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6章 苦瓜的滋味

這地方,本就人煙稀少,怎麼會有人在勞作呢,陳堯諮心裡疑惑不已,看了看陳堯叟,見他也是眼神疑惑,心下已經有了計較。

陳堯諮走到老叟地邊,彎身拱手施禮,道:“這位先生,在下冒昧相擾,還望贖罪。”

壯年的鋤禾停了下來,擡頭一看,居然是一位年輕的俊秀公子,不禁問道:“這位公子,怎會在此處作甚,可是鄉野迷路。”

陳堯諮看了看陳堯叟,笑道:“並非如此,只是在下兄弟二人,見先生都年過四旬,爲何還能有如此二三十之強壯精力,果真老當益壯之士。”

壯年聞此,放下手中鋤禾,搖頭笑道:“在下一生,習慣了山水田間勞作,有些力氣罷了,哪是什麼老當益壯。”

陳堯諮微微一笑,也不爭辯,笑道:“敢問先生,這翠竹山間,可有人家?”

壯年微笑道:“你二人可是迷失了方向?”

陳堯諮搖了搖頭,拱手笑道:“在下兄弟二人性喜山水,嚮往獵奇,聽聞這錦屏山山水秀美,才欣然而來,可至此處,已是以上三竿,大哥與我口中乾渴,想找個人家,討碗水喝。”

壯年大方之極,聞此,微笑道:“這山間少有人家,兩位既是有緣之人,便請到在下舍下一座,如何?”

陳堯諮與陳堯叟忙的點了點頭,陳堯叟也覺得腹中飢?餓,眼下快至午時,走了這近半日崎嶇的山路,早心感難以支撐,也贊同。

壯年拿著鋤禾,便請了他們兩人往前而去。

兩人穿過這片竹林,便到了那籬笆圍院的四合小院。幾隻院子不大,卻掃的整齊乾淨,左邊巨大的石磨輪子讓人有些驚然,這在百姓之家並不多見。幾間稻草竹舍,讓人深感心靈得歸棲,院子裡幾隻老母雞帶著一羣小雞喳喳咕咕的在覓食。

這人對二人笑道:“鄉野小居,簡陋之極,只求能遮蔽風雨,不求可挺立樓閣。”

陳堯諮點了點頭,笑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可想這有些時候,這雕樑畫棟,未必能有這竹林清閒。”

壯年笑了笑,沒有言語。走進院裡,道:“先生,有客人到。”

“客人?”一聲傳來,屋裡茅舍掀起,走出一人來,看到陳堯諮二人,也是讀書之人,便拱了拱手,笑道:“兩位貴客到來,在下有失遠迎,還望贖罪。”

陳堯叟忙的還禮,笑道:“多有打擾之處,還望先生海涵。”

那人微微一笑,伸手請二人道屋裡,陳堯諮仔細一看,這屋子不大,明窗淨幾,佈置清雅,西牆一側的木櫃上陳列精緻壺、甌、碗、盞,顏色不一,晶瑩剔透,兩張黑紫檀木的長方形小幾,左右各一。案幾之上卻擺著幾本書,筆墨俱是齊全,看來這人也是讀書之人。

陳堯諮與陳堯叟二人做了下來,那人對坐,笑道:“不知二位公子從何方而來?”

陳堯諮笑道:“我二人是南部縣人士,本是想這錦屏山風景秀美,便想到此遊玩一番,可這時過午時,我們便想尋戶人家,討些清泉。”

那人點了點頭,笑道:“既是如此,那在下爲兩位煮些山中清茶,也好養氣怡神。”

陳堯諮二人連連稱謝。

那人端出了茶具、圍爐之物,烹煮起來,陳堯諮看他手中婉轉,嫺熟之極,灌注茶水的手法,想來此人定是茶道的高手了。

“兩位公子請!”這人伸手道。

陳堯諮茫然醒悟過來,稱謝不已,手捧香茗,輕微喜品,只感覺清香淡雅的芳菲而撲鼻,細聞之下,又感舌尖微微甘甜之色潤心脾。

“先生果然是茶道高人,在下佩服。”陳堯諮拱手讚美道。

陳堯叟也點了點頭,“先生不愧山中隱士,但憑這茶道二字,便難有可及之人。”

“隱士?”那人微微笑道,“你二人爲何要斷定在下是隱士呢?”

陳堯叟笑道:“先生案幾多是詩書,文房四寶,定是精通筆墨之人,這屋子雖是清談,卻佈局講究,不同常人。在這山中,豈不是隱士麼?”

那人微微搖頭,也不言語。

陳堯諮笑道:“這倒簡單,先生不拘禮法,生性曠達,其不是暗合陶潛、王摩詰之風骨。”

那人聞此,哈哈笑了起來,道:“兩位公子雖是一同前來,但看人之心思卻是殊爲不同,可你們卻一致認爲在下便是一個隱者,這倒是有趣之極。”

陳堯諮笑道:“這閬州傳聞,聞名的種放種先生隱居在此,想來我兄弟二人果真是福氣之人,能與先生相坐而清談。”

那人點了點頭,笑道:“在下卻是種放,卻不是什麼隱士,只是喜好這方田園,便在此地住了下來,種些瓜果蔬菜,讀些詩書經卷,也是人之開懷之事。”

“閒雲野鶴,”陳堯諮笑道,“身在草澤,心懷天下,先生心境灑脫,在下好生佩服啊。”

種放看了看兩人,言談說辭不俗,定不是尋常人家之子,不禁問道:“敢問兩位公子貴姓?”

