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2章 章大人語論

章公子待聽到這酒窖的老僕人章德的示意,兩人忙的走出藏匿的塌幾。這章德是章府最爲可信的僕人了,在章府比他的時年還要長,更爲可貴的是,這章德身手極好。

兩人衝到這後門,這裡守兵極少,多數的人都被抽調到了酒窖,前門更把了不少,使得這後門守衛(wèi)見了多半。這章德忙的大傷了幾個兵士,帶著他衝出府門,一溜煙的便沒了蹤影。

陳堯諮與顧承棟跑到後院之時,只看到幾個在抱著頭腳的軍士,見來了人,忙的道:“有兩人,逃走了。”

陳堯諮也無法,只能派人把這幾人擡了下去。世上難有圓滿的事,他此時終能體會出來,這患得患失的滋味,讓他有些難以窒息。

…………

賀山聽聞這章大人與黨項暗通曲款,頓時氣得怒髮衝冠,他本就是受了誣陷才身陷牢獄,而今又查出這章大人才是奸細,他怎能不氣憤。

站在這些黨項人身前,賀山冷冷一笑。回頭對蜀王道:”王爺,這些人的打扮,若是小的沒有看錯,定是世家顯貴的護衛(wèi)。”

“護衛(wèi),難道他們真的對我大宋虎視眈眈?”蜀王問道。

賀山繼續(xù)看去,待到看到一人,頓時氣得咬的牙齒蹬蹬作響,手中的拳頭再也忍不住,衝了上去,按住那人就是一陣的亂捶。

“賀山你做什麼,賀山!”陳堯諮在一旁忙的喊道。

顧承棟見勢不對,忙的跑去把他拖了過來,賀山更是掙扎,額上的青筋凸起的分明,雙手的拳撰成緊緊的一團,怒目圓睜的盯著那人。

陳堯諮一看,難道這人賀山認識,心裡更是疑惑,賀山纔不到三十之齡,這人快到五十歲了,兩人怎麼會認識。心裡奇異,不由得問道:“賀山,你難道你認識此人不成?”

賀山恨恨的點頭,道:“這廝就是李德原,是黨項的王族,那野利仁德陷害我賀家,就是這人出的主意,兩人合夥,我賀家就此滅門。”

“難怪,”陳堯諮點了點頭,若有所思的道:“什麼,你說這人是王族?”

“對,”賀山點了點頭,“這畜生是李氏宗親,更是受得黨項國主的倚重,不然豈敢陷害我賀家。”

“也到也是,”陳堯諮揮了揮手,對顧承棟微笑道:“放開他吧,誰都有些恩怨不是。這江湖事、江湖了,咱們去摻和什麼?”

顧承棟點了點頭,笑道:“老顧我不管了,你愛怎麼折騰便怎麼折騰吧。”扔開了他,頭也不回的走了。

蜀王看著被打的那李德原,心裡泛點憂慮,“這……嘉謨,這李德原不會就此就死了吧。”

“放心,王爺,”陳堯諮笑道:“賀山他知道輕重緩急的,再說了,咱們還要從這廝嘴裡拿出些消息,他自然有些皮肉之苦嘛。”

蜀王看了看賀山,還是搖了搖頭,頭也不回的走了。來到正堂,幾人分賓而坐蜀王輕品這香茗,心裡說不出的愜意。這案子差不多就快完結,也能對太宗有個交代,這些日子,成都府出現這麼大的亂子,他位在皇家,當朝一品之銜,豈能不對太宗有所交代。

“這幾日,還多虧了嘉謨,此案才能如此神速的便找出兇手。”蜀王笑道。

陳堯諮微微作笑,也不推辭,只是問道:“如今那章知州罪名已經坐實,人證供詞、物證俱在,他是沒話可說了,這成都府也有這般的人物啊,在下以前倒是小瞧了。”

范寬笑道:“嘉謨此言差矣,這章知州罪名坐實,可卻找不出他爲什麼要做出這等事來,咱們還得努力啊。”

“這……”陳堯諮猶豫了,看了看二人,道:“可在下只是奉聖命查師伯的被刺,其他事,不需小侄操心了吧。”

蜀王搖了搖頭,嘆了嘆氣道:“可眼下那章大人食不言、寢不語的,咱們又能拿他奈何?”

“如今那章明誠未曾受縛,他自然是心存僥倖。”范寬也道。

“他不肯說,咱們也倒也無妨,咱們不如從王縣令口中掏出些眉目,那王縣令之子王奕,如今已在大牢中了吧。”陳堯諮想了想道。

“是在大牢中,可這人卻是比章大人還倔強,從不說一個字。”蜀王嘆道。

“不說話?”陳堯諮細思一想,笑道:“把這二人帶來,讓他說話不就完了麼。”

“可事情並非如此簡單,蜀王與老夫都在想著此事。”

陳堯諮搖了搖頭,仍是不言語,他不在想做這些案子了,如今案情已了,把這幾人推出去砍了不就一切結束了麼,何必節(jié)外生枝。

蜀王見他沒有什麼心思,笑道:“嘉謨,今日在章大人府上,那美酒可是醉人?”

