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72章 改制的方向

聶振邦的話語,讓紅江紡織廠的幾位領導都興奮了起來,相互對視之間,都從對方眼神裡看到了一種激動的情緒,這一次,紅江紡織廠的體制改革和轉型工作怕是有希望了,有了聶書記的支持,這還會遙遠麼?

看到衆人都一陣沉默,聶振邦心中也笑了一下,這種場面,是早有預料的,在場的人裡面,省領導在、分管領導也在,包括紅城市的領導也在,再加上紅江紡織廠這邊的幾個廠領導。人員衆多。這個時候,領導們自然是不會先開口的。

大家都不是初出茅廬的小夥子,貿然開口,到時候,萬一要是說的不對,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麼?

這種事情,也是正常的,一般,越是重要的領導,越是職務大的領導,發言都是留在了最後。

沉吟了一下,聶振邦微笑著道:“老宋,你作爲紅江紡織廠的黨委書記兼廠長,紅江紡織廠的事情我相信,你是最熟悉的,作爲當事人,你的意見很重要,這是來自基層一線的聲音,你說說看,目前,紅江紡織廠是一個什麼想法。”

聶振邦這一個點將也是很有分寸拿捏的,宋忠國不是在場職務最小的人,省屬企業的領導,那也是副廳級單位,宋忠國的級別,可是正兒八經的副廳級。

在場衆人裡面,當然也有比他職務低的,比如,紅江紡織廠的幾位副廠長,但是,在這種場合,這些人是沒有資格發言的。宋忠國作爲代表是最恰當不過的事情了。

宋忠國聽著聶振邦的話語,也點了點頭,道:“聶書記點將了,那我就拋磚引玉,先談談我們紅江紡織廠的一些想法。”

“之前,有關紅江紡織廠企業體制改革的問題上。廠裡也召開了多次的廠委會議。又召開了幾次職工大會,徵求了全體職工的意見,整體來說,大家對廠子還是有著很深厚的感情。我們還是傾向於股份制改革。每一個職工都參與進來,都真正成爲公司的一部分。”宋忠國醞釀了一下,說出了這一番話語。

宋忠國這個人,不可否認,的確是一個好領導,但是,好領導不見得是一個有能力的領導。客觀來說。紡織行業不景氣。產品落後,這是紅江紡織廠瀕臨破產的根本原因。但是,未嘗不是領導班子無能的表現。

這番話,宋忠國也是有些一些小心思,在開頭就點明瞭,這是廠委會以及職工大會討論的意見,而不是他個人的想法,這樣一來。即便是說得不對,不符合上面的心意也不會有什麼。領導固然不舒服,但是也不會怪罪於他。

宋忠國的話音落下。旁邊,國資委主任劉慶的眉頭就皺了起來,舉手道:“關於紅江紡織廠改制的問題,這兩年來,工作做了不少,但是一直未能定下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國有資產的問題。”

劉慶說到這裡,看了宋忠國一眼,作爲國資委的老大。劉慶和宋忠國之間的交道還是很多的,紅江紡織廠的問題也是劉慶最爲頭疼的。

說著,劉慶解釋道:“截止到去年年底的統計,紅江紡織廠的總資產包括廠房地皮、設備、技術等各種資產,總價值是13.7億,其中。紅江紡織廠三個廠區加上家屬區地皮價值10億。這基本是可以排除在外的。但是,紅江紡織廠,歷年來到現在,累積貸款,包括商業貸款和政策性貸款,總金額就高達16.3億元,可以說,完全是資不抵債了。”

劉慶的話一說出來,頓時,聶振邦的臉色也凝重起來,有些難以置信。16.3億。這個數字是怎麼貸款出來的。

聶振邦也皺著眉頭道:“這麼多?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完全是資不抵債啊。”

聶振邦的話語,讓紅江紡織廠的一干領導臉上都露出了一絲尷尬。劉慶這邊,卻是顯得十分的坦然,劉慶完全是對事不對人。

看著聶振邦道:“聶書記,國內紡織工業不景氣,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了,紅江紡織廠從九十年代,具體來說,從九五年開始,一直到現在,十五年的時間裡,累積貸款總額16.3億。其中政府擔保的政策性貸款9.8億,商業性的抵押貸款6.5億,這是以紅江紡織廠的地皮和設備作爲抵押品陸續貸款的,最早的一筆商業貸款是五年前,是一點二億,今年正好到期。”

聽到劉慶的這一個分析,基本上,聶振邦已經清楚了,看起來,這貸款或許很多。但是,真要是計算下來,並不多,這十五年的時間裡,平均分配下來,每年一個億多一點。這裡面,包括技術改造引進設備以及原料和產品的囤積等,不說多了。十五年下來,四五個億肯定是消耗掉了的。剩下的12億。平均到每年,也就是八千萬的額度。

