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七十章 另立新君

大晉428年七月二十八日上午,在武進城外宿州廂軍的大營一處帷帳內(nèi),宿州州牧張明奇環(huán)視了一下齊聚在這裡的多名謀士和將領(lǐng),臉色很平靜的說道:“本官接到皇帝密旨的事情,已經(jīng)被十三世家得知,如今兵部太尉竇巖派來的人,就在武進城內(nèi),是來勸阻我們宿州廂軍兵進京城的!”

雖然皇帝劉恆後來派人給張明奇又送來了一份召他去蒼龍城覲見的旨意,不過張明奇並不準(zhǔn)備以這個名義帶兵去京城,張明奇準(zhǔn)備直接公佈皇帝劉恆給他送來的密旨,他們宿州廂軍可是奉旨討逆。

所以對於十三世家得知了密旨的事情,張明奇心中並不在意,甚至張明奇還希望十三世家能因此而除掉皇帝劉恆,那樣的話,張明奇就可以高舉爲(wèi)皇帝復(fù)仇的旗號,奪取蒼龍城,到時候張明奇能選擇的餘地可就多了。

張明奇接著說道:“兵部太尉竇巖爲(wèi)了不讓我們宿州廂軍去京城,甚至答應(yīng)讓本官兼任廉州的州牧,還把廉州境內(nèi)各級文武官員的任命以及廉州的賦稅都交給了本官,另外還給了本官十五個廉州廂軍的編制,而且看樣子,只要我們宿州廂軍按兵不動,本官再向兵部太尉竇巖討要一個州也沒有問題。”

張明奇麾下大將吳瓚這時說道:“主公,這次我們有皇帝給的密旨,絕對是一個天賜良機,萬萬不可放棄進兵京城的機會!”

張明奇麾下另外一位大將周繼陵也說道:“主公,我們?nèi)ドn龍城,甚至有奪取整個大晉的機會,絕不可因小利而放棄!”

張明奇的表弟劉豐寶以及幾名謀士,則並沒有出聲說話,他們都是跟著張明奇一起來到武進城的,對張明奇心中所想已經(jīng)非常清楚。

至於帷帳內(nèi),宿州廂軍十五個衛(wèi)的統(tǒng)領(lǐng),只是互相看了看,並沒有人說話,這個場合,還沒有他們說話的份。

張明奇聽到手下兩員領(lǐng)兵大將的話,臉上露出了笑容,然後開口說道:“看來大家的意見都一樣,這次說什麼,我們宿州廂軍也要到京城去轉(zhuǎn)一轉(zhuǎn)了!”

接著張明奇對謀士唐焱說道:“唐先生,既然十三世家已經(jīng)得知我們宿州廂軍接到了皇帝密旨的事情,那麼就麻煩唐先生起草一份聲討十三世家的檄文,讓大晉各州郡都瞭解到,我們宿州廂軍是奉旨討逆!”

謀士唐焱馬上恭聲說道:“遵命,主公!”

張明奇隨後對麾下三名領(lǐng)軍大將以及十五個衛(wèi)的統(tǒng)領(lǐng)說道:“各個衛(wèi)做好啓程前的最後準(zhǔn)備,特別是糧草一定要帶足了,這次我們宿州廂軍去京城,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能縱兵搶糧!”

劉豐寶問道:“主公,如今我們十五個衛(wèi)都已經(jīng)聚在了武進城外,那我們什麼時候啓程趕赴京城?”

張明奇沉吟了一下說道:“各衛(wèi)將士在武進城這裡休整兩日,後天一大早,我們宿州廂軍就向京城開拔!”

當(dāng)天晚上,張明奇正與麾下三名領(lǐng)兵大將商量去京城的進軍路線,謀士唐焱突然闖進帷帳內(nèi),“主公,剛剛從京城傳來消息,十三世家弒君了!”

張明奇一下子站了起來,一臉激動的對謀士唐焱喊道:“你再說一遍!”

“主公,皇帝已經(jīng)被十三世家殺掉了,如今消息已經(jīng)傳遍了整個京城!”

“哈哈!真是天助我也!趕快讓人收購白布,我們宿州廂軍要戴孝討逆!”

此時在蒼龍城的兵部太尉竇巖的府邸,竇巖咬牙切齒的對驃騎將軍蕭素、驃騎將軍李弘和驃騎將軍何光宗說道:“泄露皇帝被殺的人一定要查出來,老夫要把此人碎屍萬段!”

