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
2013年過去,來到了2014年。
開春沒幾天。
陳揚就接到了震旦大學蘇義陽的電話,問陳揚有沒興趣回學校上課。
陳揚一愣。
以爲是蘇義陽讓陳揚報震旦的研究生。
但說實話。
陳揚對於研究生啥的並不感興趣。
他要是感興趣,當時畢業了之後就報了。
而且以當時陳揚的條件。
只要陳揚報了,那絕對是保送。
但令陳揚沒想到的是,蘇義陽所說的上課,是讓陳揚去學校教書。
陳揚有些目瞪口呆:“蘇校,您說教書?”
“是啊。”
“教啥,我不會啊?!?
“網絡文學啊,現在國內要說對於網絡文學最有研究的,非你莫屬了。你回學校教網絡文學,也算是我們震旦一大創新?!?
“這個這個,好像震旦講師的身份得博士畢業。”
“那只是通常。再說,你現在都拿了網絡文學高級職稱,相當於正教授。又拿了六個一工程獎,學校方面完全可以破格提拔。不過,教授不可能,可以先給你副教授,等再教幾年,正教授應該沒問題?!?
“這個,這個……”
“還考慮啊,教授都不香?”
“不是不香。蘇校,您也知道。我這個工作平時要碼字,偶爾教下書可以,但真要一直在學校,真沒時間?!?
“你就這麼喜歡寫書?”
“是啊?!?
“不怕以後寫不來?”
“有考慮過。但,我這個人比較有新鮮感,每天都在接受新事物。要說以後寫得作品怎麼樣我不敢保證,但要說以後能不能寫,我應該還能寫?!?
“你小子。這樣啊……我想想。要不這樣,一直讓你呆在學校你也爲難,讓你來當震旦課座教授怎麼樣?!?
“就是每年搞幾期講座性質?”
“差不多,但不是講座,還是上課,就是不需要像講師教授一樣每天都上課,也不需要天天呆在學校?!?
“那沒問題?!?
陳揚點頭。
……
“不揚神,聽說你當震旦大學教授了?”
“我去,誰說的?”
“震旦大學都有通報呢?!?
“呃,好吧。不過不是教授,是客座教授?!?
“一樣的意思?!?
對於陳揚擔任教授一事,很快就在圈內傳播了開來。
一衆作者朋友眼睛裡充滿著星星。
陳揚走的每一步,都是讓他們無比的嚮往。
寫書寫得好。
其他社會活動上也是牛逼。
現在好了。
直接就是教授。
而且還是頂級學府裡面的教授。
這般成績。
wWW●Tтkд n●℃o
放在小說裡面,當真是光宗耀祖了。
“對了,不揚神,震旦上課講什麼?”
“其他我也不會,就講網絡文學?!?
“哇噻噻,我想來聽課,可不可以?”
“要是真想聽,到時候我來安排一下,應該可以?!?
“聽了能不能成爲大神……”
“哈哈哈,或許有機會。”
陳揚笑著回答。
至於有沒有機會,這個真說不準。
шшш?Tтkā n?c○
畢竟網文這東西。
要想成爲大神。
天賦,氣運,努力……三者當中,你必需滿足兩個。
但對於大部份人來說,三者當中,很多人只滿足其中一個條件。
甚至其中一個條件,也不見得就達標了。
所以成神,一直是無數作者的夢想。
但要是陳揚講課……那就令當別論了。
這可是網文第一人的課。
這可是中原五白之天下第一白的課。
就算是聽了他的課不能成神,對於一衆作者來說也是受益無窮。
……
陳揚成爲震旦大學課座教授的事情,很快就傳遍了震旦。
震旦這一邊行動也很快。
陳揚前往震旦之前,一系列的手續就給陳揚給辦好了。
還給陳揚安排了辦公室和教授公寓。
另外也早早的就給陳揚安排了《網絡文學發展史》的課程。
這個課程不算是震旦的必修課。
你可以當他是一門選修課。
或者不選也沒有關係,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聽,沒興趣也可以不去。
爲了不佔用太多陳揚的時間,學校方面給陳揚一個星期安排了一節課。
但雖然是一節課。
可是震旦這一邊將課程排好,幾乎震旦大一至大四一衆學子亦是紛紛報名。
甚至還有不少研究生,博士生……都想來聽陳揚的課。
再加上還有一些圈內作者也想來聽課。
好在震旦這一邊限制了人數。
暫時只允許200人。
至於爲什麼要限制人數。
畢竟陳揚是講課,不是搞演講。
搞演講越多人越好。
但上課,還得人少一些。
最好的話,陳揚覺得100個人以內。
這樣他纔有更多精力與一衆學子互動。
當然。
至於其他沒有報名的,這一邊學校也會錄好視頻。
要是感興趣,可以下載陳揚的上課視頻。
而要實在是等不及,震旦這一邊也安排了直播。 ……
一個星期之後。
陳揚在震旦的《網絡文學發展史》課程正式開始。
陳揚一進場。
一衆同學都是興奮的站起來,異口同聲的說道:“老師好?!?
