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2章 覆滅

江陵水軍如同一條遊走於大河之中的蛟龍將金軍整個船隊攪得七零八落,亂不成軍。一番亂戰他們超越了整個敵軍船隊在其前方一字列陣封鎖了河道,江面上漂浮的碎木爛板、殘破的屍體及粉紅的江水和麪帶驚恐的金軍都是他們剛剛的傑作。

“怎麼會這樣?”徐文好像突然得了中風一般,臉上的肌肉不停的抽搐著,這些敵船好像風一般的趕上,一通死纏爛打將他的船隊搞成了半殘,而自己計劃也基本落空了。

“都帥,是戰是走?”那個應聲蟲副將仍以崇拜的目光看著大帥,想著他一定能想出辦法。

“戰,死戰!”徐文咬著後槽牙說道,他明白以宋軍戰船的速度自己逃不過他們的追擊,反而會因此引起極大的混亂,逐個被殲,如今不若與敵死戰,也算成全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遵命……”副將有些含糊了,大帥是急了,準備拼命啊!

“以旗艦爲首,其餘戰船緊隨本帥,與敵軍一搏!”徐文從親隨手中拿過自己的大刀,站於船首,振臂吼道。隨之升起帥旗、船掛滿帆,衆軍齊聲呼應向著擋在前方的宋軍衝去。

‘咔、咔……’正當兩軍準備接敵之時,風雲突變,電閃雷鳴,波濤洶涌,瓢潑大雨傾泄而下。

“降帆,楔形戰陣!”金軍戰船接著風勢、水勢,以一往無前的氣勢踏浪而來,欲突破宋軍的堵截,杜鋒一看徐大刀這是要拼命。現在雖然敵軍已經遭受了重創,但依然佔據著數量上的優勢,這麼不顧傷亡的一擁而下,以他們薄弱的防線還真難以攔得住。因此杜鋒改一字長蛇陣爲楔形陣線,在江面形成一個口大底小的斜面,這不僅便於各船發揚火力,在金軍衝進去後在層層阻擊會被削弱。

‘轟’,首船當先開火,迎面而來的敵船船首被瞬間擊穿,水手落入江中,在暴風雨中沉浮,任誰都明白在這樣的天氣下都難活命。其餘各船也接連開炮,緊接著機槍也全部打響,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想法,不由自主的想躲避致命的傷害,十分順從地鑽進了宋軍佈下的致命漏斗。

大雨磅礴,淋溼了金軍船上的柴草和火箭,失去了最具威力的武器,而宋軍兇猛的掃射也壓的他們擡不起頭,只能俯下身子拼命劃水想盡快衝出包圍,他們此刻與敵決戰的雄心早已被江陵水軍砸的粉碎,就想趕緊擺脫這些難纏的對手,逃出生天。

而徐文此刻也失去對船隊的控制,指揮著旗艦衝向杜鋒的指揮船,似乎想打一場主將間的對決。他雙手持刀橫端在胸前矗立在船艏,花白的鬚髮隨風飄擺,任憑暴風雨的抽打紋絲不動。宋軍射來的子彈似乎也忌憚其威勢,身邊的親兵也一個接一箇中彈倒下,偏偏他卻毫髮無損。

徐文看著越來越近的敵船,緊緊手中的大刀,扭臉看看挺立在身後追隨自己多年的部下,臉上露出悽然的一笑,他的副將此刻親自操船也是一臉決然,槳手們可能也被這悲壯的氣氛所感染,大吼著奮力搖槳加速衝向敵軍旗艦予以其重創,不惜和他們同歸於盡。

“殺……”眼看兩船就要相撞,宋軍戰船卻突然停住,金軍戰船擦舷而過,發出一陣令人牙酸的咯吱聲,徐文大喝一聲趁兩船相近之機提刀奮力一躍,欲跳入宋船廝殺,緊隨其後的親兵們也紛紛準備跳幫接戰。

‘啪、啪……’就在金兵過船之際,伏於船舷之後的宋船戰兵突然起身舉槍便射,身在空中的徐文身中數槍連人帶刀調入洶涌的波濤之中,其後的士兵也是死傷慘重,而宋船上的戰兵們趁機甩過纜繩將其縛住,早有按捺不住的不待靠攏已經跳上敵船,槍打刀劈站在一起,欲俘獲敵旗艦。

“咳咳……死於己手,痛快!”這時重傷落水的徐文已經被撓鉤搭住,讓宋船水手們拖上船來,搶過他還未撒手的大刀架在其頸上,徐文咳了兩聲,嘴中噴出股血水,看看邊上的宋軍呵呵笑道。

