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7章 忙亂

新的一年趙檉一改這幾年出巡的習慣,老實的待在汴京,又過上了天天上朝聽政,早晚給太上皇兩口子請安的忙亂日子。三月,皇帝召見水軍都統及四個水師統制,命他們進行遠航訓練、繪製海圖。並交給了他們一個奇怪的任務,就是將戰艦所達之處所遇到的無人或是無國家佔領的島嶼都豎起大宋主權碑,標進海圖,宣示主權。

大家覺得十分詫異,茫茫大海中大小島嶼無數,卻罕有人跡,也不適合人類居住,更無法派兵戍守,不知道皇帝要這些荒島有什麼用?可趙檉明白現在各國由於科技、航海技術所限,不知道大海中蘊藏著豐厚的資源及軍事價值,可幾百年當世人都知道的時候,往往爲塊礁石都大打出手,鬥得你死我活。

而趙檉來自未來知道這個道理,按照將來世界上公認的準則,島嶼是誰先發現並命名就是誰的。自己現在先下手爲強,趁現在各國海權意識不強的機會,把大宋周邊及更遠的島嶼全部收入懷中,並留下鐵證,省的‘後人’們還在爲這些東西打嘴仗,爲幾個小島折騰了幾十年都相持不下,官司也打不贏,還得受鳥人們的腌臢氣,將來說起來自己也算幹了件正事兒,也算前世沒白戴紅領巾……

四月,馬擴從大理傳來消息大理事情以平,在‘全大理部族大會’上一致通過歸宋的議案,持反對意見的高家和董家在宋軍及各部族武裝的打擊下已經被除名,罪首伏誅,金赫法師大仇得報。但在隨後對大理實施何種政策實施統治時,趙檉和幾位宰執產生了分歧和爭論。

按照大宋過去的慣例,對於少數民族地區往往實施羈縻政策,其實質是‘土官治土民’承認各民族的世襲首領地位,給予其官職和頭銜,政府實施間接統治,朝廷中央的敕詔實際上並沒有能夠得到真正的貫徹。而趙檉則堅持一步到位,由政府派流管直接實施統治,與內地州縣同樣徵收賦稅,建城池,設學校;同時廢除原來土司的賦役制度,與內地一樣,按地畝徵稅。

兩種觀點一時爭執不下,羈縻政策在在大宋建國後,對西北、西南各民族世居地皆是照此實施,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確實也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大宋領土增加,邊防安定。趙檉主政西北的初期對於新收之地也曾照此辦理。但其中也不是沒有弊端,有些土官以世襲故,恣肆虐殺百姓,爲患邊境,屠殺漢民,侵佔其土地。有些部族內部因爲爭奪土地或是繼承權而發生械鬥、戰爭,甚至投降敵國,反過來與大宋爲敵。

其實大宋的歷代統治者們不都是傻子,也意識到其中的弊端,此後也想將羈縻之地收歸政府管理,但是往往會激起強烈的反對,甚至背叛,最後只有西北的麟州成功收爲國有。反倒是趙檉主政西北時,讓府州及河中諸州的部落放棄‘世襲’,誠心歸宋。因爲有了教訓,大家擔心大理剛剛歸附,便削奪其權,會引起反叛,更會引起褎州路和廣西南北兩路部族的不安,從而引發動亂。

趙檉知道後世的明清兩朝也曾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他們卻成功的進行了改土歸流,將羈縻之地納入了政府管理之下,當然其中也有些波折,可最終改革成功。現在大宋國力強盛,內部穩定,有些小的動亂也完全能壓制,而現在大理國已經解體,最大的反對力量也被清除,正是實施改革的好時機,不能輕易放棄。且廢除羈縻世襲制度,可以減少叛亂因素,加強了政府對邊疆的統治,有利於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應該予以推廣。

幾番爭論後,大家都意識到時間不等人,大理那邊還候著中央的意見呢,於是雙方相互妥協,各讓一步,先在大理試行,其餘各路逐步推行。於是趙檉下旨、尚書省行文出臺了對大理的政策:

保留大理國王段和譽王爵,並允許其一子襲爵,但不得開府並保留軍隊,這其實就等於剩下了個榮譽稱號。在廢除守官世襲制度時,對族長本人,根據他們的態度給以不同的處理。對自動交印者,酌加賞賜,或予世職,或給現任武職。對抗拒者加以懲處,沒收財產,並將其遷徙到內地省份,另給田房安排生活。在設立府縣,派遣官員的同時,添設軍事機構。在改土歸流地區清查戶口,丈量土地,徵收賦稅,建城池,設學校;同時廢除原來土司的賦役制度,與內地一樣,按地畝徵稅,但可享受一定的優惠。