“同學們好,請坐。”
陳揚不知道其他的大學會不會一直按著傳統。
反正震旦一直堅持從小學上課的禮法。
每當上課的時候,都是一衆學子起立,向老師問好。
老師點頭之後,一衆同學這才座下。
“各位同學,好久不見,我是陳揚,此前幾年也在震旦上學。但一恍時間,畢業已經多年。接到蘇校邀請,想讓我在震旦開幾節課。我呢,雖然學的是漢語言文學。不過,要我講漢語言文學,那實在是沒資格。好在寫了這麼多年的網絡小說,對於網絡文學倒是有一定的瞭解。所以接下來這一段時間,我將與大家一起分享網絡文學?!?
“不過,上課之前,我看了看名單。我很奇怪啊,你說學中文,學文科類的一衆同學對於我的課感興趣。怎麼學理科的,學工科的……對於網絡文學也這麼感興趣?”
這讓現場衆人大笑。
其中一位工科博士站了起來:“陳揚老師,我雖然學的是工科,但我一直有一個成爲作家的夢?!?
另一位也站了起來:“我也是?!?
“我也是?!?
不少人都是舉手。
可以說。
不管是學文科的,還是學理科的。
成爲作家,可能很多人都曾經想過。
可惜後來因爲種種,最後成爲不了。
但哪怕如此,大家內心其實對於寫作,對於成爲作家還是很期待的。
畢竟。
作家就像上帝一樣。
每一次寫作,作家就像上帝造夢。
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的職業啊。
陳揚也是微微笑了起來。
他其實也是啊。
只不過。
他比不少人更爲幸運一些,能成爲作家。
而且還能靠這一行吃得上飯。
“看來大家都想成爲作家啊。不過,我研究了一下。不管是我們震旦還是北大更或是清華,都沒有專站培養大家成爲作家的課程。甚至,都沒有一門培養大家怎麼寫小說的課程。就拿我們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來說,講的也是古代文學史,現代文學史,文學評論……等等。”
“很多時候不少人會懷疑,講這些有沒有用,講這一些好像與能不能成爲作家,並沒有太大的聯繫。但事實上,寫作這種東西並沒有一個具體的工式,我們只能通過對於其他一系列與文學相關的理解,最終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寫作道路。”
“不過在網絡文學這一塊來說,我覺得稍微會比傳統寫作更爲清晰一些?;蛟S,聽完我的課程之後,大家對於網絡文學,以及如何寫網絡小說,就有了一個大概的概念?!?
和大家稍微互動了一下。
陳揚便正式開講。
“說起來,網絡文學的歷史很短。我們目前普遍定義的網絡文學元年,是1997年痞子蔡寫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當然,在他之前,有沒有網絡文學?當然也有。不過,那個時候可能大家還不是特別將這個文學定義爲網絡文學,直到他出名之後。”
“有沒有同學能夠說一下,什麼是網絡文學?”
陳揚提了一個問題。
很快就有學子舉手回答:“發在網上的作品,就是網絡文學。”
陳揚點頭:“說得非常好。”
陳揚繼續說道:“理論上來說,發在網上的作品就是網絡文學。但,他只是網絡文學1.0時代。在當時,雖然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我們知道了他是網絡文學。可是,當時的網絡文學與我們現在的網絡文學並不一樣。”
“在當時,所有人都認爲,只要我把作品發到網上,那他就是網絡文學了。於是,因爲這個概念,當時產生了第一代網絡文學網站,榕樹下?!?
陳揚一邊說,一邊打開PPT。
“大家也可以搜索一下這個網站?!?