皇帝劉恆是在七月二十四日的一大早被刺殺身亡的,結(jié)果當(dāng)天晚上,蒼龍城內(nèi)就傳出了十三世家弒君的消息,並且在短短幾天時間內(nèi),這個消息已經(jīng)傳遍了整個京城。

驃騎將軍蕭素苦笑說道:“竇太尉,當(dāng)日守衛(wèi)皇宮的五千禁軍,直到今天也沒有一人離開過皇宮,宮中的太監(jiān)和宮女同樣也沒有人離開過,想要查出消息是怎麼透露出去的,根本無從下手!”

旁邊的吏部太尉楊仲沉聲說道:“看來刺殺皇帝的幕後黑手,能量非常之大,我們想要在短時間查出誰是幕後黑手看來是不太容易了,現(xiàn)在當(dāng)務(wù)之急是趕快另立新君,把皇帝被殺的事情平息下去。”

此時十三世家之中的朝廷重臣,都聚在兵部太尉竇巖的府邸。

工部太尉孫明韜點頭說道:“確實應(yīng)該趕快另立新君,最好從宗室之中,找一個歲數(shù)小的,以方便我們十三世家的控制!”

兵部太尉竇巖隨即說道:“我提一個人選,先皇劉辯的四子劉盛,大家認(rèn)爲(wèi)如何?”

吏部太尉楊仲點頭說道:“我贊同,劉盛今年剛剛九歲,如果立劉盛爲(wèi)新君,我們十三個人依然可以擔(dān)任顧命大臣,繼續(xù)掌控朝堂。”

戶部太尉鄭楷跟著點頭說道:“我也贊同,劉盛怎麼說也是先皇劉辯之子,已故皇帝劉恆的親弟弟,而且劉盛的母親只是出生在普通人家,這樣也不會有外戚能威脅到我們十三世家。”

其餘各世家的朝廷重臣,對立劉盛爲(wèi)大晉的新皇帝,也沒有什麼異議,於是大晉下一任的皇帝,就被這十三位朝廷重臣這樣決定了。

吏部太尉楊仲對兵部太尉竇巖問道:“竇太尉,宿州州牧張明奇那裡怎麼樣?”

兵部太尉竇巖嘆氣說道:“情況很不妙,老夫派往宿州的人,用飛鴿傳回了書信,宿州州牧張明奇已經(jīng)在宿州北部重鎮(zhèn)武進城,集結(jié)了一百多萬軍隊,而且張明奇對我們十三世家給出的條件,好像並不上心。”

驃騎將軍何光宗隨即說道:“張明奇此人可謂是野心勃勃,如今他掌握著已故皇帝劉恆的密旨,加上皇帝劉恆又被人刺殺,張明奇必定會抓住這次的機會,進兵蒼龍城的,我甚至懷疑皇帝劉恆被刺殺,與張明奇也有著莫大的關(guān)係!”

吏部太尉楊仲冷聲說道:“既然張明奇不願意與我們十三世家和平相處,那麼刺殺皇帝劉恆的兇手就是張明奇了,至於張明奇手中的密旨,我們可以視爲(wèi)矯詔!”

驃騎將軍李弘應(yīng)聲說道:“楊太尉這個主意好!把刺殺皇帝劉恆的罪名放在張明奇頭上,等於是一石二鳥,既可以讓我們十三世家擺脫弒君的罪名,又可以把宿州廂軍兵進蒼龍城視爲(wèi)謀反!”

兵部太尉竇巖點頭說道:“如果宿州廂軍執(zhí)意要進兵京城,那麼也只好如此了,但願張明奇不要太貪婪,不然避免不了一場大戰(zhàn)!”

吏部太尉楊仲又說道:“在宿州廂軍來京城之前,我們最好先把城郊的黔州州牧劉崇、邳州州牧劉垣和欽州州牧劉篤安撫了,最好不要動武,現(xiàn)在我們最大的敵人已經(jīng)變成了宿州的廂軍。”

兵部太尉竇巖沉吟了片刻說道:“劉崇、劉垣和劉篤,都不是魯莽之人,他們應(yīng)該明白,現(xiàn)在的情況,一旦讓張明奇入主蒼龍城,說不定大晉王朝就會亡於張明奇之手了。”

在七月二十八日的傍晚,兵部太尉竇巖派自己的侄子竇寵,來到了被禁軍包圍的黔州州牧劉崇、邳州州牧劉垣和欽州州牧劉篤三支軍隊的大營內(nèi)。

在一個只有竇寵、劉崇、劉垣和劉篤的帷帳內(nèi),竇寵沉聲說道:“可能三位州牧大人還不知道,皇上已經(jīng)在七月二十四日的清晨,被刺客刺殺身亡了!”