紅江紡織廠,包括離退休的職工和在職職工,一萬二千人,這不算多。按照每人每月500計算,一個月的工資開銷就是六百萬,一年下來,七千二百萬。這這還不包括醫保和社保的繳納。事實上,這個數據只能更大。

難怪劉慶表示反對了。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紅江紡織廠,股份制改革的問題還真得要慎重。要想進行股份制改革,這16.3億的貸款,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

而且,有的時候,不是光有衝勁就可以的。最簡單的一個比方。哪怕現在紅江紡織廠,每一個職工都願意集資,一家人能夠集資多少,紅江紡織廠的職工生活都困難,能有多少積蓄,就算是找親戚朋友借,每人集資一萬,退休的不算,那也才六千萬,這點錢,開工都不夠。另外,產品的方向是什麼?怎麼銷售,這都是要考慮的問題,總不能,開工之後,產品積蓄囤積在倉庫裡吧,那樣的話,股份制改造有什麼意義?

沉吟了一下,聶振邦擡頭道:“傳家省長,你有什麼看法沒有?”

聽到聶振邦的詢問,周傳家也坐直了身體,剛纔的話語,周傳家是一字不落的聽在了耳朵裡的。劉慶這邊,站在國資委的角度來說,股份制改造的確是不合算的,這裡面,牽扯到了這麼多的貸款,國有資產的流失,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從他來說,更傾向於引進投資資本,一方面,紅江紡織廠職工的問題可以得到解決,另外,紅江紡織廠貸款的問題可以得到解決。

但是,這種方式,周傳家很清楚,必然會遭到紅江紡織廠職工的全力反對。此刻,對周傳家來說,是很爲難的。

可聶書記的性格,周傳家是很清楚的,兩邊和稀泥,這種事情,聶振邦是最爲反感的。

隨即,周傳家開口道:“聶書記,整體來說,從職工的意願來看,我還是傾向於股份制改造。”

說著,周傳家道:“其中,政策性貸款方面,我覺得,這不是太大的問題。這一邊,有省政府作爲擔保,還是可以延後的,商業性抵押貸款方面。目前,最主要的是今年到期的這一點二億資金。這是需要紅江紡織廠來償還的。再加上覆工以及職工生活保障等問題,這一次的投入,至少,需要三億左右的資金,這筆資金,怎麼來。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隨著周傳家的話音落下,聶振邦的目光卻是突然轉向了旁邊的姚定國,微笑著道:“定國同志,紅江紡織廠雖然是省屬企業,但是,總歸是在紅城市的管轄範圍之內,戶籍關係以及市政等方面,都還是屬於紅城市管轄。你有什麼好的建議沒有?”

文寶貴調離之後,作爲文寶貴的親家,姚定國在紅江省委班子裡面,卻是成爲了孤家寡人,和聶振邦合作,這是姚定國不得不選擇的一個事情。

事實上,這半年時間下來,姚定國也的確是這麼做的,聽著聶振邦的話,姚定國微微點頭道:“聶書記,我倒是覺得,可以這樣,省委省政府以及國資委、財政廳、審計廳等單位聯合組成一個工作組,重新對紅江紡織廠進行資產評估審計。最終,評估的資產,再加上預計投入的資金三億。打個比方,如果是14億資產,那麼,加起來就是17億,可以折算成17億股。然後,根據個人自願爲原則,對紅江紡織廠的職工進行認購。這裡面,設定一個國資委佔股的比例。缺額部分可以考慮引進投資。這樣一來,在貸款償還方面,相信,不會成問題。另外,成立新的董事會和管理層。我覺得,這樣的話,比較好一點。”

姚定國的話一落下,這邊,宋忠國等人的臉色一變,宋忠國卻是有些爲難道:“聶書記,這樣的話,怕是會有阻礙啊。”

宋忠國的話語,頓時讓聶振邦的眉頭皺了起來,姚定國的意見聶振邦很是滿意,一方面,充分考慮了紅江紡織廠職工的情緒,另外,引進投資者,也能更好的促進企業的發展。否則的話,靠現在的班子,再怎麼搞也是換湯不換藥。

隨即,臉色一沉,道:“老宋,你覺得,怎麼改制纔算合適?”