“敗軍之將不足言勇,你這叛將還有何言?”杜鋒上前低頭瞅著半死的徐文問道。

“呵呵,大宋昔日若有明主,水師強大如斯,我又何必投金……看在同爲漢人情分上,送我歸家!”徐文已看出杜鋒在這裡是說了算的頭兒,吃力的擡起手指指東方道。

“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我答應你了!”杜鋒嘆口氣滿足了他最後的心願,讓士兵移開橫在其頸上的大刀。

“謝了,小哥兒……”徐文臉上露出滿足的微笑,坐起身擡起雙手向他拱手道,突然奮力一躍翻入水中,引起一片驚呼。

“不要開槍,他已經死了!”杜鋒擡手製止了要射擊的士兵們道,擡手向順流而下在水面飄蕩的徐文敬了個軍禮,他的屍體將順流飄入遼東灣,也許會隨潮水飄到登州海岸,那裡正是他叛逃大宋之地。

“統領,獻上敵酋首級可是大功一件,咱們就這麼放過他了?”一位軍官看著漸漸遠去的屍體隱於雨霧之中有些不甘心地說道。

“你手裡不是還有他的大刀嗎,那是一樣的!”杜鋒撇了其手中的那柄大刀一眼說道,“此人雖叛宋降金,但臨死還知道自己是個漢人,要回歸故土,也算是條漢子,如果讓他做個無頭鬼有失咱們仁義之名。”

說話間,金水軍旗艦已被奪佔,帥旗降下換上宋水軍的戰旗,還在頑抗的殘存金軍見狀在無戰心,能逃的便逃,不能逃的放棄抵抗停船請降。傍晚時分,江陵水軍壓著俘獲的旗艦、降兵返回三江口,這邊的戰鬥也早已結束,江面上連屍體血跡都沒留下,彷彿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但是曾強橫一時的金國水軍也消失在這浩淼的江水中。

一場大雨下了一天一夜,江水暴漲,戰船可以自由航行出入,大宋水軍再整人馬進入梁河,而金水軍徹底的覆滅使前途無阻,馬步軍在遼陽城外五十里登岸。完顏雍卻是大驚失色,一邊向上京高級,一邊召集衆軍在城外二十里設營抵擋宋軍的進攻……

…………

自從馬威兵團出征進入遼河後,消息基本斷絕,駐紮在錦州的趙檉就無法獲知其戰況,但他從錦州方面的反應可以看出遼陽並沒有發生什麼大戰,否則完顏亮不會這麼鎮定的待在城裡而對圍城無動於衷。

“陛下,李成兵團這兩日突然加快行軍速度,向錦州方向開來,今晨已經到達海北州。”行營御帳中每日的軍情通報會照例由趙勇主持,他首先稟報道。

“咦,李成這是在搞什麼,他在路上已經磨蹭了這麼多天,現在一晝夜行軍百里前來會不會發生了什麼事情?”趙廉在地圖上標出了李成的位置有些納悶地說道。

“此人一向奸狠狡詐,他如果走乾州路最少能少行三百里,可他偏偏要繞行海北州路,明顯是知道我們大軍在此不想前來送死,想待我們攻陷錦州後他能迅速撤軍,逃過我們的打擊,保住自己的小命。”竇俊呲笑著說道。

“哼,他定是接到其皇帝的急令讓其火速救援錦州,完顏亮可是他們皇帝的紅人等著其來救,強令之下他敢不來嗎。”柳彪的看法卻又不同。

“陛下,您以爲呢?”衆人紛紛發表意見,而皇帝卻沉默不語,趙勇問道。

“高寵,你幾日可以攻下錦州?”趙檉所答非所問地看向高寵道。

“陛下,只要您一聲令下,臣保證三日之內拿下錦州。”高寵起身說道。

“好,當前最主要的任務有二。”趙檉站起身,在帳中轉起了圈子,大家都明白皇帝一定是遇到愁事兒了,都坐直身子傾聽,“第一、在查牙山設伏,堅決殲滅李成部;第二、在那邊戰鬥發起後立刻隊對錦州發起總攻,兩日內必須結束戰鬥,然後全軍開拔急速前往遼陽府。同時命令趙禮兵團結束休整,從草原進入金國威脅會寧城。”

