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章 得名嘉謨

這裡甭提陳府上下又是喜氣洋洋,得三兄弟同拜名師卻是雅事。只說次日,陳省華親自領三個兒子到柳府登門拜訪。至正式之禮,待遞上名帖,柳德見是陳堯諮父子,機靈的拿著名帖跑向柳大人書房,不到片刻,柳大人親迎。本以柳大人之名氣,不需此行,但陳堯諮是其弟子,而其他兩兄弟亦是他想收爲弟子,於是親自而迎。

請到正堂,分賓而坐,陳堯諮三兄弟只有侍立一旁,這個時代如此,哪裡有他的座位。柳開只見陳氏三兄弟站並排站立,侍立父親一旁,陳堯諮雖是才學出衆,亦是站在最末,不由得暗自佩服起陳省華的教導有方,家教之嚴厲,算是翹楚了。

他卻不知陳堯諮的“強佔最後一排”的心理,如同在大學上課,最後一排最有利,進可亂髮言,退可馬上開溜,簡直兵家必爭之地啊。

是以兩人客套已過,陳省華開口了:“蒙大人擡愛,使得堯諮雖學不到一月光陰,學問卻是每日精進不少,省華當登門道謝。”

柳開也笑道:“堯諮才華非常,寫的佳文,每每文章必達樸實自然之古風,有魏晉淵明優雅風骨,殊爲不易啊。其天分如此,老夫得此門生,怎能不悉心相授?哈哈哈。”這柳大人也是風趣,笑聲滿堂。

陳省華也笑了:“沒有給大人惹事便好。”

柳開笑著說道:“堯諮雖是年幼,卻是進退有據,謙彬有禮,老夫得此弟子,當爲得意之門生,何來惹事。”

陳省華也跟著笑了,見此時機,說道:“堯諮是學得精進,得柳大人知道,下官放心。此次前來,卻是因下官這兩個不成器的兒子,雖是資質不佳,每日也讀書也勤奮,但時至至今,仍無學問見識,請求大人不吝指點。”

陳堯叟、陳堯佐便上前行禮道:“堯叟、堯佐給大人請安。”

柳大人也微微含笑點頭。

陳堯叟上前道:“打擾大人,堯叟做文粗糙,前日偶的文章,現請求大人指點。”

陳堯佐也上前,拿出了自己寫的一篇文章。

這時這個時代的一種習俗,要請人指教,必登門拜帖,拿出自己的文章求其指點,其有興致,便可提出拜師之請。陳堯諮只是例外,他當著衆位名流學子寫文章一篇,便得柳開的青睞,這還是頭一回。

只見柳開細細品評,時而稱讚幾句。待看完文章道:“堯叟之文,中規中矩,自然寫露,堯佐之文,想象遙遠,天馬行空,皆真是佳文,有才之學啊。”

陳省華挺此之言,笑著趁機答道:“都是平日散作罷了,大人謬讚。只是未曾有所精進啊,讓人不免惋惜。如今見堯諮精進神速,下官此來,是想讓三子同得大人教誨,不勝榮幸。所以,不免厚顏而至此,聊備此禮,如不成,能得大人指點,亦是幸事。大人以爲如何?”

柳大人也笑道:“陳縣尉三子皆是非池中之物,老夫雖是有些官職,倒也不是無閒暇之時,得此三門生,當做教授,不負陳縣尉厚望啊。”

此時,拜師一事,才如水到渠成,三子同時行拜師之禮,柳大人看著堂下這三人,此時心裡也是美滋滋的。

師禮之後,便是同爲門生了。

陳省華欣喜異常,也與柳開聊的非常投機。

陳省華轉過頭,嚴肅的對兩兄弟言:“唐夫,希元,你們當如堯諮一般,專心治學,不可三心二意,辜負了柳大人苦心孤詣教導。”

陳堯叟、陳堯佐二人立即嚴肅的對陳省華道:“孩兒謹記父親教導。”

柳開這時候道:“唐夫、希元二人雖是年齡較大,也取字,堯諮雖是年紀小,但也是才華橫溢,不免與人交往過甚。當取一字,以表寸心。”

陳省華道:“以前,因其頑劣,怕怠誤於他,現在之時,理當如此。只是字言何意,卻是未有想法。”

柳大人道:學文之人,在於溝通,堯諮多會與其他學子相交,怎能無字已達其意。”

陳省華道:“即爲嘉兒師尊,還請賜教一番啊。”

柳開也是正有此意,見陳省華這樣說,也點了點頭,道:“堯諮此時正值讀書之年,當以知曉聖人義,以達自省。其小名喚嘉兒,就以‘嘉謨’爲字,如何?”

