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3章 挑戰

平日家中來了客人還要多做幾個菜,買些好酒,何況是皇帝到自己家中吃飯,這是何等的榮耀,也是倍有面子的事情。但是就當李綱一家人竭盡全力籌備了一桌盛宴款待皇帝的時候,其卻又突然離去,此刻他們的心情可想而知,其中不僅有失望,更有惶恐不安。

“不要再多言!”李綱面對家人喋喋不休的抱怨忍無可忍,回首喝道。

“皇帝親到臣子家探望這是天大的喜事,相公爲何不想辦法留下皇帝吃一頓飯,哪怕只喝了一杯酒,夾一箸菜,真是可惜……”李夫人看著眼前的這桌菜說道,這可是她挖空了心思,傾盡家中所有,動員了府中所有的力量籌備的,卻以此場景收場讓她如何甘心。

“你可知你已犯了皇帝的大忌,你準備的家宴以超過元旦朝會的賜宴,陛下如何敢用!”李綱將菜譜摔在桌上道,他老婆也真是實在,只看盤就準備了十三行,酒十五盞、插食七道、勸酒果子庫十番、廚勸酒十味、對食十盞二十分,不論菜式和程式皆朝今年元旦賜宴。

“啊?!不會吧,妾身只是想著陛下前來定要竭力讓皇帝吃好,並未多想!”李氏被丈夫的話嚇住了,顫聲道。

“陛下雖享有天下財富卻最恨奢侈,今年宣德樓前的鰲山、綵棚都未搭建,元旦賜宴的看盤皆流於形式,比往年縮減不少,而我府中只是家宴便置了十三行之多;再者皇帝欲取消僧道的官階,收買廟產。節前宮中各位娘娘都未去相國寺上香,你卻吵著要去。又被皇帝看得,真是害死我了!”李綱越說越氣頓足喝道。自己奢侈的‘罪名’是坐實了,府中能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短時間內搞出這麼大的陣仗,只能說這在平日都是如此,否則打死他材料都湊不全,別說做出來了。

“相公,妾身只是覺著陛下到府中我們招待好了,兒孫能得些餘蔭,卻沒有想到惹此大禍!”李綱已經是位極人臣,但是兒孫輩出仕者不多。李氏琢磨著接著酒酣之際讓孩子們上前拜見,也許皇帝吃得高興封個官,授個誥命的,因此早就讓他們盛裝打扮等待見駕,沒想到一點私心卻惹出了禍事。

“陛下何等精明,如何看不出你這婦人之心,沒想到我爲相十數年處處小心卻毀於你等之手!”李綱擺擺手制止了老婆繼續說下去,仰天長嘆道。

“相公可還有補救之法?”李氏慌了神怯生生地說道,她本想投機取巧。沒想到弄巧成拙,將丈夫都牽連進去了。

“唉,事情已經做下,只能聽天由命了!”李綱再嘆口氣。轉身進了書房,將一大家子人扔在堂上大眼瞪小眼,本來以爲是福祿臨門。卻轉眼成了禍從天降,在這歡樂的日子裡給李府蒙上了層陰霾……

李綱十分明白自己所犯的‘錯誤’都是小節上的問題。即便給外人知曉也不會有什麼大事,只是發生在敏感時期讓人不能不擔心。尤其是皇帝突然而至。卻又突然飄然而去,他努力回想皇帝進門後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和神態,試圖從中發現些什麼。但除了幾句玩笑似的譏諷之外,好像皇帝並沒有流露出什麼不滿,反倒是喜爺的話暗示著什麼。

正當李綱百思不得其解,想不通皇帝到底幹什麼的時候,又有消息傳來,這幾天皇帝不僅拜訪了他們家,還禍害了其他幾個宰執。左相許景衡、右相陳公博、樞密院使趙仁等加上六部尚書一個都沒漏,將家家鬧得雞飛狗跳,惶恐不安,最後只剩下一地雞毛,無可奈何的恭送皇帝大笑而去。

通過幾家的遭遇,李綱有些想明白了,這一切都是皇帝的惡作劇,他在報復大家。當日皇帝要親征,正是他們堅決反對,團結一心的將皇帝生生的給留下。當時皇帝宣佈放棄親征的神情還歷歷在目,正如皇帝離開他的府上自己夫人的神情相像,無奈中飽含著失望和幽怨以及不捨。現在想來大家都以爲事情過去了,而皇帝卻沒能忘記,一心要報一箭之仇,便選擇了這麼個頑童似的法子。

李綱想通了困擾自己多日的謎題心情大好,可他又覺不對,皇帝以這種童心未泯的方式禍害自己這些人還說得過去,但對樞密院使趙仁就不應該了。其本是皇帝身邊的一個小廝,與皇帝是亦僕亦臣的關係,說是家臣最爲合適。皇帝若是以對待自己和其他朝臣的方式折騰趙仁就顯得不正常了,反而是狠狠踢他幾腳,揍他一頓的做法讓人覺得更爲恰當。

