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章 國人暴動

周厲王貪財(cái)好利,百姓怨不敢言。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羣衆(zhòng)揭竿而起,推翻了他的統(tǒng)治,歷史上稱這次起義爲(wèi)“國人暴動”。

“國人暴動”發(fā)生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不敢言語的“國人”面臨永無休止的壓榨,已經(jīng)到了不發(fā)作不可活的地步。”“國人”也就是居住在京城及四郊之地的貴族及平民。這次起義者多數(shù)爲(wèi)平民百姓,也有少數(shù)被排擠的貴族和在皇室中服役的奴隸。

參加起義的百姓徑直衝向王宮,高呼“交出厲王,取其性命”,厲王見起義隊(duì)伍聲勢浩大,不敢出來,他在隨從的掩護(hù)下,從後院出逃,藏到彘(今山西霍縣)的一個地方,在那裡藏匿了十四年,不敢出門見人,直到去世也末返回京城。

暴動者闖進(jìn)王宮,四處找尋都不見周厲王,就遷怒於太子靜,聲稱:“不交出厲王,就用他的兒子代替。”太子靜聽說暴亂者要?dú)⒆约海浅:ε拢颖嫉秸俟⒓遥屨俟⒊鲋饕狻F鹆x者知道太子靜逃到召公虎家後,又將召公虎的宅院包圍起來,非要讓召公虎交出太子,否則此事不會完結(jié)。

召公虎看著蜂擁而來的暴動者,潸(shan)然淚下,說:“想當(dāng)年我屢次規(guī)勸厲王要施仁政,與民休慼,他就是不聽從,如今百姓羣起而攻之,弄得個四處逃散,真是老天有眼呀!”爲(wèi)了將此事平息下來,召公虎準(zhǔn)備將自己的兒子交出來做替罪羊。家人開始時不肯,他便解釋道:“身爲(wèi)人臣就應(yīng)盡忠。如果我今天把太子交出去,他必死無疑。厲王肯定會以爲(wèi)我把他的兒子視爲(wèi)仇人發(fā)泄怨恨。畢竟我是臣子,事事都得爲(wèi)國君著想。”家裡人聽了之後,也想不出別的辦法,只好把召公虎的兒子扮成太子的模樣交了出去。這樣太子靜的性命才保全下來。

暴動的民衆(zhòng)殺了“太子”後怨氣也就消了,人羣漸漸地散去。

國人暴動後,厲王出逃,“太子”被殺,朝中大臣不敢接厲王回宮,也不敢擁立太子靜即位。於是由召公虎與另一位大臣周公共同管理朝政,這在歷史上稱爲(wèi)“共和行政”。這一年?duì)?wèi)共和元年,從此中國人有了確切的歷史紀(jì)年。