爲了解決其它地區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據的積弊,採取兩種辦法:一是從上而下,先改府,後改州。二是抓住一切有利時機進行,如有的土官絕嗣,後繼無人,或宗族爭襲,就派流官接任;部族之間互相仇殺,被平定後,即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或反王朝被鎮壓後,以罪革職,改由流官充任。如果有的在蕃民向政府申請改土歸流時,便從民之意,革除首領世襲,改爲流官。總之旦有機會,立刻抓緊改流……

到了五月又有好消息傳來,由‘艮園’負責研發的新型火藥試製成功,並解決了批量生產的諸多問題。

趙檉親自前往觀看了試爆,嘉獎有功之餘,命令工坊立刻派人學習接手生產。當初趙檉‘鼓搗’出黑火藥的配方的時候,就知道這東西用於軍事威力還是不足,但限於對其它品種的炸藥所知有限根本無法制造,起碼生產硝基火藥的硝酸自己就知道實驗室中如何弄出來的,沒法用於大批量的生產。

趙檉卻知道在八世紀西方的煉金術士們便能製造硝酸,遠征阿拉伯時便將這些‘人才’都請到了大宋。同時結合自己所知,只要生產出硝銨再加入柴油和木屑就能造出‘土火藥’,威力與現代生產的肯定要差的多,但是比黑火藥威力可大多了。但如此也稱得上劃時代的進步了。

遺憾的是現在鋼鐵的質量還無法承受新式火藥的威力,也就是說不能作爲發射藥使用,否則將會導致槍炮炸膛,弄出槍毀人亡的悲劇。但是新式火藥在同等重量下比黑火藥威力大的多,可以用來裝填開花炮彈,或是製成炸藥包,提高炮彈的殺傷力和破壞力,成爲攻城破寨新的利器。

趙檉對又一利器到手高興之餘,還是有些擔心保密的問題。現在各國都知道宋軍之所以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全憑的是皇帝的腦袋和火器的犀利,二者得其一可滅大宋。因此從火器誕生之時,保密就成了第一要務,趙檉也做了種種安排,防止泄密。可當年他兵不滿千,槍不過萬,盯得緊點便能保證秘密不被泄露。

可隨著隊伍的壯大,武器的增多和仗越打越打,熟悉武器的人也是成百倍的增加。雖然趙檉一再強調做好火器的管理工作,並利用嚴酷的軍法加以約束,且戰後注意收斂遺失的武器裝備。但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還是有人鋌而走險盜竊槍支以求暴利。更有外國的諜報人員費盡心思試圖從戰場和工坊中收集火器,收買工匠,希望破解其中的秘密,那手段真是防不勝防,堵不勝堵……

“陛下,那些研究和接觸新型火藥的人屬下已經派人盯住了,凡是與他們有過接觸的人都記錄在案!”李峻向皇帝稟告道,自從那些阿拉伯人進入艮園,皇帝就將這些人交給了他,不僅要負責安全,還要防止他們與外界的人聯絡,泄露機密,雖說這種機率很小。

“嗯,其他人還好說,那兩個研究‘鏹水’的煉金術士要看好了,只要鏹水製造的秘密不泄露,即便他們弄到東西也造不出來火藥。”趙檉點點頭說道,這種關係到國家安全的秘密當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而製造鏹水所需的材料和方法完全掌握的只有這兩個人和自己,其實殺人滅口才是最好的辦法,但趙檉覺得這兩個人還有用處,因此只是嚴加看管。

“是,陛下的主意高明的很,您把所需的材料都分別在不同的地點加工,其中有真有假,又磨成了粉,顏色和分量都差不多,不是專業人員根本無法區分。而製造的步驟也是個人負責一塊,他們想要得到真相,除非能全部將工坊中的人策反,否則還是無法獲得所需的東西!”李峻笑著說道,他對皇帝這種將秘密拆開保管的方法是佩服之極。