這嘉,乃有通好之意,謨,爲知曉,嘉謨二字,可見其對陳堯諮的期望。

陳堯諮出列而道:“謝恩師取字,嘉謨當謹記於此教導。”

“聽你之言,爲師甚爲欣慰,以後你們三兄弟,當勤奮治學,推傳古文之風,作文自然流暢,不做無病呻吟,求篇章華麗。”柳開說道。

“是,弟子當牢記恩師教誨。”三兄弟答道。

自此之後,三兄弟同在一起頌書習字,學習古文風格。陳堯諮取字之後,親近之人都喚他”嘉謨”,他也對這取字也很滿意。原這個時代,小孩子是沒有取字的,只有讀書學子之人,在成年之日,也就是冠禮之日,由行禮之人,或者父親爲其取字,以後便以此取字待名,而很少人呼其大名。

陳堯諮卻是不一般,他本是頑劣,所以陳省華不給他取字,是以想以小名扭轉其性格之意,但清明之後,陳堯諮逐漸顯其文風才華,多與文人士子之交談,人人喚其大名,亦是不雅,所以柳開爲其取字。

陳堯諮文章已是頗得古文之風,自然較其他二人輕鬆,每日的除了習字,與柳開談論古文之意,卻是無其他。而陳堯叟、陳堯佐二人卻是研究經義,讀韓柳之文,不時的三兄弟一同探討,往往陳堯諮論有獨到。

……

……

“師弟,你在作何事?”陳堯諮閒來無事,正在打太極,其風度深深,行雲流水,使得其如身在雲端。讓柳青瑤不由得爲之讚歎。

陳堯諮聽到柳青瑤之音,不覺停下,但見其輕身通體翠綠裙邊花衣,纖纖素手輕拿絲巾,蓮步輕移而來,翠裙輕步之間,被高挑的身材顯出清晰地輪廓,似是凌波仙子踏月留香。陳堯諮看的呆了,似是沉醉而難以醒來。

“你在做什麼,”柳青瑤看她如此的似癡似醉的,不覺得妖嬈的小臉微微泛紅,瞪起了那似蹙非蹙的柳葉眉,給了他一個嬌媚的眼神,舉起小手就要打過去。

“哦,我是在……,閒來無事的,在花園裡練練拳腳,沒想到師姐卻也是悠閒啊。”陳堯諮笑笑,答道。

“整個府中都在忙碌,我怎會悠閒,再過幾日,爹爹壽辰,我卻是在爲此傷腦。”柳青瑤答道。

陳堯諮不明白爲何,卻不知如何安慰,笑道:“這些自有府中下人做,何來你關心呢。”

柳青瑤內心一嘆,這傢伙不一般的木頭,但此事怎生開口,便道:“那你可爲爹爹準備壽禮。”陳堯諮頓時愣了愣,這準備禮物之事,哪裡需需要他操心,但笑道:“這事自有父親做主,我怎能說的上話?”

柳青瑤似是沒有聽見他之言,道,爹爹最喜愛詩文,你和不做一首作爲禮物?

陳堯諮笑著道:“這些哪裡是能做就做出的,我又不是生來俱到。”

