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5章 專制

**和獨裁一直被人詬病,可有的時候卻需要**。趙檉雖然在這個時代生活了不少年了,但他畢竟還帶著前世的記憶,與這個年代的某些方面不合拍、他所知道的甚至是此刻不存在卻更需要的東西。而他要把新東西得以實現(xiàn)就必須強制推行,需要動用鐵的手腕和做一個獨夫,而皇帝的身份也讓他有了這樣的機會和平臺。

多年的經營使趙檉有了一批忠誠的部下,可他們和自己一樣缺乏的是執(zhí)政經驗與治理國家的手段,初登皇位時還需朝中舊官僚的協(xié)助。因而朝中隱隱分爲兩個派系,也可以成爲舊黨和新黨。新黨跟隨趙檉多年,受他的影響做事爲達目的往往會打破陳規(guī),敢作敢爲;留任的舊黨中堅也是經過趙檉挑選的,如李綱、宗澤等這樣正直清廉,忠君愛國,在朝野有著很高的威望和影響的人,其中不乏過去改革派的倡導者。

俗語說‘共患難容易,共富貴難’。在趙檉即位初期,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有動亂未平。若想實現(xiàn)中興,坐穩(wěn)江山,兩黨便必須團結一致共度難關,否則大家就得一起翻船,所以開始時雖然亦有齟齬,但在大義的旗幟下雙方還能同舟共濟,齊心協(xié)力的做好每一件事情。

可隨著政局的穩(wěn)定,趙檉發(fā)現(xiàn)朝中一團大好和氣的氛圍有了變化,在上朝和散朝的時候他就發(fā)現(xiàn)開始分羣了,這不止是文武分羣,而是新舊分羣。他命人立刻調查。原來舊黨有些人看不起那些隨自己從鄉(xiāng)下走出來的土包子們,其實趙檉的身邊人也多是過去失意的政客、科舉失利的書生。再就是家奴出身,舊黨的人便以爲他們只不過走了狗屎運。主子當了皇帝,他們也跟著雞犬升天,被賜予個進士出身,現(xiàn)在自己卻和他們這些寒窗苦讀多年的飽學之士同殿爲臣,心中不爽。

趙檉弄清楚了怎麼回事,覺著這也正常,他們之間不過就是因爲生活情趣和處事觀念的不同,平日就是城裡人還看著鄉(xiāng)下人不順眼呢,何況這些心高氣傲的士人們。他以爲這不過是些小事情。只要不影響大局,不把那些情緒帶到工作中也無傷大雅,便不再上心。

但是在援助高麗之戰(zhàn)的水軍獻捷之後,趙檉的耳目們向他反應了些士人們私下的閒話。本來最爲讓士人一直不滿的是皇帝改‘以文治武’爲‘文武並重’,使武人可以與他們平起平坐,這讓士人心中已經著實不爽,而宣和樓上的慶功宴又不知道讓多少士人的玻璃心碎了,他們曾引以爲傲的集英殿進士宴與其相比遜色不少,披紅跨馬遊街的風頭也不再受人羨慕。皇帝種種行爲讓他們十分不舒服。

趙檉聽說了這個新動向後心中便有所警覺,這可不是個好苗頭,弄不好便會演變成文武之間的又一次爭鬥。可接下來的宋金和談,討伐高昌、迎奉遼王回京及其後的讓位風波等一系列家事、國事讓他忙得暈頭轉向。根本沒有時間深究。直至他決定親征塞爾柱時,他突然發(fā)現(xiàn)朝堂上一邊倒的反對自己親征,居然還以消極怠工的方式與自己對抗。

那一刻趙檉意識到事態(tài)嚴重了。朝中大臣都一個鼻孔出氣,導致中央政府機構陷入癱瘓狀態(tài)。雖然並沒有嚴重到失控的程度。但他已經知道自己的親征已經泡湯了。自己一去也許就是兩、三年,一旦有人心懷不軌。以自己陣亡或失蹤爲由另立新君,到時即便軍隊依然效忠自己也要爆發(fā)一場內戰(zhàn),自己辛苦多年的成果將蕩然無存。

但是趙檉此刻沒有‘屈服’,依然態(tài)度強硬的表示要親征,並通過自己嚴控的秘密系統(tǒng)指揮各鎮(zhèn)撫司及地方州府下詔,明著是準備親征事宜,暗中卻是一旦京中失控他們便奉詔入京勤王,清君側。而此刻朝中反常的情況也引起了趙仁等一干武將的警覺,意識到自己的好心被人利用了,發(fā)現(xiàn)皇帝有被架空的危險,他們馬上秘密進宮向皇帝表明了自己的忠心,絕無背叛之意,只是單純的擔心皇帝的安危纔會一同上書。

與此同時,大家發(fā)現(xiàn)通過‘罷工’是無法讓皇帝改變親征的決心,而地方沒有他們發(fā)出的通令,皇帝一樣能通過御旨指揮地方調動軍隊。他們意識到皇帝並不懼自己摔耙子,反而將自己置於了尷尬的地位,更有無法收場的危險,於是他們改爲與皇帝合作,欲通過‘軟手段’重新佔據(jù)主動。