“陛下,這是爲何,我們圍城打援的計劃不再執行了嗎?”趙勇急問道,在馬威兵團出發後,皇帝想以錦州爲餌吸引金軍不斷前來,將其逐步殲滅,以消耗敵軍實力,爲下一步作戰減輕壓力,可現在皇帝又突然改變既定作戰計劃,且看似全無理由。

“李成行軍遲緩,繞道遠行,其目的都是因爲擔心我軍攻下遼陽府後斷其歸路,錦州得失只是其考慮的一部分。現在他突然加快行軍速度,定是因爲馬威兵團進攻受阻,或是遭到重大損失,喪失了短期攻取遼陽府的能力,因此他才得以放心大膽的前來救援錦州,我們則須迅速結束戰鬥馳援馬威兵團。”趙檉說道。

“陛下是以爲馬威兵團出事了?僅以此推斷是不是太過草率!”趙廉一臉詫異地說道,現在一個將的實力便可獨立作戰,何況此次出動兩將的兵力,還有登州水師的戰船助陣,即便進攻失利,自保肯定有餘,能他們受挫實在有些令人難以置信。

“戰場瞬息萬變,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而現在消息斷絕,敵軍突然變得大膽起來,也許這一切與馬威兵團並無干係,但我們只能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從最壞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卻不能想當然的去猜測後果。”趙檉掃了眼衆人說道,他如何不瞭解自己軍隊的戰鬥力,但卻不能心存僥倖,歷史上無數次遠征失敗,皆是因爲通信不暢,一方失利,而另一路卻還在按照既定計劃打仗,結果成了孤軍被敵所乘遭致慘敗。

“陛下,臣等明白了,我們即刻準備攻城,保證在兩日內拿下錦州。”高寵言道。

“陛下,屬下即刻率軍在查牙山設伏,絕不放敵援軍一人匹馬到達錦州城下。”忠勇軍統制周鈞請戰道。

“陛下,打伏擊是我們狼將最擅長的,還是由我們來幹,絕對讓李成那老小子有來無回!”狼將統領諸葛泓也爭著要去。

“你們狼將是打錦州的主力,這回讓周鈞去吧!”趙檉一錘定音道,沒有再給他們表演的機會……

錦州城南臨渤海,北依松嶺山脈,位於遼西走廊東端,小靈河與哈喇河之間,地形險要,勢踞形勝,是連接中國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的交通樞紐。爲遼太祖阿保機以漢俘建州,設立州府管理中原善於織坊和養蠶的漢人俘戶,生產專供皇家使用的綾帛綢錦,因而以錦爲名,故命名爲錦州。城池方圓約五里,高二丈有餘,外有護城河深一丈二尺,寬三丈五尺,四面設有城門。

爲防止宋軍北侵,兀朮令修築界壕的同時,也命各城修繕城池,整備城防,積儲糧草。錦州是扼守進入遼東地區的門戶,自然更是大興土木,加修了甕城、羊馬城,引水入護城河。得知宋軍北伐後,完顏亮又調集軍民繞城相隔百十步搶挖了兩道深壕,佈置了麓角、陷坑。

宋軍取安昌後,兩軍交戰大小二十餘次,金軍難以抵擋。完顏亮下令堅壁清野,周圍各堡寨全部撤入城中,軍兵退到壕內下營依城固守。宋軍掃清外圍後兵至城下,四面設寨圍城,與其隔壕相對峙。趙檉一聲令下,三軍齊動。忠勇軍在當晚悄悄離營,繞城向北進入查牙山設伏打援,行營前移至錦州城南外十里下寨。

此時在錦州城下宋軍集中了豹將、狼將、虎翼軍和忠勇軍四軍,分別在四周下寨圍城,忠勇軍被派出打援後,由近衛軍進駐其營寨,仍打著其旗號迷惑敵軍。高寵將突破口選擇在西城,以狼將爲攻城主力;同時以豹將和虎翼軍爲助攻,分別攻打西門和北門。接令後,輜重將大批攻城器械運至前沿,炮兵也構築陣地爲各部提供火力支援。