第119章 “智囊”晁錯第249章 湯顯祖哭著《牡丹亭》第32章 老馬識途第193章 一代女皇——武則天第245章 羅貫中敷演三國史第119章 “智囊”晁錯第246章 明代畫壇四大家第175章 魏徵直言敢諫第244章 袁崇煥蒙冤第201章 中朝文化交流的使者崔致遠(yuǎn)第33章 鮑叔牙讓賢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217章 方臘起義第169章 京杭大運(yùn)河第98章 鴻 門 宴第223章 政治家耶律楚材第233章 土木堡乏變第134章 曹植七步成詩第238章 徐霞客歷遊四方第59章 范蠡三遷第54章 “西門豹治鄴”的故事第183章 張旭、懷素學(xué)草書第233章 土木堡乏變第111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120章 罷黜百家獨(dú)尊儒術(shù)第171章 儒、道、佛“三教論衡”第65章 豫讓刺趙襄子第19章 武王伐紂是怎麼回事第64章 韓、趙、魏三家分晉第157章 文帝與“元嘉治世”第97章 先秦時代天文曆法和數(shù)學(xué)成就第237章 三保太監(jiān)下西洋第264章 鄭成功收復(fù)臺灣第245章 羅貫中敷演三國史第136章 司馬昭的野心第117章 貫高守信第100章 楚漢相爭第213章 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第189章 狄仁傑桃李滿門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guān)第273章 女科學(xué)家王貞儀第54章 “西門豹治鄴”的故事第68章 殺馬立誓第10章 父死子繼家天下第243章 胡惟庸案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qū)龔自珍第181章 宮廷女詩人上官婉兒第101章 垓下之圍第2章 黃帝大戰(zhàn)蚩尤第250章 徐霞客漫遊神州第66章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第212章 北宋文壇巨擘——蘇軾第178章 “藥王”孫思邈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91章 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第18章 “文王訪賢”的故事第175章 魏徵直言敢諫第206章 元昊建立西夏國第241章 鄱陽湖大戰(zhàn)第30章 秦穆公任賢第247章 宋應(yīng)星與《天工開物》第84章 荊軻刺秦王第150章 “三絕”畫祖——顧愷之第155章 鍾嶸作《詩品》第65章 豫讓刺趙襄子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227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56章 商鞅變法的主要內(nèi)容第18章 “文王訪賢”的故事第34章 鄭莊公和他的母親第187章 詩壇巨擘杜牧第213章 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第188章 李世民取東都第170章 “時俗共重,以爲(wèi)規(guī)典”第247章 宋應(yīng)星與《天工開物》第190章 張說不做僞證第272章 蒲松齡執(zhí)著寫《聊齋》第32章 老馬識途第116章 蕭規(guī)曹隨第144章 荀灌女搬兵解圍第259章 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第162章 梁武帝做和尚第83章 “毛遂自薦”的典故第66章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第271章 變法英雄譚嗣同第99章 敦煌莫高窟第79章 “完壁歸趙”和“負(fù)荊請罪”第189章 狄仁傑桃李滿門第186章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第159章 孝文帝定計(jì)遷都第97章 先秦時代天文曆法和數(shù)學(xué)成就第108章 綠林、赤眉起義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49章 孫武與《孫子兵法》第271章 變法英雄譚嗣同第6章 精衛(wèi)填海第90章 《周易》是什麼書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184章 “茶聖”陸羽第222章 黃天蕩大捷
第119章 “智囊”晁錯第249章 湯顯祖哭著《牡丹亭》第32章 老馬識途第193章 一代女皇——武則天第245章 羅貫中敷演三國史第119章 “智囊”晁錯第246章 明代畫壇四大家第175章 魏徵直言敢諫第244章 袁崇煥蒙冤第201章 中朝文化交流的使者崔致遠(yuǎn)第33章 鮑叔牙讓賢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217章 方臘起義第169章 京杭大運(yùn)河第98章 鴻 門 宴第223章 政治家耶律楚材第233章 土木堡乏變第134章 曹植七步成詩第238章 徐霞客歷遊四方第59章 范蠡三遷第54章 “西門豹治鄴”的故事第183章 張旭、懷素學(xué)草書第233章 土木堡乏變第111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120章 罷黜百家獨(dú)尊儒術(shù)第171章 儒、道、佛“三教論衡”第65章 豫讓刺趙襄子第19章 武王伐紂是怎麼回事第64章 韓、趙、魏三家分晉第157章 文帝與“元嘉治世”第97章 先秦時代天文曆法和數(shù)學(xué)成就第237章 三保太監(jiān)下西洋第264章 鄭成功收復(fù)臺灣第245章 羅貫中敷演三國史第136章 司馬昭的野心第117章 貫高守信第100章 楚漢相爭第213章 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第189章 狄仁傑桃李滿門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guān)第273章 女科學(xué)家王貞儀第54章 “西門豹治鄴”的故事第68章 殺馬立誓第10章 父死子繼家天下第243章 胡惟庸案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qū)龔自珍第181章 宮廷女詩人上官婉兒第101章 垓下之圍第2章 黃帝大戰(zhàn)蚩尤第250章 徐霞客漫遊神州第66章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第212章 北宋文壇巨擘——蘇軾第178章 “藥王”孫思邈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91章 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第18章 “文王訪賢”的故事第175章 魏徵直言敢諫第206章 元昊建立西夏國第241章 鄱陽湖大戰(zhàn)第30章 秦穆公任賢第247章 宋應(yīng)星與《天工開物》第84章 荊軻刺秦王第150章 “三絕”畫祖——顧愷之第155章 鍾嶸作《詩品》第65章 豫讓刺趙襄子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227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56章 商鞅變法的主要內(nèi)容第18章 “文王訪賢”的故事第34章 鄭莊公和他的母親第187章 詩壇巨擘杜牧第213章 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第188章 李世民取東都第170章 “時俗共重,以爲(wèi)規(guī)典”第247章 宋應(yīng)星與《天工開物》第190章 張說不做僞證第272章 蒲松齡執(zhí)著寫《聊齋》第32章 老馬識途第116章 蕭規(guī)曹隨第144章 荀灌女搬兵解圍第259章 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第162章 梁武帝做和尚第83章 “毛遂自薦”的典故第66章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第271章 變法英雄譚嗣同第99章 敦煌莫高窟第79章 “完壁歸趙”和“負(fù)荊請罪”第189章 狄仁傑桃李滿門第186章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第159章 孝文帝定計(jì)遷都第97章 先秦時代天文曆法和數(shù)學(xué)成就第108章 綠林、赤眉起義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49章 孫武與《孫子兵法》第271章 變法英雄譚嗣同第6章 精衛(wèi)填海第90章 《周易》是什麼書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184章 “茶聖”陸羽第222章 黃天蕩大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后旗| 武山县| 泸西县| 湘乡市| 清丰县| 闽清县| 抚顺县| 尼勒克县| 交口县| 皋兰县| 桃江县| 平江县| 萍乡市| 苍梧县| 襄樊市| 泰兴市| 清河县| 石渠县| 常德市| 阜平县| 大英县| 二手房| 平武县| 盘锦市| 松溪县| 霍城县| 宁武县| 库车县| 灵台县| 都匀市| 桦川县| 宁夏| 长顺县| 徐汇区| 华蓥市| 滦南县| 临海市| 通城县| 卓尼县| 凤山县| 孟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