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8章 左右輿論

趙檉在避免大宋出現‘天下太平’的思潮同時,也發現好戰的思想苗頭開始出現。由於這些年大宋在對外戰爭中取得了全勝的戰績,尤其是西征高昌和跨海遠擊塞爾柱帝國,不但拓展了國土,打通了商路,還擄掠來大量的金銀財物,增強了國力,於是國內出現股以戰爭爲國家富強必要手段的思想。

而輿論有時會簡單的區分敵我,盲目呼籲用兵,這種好戰的言論主要出現在新一代的年輕學生和青年軍官中,在各大書院和太學很有市場,他們有知識,有熱血,希望以戰爭爲手段解決一切問題。一旦這些人走上高位,必然會受到輿論的左右,將國家不斷的引入一場場戰爭之中。

一個國家如果長時間在民間充滿著不斷鼓動戰爭的輿論,趙檉知道早晚會出問題,這也是必須提起警惕的。趙檉在廣泛興建州學、縣學的同時就對此提出了要求,任命那些自己初期培養出來的學生擔任州縣學正,傳播自己的治世理念。而對於社會興辦的各色學院,他也通過資助的形式,扶植自己陣營中的大儒擔任山掌,擴大他們的影響力,吸引諸多的學派精英加入,形成有利於自己的輿論基礎。

而趙檉也發現由於自己總是能左右輿論的方向,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在通常情況下,他發動朝野和軍隊恨一個國家,引導國家走向戰爭,比呼籲和平要容易,且這種言論對維護國家內部團結。統一社會意志很有好處。所以出於強化本陣營的團結,也有必要塑造外敵。找一個潛在的敵手,用這種辦法給自己的戰略加強合理性。

當然作爲國家戰略的決策者趙檉絕不能坐等有利或是不利的輿論出現。對他來說,輿論首先要對大戰略有利,因此必須對輿論實施管控,引導輿論爲自己的戰略服務,甚至要塑造輿論以實現目的,這就需要屏蔽不利的真相,警告某些激進言論的製造者,也不排除撒點小謊,弄些魚目混珠之事。至於怎麼操作就是自己情報部門的分內事了……

對國內的輿論進行引導和管控的同時,趙檉也沒有放鬆利用輿論的力量打擊外部的敵人。

趙檉前世的時代正是大國間角力的鼎盛時期,大國間圍繞輿論爭奪的這種軟打擊手段更多,形式更爲豐富。他們對決策方向的引導,對一個國家輿論傾向甚至人們行爲方式的影響都是相當大的,‘顏色’革命的發生往往都有外部力量平時大量開展輿論、心理鋪墊做引子。一旦相關國家出現治理危機,外部輿論的挑唆、攻擊會藉機擴大,最終釀成政局劇變。

而作爲國與國戰略對抗的輿論戰,並不總是口誅筆伐、脣槍舌劍。其中還包括貨幣、金融、資本的商戰,這些他都熟悉也一直在做。難的是此時沒有廣播電臺、電視、網絡和發達的媒體這些宣傳手段,但難不倒趙檉,他另闢蹊徑對他國保持輿論上的進攻。當然免不了還得掏出些真金白銀。

趙檉利用宋、金兩國漫長的邊界線與議和後相對平靜的局面,在邊境地區投入大量資金興建了一批農、牧爲主的城鎮,其可吸引內地的人前往屯墾戍邊。還可以讓此與國境線那邊生成鮮明的對比。一邊的人生活富足,衣著鮮亮。住著廳堂明亮的大瓦房,走在繁華的城鎮上;而另一邊則是荒涼一片。住的是簡陋的草棚、氈帳,終日與野獸爲伍。

這種物質上的對比會產生了強烈的視覺反差,讓人心生羨慕,尤其是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金國各族底層民衆,使他們嚮往著有朝一日也能到大宋來統治,以此減少入侵後來自平民階層的抵擋,得到他們的幫助。同時也可以此爲誘惑吸引金國的人口南遷,讓生活在金地的漢民產生強烈的迴歸願望,來削弱他們的實力,獲得情報。

建立在邊界上的榷場同樣可以作爲宣傳的戰場,通過他們的眼睛和耳朵讓敵國的商人們將大宋的繁榮和富強帶回國內。還可以通過生意上的往來給予小恩小惠加以收買,讓他們成爲給大宋唱讚歌的喉舌,有意識的將宋、金兩方的優缺點放到一起對比,使金國人對當權者產生厭惡心理,渴望他們被推翻,自己獲得‘解放’。

