溪市| 新巴尔虎左旗| 微山县| 留坝县| 鹤岗市| 碌曲县| 集安市| 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