“上次你報告工坊的兩個制槍工人失蹤,現在查清楚他們的去向了嗎?”趙檉忽然問道。

“陛下,屬下已經查到了,那兩個傢伙現在金國的上京城,他們是被女真人重金收買攜帶收集的槍械零件樣板潛逃,在金國方面的探子接應下越過邊界的!”李峻報告道……rs

第12章 新家第435章 收之桑榆第404章 山中老人第260章 預警第104章 亂局第220章 舊情第88章 屈辱的開端第137章 歸京路(三)第111章 臨戰第128章 空降龍山第27章 反擊第37章 一擲千金第84章 投機第183章 夏州城第91章 因勢利導第78章 危機第156章 添亂第4章 不爭第87章 挖出來第93章 定型第253章 摸不清第63章 蔡九第74章 神仙第87章 異類第221章 不可避免第181章 截殺第116章 血肉磨坊第189章 戰涿州(三)第53章 讓我們飛第72章 機辯第137章 收緊口袋第116章 血肉磨坊第76章 出人意料第39章 選才第42章 過年(三)第273章 猶豫鑄錯第125章 閉門‘留客’第111章 人在城在第16章 得失第175章 危機乍現第226章 鬥智第10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章 楚囚第71章 沒想到第40章 被算計了第325章 執迷不悟第3章 誰比誰傻第265章 另有謀算第58章 這倒黴地方第282章 遭遇戰第227章 斬關奪隘第198章 禪位第132章 缺兵少將第63章 金錢爲王第123章 我要定了第125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03章 話中有話第194章 退敵第43章 女掌門第195章 全勝第14章 抄後路第137章 歸京路(三)第313章 破局第526章 迴光返照第77章 崛起第120章 你們傻啊第527章 釜底抽薪第366章 調整第30章 談判第305章 出其不意第330章 漢夷相爭第217章 震驚第47章 襄邑第18章 謠傳第350章 誘敵深入第125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09章 來者不善第35章 讓賢第218章 留著有用第108章 插曲第174章 大買賣第185章 一箭雙鵰第214章 父子鬥第165章 反應第90章 邊情第85章 獵騎兵第132章 缺兵少將第33章 將門第246章 稍縱即逝第57章 買房置地第153章 將才蠢材第158章 危城第142章 圍追堵截第8章 禍出一人第41章 忙碌第60章 和親第27章 反擊第1章 奇怪的少年第十三章第226章 鬥智
第12章 新家第435章 收之桑榆第404章 山中老人第260章 預警第104章 亂局第220章 舊情第88章 屈辱的開端第137章 歸京路(三)第111章 臨戰第128章 空降龍山第27章 反擊第37章 一擲千金第84章 投機第183章 夏州城第91章 因勢利導第78章 危機第156章 添亂第4章 不爭第87章 挖出來第93章 定型第253章 摸不清第63章 蔡九第74章 神仙第87章 異類第221章 不可避免第181章 截殺第116章 血肉磨坊第189章 戰涿州(三)第53章 讓我們飛第72章 機辯第137章 收緊口袋第116章 血肉磨坊第76章 出人意料第39章 選才第42章 過年(三)第273章 猶豫鑄錯第125章 閉門‘留客’第111章 人在城在第16章 得失第175章 危機乍現第226章 鬥智第10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章 楚囚第71章 沒想到第40章 被算計了第325章 執迷不悟第3章 誰比誰傻第265章 另有謀算第58章 這倒黴地方第282章 遭遇戰第227章 斬關奪隘第198章 禪位第132章 缺兵少將第63章 金錢爲王第123章 我要定了第125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03章 話中有話第194章 退敵第43章 女掌門第195章 全勝第14章 抄後路第137章 歸京路(三)第313章 破局第526章 迴光返照第77章 崛起第120章 你們傻啊第527章 釜底抽薪第366章 調整第30章 談判第305章 出其不意第330章 漢夷相爭第217章 震驚第47章 襄邑第18章 謠傳第350章 誘敵深入第125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09章 來者不善第35章 讓賢第218章 留著有用第108章 插曲第174章 大買賣第185章 一箭雙鵰第214章 父子鬥第165章 反應第90章 邊情第85章 獵騎兵第132章 缺兵少將第33章 將門第246章 稍縱即逝第57章 買房置地第153章 將才蠢材第158章 危城第142章 圍追堵截第8章 禍出一人第41章 忙碌第60章 和親第27章 反擊第1章 奇怪的少年第十三章第226章 鬥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丰县| 甘洛县| 鄢陵县| 响水县| 林西县| 温泉县| 巴南区| 沂南县| 辽阳县| 田阳县| 峡江县| 乾安县| 大关县| 冷水江市| 滨州市| 通榆县| 江陵县| 五原县| 苍溪县| 奉化市| 资源县| 泾川县| 广德县| 桂东县| 称多县| 临桂县| 东至县| 应城市| 泸水县| 佛教| 阿拉善左旗| 周宁县| 西充县| 汉源县| 防城港市| 四子王旗| 景德镇市| 汨罗市| 隆回县| 淳安县| 自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