第492章 堅持三天第516章 家宴第865章 奧斯曼將軍第541章 李麗雪要出國第866章 實力展現第90章 我們是兄弟第409章 強行買房子第940章 憶苦思甜第743章 深談第319章 江北省委常委會議第22章 引發轟動第743章 深談第841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923章 意外驚喜第894章 新氣象第33章 事情鬧大了第366章 陰溝裡翻船第67章 國家賠償第837章 項目啓動第303章 有恃無恐第551章 重大新聞第1217章 爲官要低調第435章 這下玩大了第501章 林正星外逃第28章 開創盛世華夏第585章 颱風來襲第926章 各懷心思第1099章 順便跑個部第928章 宣傳的風向第809章 調查組第591章 救災資金第516章 家宴第275章 近鄉情怯 蔡晉第71章 賭約第1159章 百年汽車品牌332 羅副部長很不爽第1016章 宴無好宴第600章 禽獸不如第225章 梨縣的變化第29章 佈局粵東第1114章 農民之苦第27章 祖孫對話第131章 計劃啓動第998章 命苦不能怪政府第519章 望海市的尷尬第507章 省委格局調整第782章 立軍令狀第680章 輿論壓力第600章 禽獸不如第58章 國家機工委第198章 政府還在!第1190章 赴京準備第579章 停工了第1137章 都是明白人第1224章 坦然應對第1162章 事在人爲第1029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843章 把黨旗豎起來第928章 宣傳的風向第1203章 汽車城調研第1081章 前所未有的團結第1091章 利益是相同的第1149章 項目遇冷第695章 事在人爲第193章 招商大局第500章 聶振邦的部署第852章 沈總召見第636章 大記者第124章 攔住國道收費第881章 取捨第954章 如何取捨第911章 一天跑了八部委第584章 汪建華登門第552章 趙卓斌被批第821章 農業的春天第443章 李國華使絆子第1081章 前所未有的團結第705章 聶家的聚會第125章 伸手要官第586章 海堤決口第446章 扳倒李國華第297章 第一個案子第1035章 交鋒於無形第554章 深夜的電話第1121章 各方的反應第850章 舉國哀悼第734章 重要證據第190章 堅決打倒第47章 冒牌太子第458章 省長話中有話第521章 思平區的投資軟環境第898章 招標大會第387章 突擊檢查第87章 下馬威第41章 聶振邦是我的第1186章 你算什麼東西第755章 破局第156章 聶振邦的頭大了第101章 雲家大少第36章 又一篇文章
第492章 堅持三天第516章 家宴第865章 奧斯曼將軍第541章 李麗雪要出國第866章 實力展現第90章 我們是兄弟第409章 強行買房子第940章 憶苦思甜第743章 深談第319章 江北省委常委會議第22章 引發轟動第743章 深談第841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923章 意外驚喜第894章 新氣象第33章 事情鬧大了第366章 陰溝裡翻船第67章 國家賠償第837章 項目啓動第303章 有恃無恐第551章 重大新聞第1217章 爲官要低調第435章 這下玩大了第501章 林正星外逃第28章 開創盛世華夏第585章 颱風來襲第926章 各懷心思第1099章 順便跑個部第928章 宣傳的風向第809章 調查組第591章 救災資金第516章 家宴第275章 近鄉情怯 蔡晉第71章 賭約第1159章 百年汽車品牌332 羅副部長很不爽第1016章 宴無好宴第600章 禽獸不如第225章 梨縣的變化第29章 佈局粵東第1114章 農民之苦第27章 祖孫對話第131章 計劃啓動第998章 命苦不能怪政府第519章 望海市的尷尬第507章 省委格局調整第782章 立軍令狀第680章 輿論壓力第600章 禽獸不如第58章 國家機工委第198章 政府還在!第1190章 赴京準備第579章 停工了第1137章 都是明白人第1224章 坦然應對第1162章 事在人爲第1029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843章 把黨旗豎起來第928章 宣傳的風向第1203章 汽車城調研第1081章 前所未有的團結第1091章 利益是相同的第1149章 項目遇冷第695章 事在人爲第193章 招商大局第500章 聶振邦的部署第852章 沈總召見第636章 大記者第124章 攔住國道收費第881章 取捨第954章 如何取捨第911章 一天跑了八部委第584章 汪建華登門第552章 趙卓斌被批第821章 農業的春天第443章 李國華使絆子第1081章 前所未有的團結第705章 聶家的聚會第125章 伸手要官第586章 海堤決口第446章 扳倒李國華第297章 第一個案子第1035章 交鋒於無形第554章 深夜的電話第1121章 各方的反應第850章 舉國哀悼第734章 重要證據第190章 堅決打倒第47章 冒牌太子第458章 省長話中有話第521章 思平區的投資軟環境第898章 招標大會第387章 突擊檢查第87章 下馬威第41章 聶振邦是我的第1186章 你算什麼東西第755章 破局第156章 聶振邦的頭大了第101章 雲家大少第36章 又一篇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仓市| 葫芦岛市| 河西区| 台中市| 泗洪县| 周口市| 泸定县| 商南县| 隆子县| 延长县| 荆门市| 通州市| 林芝县| 汕头市| 颍上县| 尚义县| 兰州市| 乌拉特中旗| 临猗县| 思茅市| 全椒县| 乐亭县| 义马市| 呼玛县| 安乡县| 临夏市| 沙田区| 辽阳市| 许昌市| 贡觉县| 来安县| 天长市| 恩平市| 贵南县| 新民市| 仙游县| 淮阳县| 洪雅县| 漳州市| 原平市| 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