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8章 縱論紅顏事

二允衆麗仙樓卜,馬公子談及讀汴京人物。文人墨客,摜聯不倦。言語之間。對這王欽若幾人與陳堯叟、陳堯佐二人相稱,甚是欽佩不已。

陳堯諮卻是笑道:“這男人的事,在下徘是沒多少興致,到是這女人的事。值得研究。”

陳堯叟正捧著香茗。見他如此之言,不禁忙放下茶碗,目光急轉,示意他勿要說些放浪之言。馬公子聽聞此話,卻是哈哈笑了起來,大手一拍這桌案,朗聲笑道:“三公子果然性情之人,在下雖是武夫之身,卻是佩服不已。不瞞三公子,這汴京城風雅之地,豈能少了這賢援女子,遠的不說,邊說方纔那狀元坊前的“怡香樓”那裡的清綰紅人,這汴京城誰不知曉。箇中花顏女子,還不是讓那些王公貴族掏出了銀子。其人有歌妓,喚名琴操,便是佼佼者。”

陳堯諮一聽,不禁笑道:“馬公子何必談這些花間章臺女子,難不曾這女子就如此動人?”

馬公子呵呵一笑,輕品香茗小笑道:“是否生的動人,在下就不曾知曉了,可這汴京城流言,一曲菱歌敵萬金。這琴操姑娘可不是虛談。”

“敵萬金?”聽聞此言,陳堯佐卻是驚訝不已,“胡言亂語,想我位在朝堂,也才吏祿百石,她居然能一曲歌謠值價如此?”

馬公子微微頜首,還未說話,陳堯叟卻是接道:“馬公子此言。並未妄言,想來這萬金未必,千兩定是常事了。這女子的確才智出奇。三弟曾填詞幾首,被其音韻繞粱。而後有人以爲這詞爲其自作。”

“果真如此”陳堯諮一聽,“想來本是這囊中空空,如此看來,得去與這姑娘商議一番,讓他給些版權費之類的,也不枉咱費盡辛苦一回。”

“你說什麼?”馬公子見他自言自語,說的振振有詞,不禁問道。

陳堯諮被他一問,忙的哈哈笑了起來,道:“在下是言,這姑娘倒是妙人一個。

“那到是”馬公子笑道:“這自古歌妓者,皆爲世人不齒。想這古有綠珠、薛濤之流。也不乏”

“罷了罷了”陳堯諮聽他又是搖頭論足,不禁忙的打斷了他言,笑道:“這些女子,確爲出奇。難不曾這汴京就只這些人物麼,就無些其他賢援高士之才?”

馬公子一聽。不禁笑道:“三公子還記得,你不問起,在下還以爲你你喜好這些風雅之事呢。”

陳堯諮搖了搖頭,笑道:“那些煙花綠柳之地,我要怎敢去。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這章臺綠柳之地,只是過往沉浮、脂粉煙雲,有何可稱道之炮”

馬公子看了看他,突然笑道:“我現在才知,你陳府兩位公子真是好福氣。三公子婚配柳學士千金。大公子爲我馬府女婿,你們可不知羨煞了旁人。”

陳堯諮見他說的煞有其事。打了個哈哈。道:“這也未必能羨煞旁人,只是父母之命罷了。”

馬公子聞此,呵呵笑了起來,指著這桌案,點了點道:“遍數這汴京城,哪家千金比得過這柳家小姐與小妹二人。風花雪月之所,怡情雅緻便可。三公子自是不會涉足,陳府如今可是風光無限,名滿汴京城,但以兩位公子婚配之事,便是這汴京城津津樂道之事了。”

“婚配”陳堯諮不禁疑惑了,想來這八卦無處不在,不以時間地點爲轉移,遂笑道:“這與我有何相關。我可是數年不在汴京城啊。”

馬公子搖了搖頭,笑道:“這與你在不在汴京城,並無關係。此事大公子定然知曉。”

陳堯諮聽聞此言,不禁看向陳堯叟,心中疑惑不已,這大哥到底有何事卻是不與自己說。陳堯叟更是茫然。道:“馬公子此言何意。在下爲何又知曉何事?”

“你不知情”馬公子微微一笑,輕佻細眉,面色得意的道:“難不曾公子整日的在府中讀書,不知這汴京城之事麼。這汴京城有言:錦繡文章柳家女,賢淑德備馬千金。這汴京城。閨閣小姐、世家千金無數,能爲卓然佼者,莫過於柳小姐與舍妹了。柳小姐自是女子才人,舍妹心性賢坎。自是不少提親聯姻之家。如今。陳府二者兼得,這汴京城人人稱羨,陳府如今,不是爲人津津樂言麼?”