“王爺,你知道在下的性子,現在從不喝酒的。”陳堯諮憋了憋嘴。

蜀王笑道:“沒說你喝,那顧承棟這些人,怕是都泡在酒缸裡了吧。”

“那是自然,”陳堯諮笑道,“今日抓到了這些細作,大夥心中興奮不已,喝上幾杯,小酌怡情,也是理所當然,人之常情嘛。”

“那他們喝醉了,那誰在查抄章府呢?”蜀王仍是晏晏笑道。

“當然是我了,”陳堯諮橫眉一挑,道:“那可真是苦差事,查抄起來真是麻煩,章大人也不會節(jié)儉一些,偏偏留下這麼多值錢之物,真讓人大開眼界啊。”

陳堯諮美滋滋的說起他今日查抄的經歷,如歷歷在目,足是讓他開懷了一回。

蜀王微微的蹙眉,似笑非笑的道:“本王曾聽人說起,那章知州府中可是有一幅《瀟湘圖》,其山水景緻,江南風光,令人不覺沉醉。可查抄清單之上,爲什麼卻沒有呢?”

“這……”陳堯諮翻了翻眼,訕訕的笑道:“想來是那廝討小妾捉襟見肘,拿出去典當了吧。”

“恩,”蜀王與范寬相視一笑,鄭重的點了點頭,道:“此言有理,咱們就問問他當到什麼當鋪,咱們去贖回來也好,你可願意?”

心裡暗自的捏了一把汗,陳堯諮心裡才平復了下來。這要撈些油水,還真不是件容易之事,那章知州查抄家產計量過百萬兩,他才只有幾萬兩而已,可這蜀王是如何知曉的,他心裡卻是不解。看來這蜀王不是傻蛋,只是有意給他些甜頭罷了。

“願意願意,”陳堯諮哈哈笑道:“既然他不肯說,咱們便問,他不說,總要答吧。”

蜀王一聽,這是什麼話,不禁莞爾一笑。

…………

蜀王點了點頭,幾人又是閒談了一些事,陳堯諮心情舒暢,也把這些煩惱拋在了腦後。

晚上,幾人得到消息,那與章明誠出逃的僕人被擒,當場被誅殺,錦官城又是喋血,給這春意盎然的、綠色婆娑的錦官城添上了一份詭異。

…………

第二日一早,陳堯諮、范寬與蜀王便命人帶章大人上堂。這章大人一日不見,已經看的白髮橫生,再也沒有了那份灑脫的胸懷,更像是老了十幾年歲。看著這三人與在場的範浱、賀山等人,也是一言不發(fā),似是視死如歸之感。

“章大人,”陳堯諮還是往日的悠然,看著他笑道。

“老夫不在是什麼大人,陳解元何必執(zhí)著。”章知州面色坦然的道。

陳堯諮搖了搖頭,笑道:“今日喚你,只是希望你給我等一個解釋。”

“老夫爲何要解釋?”章知州老臉上微微的笑道。

“大宋的子民,卻做了黨項之賊人,你不需要給一個交代嗎?”

章大人冷冷一笑,“勝者王侯敗者寇,你們只不過勝了老夫罷了,人死不過頭點地。”

陳堯諮冷笑道:“你這般蠢人,怎麼也不會想明白。讓你看一樣東西,或許你會欣喜之極。”

“什麼東西,”章大人冷然的道:“老夫沒有興致看這些東西。”

“你會有興致的,故人之物啊。”陳堯諮笑道。

早有了侍衛(wèi)端了上來,章大人一看,頓時驚異的說不出了話來。原來此物,卻是那老僕的衣物。人之死去,本是不應追究,可這章知州卻如此口實,蜀王無法,便命人把那僕人的衣物拿了來,也算令這章大人小些心思。

章大人一看,心裡頓時真經典的說不出了話來,嘴角的鬍鬚顫抖的鼓了起來,指著幾人,道:“這、這……你們、你們……”

“章大人,”陳堯諮搖了搖頭,道:“這都是你自作聰明惹出的禍事。若不是你唱出個什麼聲東擊西的把戲,怎會有血濺城門之事。”

“你、你說什麼?”章公子老眼睜的老大,圓滾滾的像是要掉了下來,“誠兒、誠兒,他、他死了……”

陳堯諮本是想讓他知曉這些人被抓,沒想到他卻是想到了章明誠的生死,蜀王給他試了示意,陳堯諮暗自點頭,神色陰暗,輕微一嘆,道:“章大人,你還有什麼可依仗的,難道你還指望著陛下開恩嗎?”

章大人沉默了半響,道:“老夫做事,雖然糊塗,卻還能分得清楚什麼是‘忠義’二字,不需你等操心,誠兒已死,老夫死又有何妨?”

陳堯諮搖了搖頭,“忠義,爲國之賊,還分忠義?”

章大人一聽,臉色怒了起來,吼道:“老夫還分得清什麼事賣國,難道你們任憑著虎狼眈眈,只是吟詩作賦,便是爲國爲民嗎?”

“爲國爲民,”陳堯諮冷笑道:“勾結黨項,甘當國賊,這就是爲顧爲民?”