“什麼?皇上被刺身亡?你們十三世家是要造反嗎?”黔州州牧劉崇憤怒的大吼道。

欽州州牧劉篤兩步來到竇寵身前,揪著竇寵的衣領(lǐng),咬牙切齒的說道:“你們十三世家竟然連弒君的事情都做出來了,你們到底要幹什麼?”

邳州州牧劉垣聽了竇寵的話,苦笑著搖了搖頭,只是長長嘆了一口氣,並沒有說什麼。

竇寵聳了聳肩說道:“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皇上被刺身亡,與我們十三世家沒有半點兒關(guān)係,按照目前的局勢,皇上被殺對我們十三世家是不利的,我們十三世家沒有理由在這個時候弒君,我們懷疑皇上被殺與宿州州牧張明奇有關(guān)。”

竇寵的話讓劉崇、劉垣和劉篤三人陷入了沉默,確實如竇寵所言,現(xiàn)在就把皇帝劉恆殺掉,對十三世家可沒有好處。

竇寵接著說道:“現(xiàn)在宿州州牧張明奇手中掌握著已故皇帝的密旨,而且宿州廂軍即將進兵京城,三位州牧大人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張明奇入主蒼龍城,他還會甘心做大晉的一名臣子嗎?三位州牧大人不要忘了,張明奇幾個月前,還是紅巾軍的匪首!”

黔州州牧劉崇沉聲問道:“你們十三世家是怎麼想的?”

竇寵說道:“我們十三世家準(zhǔn)備推舉先皇劉辯的第四子劉盛爲(wèi)新君,如今張明奇這個大敵將臨,我們十三世家不希望與三位州牧的軍隊自相殘殺,希望三位州牧大人能儘快帶領(lǐng)軍隊返回各州。”

黔州州牧劉崇看了看其他兩位州牧,然後說道:“可否容我們?nèi)松塘恳幌隆!?

竇寵趕忙說道:“理應(yīng)如此!”

如今形勢比人強,劉崇、劉垣和劉篤三人知道,如果他們不同意十三世家的要求,那麼禁軍必將對三人的軍隊展開進攻,以消除京城目前不穩(wěn)定的因素。

最後竇寵與這三位宗室當(dāng)中的實力派達(dá)成了一致,劉崇、劉垣和劉篤三人在參加完新皇的登基大典之後,就會帶著各自的軍隊,離開京城的京郊,分別返回黔州、邳州和欽州。

大晉428年八月一日,年僅九歲的劉盛,就被十三世家推上了大晉的皇位,經(jīng)過一場簡單而隆重的登基大典,劉盛這個九歲的孩子,成爲(wèi)了大晉名義上的統(tǒng)治者。

劉盛的親生母親趙氏,則成爲(wèi)了當(dāng)朝太后,不過趙太后並沒有垂簾聽政的權(quán)利,朝廷的權(quán)利落在了兵部太尉竇巖、吏部太尉楊仲、禮部太尉王之煥、刑部太尉趙伯然、工部太尉孫明韜、戶部太尉鄭楷、兵部尚書韓仁吉、吏部尚書吳子豫、戶部尚書張順然、刑部尚書陳斯凱、驃騎將軍蕭素、驃騎將軍李弘和驃騎將軍何光宗,這十三名顧命大臣的手中。

在萬里之遙的魯國都城濛源城的皇宮中,黑蝶指揮使張襄對魯國皇帝姜晟稟告道:“陛下,我們黑蝶在晉國京城的人,爲(wèi)了給晉國製造出更大的混亂,趁著晉國十三世家囚禁晉國皇帝的機會,直接刺殺了晉國皇帝,如今晉國的局勢已然更加混亂,絕對不會有精力再去理會焦國、荀國、谷國和賴國之事,我們大魯國可以放心的吞併上述四國了!”

皇帝姜晟眉頭皺了一下問道:“沒有留下什麼隱患吧?”