“師姐”陳堯諮聽聞馬公子此言,不禁心中漣漪泛起,舒意滿懷,這家有賢妻,自是面上風光,男人都是如此。陳堯諮也是男子。如今聽聞此言,怎能不喜,細想這些來,不禁心中得意。

馬公子笑道:“如今陳府在汴京城,可是風光無限,一二…羨公年與二公午,更是受人言道

陳堯諮聞此,不禁低了低頭小微微一笑的未曾答話,心中卻是驚異不已。如今陳府在汴京城,可謂有名之極了,聯姻柳、馬二家,更是躋身大家之流。可愈是這般,這更危機四伏。如今陳府名顯而位低,父親更是位在實職,哪能不招人滋尋,他此時才體會到父親爲人謹慎只要,如履薄冰之感。

陳堯叟看這三弟聽馬公子吹捧,未曾喜悅,卻是面色沉思,不禁疑惑道:“三弟,你可是有何不適之處?”

陳堯諮正是思索,見兄長問起,搖了搖頭,卻是問道:“大哥,如今歲在正月,今歲的朝廷恩科,便是在陽春三月了吧。”

陳堯叟點了點頭,道:“轉眼之間,便已是一年,如今已有士子往來汴卓。爲兄此次,定要題名金榜。”

陳堯諮微微一笑,卻未作置否,道:“父親這些時日倒是忙碌,二哥也在朝中爲官,當能侍奉孃親。上元節已過,我也將折返成都府,不知這一別,又是何日才能相聚。”想及此,陳堯諮不覺心中暗酸楚,他這一生,卻是遊學在外,在家時日卻是少了許多。

陳堯佐也點了點頭,道:“大哥與我,自當侍奉雙親。可爲兄卻是有一事不明?”

陳堯諮笑道:“二哥有何事不明,便道來即可。”

陳堯佐道:“這汴京也是詩書雲集之地,文人墨客,儒學大家層出不窮,爲何你不在汴京求學,而非要去巴蜀呢?”

陳堯諮輕搖了搖頭,笑道:“汴京城繁華似錦,可不是溫書之地啊。若小弟在這汴京,還不學那杜樊川”十年一覺揚州夢,了。”

馬公子聽此,呵呵笑道:“三公子此言倒是有趣之極,那“殺豬巷,咱們這般年少,自是常客,想來以三公子之才,摘得這金粉狀元,也不是難事。”

陳堯諮想這般情形,不覺微笑,道:“這取名之人,到說得幾分貼切。”

馬公子笑道:“這皇家之事,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怎能去摻和。

想這些貴族府邸,誰沒有去過,如今幾年,國庫入不敷出,這些錢在何處,還不是這些皇家族第之用,到頭來,這,狀元坊,佔得先機罷了。”

這馬公子倒是心性耿直之人,也能看得清這些,陳堯諮不禁佩服他起來,道:“如此說來,便是那公主殿下一時氣急,才取了這名。”

馬公子笑道:“自是如此,荊陽公主在這汴京,乃是素有賢名,連官家也稱讚不已,怎會說那不堪之言。”

素有賢名便不會說三字經。陳堯諮暗自發笑,這馬公子倒是有些牽強附會。幾人捧著這香茗,看著攔外汴河,皆品評起來。

秦翰匆匆的走進了御書房,見太宗仍在揮舞著湖筆,這奏章繁瑣,太宗顯然忙碌不已,似是未曾見他走了進來,仍舊觸目在那蒼蠅小楷之上,看的出神。

“陛下”秦翰小聲道

他的聲音,打斷了太宗的筆墨。太宗一看,卻是秦朝,不覺微微蕩起笑意,如滿面春風,笑道:“可是有何事要奏?”

秦翰點了點頭,道:“城門禁軍來報,陳三公子已於辰時三刻便出了汴京。”

“出了汴京了”太宗面無顏色,道:“可是帶了些什麼人?”

秦翰回道:“只是他與其僕人一人。”

“兩個人”太宗聞此,不禁有了絲興致,轉身笑道:“還是往官道而去了嗎?”

秦翰搖了搖頭,道:“陳公子是自汴河渡口,順州而去,此次未走陸路,乃是水路而行。”

太宗微微泛起笑意,道:“這陳嘉模。倒是圓滑的很,看來聯此行,是找對人了。”

秦翰卻是心中擔憂起來,道:“可他孤身一人,未免有些兇險伴身。”

太宗笑道:“如不依此法,難不曾要抽調禁軍同行?”

秦翰看這管家之言,忙的告罪。太宗擺了擺手,笑道:“勿要多疑,他倒是深知聯意。何況蜀王在川,手握軍政,他自會知曉該如何做。”

秦翰點了點頭,道:“那陳堯佐如今官在翰林院待詔,陛下將派至何處?”