“這個網站站長叫朱威廉,他是一位美籍華人。創建網站的時候,他也沒有太大的想法,就是他喜歡寫點東西,網上又有這麼多志同道合的人,於是他就創建了。並且,在創建之初,榕樹下也取得了比較好的發展,並吸引了很多現在我們都能叫得出名的一衆作家。”
“比如李尋歡,安妮寶貝,今何在,郭小四,韓韓……等。這一些作家,有一大堆還活躍於目前文壇,並且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那麼,問題來了,這些作家當時成名,真的是天賦亦稟嗎?”
此時。
直播間處。
一衆網友,以及一衆圈內的作者也是議論紛紛起來。
“是啊,這些作家不就是有很強天賦嗎?”
“李尋歡,韓韓……他們肯定有很強天賦啊。”
臺下一衆同學也是這般認爲。
陳揚卻是笑了笑:“要說天賦,多少有一些天賦。但真正讓他們成名的,不是他們的天賦,而是載體的不一樣?!?
“陳揚老師,什麼是載體?”
“就是承託文字的物體。”
陳揚說道:“最早文字的載體可能就是大地,巖石……我們的祖師拿著石頭或者是樹枝,在大地上畫畫,在石壁上創作。但是,時間一長,這一些字或圖都會消失。後來,我們的祖先就想到了在龜甲上面刻字,於是就有了甲骨文?!?
“再後來生產力更爲先進了,我們的祖先就在織物,如布,綿,錦……上寫字。再到後面,就是到竹子上寫字,於是有了竹簡。再後來發明了紙……直到互聯網出現之前,我們一直都是在紙上寫字?!?
“當然也不完全是。在發明紙之後,我們的載體也有過一些變化。比如,我們出現了一些雜誌,報紙,期刊……等等,這一些載體雖然也是紙,但每一個載體的內容都有很大的不同。拿最早的甲骨文來說,因爲龜甲很硬。要想刻在上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們祖先所刻的甲骨文並不多,每次刻字都是幾十個字,一百多個字左右,有的甚至就只有幾個字?!?
“而到了織物,竹簡時期。寫字就更爲容易了,但也只是相對容易。寫在布上容易是容易,但布太貴,穿都不一定有這麼多衣服來穿,更不用說拿來寫字。於是更多的是寫在竹子上,可寫在竹子上其實也不方便,至少在攜帶這一塊不是很方便。既然寫在竹簡上不方便,所以很多寫在竹簡上的文字一般也不長?!?
“比如說道德經,只有5000字。論語也是1萬多字,易經也只有幾千字。爲什麼他們不寫長,因爲寫長一來攜帶不方便,二來也不容易傳播與複製。最長的就是寫在竹子上的史書了,如漢書,大概有70多萬字。但這70萬字,也是作者花了40年的時間才寫成。要是換成我,70萬字,高峰時期,我一個月搞定。”
“噗……”
冷不防的陳揚一句我一個月搞定70萬字,卻是讓衆人目瞪口呆。
隨後則是掌聲瘋狂襲來。
直播間內一衆同行作者樂不可吱,沒想到不揚神在上課的時候都來了一個裝逼。
不過裝逼是裝逼。
但人家一個月70萬字是真的。
當時陳揚在寫《我有一個裝逼打臉系統》的時候,就瘋狂的更新過。
你不服都不行。
“直到紙的出現,我們所寫作品的長度,這纔多了起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載體的不同,對於書寫內容有著非常大的限制。甚至就是有了紙之後,也不是你想寫長就寫長。一系列的作品除了受到紙的約束之外,還會受到當時印刷條件的約束。有很多先賢寫的經典,因爲沒有得到很好的保存與印刷,也就沒有流傳下來?!?
“我們回到榕樹下這一個網站。可以說,榕樹下爲代表的網絡平臺做爲網絡文學的載體,他又與傳統的紙質有了很大的區別。
這讓大家在上面所寫的內容,可能不再是與傳統紙質出版的那些作品一樣。
之前沒有紙的時候,是字寫得少,每一句都像微言大義。
有了紙之後,作品寫得長了,內容也變得更爲豐富了。
於是出現了小說,戲曲……等在當時並不當文學的類目。
? ttκā n? ¢ ○
再到近現代。
又有了散文,現代詩,小說,劇本等。
那麼。
由紙再到互聯網。
他又有了一個巨大的變革。
初期1.0版本的變革,他還是那麼的巨大。
他的變革是寫作手法的不一樣。
他的寫作手法更爲的天馬行空,更爲的富有想象力,更爲的接地氣,也更爲的語言多樣化。
隨即。
大屏幕上,陳揚例出了“今何在”的名言: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
我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
我要這衆生,都明白我意;
我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