陳堯叟放下香茗,拱了拱手,說道:“在下二人姓陳,名爲堯叟,草字唐夫;這位是在下三弟,名堯諮,表字嘉謨。”

“陳堯諮?”原來是陳公子,種放連連拱手,笑道:“沒想是貴客駕臨,在下唐突貴客,還請海涵。”

陳堯諮一聽,不禁疑惑,問道:“先生知曉在下?”

“那是自然,”種放撫掌笑道,“陳公子一舉得破除章知州勾結黨項細作,抓這王縣令,這閬州縣人,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陳堯諮微微一笑,他若不是僥倖,說不定還在正努力的費著腦子呢,想及於此,心裡不禁暗自歎服自己的運勢,這都是祈求老天保佑,那顧承棟貪酒的緣故。

也不知道那老顧如今身在何處,憑藉著這一役,向他禁軍調令之時,入圍禁軍是不在話下了。

午時快過了,那壯年端來一些米飯,幾個小菜,對幾人行禮,便退了下去。陳堯諮看此人,雖是鄉間農夫,也居然如此諳熟禮儀,心裡不禁對這種放又佩服了幾分。

種放看了看幾人,笑道:“山野粗茶,不成敬意,還請二位慢用。”

陳堯諮二人此時腹中飢餓,也不客氣,謝過之後,便動起手來。眼看這盤中小菜,青菜熟炒,素炒白菜,土豆細沙,還有一份,卻不知是什麼,

陳堯叟心裡好奇,便夾了一嘗,頓時臉都苦了起來,有些不自在的扭曲。

種放見此,微微笑道:“陳公子可是吃到了苦頭?”

陳堯叟頓時臉色緋紅,點了點頭,道:“不知這是什麼菜,爲何這麼甘苦?”

種放笑道:“這菜便喚作苦瓜,本就是甘苦之味道,苦瓜屬陰,外苦而內甜,有清暑怡神之功。這在世家族第是看不到,可在尋常百姓之家,可是能常見。”

“難怪,”陳堯諮點了點頭,道:“這可是在那竹籬外的那幾株藤上結出?”

種放點了點頭,笑道:“陳公子果然聰慧,一語中的。這苦瓜結出不多,可去溼之效,卻爲明顯,田間勞作之人,尋常百姓之家,多愛此物。”

陳堯諮笑道:“我們認爲此物甘苦,他們卻以爲此物甘甜可口,這便是爲何士子不喜而百姓最愛了。”

“甘甜?”陳堯叟不禁看了看陳堯諮,似是有些陌生,問道:“這還能吃出甘甜之味?”

“如何不能,”陳堯諮佳期一塊,放進嘴裡,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笑道,“這苦瓜之說有一首詩作。”

“什麼詩作?”陳堯叟不禁問道。

“大哥想知曉,”陳堯諮笑道:“你聽我道來:

赤日炎炎似火燒,

野田禾稻半枯焦。

農夫內心如煮湯,

王孫公子把扇搖。”

陳堯叟畢竟聰慧之人,一聽便能領悟,黯然點頭,道:“原來如此,這世事便是如此,今日先生一盤小菜,卻使在下悟出了許多道理。”種放微微一笑,也不言語。

奉上清茶,這散人便相談起來,陳堯諮有識見,思路敏捷,陳堯叟更是熟讀經卷,往往能頻頻騷到種放的癢處,畢竟隱居深山,無知己是很寂寞的,胸中學問冠絕,無人傾訴更是寂寞,因而種放大爲高興,談興濃郁,不覺日已黃昏,夕陽西下,天色昏暝。

幾人相談,不覺已是日過黃昏,陳堯諮二人起身告辭,拱手道:“聞先生高論,小子受益實多,只是天色已晚,我兄弟二人得要趕回去了。”

種放有些相惜,直送二人到了山間,才折返了回去。囑咐陳堯諮二人可多多前來,幾人也好多相談,陳堯諮二人也是作別。

可這時日不多,他們又豈能如願,夕陽晚照,二人沿著原來的路,黃泥小道,雖是有些彎曲九轉,但二人都心思喜悅,走起路也不覺勞累,不知覺之間,已經下了錦屏山。

陳堯諮轉身遙遙望去,只見山上依舊白雲皚皚,依稀無人可尋,雖這日出日落,卻是景緻依舊,如同世外桃源。心裡不禁嘆息,世人只知山中美景,又有誰知山中除了美景,更有南山仙。