太宗沉思了一回,笑道:“讓他去滑州吧,南方諸州新平,越王鎮揚州,這幾年風言風語,聯倒是有些耳聞,便讓他去揚州也好。”

秦翰領命,施施然的走了。太宗見此。不禁心下又是沉思起來。

第33章 不知秋思落誰家第126章 出奇的宴會第2章 墨池書院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第5章 曲終收撥當心畫第56章 學畫的決議第113章 再入書院方知奇第118章 別賦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72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下)第25章 一線生機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5章 謙於書齋第52章 相國寺的解籤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10章 隱士風範第69章 狡兔也能有三窟第66章 州試的準備第15章 騎射與算術第99章 入木三分皆風骨第9章 源遠流長嘉陵江第132章 勾欄瓦市聽娶親第34章 書院的風雲人物第6章 狗尾草先生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5章 謙於書齋第45章 咱們就玩吃湯圓第25章 望江樓的賭約第119章 秋山帶夕陽第7章 書聲漱玉洞第71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中)第146章 殿試第58章 垂髫細辮范仲淹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115章 再上公堂第120章 芳香的茶,男人的心第116章 豈能單作女兒身第69章 狡兔也能有三窟第116章 豈能單作女兒身第69章 狡兔也能有三窟第106章 狀元聚會第59章 雁過留痕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54章 嬌豔妖嬈似蓉香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77章 衣錦還鄉第8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12章 海棠依舊青蓮至第24章 揀盡寒枝不肯棲第124章 怪言怪語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第54章 嬌豔妖嬈似蓉香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53章 阿彌陀佛的疑問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第43章 摘下契丹皇帝的帽子第67章 夜幕喋戰錦官城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130章 沒有理由的說客第40章 陳堯諮暢談賦詩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102章 詩意的畫第117章 方是離開之時第39章 垂拱殿賦詩論策第129章 佳人相會第34章 書院的風雲人物第65章 測字始知折蟾宮第15章 騎射與算術第51章 今朝畫眉早第70章 原來此中有深意第54章 清茶流水第71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中)第141章 三月春闈起高欄第62章 初現端倪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56章 學畫的決議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59章 雁過留痕第53章 阿彌陀佛的疑問第149章 春日賜錦袍第12章 澶州城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126章 出奇的宴會第48章 並騎汴京城第36章 月上柳梢頭第117章 方是離開之時第109章 數十載的人世遊第56章 何處惹塵埃第2章 一夢千年第67章 夜幕喋戰錦官城
第33章 不知秋思落誰家第126章 出奇的宴會第2章 墨池書院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第5章 曲終收撥當心畫第56章 學畫的決議第113章 再入書院方知奇第118章 別賦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72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下)第25章 一線生機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5章 謙於書齋第52章 相國寺的解籤第30章 望江樓的才子第10章 隱士風範第69章 狡兔也能有三窟第66章 州試的準備第15章 騎射與算術第99章 入木三分皆風骨第9章 源遠流長嘉陵江第132章 勾欄瓦市聽娶親第34章 書院的風雲人物第6章 狗尾草先生第70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上)第5章 謙於書齋第45章 咱們就玩吃湯圓第25章 望江樓的賭約第119章 秋山帶夕陽第7章 書聲漱玉洞第71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中)第146章 殿試第58章 垂髫細辮范仲淹第128章 意外的客人第115章 再上公堂第120章 芳香的茶,男人的心第116章 豈能單作女兒身第69章 狡兔也能有三窟第116章 豈能單作女兒身第69章 狡兔也能有三窟第106章 狀元聚會第59章 雁過留痕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54章 嬌豔妖嬈似蓉香第34章 新年的名刺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9章 阿大本是武郎身第77章 衣錦還鄉第8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12章 海棠依舊青蓮至第24章 揀盡寒枝不肯棲第124章 怪言怪語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第54章 嬌豔妖嬈似蓉香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53章 阿彌陀佛的疑問第35章 潔白莫爲枝上雪第43章 摘下契丹皇帝的帽子第67章 夜幕喋戰錦官城第65章 又是一條魚第130章 沒有理由的說客第40章 陳堯諮暢談賦詩第88章 愛晚亭上風月愁第76章 苦瓜的滋味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102章 詩意的畫第117章 方是離開之時第39章 垂拱殿賦詩論策第129章 佳人相會第34章 書院的風雲人物第65章 測字始知折蟾宮第15章 騎射與算術第51章 今朝畫眉早第70章 原來此中有深意第54章 清茶流水第71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中)第141章 三月春闈起高欄第62章 初現端倪第43章 相逢只是未見時第56章 學畫的決議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3章 相逢只是憑緣份第64章 無形的重山第95章 棋藝的三甲第59章 雁過留痕第53章 阿彌陀佛的疑問第149章 春日賜錦袍第12章 澶州城第92章 書劍情俠,白衣卿相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126章 出奇的宴會第48章 並騎汴京城第36章 月上柳梢頭第117章 方是離開之時第109章 數十載的人世遊第56章 何處惹塵埃第2章 一夢千年第67章 夜幕喋戰錦官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江市| 库车县| 新竹县| 公安县| 泸西县| 六枝特区| 阿坝县| 微山县| 高淳县| 宁晋县| 施甸县| 饶平县| 监利县| 张家港市| 绥中县| 清新县| 曲水县| 常宁市| 长阳| 平邑县| 深州市| 衡东县| 大足县| 定兴县| 河西区| 南召县| 定边县| 新干县| 密云县| 吉木乃县| 建瓯市| 岐山县| 台北市| 房产| 泽州县| 玛沁县| 油尖旺区| 白朗县| 方城县| 抚松县| 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