張襄肯定的說道:“陛下放心,晉國人絕對不會懷疑到我們大魯國的頭上。”

皇帝姜晟說道:“如今我們大魯國的八個充當(dāng)主攻的軍團,以及三個作爲(wèi)預(yù)備隊的軍團,還有一百八十萬輔兵,都已經(jīng)彙集到了與焦國、荀國、谷國和賴國的邊境上,這個時候朕不希望節(jié)外生枝,影響了我們大魯國吞併焦國、荀國、谷國和賴國的計劃。”

張襄趕忙說道:“這次刺殺晉國皇帝,我們黑蝶確實做的有些魯莽,還請陛下責(zé)罰。”

皇帝姜晟擺手說道:“不管怎麼樣,能成功刺殺了晉國皇帝,也算是大功一件,對有功之人,一定要給予重賞!”

“是,陛下!”

“對了,焦國、荀國、谷國和賴國有沒有察覺我們大魯國近期調(diào)兵的動作?”

“啓稟陛下,根據(jù)我們黑蝶佈置在四國境內(nèi)的人員傳回來的情報,四國應(yīng)該還沒有察覺我們大魯國已經(jīng)在邊境聚集了數(shù)百萬大軍,四個國家各自邊境的軍隊,依然如常,四國並沒有向邊境有任何增兵的舉動。”

“看來上天也在幫助朕,那麼原定計劃不變,八月八日全面向焦國、荀國、谷國和賴國發(fā)起攻擊!”