第41章 過年(二)第41章 蔣幹盜書第127章 變數迭出第295章 毫無懸念第458章 密立儲君第87章 這就是大宋的禁軍第91章 關係第413章 四處出擊第74章 再擴大第438章 真相第151章 迎難而上第320章 密謀第71章 大事件第248章 誰是贏家第186章 移駕平州第137章 ‘朋友’第73章 頂牛第67章 姻緣第155章 各就各位第415章 守株待兔第208章 趙仁的‘預感’第263章 百年海軍第12章 新家第354章 欣慰、心酸第468章 弄假成真第88章 軍行第61章 財路第144章 路難行第14章 抄後路第24章 脫身第70章 萬事俱備第158章 隱患第462章 機不可失第297章 腦袋屁股第135章 無冕之王第4章 遵詔第491章 當機立斷第165章 若有所思第183章 爭取第41章 蔣幹盜書第64章 護秋之戰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87章 這就是大宋的禁軍第12章 新家第209章 針鋒相對第21章 人心難測第142章 望京門(一)第75章 費思量第112章 殺你我會心痛第309章 難以取捨第198章 破城第515章 以情爲刀第53章 衝突第14章 抄後路第453章 沒事找事第153章 將才蠢材第11章 王爺要種地第15章 別樣第304章 截擊第63章 蔡九第82章 世事難料第48章 鉅艦大炮第78章 堅城難依第265章 另有謀算第59章 危言聳聽第73章 歷史之責第42章 掃黃第145章 教唆第36章 弄巧成拙第151章 迎難而上第390章 決勝第276章 不罷休第55章 ‘死’後哀榮第38章 拉他一把第34章 相契第28章 各懷心事第64章 護秋之戰第175章 危機乍現第161章 不覺明歷第302章 不妙第11章 絕望中的轉機第84章 一念之間第296章 困局第359章 面子工程第26章 附議第187章 機不可失第109章 共籌大業第237章 宗翰死了第416章 一擊必中第507章 混沌之中第192章 無可奈何第16章 齊家第138章 轉機第7章 失望第168章 嚴峻第51章 心眼第164章 不能散了第116章 血肉磨坊第230章 不期而遇第251章 屯墾戍邊
第41章 過年(二)第41章 蔣幹盜書第127章 變數迭出第295章 毫無懸念第458章 密立儲君第87章 這就是大宋的禁軍第91章 關係第413章 四處出擊第74章 再擴大第438章 真相第151章 迎難而上第320章 密謀第71章 大事件第248章 誰是贏家第186章 移駕平州第137章 ‘朋友’第73章 頂牛第67章 姻緣第155章 各就各位第415章 守株待兔第208章 趙仁的‘預感’第263章 百年海軍第12章 新家第354章 欣慰、心酸第468章 弄假成真第88章 軍行第61章 財路第144章 路難行第14章 抄後路第24章 脫身第70章 萬事俱備第158章 隱患第462章 機不可失第297章 腦袋屁股第135章 無冕之王第4章 遵詔第491章 當機立斷第165章 若有所思第183章 爭取第41章 蔣幹盜書第64章 護秋之戰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87章 這就是大宋的禁軍第12章 新家第209章 針鋒相對第21章 人心難測第142章 望京門(一)第75章 費思量第112章 殺你我會心痛第309章 難以取捨第198章 破城第515章 以情爲刀第53章 衝突第14章 抄後路第453章 沒事找事第153章 將才蠢材第11章 王爺要種地第15章 別樣第304章 截擊第63章 蔡九第82章 世事難料第48章 鉅艦大炮第78章 堅城難依第265章 另有謀算第59章 危言聳聽第73章 歷史之責第42章 掃黃第145章 教唆第36章 弄巧成拙第151章 迎難而上第390章 決勝第276章 不罷休第55章 ‘死’後哀榮第38章 拉他一把第34章 相契第28章 各懷心事第64章 護秋之戰第175章 危機乍現第161章 不覺明歷第302章 不妙第11章 絕望中的轉機第84章 一念之間第296章 困局第359章 面子工程第26章 附議第187章 機不可失第109章 共籌大業第237章 宗翰死了第416章 一擊必中第507章 混沌之中第192章 無可奈何第16章 齊家第138章 轉機第7章 失望第168章 嚴峻第51章 心眼第164章 不能散了第116章 血肉磨坊第230章 不期而遇第251章 屯墾戍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惠市| 青海省| 许昌市| 长葛市| 鄂托克旗| 秭归县| 明水县| 江陵县| 自贡市| 三明市| 滨州市| 奉节县| 平和县| 贡觉县| 临海市| 宝坻区| 涿鹿县| 新邵县| 平泉县| 仪陇县| 木里| 雷波县| 朝阳市| 古交市| 乐都县| 紫阳县| 三台县| 建阳市| 江油市| 应城市| 葵青区| 津南区| 北安市| 沈丘县| 柳州市| 洱源县| 汝阳县| 龙山县| 镇原县| 平陆县| 阿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