第8章 此人楊院士第25章 一線生機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107章 美酒伴策論第33章 不知秋思落誰家第6章 千金政事堂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第31章 州試的發榜第19章 夜香路冷翻牆記第148章 意外的狀元第33章 不知秋思落誰家第22章 最是難纏此秦小姐第41章 文采悠然似賈生第102章 詩意的畫第55章 又是聖旨爲君來第36章 月上柳梢頭第131章 無辜的聘禮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43章 摘下契丹皇帝的帽子第12章 海棠依舊青蓮至第36章 女人心思第86章 湘水悠悠載舟行第119章 秋山帶夕陽第91章 清語自樂說佳人第56章 何處惹塵埃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31章 州試的發榜第98章 書法的力道第116章 豈能單作女兒身第21章 陳堯諮巧言應對第32章 蛛絲馬跡的疑慮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10章 詩詞盛名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29章 陳堯諮問案第5章 曲終收撥當心畫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10章 詩詞盛名第68章 今朝且爲解元試第23章 秋闈州試第47章 美玉不是尋常物第47章 走馬射堂前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15章 得名嘉謨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68章 到底誰是奸細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72章 章大人語論第95章 意外的消息第51章 今朝畫眉早第30章 公堂爭鋒(一)第5章 陳解元巧得春日詩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17章 才驚四座第104章 君生我已老第72章 章大人語論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8章 無端做得如意郎第139章 相國寺雙姝第54章 清茶流水第10章 隱士風範第137章 相國寺的姑娘第32章 雙喜臨門第47章 走馬射堂前第42章 梅蕤綻放陳郎心第24章 再見賀山第102章 詩意的畫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2章 起居郎與太子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19章 夜香路冷翻牆記第49章 這人比我還要滑頭第27章 陳堯諮的說辭第11章 御駕親征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58章 垂髫細辮范仲淹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71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中)第52章 相國寺的解籤第34章 書院的風雲人物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69章 妙言橫生的考官第22章 指點江山第44章 畫謎無蹤生波折第31章 州試的發榜第102章 詩意的畫第17章 暮鼓琉璃皆虛妄第107章 美酒伴策論第55章 蜀中變故第44章 畫謎無蹤生波折第49章 這人比我還要滑頭第8章 命運在恩將仇報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10章 天波府第134章 宣德樓風雲
第8章 此人楊院士第25章 一線生機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107章 美酒伴策論第33章 不知秋思落誰家第6章 千金政事堂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第31章 州試的發榜第19章 夜香路冷翻牆記第148章 意外的狀元第33章 不知秋思落誰家第22章 最是難纏此秦小姐第41章 文采悠然似賈生第102章 詩意的畫第55章 又是聖旨爲君來第36章 月上柳梢頭第131章 無辜的聘禮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43章 摘下契丹皇帝的帽子第12章 海棠依舊青蓮至第36章 女人心思第86章 湘水悠悠載舟行第119章 秋山帶夕陽第91章 清語自樂說佳人第56章 何處惹塵埃第60章 玩笑的計謀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31章 州試的發榜第98章 書法的力道第116章 豈能單作女兒身第21章 陳堯諮巧言應對第32章 蛛絲馬跡的疑慮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10章 詩詞盛名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29章 陳堯諮問案第5章 曲終收撥當心畫第136章 餘波未平,明哲保身第10章 詩詞盛名第68章 今朝且爲解元試第23章 秋闈州試第47章 美玉不是尋常物第47章 走馬射堂前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15章 得名嘉謨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68章 到底誰是奸細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72章 章大人語論第95章 意外的消息第51章 今朝畫眉早第30章 公堂爭鋒(一)第5章 陳解元巧得春日詩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17章 才驚四座第104章 君生我已老第72章 章大人語論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8章 無端做得如意郎第139章 相國寺雙姝第54章 清茶流水第10章 隱士風範第137章 相國寺的姑娘第32章 雙喜臨門第47章 走馬射堂前第42章 梅蕤綻放陳郎心第24章 再見賀山第102章 詩意的畫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2章 起居郎與太子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19章 夜香路冷翻牆記第49章 這人比我還要滑頭第27章 陳堯諮的說辭第11章 御駕親征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58章 垂髫細辮范仲淹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71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中)第52章 相國寺的解籤第34章 書院的風雲人物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69章 妙言橫生的考官第22章 指點江山第44章 畫謎無蹤生波折第31章 州試的發榜第102章 詩意的畫第17章 暮鼓琉璃皆虛妄第107章 美酒伴策論第55章 蜀中變故第44章 畫謎無蹤生波折第49章 這人比我還要滑頭第8章 命運在恩將仇報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10章 天波府第134章 宣德樓風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谟县| 即墨市| 牟定县| 江达县| 射阳县| 腾冲县| 海林市| 临清市| 比如县| 木里| 景德镇市| 邯郸市| 咸丰县| 本溪| 兴安盟| 敦化市| 思南县| 秦安县| 崇礼县| 丽水市| 黄平县| 汝城县| 马尔康县| 永宁县| 吴旗县| 宜宾市| 永州市| 海阳市| 沧源| 富源县| 红安县| 南昌市| 保定市| 泾阳县| 鹰潭市| 修水县| 个旧市| 抚州市| 万源市| 西乌珠穆沁旗| 万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