“一派胡言,”章大人怒道:“那些黨項人算是什麼,老夫一念之間,便可把他的王族留在大宋,你等知曉什麼。只知聽歌填詞,舞文弄月,朝廷養(yǎng)了你們這些蛀蟲,才使得我朝國庫空虛,國貧極弱。”

蜀王聽聞他之言,猛然的道:“你是在朝中有所依靠吧,不然絕不會有這番言語。”

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139章 相國寺雙姝第5章 陳解元巧得春日詩第87章 獨立寒秋第54章 清茶流水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118章 別賦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132章 勾欄瓦市聽娶親第102章 詩意的畫第1章 短劍第57章 執(zhí)手相看淚眼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17章 才驚四座第52章 相國寺的解籤第7章 書聲漱玉洞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70章 原來此中有深意第19章 韻比秋蓉第63章 未識陳郎心第24章 再見賀山第30章 公堂爭鋒(一)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54章 清茶流水第57章 執(zhí)手相看淚眼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17章 才驚四座第1章 校場的比試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148章 大殿的爭端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73章 墨池書院的緣份第56章 學畫的決議第102章 詩意的畫第19章 夜香路冷翻牆記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第2章 墨池書院第6章 狗尾草先生第15章 得名嘉謨第10章 詩詞盛名第57章 汴京人物自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4章 教誨淳淳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54章 清茶流水第14章 柳門三學子第9章 澶淵烽火第102章 詩意的畫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12章 比試(一)第2章 一夢千年第46章 君子如美玉第20章 動人的畫卷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71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中)第40章 苕賦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134章 宣德樓風雲第2章 一夢千年第59章 雁過留痕第55章 又是聖旨爲君來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59章 雁過留痕第2章 起居郎與太子第142章 考試有風險第28章 癭相王欽若第129章 佳人相會第1章 短劍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143章 科舉背後的辛秘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107章 美酒伴策論第124章 怪言怪語第134章 宣德樓風雲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67章 夜幕喋戰(zhàn)錦官城第16章 蕭太后的博弈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46章 君子如美玉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62章 陳堯諮舉箭學騎射第82章 文人雅集第106章 狀元聚會第11章 比試之前的較量第87章 獨立寒秋第6章 千金政事堂第68章 到底誰是奸細第48章 並騎汴京城
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139章 相國寺雙姝第5章 陳解元巧得春日詩第87章 獨立寒秋第54章 清茶流水第144章 捷報傳臚第118章 別賦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132章 勾欄瓦市聽娶親第102章 詩意的畫第1章 短劍第57章 執(zhí)手相看淚眼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37章 意外的聖旨第17章 才驚四座第52章 相國寺的解籤第7章 書聲漱玉洞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70章 原來此中有深意第19章 韻比秋蓉第63章 未識陳郎心第24章 再見賀山第30章 公堂爭鋒(一)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54章 清茶流水第57章 執(zhí)手相看淚眼第133章 測字本無因,引來無妄災第17章 才驚四座第1章 校場的比試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148章 大殿的爭端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73章 墨池書院的緣份第56章 學畫的決議第102章 詩意的畫第19章 夜香路冷翻牆記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13章 樹陰照水愛晴柔第2章 墨池書院第6章 狗尾草先生第15章 得名嘉謨第10章 詩詞盛名第57章 汴京人物自第26章 難爲小姑爺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4章 教誨淳淳第94章 琴聲的初折第54章 清茶流水第14章 柳門三學子第9章 澶淵烽火第102章 詩意的畫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12章 比試(一)第2章 一夢千年第46章 君子如美玉第20章 動人的畫卷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71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中)第40章 苕賦第15章 遼軍的策略第134章 宣德樓風雲第2章 一夢千年第59章 雁過留痕第55章 又是聖旨爲君來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59章 雁過留痕第2章 起居郎與太子第142章 考試有風險第28章 癭相王欽若第129章 佳人相會第1章 短劍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143章 科舉背後的辛秘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107章 美酒伴策論第124章 怪言怪語第134章 宣德樓風雲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67章 夜幕喋戰(zhàn)錦官城第16章 蕭太后的博弈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46章 君子如美玉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108章 水邊的麗人第18章 抱著鞠球翻牆去第62章 陳堯諮舉箭學騎射第82章 文人雅集第106章 狀元聚會第11章 比試之前的較量第87章 獨立寒秋第6章 千金政事堂第68章 到底誰是奸細第48章 並騎汴京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奎屯市| 浮梁县| 印江| 大冶市| 芦山县| 江阴市| 阜康市| 志丹县| 白城市| 张家港市| 汉寿县| 佳木斯市| 湖北省| 安远县| 香港| 阿坝县| 宣恩县| 山西省| 稻城县| 建昌县| 安吉县| 连云港市| 章丘市| 白朗县| 分宜县| 阿拉善左旗| 泗水县| 天峻县| 惠水县| 凉城县| 饶河县| 上林县| 云安县| 乌拉特中旗| 西乌珠穆沁旗| 沾化县| 华阴市| 高阳县| 临高县| 弋阳县| 云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