柳青瑤無語,跺了跺腳,恨恨的轉身跑開了,留下陳堯諮一愣一愣的,“我說錯話了”他心裡不住的琢磨。

<ahref=http://www.>起點中文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63章 未識陳郎心第50章 敲門叫三娘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63章 此君乃是國姓爺第32章 雙喜臨門第95章 意外的消息第28章 癭相王欽若第125章 進京各不同第71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中)第50章 打賭是一門藝術第85章 寫盡長江之浩瀚第9章 西蜀子云亭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16章 蕭太后的博弈第102章 撕毀的畫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102章 詩意的畫第4章 教誨淳淳第47章 走馬射堂前第55章 又是聖旨爲君來第59章 雁過留痕第40章 苕賦第17章 月下暢飲第79章 書院軼聞第69章 妙言橫生的考官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80章 畫之精髓第1章 校場的比試第48章 並騎汴京城第59章 雁過留痕第91章 清語自樂說佳人第89章 一日兩相逢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12章 比試(一)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第148章 意外的狀元第99章 入木三分皆風骨第22章 最是難纏此秦小姐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4章 教誨淳淳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44章 就是比抓鬮第1章 短劍第84章 同居一室第68章 今朝且爲解元試第44章 就是比抓鬮第31章 公堂爭鋒(二)第27章 公堂三十板第18章 無端做得如意郎第148章 意外的狀元第122章 抽絲剝繭第24章 揀盡寒枝不肯棲第63章 此君乃是國姓爺第29章 陳堯諮問案第51章 今朝畫眉早第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50章 敲門叫三娘第42章 契丹的使者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58章 垂髫細辮范仲淹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97章 棋藝的狀元第47章 美玉不是尋常物第10章 隱士風範第102章 詩意的畫第57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31章 公堂爭鋒(二)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69章 妙言橫生的考官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148章 意外的狀元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7章 黃金百兩的出場費第6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38章 入京軼事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67章 不準與準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25章 望江樓的賭約第56章 何處惹塵埃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17章 暮鼓琉璃皆虛妄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19章 韻比秋蓉第69章 妙言橫生的考官第33章 不知秋思落誰家
第63章 未識陳郎心第50章 敲門叫三娘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63章 此君乃是國姓爺第32章 雙喜臨門第95章 意外的消息第28章 癭相王欽若第125章 進京各不同第71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中)第50章 打賭是一門藝術第85章 寫盡長江之浩瀚第9章 西蜀子云亭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16章 蕭太后的博弈第102章 撕毀的畫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102章 詩意的畫第4章 教誨淳淳第47章 走馬射堂前第55章 又是聖旨爲君來第59章 雁過留痕第40章 苕賦第17章 月下暢飲第79章 書院軼聞第69章 妙言橫生的考官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80章 畫之精髓第1章 校場的比試第48章 並騎汴京城第59章 雁過留痕第91章 清語自樂說佳人第89章 一日兩相逢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12章 比試(一)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第148章 意外的狀元第99章 入木三分皆風骨第22章 最是難纏此秦小姐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4章 教誨淳淳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44章 就是比抓鬮第1章 短劍第84章 同居一室第68章 今朝且爲解元試第44章 就是比抓鬮第31章 公堂爭鋒(二)第27章 公堂三十板第18章 無端做得如意郎第148章 意外的狀元第122章 抽絲剝繭第24章 揀盡寒枝不肯棲第63章 此君乃是國姓爺第29章 陳堯諮問案第51章 今朝畫眉早第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50章 敲門叫三娘第42章 契丹的使者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58章 垂髫細辮范仲淹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97章 棋藝的狀元第47章 美玉不是尋常物第10章 隱士風範第102章 詩意的畫第57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31章 公堂爭鋒(二)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69章 妙言橫生的考官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148章 意外的狀元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7章 黃金百兩的出場費第6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49章 夜色下的相談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38章 入京軼事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67章 不準與準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25章 望江樓的賭約第56章 何處惹塵埃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17章 暮鼓琉璃皆虛妄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19章 韻比秋蓉第69章 妙言橫生的考官第33章 不知秋思落誰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屏县| 正阳县| 三河市| 威远县| 克山县| 阿坝| 花莲市| 永平县| 九龙县| 武冈市| 叶城县| 攀枝花市| 从化市| 勃利县| 竹北市| 社旗县| 康保县| 开平市| 张家川| 威信县| 漳州市| 牙克石市| 大方县| 绥宁县| 桓仁| 达州市| 屏边| 霍邱县| 仲巴县| 奉化市| 垣曲县| 南靖县| 太湖县| 马边| 神池县| 商都县| 建平县| 诸暨市| 蕲春县| 沙洋县| 嘉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