針對於金國的精英分子的計劃也在實施,大宋利用情報人員收買敵國的官員、貴族讓他們充當大宋的吹鼓手,影響統治者對形勢的判斷。崇尚漢文化的女真知識分子通過特殊渠道收到被‘改編’的漢文典籍。趙檉以此方式進行大量潛行默化的傳播活動,將中原的自身體制優越和價值觀的普世性介紹給他們,從而影響他們的思想,進而使這些人對金國現行制度產生強烈的不滿,又通過他們彼此的交流將這種思想傳播開去,從上層瓦解敵人的抵抗意志,接受大宋統治的思想。

當年美國以‘可口可樂’爲媒介將西方文化傳播到整個世界,而趙檉沒有那個本事造出那東西。可他有茶、酒這些以廣爲各地文化接受的東西,他便將中原茶酒文化中的精華剔除,留其糟粕,並加入宮廷奢侈元素,基本上就是將當年蔡京蠱惑他爹那一套複製出來通過商貿和民間交流渠道送入了金國上層社會,培養他們學會‘享受’生活的美好。

爲了配合這項‘文化’輸出,趙檉不惜動用國家的力量,通過外交渠道反覆交涉,得以在金國的上京城最繁華之地開設了一家‘宋館’,這是一家集餐飲、娛樂和奢侈品銷售爲一體的綜合商貿體,不僅建築樣式是中原的,工作人員也全部來自大宋,就連其中使用的一隻茶杯、一雙筷子也是由大宋最爲有名的工坊製作,據傳主廚的是曾爲大宋皇帝趙二的御廚,賣的酒都是襄邑御酒坊出品,店裡銷售的香水、琉璃等物在大宋都是千金難求。

一系列的運作之後,宋館還未開業便已名揚金國的上京城,開業後馬上吸引了諸多人的關注,當一道道精美的佳餚由金盃玉盞送上時便已經征服了女真人的心,而裡邊那一套繁瑣貼心的服務也讓他們知道什麼纔是貴族式的享受,知道平日佩戴的那些碩大沉重的金鍊和耳環不過是土豪們的最愛,懂得什麼叫儒雅、彬彬有禮,理解了這纔是大宋式的生活。

不過現在大宋已經不是從前的大宋,可以隨意牧馬南下了,好在還有宋館可以爲女真人提供學習和享受的地方,一時間宋館成爲金國王孫貴族、文人雅士和土豪酋長們的留戀之地。他們不僅在其中享受,回家後也效仿宋館那一套重新裝修了府邸,培訓了僕人,購置了服飾器具,以便能日日享受。

由於金國一直倡導漢化,這種風氣並沒有引起金國統治者的警惕,反而認爲這是學習的良機,據說酒鬼皇帝完顏亶還曾偷偷造訪,在其中盤恆了兩日,酒後慨言:自己今日到了宋館方知中原文化的博大和精髓,多年來自己只是學習了皮毛!

而大宋禮部侍郎胡銓出使金國後稱:自己一踏進上京的城門,就聞到了大宋宣和年間奢靡腐朽的味道……

趙檉自如的操縱著輿論武器,取得一個個不錯戰績的同時,他也清楚‘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不過是一種難以企及的理想境界,追求靠意識形態統一天下也只是黃粱夢一場,一切戰略問題的解決還需要用戰爭作爲了結的手段。但世人並不是都有趙檉站的那麼高,看得那麼遠,在他燕京之行後,便有幾位儒生對他‘準備戰爭’的言論表示了不滿,聯合向其上書認爲其違背了儒家倡導的和平及‘以仁治國’的理念。

幾個儒生認爲,先賢孔子和孟子主張‘不戰’,反對一切戰爭,皇帝擅開戰端有違先賢的宗旨。也就是說儒家文化提倡的是道德與和諧,不應對鄰國發起侵略性的行動,只能把安全重點放在防禦上面。他們的觀點認爲中國曆代歷朝都沒有像北方遊牧民族那樣發動進攻性的戰爭,以謀求霸權,而是對別國多抱有善意,追求的是仁政而非霸權。

再有就是說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大宋歷朝皇帝也是提倡以仁治天下,大宋如今中興國力上升,不能以怨報怨,圖謀報復,而是通過推行仁政,影響教化敵國,使其明事理知是非,轉變爲仁義之國,從而實現天下大同的理想,卻不是靠發動戰爭解決問題。

幾個不知深淺的士人竟敢上書指責皇帝,又鬧得沸沸揚揚,有大臣以爲應該對他們嚴懲,剝奪其功名,發配到荒遠之地反省,以儆效尤。但是趙檉以爲嚴懲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壓制輿論也難以消除人們的疑慮。懲治上書人弄不好還會引發更大的風潮,遭到輿論的譴責,不利於自己戰略的推行,所以他決定親自回書駁斥……(未完待續。。)

