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章 詩詞盛名

而此時,在凌雲峰上宴山亭中,一中年人宴飲正酣,觥籌交錯,顯得賓主盡歡。近看之下,當中在坐便有陳堯諮的父親陳省華、縣衙李主簿作陪,劉夫子也在其中,幾人言笑晏晏,把盞盡歡。原是官假之期,柳縣令在此宴賓客,此時正興致盎然。

陳堯諮等一羣士子在山下江邊的行爲,自然被看在眼裡。衆人雖看見那出人羣聚集,以爲逮人生事,正欲查看,卻聽見傳來隱約叫好之聲。一看之下,原來是一羣士子的聚會,便不再理會。

卻未知,這羣士子走上山頂的宴山亭方向而來。衆賓客正疑惑之間,只見柳縣令出聲道:“這確實哪裡的學子?”

旁邊一人回道:

“這些本是老夫私塾的學子,或是假日郊遊而已,望大人海涵。”原是劉夫子,他與縣令本是好友,常有詩詞互贈,故也是今日宴山亭之座上之賓。

這柳縣令本是文人,崇尚古文之風,金鑾殿聖上欽點進士,當然喜好文風,尤其是好學之士。聽聞是劉夫子的門生,便來了興致,笑道:

“陳縣尉的二公子可在其中?”他也聽說過陳堯佐有些才華,便想趁此機會試探一番。

陳省華遠遠望去,只見家裡三個兒子也在一起說說笑笑的。便起身答道:

“大人,卑職三子皆在其中,擾亂大人興致,卑職之罪也。”

柳縣令卻捋了捋鬍鬚,笑道:

“陳縣尉怎可如此而言,文人士子有此雅興,只爲我等增添興致,何有敗興之說。”

說罷,便對身旁一家丁似的小廝道:

“去請衆位學子來飲酒一杯,以助其興。”

小廝聽罷,躬身反轉出去,走到衆位士子面前,道:“前方可是謙於書齋的衆位士子?”

有人答道:“正是,敢爲先生有何貴幹?”

小廝答道:“縣令大人請各位士子道前方宴山亭一敘。”

衆人驚訝,他們雖是學生士子,但是見到縣令大人卻還是頭次,怎不讓人吃驚。

陳堯叟卻是鎮定的道:“還請帶路。”

“這邊請。”

小廝做了一個請的動作,便帶頭走去。陳氏三兄弟不是膽小之人,便走在前面,其他士子卻是在後面推推嚷嚷的,卻誰也不想放過這個時機,都跟著走了過來。

士子們走到宴山亭,便對縣令大人作揖行禮,陳氏兄弟有恭敬地對父親行了一禮,道:“父親有禮。”陳省華微微點頭,沒有說話,示意他們對柳縣令道禮。

陳堯叟便上前道:

“小生無禮,驚大人雅興,特來告罪。”

柳縣令見到陳氏三兄弟教養有禮、進退有度,再開陳堯諮,也不像傳言中的那麼頑劣不堪嘛,倒是比對了一下李主簿身後站立侍奉的李昊,覺得兩人相差何止千里。

柳縣令道:“今日邀各位士林學子前來,當是以美酒相贈。”

於是吩咐小廝們給各位看做。衆人坐下之後,有舉杯相邀:

“各位學子在場,爲此宴增輝不少,一同飲滿此杯。”衆人也舉杯相謝。

陳堯諮還是第一次喝這古人的酒,只覺得味淡而香醇,可能年頭不少。反觀其他士子的,有臉紅得、有漲鼓的、有咳嗽的、有皺眉的,還真是形形色色、各有姿態。

酒過三巡,陳縣令問話了:

“各位士子在江邊做何事,如此熱鬧?”

陳堯佐起身答道:

“我等在江邊吟詩,多有圍觀百姓爲證。”

宋朝是開放朝代,市民文學興盛,很多平民百姓也會讀書識字,柳永的詞就流傳市井之中,有“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之說。

聽到士子們如此風雅之舉,他怎能按捺的住,興致隨即提起。說道,

“那諸位誰得魁首?”

陳堯佐道:“兩次詩詞,皆以我三弟奪魁?”

柳縣令驚訝了,指著陳堯諮問道:

“就是這位只有十來歲的小童?”