趙檉此時心中已經有了底兒,只要軍隊不亂他就能控制局勢,而那些士人他也不相信都會反對自己,其中肯定也有出於關心自己的安危而和舊黨走到一起的。於是他順水推舟宣佈放棄親征,並解除警戒。而那些迫使皇帝收回成命的士人們爲自己的勝利歡呼鼓舞,卻不知道他們的行爲已經引起了皇帝的重視……

此次事件雖以趙檉的‘屈服’收場,他知道這也許只是個偶發(fā)事件,自己的反應似乎有些過度,但是他知道這個事件開啓本朝諫止皇帝的先河。如果不想辦法加以改正,此類事件將越來越多。自己不同意,他們就會故技重施跟自己對抗,使得自己獨裁美夢破裂不說,若是有人提出反對便可能會引發(fā)黨爭。

黨爭的危害自不必言,對一個國家而言可以說是一場災難。宋神宗朝,一個大事件就是王安石變法。按之前上書言事的自由度,有些士大夫對變法提出了種種質疑,在爭論中分成了新舊兩黨。而在變法體制下,政府往往變得自信而武斷,新黨就把舊黨蘇軾以烏臺詩案打入大牢。反過來,到元祐更化時,舊黨執(zhí)政,以牙還牙,也羅織了車蓋亭詩案,把新黨蔡確流放到了嶺南,貶死於當?shù)亍?

這種你死我活的政治生態(tài),已然不能與仁宗朝相比,也爲後來的文字獄和文化**,開了惡劣的先河。兩黨的爭鬥又持續(xù)了三朝,大宋的政治精英幾乎都不可避免的捲入其中,在相互傾軋中損失殆盡,纔有了蔡京等奸佞掌權的機會。而國力也在紛爭中由盛轉衰,內部矛盾重重,即便沒有女真人的入侵大宋也已經走到了滅亡的邊緣。

黨爭的惡果誰都明白,但爲啥士人們還樂此不疲紛紛捲入其中呢?趙檉這麼多年卻將其中緣由琢磨了**不離十。

在絕對功利至上的封建官場上,宦官、外戚和士人往往是三股不可調和的勢力。其中宦官對皇室來說,是不可或缺,必須要用的;外戚則是皇室天然的、既成事實的、無法否定和擺脫的附著物。士大夫在封建官場上有其天然的政治軟肋,他們只能依靠的政治理念、符合封建禮制的倫理展示和能爲帝王所用的治國才學贏得地位,達到實現(xiàn)自己的權力**和政治理想的目的。

可士大夫們擁有的那些道德才學,畢竟是富有彈性的,?在攻城掠地,拓土開疆的武將面前顯得單薄,甚至是虛無和空泛。對皇帝來說,既可用此,亦可用彼;既可彼此兼用,亦可彼此相攻相剋,甚至當作垃圾棄之不用;既可當下就用,亦可將來再用。爲了減少失敗,壯大勢力,士大夫們就必須從道德才學以外尋找力量。

結成朋黨,正是士大夫們最容易想到,也最容易操作的政治選擇。對傾向己方的士大夫官員盡力拉攏、利用、扶植,對異己派則實行殘酷迫害、無情打擊。進而謀取政治權力、地位及其利益,再以政治上的收益進一步加強和鞏固、擴大和拓展關係,?結成龐大而堅實的權力網絡,滿足自我、方便自我、最終實現(xiàn)自我,並惠及子孫後代,這正是封建政治鬥爭的終極目的所在。

雖然想明白了,可如何避免黨爭還是道難題。跟他們講道理,趙檉相信自己這半瓶子醋絕不是那些滿腹學問的士人們的對手,他們都明白著呢!懲處幾個以儆效尤,雖說是個辦法,但治標不治本,有祖宗家法這個保護傘他們不怕貶官,不怕降階,不怕入獄。而高壓的政策也不利於國家的發(fā)展,將好人都趕出朝廷,剩下那些阿諛奉承之輩就又走了他爹的老路。

思來想去,趙檉想到後世一位偉人說過的話:有人的地方就會有鬥爭,三個人就有左中右。這說明要想從根上消除黨爭是不可能,只能通過權力的平衡來制約,而要實現(xiàn)平衡就必須有一個仲裁者,那最好的裁判當然就是他這個皇帝,只要皇權獨樹就能控制形勢,調和他們之間的矛盾,避免兩黨死掐,這正與趙檉加強皇權實施‘民主**’的想法相吻合。

而趙檉春節(jié)期間的行爲看似荒唐,卻正是他對各位重臣的試探,伺機抓住他們這些道德楷模的小辮子,使他們明白不要因爲些小事就跟自己磨磨唧唧,你們屁股上都有屎,想整的你們身敗名裂不是什麼難事。這手段雖然下作,可有時卻有奇效,尤其是對付這些極好面子的士人們……(未完待續(xù)。。)