第26章 附議第415章 守株待兔第480章 如其所願第66章 操心命第21章 人心難測第221章 拉攏分化第176章 念念不忘第14章 ‘仇人’相見第237章 看個夠第400章 遷都之議第26章 掃興第155章 各有所第515章 以情爲刀第484章 萬炮如雷(二)第117章 戰原州(二)第271章 ‘坦誠以待’第190章 換招第124章 出其不意第99章 亂哄哄的一天第37章 黯然第137章 收緊口袋第85章 便宜行事第123章 攻虛擊弱第362章 皇帝的‘報復’第56章 出什麼事兒了第227章 都不提第485章 城破第377章 好買賣第11章 王爺要種地第61章 願打願挨第67章 姻緣第138章 轉機第189章 戰涿州(三)第254章 捫心自問第88章 屈辱的開端第320章 密謀第79章 粥第9章 借刀殺人第200章 在即第144章 防人之心第269章 趙信的心事第503章 出其不意第124章 虛虛實實第29章 當真了第252章 陰謀第88章 軍行第129章 雙管齊下第87章 城破之時第29章 弄巧第122章 戰原州(七)第49章 叵測第440章 臨危受命第291章 世風第114章 屠殺第229章 嫉恨第181章 截殺第78章 危機第472章 晚了第121章 水無常形第227章 斬關奪隘第130章 勸行第512章 敵變我變第423章 疑兵之計第115章 夜談第497章 無辜‘躺槍’第36章 下落第129章 神兵天降第23章 共商第185章 追夢第526章 迴光返照第27章 同心第17章 威脅第414章 遠程狙擊第126章 毫釐之差第487章 漏網之魚第82章 功成身退第337章 漫漫西征路(二)第246章 稍縱即逝第86章 其人之道第90章 不同政見者第10章 代你走一趟第69章 沒見過這麼說親的第388章 遭遇強援第335章 憂心第151章 迎難而上第177章 序曲第59章 早有打算第269章 趙信的心事第227章 都不提第131章 黃雀在後第9章 解套第260章 預警第249章 權力交替第24章 脫身第36章 心亂第131章 回鍋肉第228章 兵逼靈州第101章 破敵第407章 追查第50章 伏兵
第26章 附議第415章 守株待兔第480章 如其所願第66章 操心命第21章 人心難測第221章 拉攏分化第176章 念念不忘第14章 ‘仇人’相見第237章 看個夠第400章 遷都之議第26章 掃興第155章 各有所第515章 以情爲刀第484章 萬炮如雷(二)第117章 戰原州(二)第271章 ‘坦誠以待’第190章 換招第124章 出其不意第99章 亂哄哄的一天第37章 黯然第137章 收緊口袋第85章 便宜行事第123章 攻虛擊弱第362章 皇帝的‘報復’第56章 出什麼事兒了第227章 都不提第485章 城破第377章 好買賣第11章 王爺要種地第61章 願打願挨第67章 姻緣第138章 轉機第189章 戰涿州(三)第254章 捫心自問第88章 屈辱的開端第320章 密謀第79章 粥第9章 借刀殺人第200章 在即第144章 防人之心第269章 趙信的心事第503章 出其不意第124章 虛虛實實第29章 當真了第252章 陰謀第88章 軍行第129章 雙管齊下第87章 城破之時第29章 弄巧第122章 戰原州(七)第49章 叵測第440章 臨危受命第291章 世風第114章 屠殺第229章 嫉恨第181章 截殺第78章 危機第472章 晚了第121章 水無常形第227章 斬關奪隘第130章 勸行第512章 敵變我變第423章 疑兵之計第115章 夜談第497章 無辜‘躺槍’第36章 下落第129章 神兵天降第23章 共商第185章 追夢第526章 迴光返照第27章 同心第17章 威脅第414章 遠程狙擊第126章 毫釐之差第487章 漏網之魚第82章 功成身退第337章 漫漫西征路(二)第246章 稍縱即逝第86章 其人之道第90章 不同政見者第10章 代你走一趟第69章 沒見過這麼說親的第388章 遭遇強援第335章 憂心第151章 迎難而上第177章 序曲第59章 早有打算第269章 趙信的心事第227章 都不提第131章 黃雀在後第9章 解套第260章 預警第249章 權力交替第24章 脫身第36章 心亂第131章 回鍋肉第228章 兵逼靈州第101章 破敵第407章 追查第50章 伏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称多县| 泽州县| 蓬莱市| 上高县| 鞍山市| 礼泉县| 宁国市| 额敏县| 岳阳县| 东辽县| 绥阳县| 东丽区| 蓝山县| 南宫市| 武陟县| 江北区| 兰西县| 襄城县| 双峰县| 峨眉山市| 灵寿县| 鄂伦春自治旗| 定日县| 沛县| 龙川县| 凤庆县| 中宁县| 乐亭县| 滦南县| 仁怀市| 东山县| 满洲里市| 鄂伦春自治旗| 闽清县| 舒兰市| 平利县| 西充县| 长丰县| 宁阳县| 桐庐县| 西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