陳堯諮也站起來,恭敬地答道:

“小子不才,承蒙諸位相讓,不傷和氣,所以便以小子爲首。”

柳縣令顯然沒有想到,陳堯諮如此有教養,“根本就不是那個傳言頑劣下流的陳堯諮嘛,難道是繆傳,或者誣陷,”他想著,甚至看了一下李主簿。如果是誣陷,那麼最有嫌疑的便是他了,不由得對李主簿另眼相看起來。這倒是冤枉李主簿了,他雖願意,但陳府家教甚嚴,哪有給人口實的時機,卻不知,此“諮”非彼“諮”也。

柳縣令接笑著問,道:

“那你可否把詩作給在坐一聽,於我等助興?”

陳堯諮笑道:“大人之命,小子之幸,當從之。”於是念道: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瀋水嫋殘煙。夢迴山枕隱花鈿。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溼鞦韆。此小令《浣溪沙》。

千里波濤江水聲,何年重繞此江行。蜀道凌雲天梯橫,吳子畫盡嘉陵魂。源遠流長嘉陵江,千年絲綢保寧城。只應添得清宵夢,時見滿江流月明。此詩《詠嘉陵江水》”

“好詞,好詩。”

柳縣令對聽著這詞默默地念著,道:

“詞達春意,詩興古風,上乘之作。真小才子也。”於是,陳堯諮小才子之名不脛而走,傳遍整個州縣。

“今日飲宴,陳堯諮可願意再吟一首,助在座之雅興。”

柳縣令興趣正濃道。

“蒙大人擡愛,小子願意爲今日之宴執筆一文,爲在座助興。”陳堯諮答道。

“放肆,還不快退下,怎能對大人無禮。”

陳省華出面呵斥。原來古時文人宴會必以文記之,但這執筆寫宴文之人,必是才華品行兼備之人。如蘭亭宴由王羲之執筆,西山宴由柳宗元執筆。歷史上唯一的特例便是王勃,他寫賦之初使得閻都督拂袖而去,但詩賦一成,卻使閻都督愛不釋手。如今陳堯諮欲效仿王勃,豈不是對縣令大人不敬,他當然得呵斥。但是陳堯諮這樣的二把手,怎麼知道這些規矩。

卻不知這柳縣令本是大人物,也是文滿朝堂了,他本名柳開,是大名人,太祖時的進士,是古文文風的倡導之人,詩書雙絕的人物,卻是清高之人,遷左於此。見陳堯諮才學如此,生起了愛才之意。只見柳縣令一愣,隨即釋然,笑道:

“可是有把握,便可寫文一篇。”

陳堯諮哪裡知道,他本是修心理學的,不是專業古代文學。所以哪裡認識柳開這樣的人物。他就認識詠“鵝、鵝、鵝、”的駱賓王。如果他知曉柳開就是古文文學家,打死他也不敢如此。

也算初生牛犢不怕虎,陳堯諮拿起準備好的毛筆,心裡開始盤算:“寫好飲宴文不容易啊,就是整個文學史上也沒有幾篇佳作。”想了想,拿起筆,揮墨之下,趙孟頫的楷體在長長地宣紙上飛走。

不到一刻,停筆休墨。抹了抹額頭的汗水,心裡想到:

“這出風頭的日子真不好受,以前看電視裡,古人文章一蹴而就,現在才知道,爲什麼收視率低,根本就是在騙人嘛。一篇文章寫下來,已是汗流浹背。”

用寬袖擦了擦額頭的汗珠,早有小廝吧文章送到柳縣令處。這文章立即的便吸引住了衆人目光。柳開細細品味,不住的點頭,面上言笑之意越見濃濃。

“好文,好文,百年佳作,深得古文文風之精髓。好字,好字,深得顏、柳之意境。楷字圓潤,中正飽滿,卻精骨豐富,如行,更如神。真詩書雙絕也,才子之名,名副其實也。哈哈哈哈。”