“難道大宋又要重演君臣相爭的舊事?”李綱猛然想到此次皇帝出手‘報復’他們緣起阻止皇帝親征,但這也是皇帝登基以來朝中衆臣少有的團結一致,而此次也做得確實過了,他們以不作爲消極對抗,使政令不通,皇帝的旨意難出京城。在皇帝看來就是相權已經具有遏制皇權的能力,打破了朝中的勢力平衡,這是每一個皇帝都不願看到的……

大宋自建國後,因太祖以士人共治天下使得相權得到了壯大,也讓宋朝的士大夫們將此發揚光大,漸漸使之成爲制約皇權的金科王律。在教科書中就向士子灌輸:天下不是皇帝一人的天下,因而天下之事皇帝也就不能獨裁。宰相杜範曾對此有過很好的解說:凡廢置予奪,(皇帝)一切以宰執熟議其可否,而後見之施行。如有未當,給、捨得以繳駁,臺、諫得以論奏。是以天下爲天下,不以一己爲天下,雖萬世不易可也。

在這種風氣下,宋學培養了宋代知識分子的經世理念。宋代士大夫階層,對上到社稷安危,下到生民利病,無不抱有捨我其誰的主體認識,並把這種主體認識融入到自己經世濟時的建功立業中。在政治權益方面,知識分子似乎爭取到了一定的話語權,獲得了某些自己所追求的東西。但他們不甘心淪爲事務官,因此就要與皇帝爭權,制約皇權的壯大。

宋朝士大夫整體意識還表現在他們對朋黨的認識上。‘朋黨’古已有之,孔子曰:君子羣而不黨;荀子云:朋黨比周,以環至圖私爲務,是篡臣也。因此以儒家傳統思想爲治國指南的君臣們只認爲‘小人有黨,而君子無黨’的觀念深入人心,對朋黨是又恨又惡,諱莫如深。

入宋後,隨著士人們地位的提高,對朋黨一概貶斥的傳統發生了變化,一些士人提出了‘君子亦有黨’的全新見解。對朋黨並未一概否定,而是加以分析,指出有‘君子之黨’與‘小人之黨’的區別。這一理論的出現是宋朝士人的朋黨觀發生了變化,歐陽修更是公然鼓吹朋黨的合理性,並以‘尚道’和‘尚利’相加以區別。

隨著這種思想的深入,在士大夫們看來,賢明的君主只要能辨別君子之黨與小人之黨,奴之有術,那麼就可以造就理想的政治格局了。所以宋朝的士大夫們在與‘同道’爲標誌的旗幟下公開分黨派,在朝中爭政權以實現自己的政見。從而黨爭成爲朝中各派勢力相互傾軋的工具,不僅阻礙了社會改革,而且造成大宋政壇持續百年的爭鬥。

話還得說回來,士人和國家政權的關係,始終是皮毛關係。他們的心態和行爲,最終取決於現實的政治生態,特別是國家權力的運作狀態。往往只有相權抑制皇權才能使士人們得以一展其抱負,可又有哪個皇帝甘心將自己手中的權力交出,於是士人們和皇帝的明爭暗鬥充斥朝堂,黨爭也成了皇帝控制權力的工具。他可以通過支持或打壓另一黨,取得在朝中的話語權,從而達到鞏固皇權的目的……

到了本朝,士人集團經過經過靖康之變已經勢衰,而一部分士人在女真入侵中的不齒表現也讓人寒心,使得皇帝得以對士人集團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洗,結束了持續百年的黨爭,並通過解決冗官和提高武人的地位的方式重現建立起文武並重的新政治格局。與此前相比相權被大大削弱,話語權降低。

此後的十餘年中,皇帝通過不斷的戰爭和一系列國策的調整,使大宋得以迅速擺脫戰後的衰敗,迅速恢復了元氣,並重新崛起成爲雄踞東方的強國。朝中也形成文武相制政治格局,皇權就成爲平衡文武之間勢力的重要砝碼。而皇帝的文治武功爲也其在朝野贏得了極高的聲譽,無人能挑戰其權威。

士人集團受的的教育使其並不甘心淪爲配角,在經過最初的混亂後重新成爲一個政治集團。但他們自知不是和武人結爲同盟的皇帝對手,那麼就只有暫時與武人結盟才能和皇權對抗,聯手撲滅了‘讓位風波’可以說是他們聯合的嘗試,那麼這次文武一邊倒的反對皇帝親征就可視爲共同挑戰皇權了……(未完待續……)