第四百四十九章 都懷孕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鬥結(jié)束第四十三章 第二道關(guān)卡 上第一章 穿越亂世第八章 分散而逃第十九章 僞才子劉基第三百一十一章 準(zhǔn)備食言的劉基第六百二十二章 魯國增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平靜的安西城第五十二章 暫緩攻寨第七十二章 危機的滄源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兩份大禮包第一百一十五章 越來越少的守軍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jié)起來的西域四大強國第五百八十二章 漫天要價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事只能一個忍字第三十九章 土匪暫退第五百一十三章 深入草原第四百零九章 平息怒火的禮物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個月的日夜鏖戰(zhàn)第五百二十三章 胡人分兵第五百七十九章 儲備的兵力變多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十三世家的底蘊第一百四十一章 兇猛的楊再興第五百一十七章 鬥將逞威 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巧奪旋門關(guān)第四百五十九章 地道攻城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晉屬國的猛將第六十二章 收穫巨大 下第四十三章 第二道關(guān)卡 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肆擴軍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份顯赫的俘虜第一百五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四百一十三章 專業(yè)級的演技第一百六十二章 開啓系統(tǒng)的抽獎功能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箭難放第四百三十二章 吃了兩位副宮主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份顯赫的俘虜第四百八十七章 四國聯(lián)軍的攻擊集團第五百二十四章 實力強悍的喇嘛教第一百零三章 猖狂的秦剛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慘勝第一百五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場大地震第一百四十四章 墜落的帥旗第三百六十五章 有人挺不住了第二百零五章 帶著大軍去接旨第二十六章 災(zāi)民裡的二級武將第三百七十八章 送人頭的要來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銀鷹騎士團第六百五十五章 生擒艾麗卡第六百二十章 初戰(zhàn)告捷第二百二十六章 被流寇追兵盯上的劉猛第一百六十七章 瘋狂大召喚 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鬥將逞威 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兵力翻倍的近衛(wèi)軍團第五百九十八章 趕赴北庭都護府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分勝負(fù)的初遇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弄一個大動靜第五百四十章 東蠻入侵第五百七十一章 東蠻軍團第六百四十二章 車師國投降第四十六章 收編土匪俘虜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守的新女婿第五百四十二章 東南廂軍的條件第三百八十四章 向朝廷要官職第一百零三章 猖狂的秦剛第一百三十二章 騎兵八部第六百零四章 處境堪憂的聯(lián)盟第六百四十一章 歐羅巴帝國的三大軍團第一百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原來是他第三百二十三章 拉皮條的上任聖女第三百七十九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三百九十章 兵不血刃取重鎮(zhèn)第三百六十一章 羣毆也枉然第十三章 受僱傭的流寇第二百八十五章 線索和猜測第四百零五章 竇府晚宴 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羣毆也枉然第七十三章 不惜代價的流寇第六百五十五章 生擒艾麗卡第三百一十七章 讓人無語的朝廷重臣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知節(jié)操爲(wèi)何物第三百四十章 丞相的鬼主意第十一章 鄭家商隊第一百五十章 溪山口的木牆第三百五十章 黑水臺第五百二十三章 胡人分兵第二百一十三章 觀望的上源城守軍第五百六十六章 進入十萬大山第四百二十八章 廣寒宮的提議第二百三十二章 回鶻人的事情第四百一十九章 秦淮十二金釵第一百八十章 準(zhǔn)備守城第五百四十一章 入侵的原因第六十章 生擒匪首第一百三十四章 提前結(jié)束的搶劫第一百二十九章 招惹了一個強敵第二百三十二章 回鶻人的事情
第四百四十九章 都懷孕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鬥結(jié)束第四十三章 第二道關(guān)卡 上第一章 穿越亂世第八章 分散而逃第十九章 僞才子劉基第三百一十一章 準(zhǔn)備食言的劉基第六百二十二章 魯國增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平靜的安西城第五十二章 暫緩攻寨第七十二章 危機的滄源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兩份大禮包第一百一十五章 越來越少的守軍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jié)起來的西域四大強國第五百八十二章 漫天要價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事只能一個忍字第三十九章 土匪暫退第五百一十三章 深入草原第四百零九章 平息怒火的禮物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個月的日夜鏖戰(zhàn)第五百二十三章 胡人分兵第五百七十九章 儲備的兵力變多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十三世家的底蘊第一百四十一章 兇猛的楊再興第五百一十七章 鬥將逞威 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巧奪旋門關(guān)第四百五十九章 地道攻城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晉屬國的猛將第六十二章 收穫巨大 下第四十三章 第二道關(guān)卡 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肆擴軍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份顯赫的俘虜第一百五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四百一十三章 專業(yè)級的演技第一百六十二章 開啓系統(tǒng)的抽獎功能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箭難放第四百三十二章 吃了兩位副宮主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份顯赫的俘虜第四百八十七章 四國聯(lián)軍的攻擊集團第五百二十四章 實力強悍的喇嘛教第一百零三章 猖狂的秦剛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慘勝第一百五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場大地震第一百四十四章 墜落的帥旗第三百六十五章 有人挺不住了第二百零五章 帶著大軍去接旨第二十六章 災(zāi)民裡的二級武將第三百七十八章 送人頭的要來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銀鷹騎士團第六百五十五章 生擒艾麗卡第六百二十章 初戰(zhàn)告捷第二百二十六章 被流寇追兵盯上的劉猛第一百六十七章 瘋狂大召喚 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鬥將逞威 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兵力翻倍的近衛(wèi)軍團第五百九十八章 趕赴北庭都護府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分勝負(fù)的初遇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弄一個大動靜第五百四十章 東蠻入侵第五百七十一章 東蠻軍團第六百四十二章 車師國投降第四十六章 收編土匪俘虜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守的新女婿第五百四十二章 東南廂軍的條件第三百八十四章 向朝廷要官職第一百零三章 猖狂的秦剛第一百三十二章 騎兵八部第六百零四章 處境堪憂的聯(lián)盟第六百四十一章 歐羅巴帝國的三大軍團第一百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原來是他第三百二十三章 拉皮條的上任聖女第三百七十九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三百九十章 兵不血刃取重鎮(zhèn)第三百六十一章 羣毆也枉然第十三章 受僱傭的流寇第二百八十五章 線索和猜測第四百零五章 竇府晚宴 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羣毆也枉然第七十三章 不惜代價的流寇第六百五十五章 生擒艾麗卡第三百一十七章 讓人無語的朝廷重臣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知節(jié)操爲(wèi)何物第三百四十章 丞相的鬼主意第十一章 鄭家商隊第一百五十章 溪山口的木牆第三百五十章 黑水臺第五百二十三章 胡人分兵第二百一十三章 觀望的上源城守軍第五百六十六章 進入十萬大山第四百二十八章 廣寒宮的提議第二百三十二章 回鶻人的事情第四百一十九章 秦淮十二金釵第一百八十章 準(zhǔn)備守城第五百四十一章 入侵的原因第六十章 生擒匪首第一百三十四章 提前結(jié)束的搶劫第一百二十九章 招惹了一個強敵第二百三十二章 回鶻人的事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开区| 永靖县| 青田县| 怀安县| 万州区| 定日县| 吴江市| 类乌齐县| 乐东| 麻阳| 永顺县| 米林县| 灵台县| 曲沃县| 和政县| 昭苏县| 九龙城区| 凤翔县| 余江县| 乌苏市| 涿鹿县| 垫江县| 五大连池市| 肇州县| 怀宁县| 顺义区| 衡南县| 黄石市| 兰溪市| 朝阳区| 天台县| 叙永县| 文水县| 确山县| 托克逊县| 百色市| 塘沽区| 同江市| 珠海市| 芒康县| 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