唸完這文章,不由得叫出一聲,好一篇行文,深得古文之風。

<ahref=http://www.>起點中文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101章 百花爭豔第135章 帶上公主第50章 敲門叫三娘第72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下)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57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35章 楓林小院的真相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40章 苕賦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100章 另類的書法第1章 校場的比試第2章 起居郎與太子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95章 意外的消息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84章 同居一室第53章 阿彌陀佛的疑問第80章 畫之精髓第59章 雁過留痕第12章 比試(一)第24章 再見賀山第122章 抽絲剝繭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95章 意外的消息第109章 數十載的人世遊第91章 清語自樂說佳人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62章 陳堯諮舉箭學騎射第113章 再入書院方知奇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8章 此人楊院士第143章 科舉背後的辛秘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60 奇妙的文書第65章 測字始知折蟾宮第57章 汴京人物自第8章 命運在恩將仇報第111章 杯酒之爭第95章 意外的消息第58章 垂髫細辮范仲淹第90章 請帖風波第119章 秋山帶夕陽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18章 無端做得如意郎第62章 陳堯諮舉箭學騎射第21章 詩畫相聞錦瑟和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43章 摘下契丹皇帝的帽子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9章 源遠流長嘉陵江第14章 先鋒官的隕落第47章 美玉不是尋常物第62章 陳堯諮舉箭學騎射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15章 得名嘉謨第113章 再入書院方知奇第4章 教誨淳淳第7章 書聲漱玉洞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100章 另類的書法第111章 杯酒之爭第18章 無端做得如意郎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21章 詩畫相聞錦瑟和第11章 御駕親征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26章 章大人斷案有禮第68章 今朝且爲解元試第2章 起居郎與太子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68章 今朝且爲解元試第7章 人生大事第8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19章 韻比秋蓉第72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下)第4章 秋日春意詩卷濃第62章 初現端倪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122章 抽絲剝繭第11章 比試之前的較量第104章 君生我已老第38章 入京軼事第40章 苕賦第73章 墨池書院的緣份第116章 豈能單作女兒身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38章 入京軼事第1章 我是文人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82章 文人雅集第50章 敲門叫三娘第26章 章大人斷案有禮
第101章 百花爭豔第135章 帶上公主第50章 敲門叫三娘第72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下)第33章 新春的桃符第57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35章 楓林小院的真相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40章 苕賦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100章 另類的書法第1章 校場的比試第2章 起居郎與太子第28章 錦江江水太戲謔第95章 意外的消息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84章 同居一室第53章 阿彌陀佛的疑問第80章 畫之精髓第59章 雁過留痕第12章 比試(一)第24章 再見賀山第122章 抽絲剝繭第138章 爲君求護身第95章 意外的消息第109章 數十載的人世遊第91章 清語自樂說佳人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62章 陳堯諮舉箭學騎射第113章 再入書院方知奇第71章 總有不如意第8章 此人楊院士第143章 科舉背後的辛秘第38章 初到汴梁城第60 奇妙的文書第65章 測字始知折蟾宮第57章 汴京人物自第8章 命運在恩將仇報第111章 杯酒之爭第95章 意外的消息第58章 垂髫細辮范仲淹第90章 請帖風波第119章 秋山帶夕陽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18章 無端做得如意郎第62章 陳堯諮舉箭學騎射第21章 詩畫相聞錦瑟和第61章 翠香樓陳郎審案第43章 摘下契丹皇帝的帽子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9章 源遠流長嘉陵江第14章 先鋒官的隕落第47章 美玉不是尋常物第62章 陳堯諮舉箭學騎射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15章 得名嘉謨第113章 再入書院方知奇第4章 教誨淳淳第7章 書聲漱玉洞第3章 革變的晨鐘第100章 另類的書法第111章 杯酒之爭第18章 無端做得如意郎第51章 身無長物賭癡奴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21章 詩畫相聞錦瑟和第11章 御駕親征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117章 宴會的影響第26章 章大人斷案有禮第68章 今朝且爲解元試第2章 起居郎與太子第64章 做得一回算命郎第61章 蹴鞠場上的少年第114章 你滑,我也滑第13章 遼人的舉動第37章 冬至一別錦官城第68章 今朝且爲解元試第7章 人生大事第8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19章 韻比秋蓉第72章 人生登科小三元(下)第4章 秋日春意詩卷濃第62章 初現端倪第93章 又見範希文第122章 抽絲剝繭第11章 比試之前的較量第104章 君生我已老第38章 入京軼事第40章 苕賦第73章 墨池書院的緣份第116章 豈能單作女兒身四十六章 無趣的畫謎第38章 入京軼事第1章 我是文人第112章 春花秋月第82章 文人雅集第50章 敲門叫三娘第26章 章大人斷案有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堡县| 洪泽县| 卢湾区| 平顺县| 宜君县| 苍溪县| 安达市| 梁平县| 肇东市| 邵武市| 镇雄县| 玛纳斯县| 博爱县| 额敏县| 明光市| 信宜市| 北川| 英德市| 陆川县| 南涧| 大港区| 新昌县| 安达市| 杭锦旗| 青冈县| 准格尔旗| 宜宾市| 弥勒县| 玛沁县| 阿图什市| 长岭县| 麦盖提县| 马公市| 锦屏县| 惠来县| 旬阳县| 罗田县| 三门峡市| 光泽县| 凤翔县| 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