第100章 亂糟糟的一天(二)第221章 拉攏分化第259章 兵分兩路第284章 陰錯陽差第222章 首戰必勝第93章 兵出飛狐第32章 擇路第463章 完顏亮的野心第117章 突擊第171章 關防重地第58章 不易第394章 拿來主義第230章 不期而遇第59章 公主第218章 得失第108章 插曲第518章 失和第494章 無計可施第85章 便宜行事第69章 王爺的‘關懷’第247章 護短第156章 添亂第319章 愕然第142章 圍追堵截第324章 敲山震虎第61章 願打願挨第159章 步步爲營第535章 氣死兀朮第215章 自作孽第136章 大局已定第56章 出什麼事兒了第256章 雙王會第203章 難決第128章 空降龍山第136章 羈縻第69章 選擇戰爭第284章 陰錯陽差第283章 混戰第292章 進退之間第215章 修根固本第97章 挺進中原第3章 官道第48章 縛虎第141章 虛實第125章 摸索第61章 財路第468章 弄假成真第240章 還賬第448章 故佈疑陣第129章 神兵天降第47章 實力第325章 執迷不悟第250章 共識第441章 對策第114章 抉擇第128章 空降龍山第95章 媚骨難消第93章 翼騎兵第468章 弄假成真第17章 必殺令第76章 手足無措第224章 運輸線第211章 別有目的第55章 根據地第399章 兆頭第77章 京中無將第41章 討人嫌(二)第121章 借力打力第3章 楚囚第226章 鬥智第27章 可惜第435章 收之桑榆第97章 夜宿荒野第218章 得失第78章 變局第10章 脫扣第122章 做好事第372章 二打一第89章 河東之地第157章 長袖善舞第77章 接受第303章 連馬破敵第228章 兵逼靈州第227章 亂中取勝第130章 離奇第185章 一箭雙鵰第92章 初試第46章 漢兒第76章 出人意料第126章 張開口袋第9章 借刀殺人第312章 回馬槍第30章 交待第220章 段譽第201章 出逃第34章 猜忌第246章 王爺要出手第63章 蔡九第250章 長久之策第75章 煙霧彈
第100章 亂糟糟的一天(二)第221章 拉攏分化第259章 兵分兩路第284章 陰錯陽差第222章 首戰必勝第93章 兵出飛狐第32章 擇路第463章 完顏亮的野心第117章 突擊第171章 關防重地第58章 不易第394章 拿來主義第230章 不期而遇第59章 公主第218章 得失第108章 插曲第518章 失和第494章 無計可施第85章 便宜行事第69章 王爺的‘關懷’第247章 護短第156章 添亂第319章 愕然第142章 圍追堵截第324章 敲山震虎第61章 願打願挨第159章 步步爲營第535章 氣死兀朮第215章 自作孽第136章 大局已定第56章 出什麼事兒了第256章 雙王會第203章 難決第128章 空降龍山第136章 羈縻第69章 選擇戰爭第284章 陰錯陽差第283章 混戰第292章 進退之間第215章 修根固本第97章 挺進中原第3章 官道第48章 縛虎第141章 虛實第125章 摸索第61章 財路第468章 弄假成真第240章 還賬第448章 故佈疑陣第129章 神兵天降第47章 實力第325章 執迷不悟第250章 共識第441章 對策第114章 抉擇第128章 空降龍山第95章 媚骨難消第93章 翼騎兵第468章 弄假成真第17章 必殺令第76章 手足無措第224章 運輸線第211章 別有目的第55章 根據地第399章 兆頭第77章 京中無將第41章 討人嫌(二)第121章 借力打力第3章 楚囚第226章 鬥智第27章 可惜第435章 收之桑榆第97章 夜宿荒野第218章 得失第78章 變局第10章 脫扣第122章 做好事第372章 二打一第89章 河東之地第157章 長袖善舞第77章 接受第303章 連馬破敵第228章 兵逼靈州第227章 亂中取勝第130章 離奇第185章 一箭雙鵰第92章 初試第46章 漢兒第76章 出人意料第126章 張開口袋第9章 借刀殺人第312章 回馬槍第30章 交待第220章 段譽第201章 出逃第34章 猜忌第246章 王爺要出手第63章 蔡九第250章 長久之策第75章 煙霧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店市| 裕民县| 巴马| 新沂市| 徐水县| 广安市| 汉中市| 临湘市| 绍兴县| 恩施市| 汉沽区| 松阳县| 丹阳市| 如皋市| 汪清县| 海兴县| 长丰县| 哈尔滨市| 长沙市| 临清市| 香格里拉县| 夏邑县| 涞源县| 房产| 屯留县| 香港 | 福海县| 澄迈县| 贺州市| 石家庄市| 松桃| 凤山县| 肇东市| 靖州| 大冶市| 聂拉木县| 易门县| 弋阳县| 通榆县| 腾冲县| 南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