第134章 孤注一擲第92章 初試第186章 好夢難圓第131章 回鍋肉第514章 大局已定第268章 調整部署第43章 過年(四)第330章 漢夷相爭第248章 誰是贏家第178章 出海第10章 脫扣第34章 猜忌第171章 關防重地第262章 單挑第3章 倒黴透了第153章 波折第19章 暗度陳倉第129章 廢堡第122章 雷厲風行第176章 蟄伏待機第278章 虛晃一槍第293章 遏制第240章 還賬第395章 敲詐第242章 攻似雷霆(一)第529章 步步緊逼第10章 頑童愛武裝第105章 各自盤算第125章 閉門‘留客’第139章 仙難求第27章 忠奸第一百二十八章 易守難攻第136章 大局已定第115章 欲擒故縱第250章 長久之策第71章 ‘真相’第107章 聲震兩河第15章 好計第536章 作死第51章 不能不走第100章 國號大楚第63章 蔡九第261章 前哨戰(zhàn)第20章 插曲第280章 初一十五第236章 屁事太多第234章 ‘放虎歸山’第261章 私下交易第162章 亂套啦第43章 過年(四)第64章 護商第57章 買房置地第223章 囚徒第79章 粥第273章 猶豫鑄錯第98章 覆滅第116章 戰(zhàn)原州(一)第402章 林中伏擊第384章 碰撞第350章 誘敵深入第34章 猜忌第14章 世態(tài)炎涼第90章 不同政見者第166章 解惑佈局第135章 大事難成第117章 戰(zhàn)原州(二)第209章 錢是我的第140章 凱旋第51章 辦差第84章 投機第189章 戰(zhàn)涿州(三)第270章 完勝第5章 善後第325章 執(zhí)迷不悟第492章 爲今之計第332章 迴旋第126章 擴編第209章 來者不善第14章 ‘仇人’相見第99章 亂哄哄的一天第285章 難逃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53章 衝突第80章 名動京城(一)第202章 少年得志大不幸第104章 宣泄第37章 舞臺第345章 趙檉的打算第41章 蔣幹盜書第417章 震動第254章 顯示肌肉第5章 虛驚一場第251章 帶壞孩子第165章 若有所思第65章 敲打第46章 困擾第220章 段譽第380章 地獄之火第43章 風暴眼第101章 洛陽
第134章 孤注一擲第92章 初試第186章 好夢難圓第131章 回鍋肉第514章 大局已定第268章 調整部署第43章 過年(四)第330章 漢夷相爭第248章 誰是贏家第178章 出海第10章 脫扣第34章 猜忌第171章 關防重地第262章 單挑第3章 倒黴透了第153章 波折第19章 暗度陳倉第129章 廢堡第122章 雷厲風行第176章 蟄伏待機第278章 虛晃一槍第293章 遏制第240章 還賬第395章 敲詐第242章 攻似雷霆(一)第529章 步步緊逼第10章 頑童愛武裝第105章 各自盤算第125章 閉門‘留客’第139章 仙難求第27章 忠奸第一百二十八章 易守難攻第136章 大局已定第115章 欲擒故縱第250章 長久之策第71章 ‘真相’第107章 聲震兩河第15章 好計第536章 作死第51章 不能不走第100章 國號大楚第63章 蔡九第261章 前哨戰(zhàn)第20章 插曲第280章 初一十五第236章 屁事太多第234章 ‘放虎歸山’第261章 私下交易第162章 亂套啦第43章 過年(四)第64章 護商第57章 買房置地第223章 囚徒第79章 粥第273章 猶豫鑄錯第98章 覆滅第116章 戰(zhàn)原州(一)第402章 林中伏擊第384章 碰撞第350章 誘敵深入第34章 猜忌第14章 世態(tài)炎涼第90章 不同政見者第166章 解惑佈局第135章 大事難成第117章 戰(zhàn)原州(二)第209章 錢是我的第140章 凱旋第51章 辦差第84章 投機第189章 戰(zhàn)涿州(三)第270章 完勝第5章 善後第325章 執(zhí)迷不悟第492章 爲今之計第332章 迴旋第126章 擴編第209章 來者不善第14章 ‘仇人’相見第99章 亂哄哄的一天第285章 難逃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53章 衝突第80章 名動京城(一)第202章 少年得志大不幸第104章 宣泄第37章 舞臺第345章 趙檉的打算第41章 蔣幹盜書第417章 震動第254章 顯示肌肉第5章 虛驚一場第251章 帶壞孩子第165章 若有所思第65章 敲打第46章 困擾第220章 段譽第380章 地獄之火第43章 風暴眼第101章 洛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泽县| 桂平市| 古田县| 拜城县| 榆社县| 永靖县| 延寿县| 元江| 平塘县| 蓬莱市| 福建省| 隆德县| 余干县| 大洼县| 平邑县| 耒阳市| 岚皋县| 舟山市| 龙江县| 孙吴县| 蒙阴县| 玉环县| 博白县| 玉山县| 河西区| 新和县| 永兴县| 临洮县| 昌平区| 桃江县| 永德县| 曲周县| 四子王旗| 灵寿县| 沁阳市| 原阳县| 泰和县| 沧源| 镇平县| 山东省| 洛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