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國戰(zhàn)八

文天祥的人口掠奪策略到底給大元朝造成了多大的麻煩,一時誰也算不清楚。留守大都的官員們眼下有更著急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如何才能舉辦一個盛大且不落入俗套的入城儀式來歡迎忽必烈的歸來。

平生打了上百次勝仗,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凱旋儀式的忽必烈可不是那麼容易滿足的人。如果凱旋儀式弄得太平淡了,這位性喜歡宏大奢華的皇帝老爺當時不發(fā)做,事後也會把做事不利的奴才們貶謫三千里,發(fā)到雲(yún)南徒手捉大象。可弄得太宏大了也不成,這倒不是籌備入城儀式趙秉溫和郭守敬等人幹活不肯盡力,而是國庫實在拿不出那麼多錢來讓大夥鋪張。

要說大元朝徹底陷入貧困境地,這句話也不對。至少盧世榮用自己鑲金嵌玉的楠木算盤算下來,國庫裡應該還有上千萬兩白銀纔對。可關鍵是這上千萬兩白銀都沒放在它該呆的地方,一些居住在大都城附近的那顏們欠了國家的銀子還不上,也沒人有膽子上門討要。

也不能怪蒙古王公貴族們借了國家的銀子不還,按照成吉思汗起兵時的約定,打下來的國家和搶到的金銀珠寶都是大夥的紅利,每個最初追隨大汗的家族都有資格分一份。用福建那邊剛流傳過來的新名字來形容,就可以說大夥都是國家的股東。你忽必烈好久沒給股東們分紅了,就不能怪股東們把自己的本錢撤出一部分補貼家用。況且了,這年頭物價如開花的芝麻般一天長高一節(jié),連最喜歡用手裡的金銀珠寶跟蒙古人買收稅權(quán)的色目人都紛紛開始撤資了,王爺、那顏們還能不趕緊跟著打黴莊?

“盧大人,這是我和郭大人再次覈算過的開支,加上給將士們的封賞和祭祀時的獻禮,大概需銀七十萬兩!”行右三部事趙秉溫從衣袖中掏出一份帳單,非常憤怒地放在盧世榮面前。

噼裡啪啦的算盤聲被霍然打斷,盧世榮擡起熬紅的眼睛,有氣無力地掃了趙秉溫一眼,半晌,纔不陰不陽地答道,“趙大人啊,你這不是難爲我麼?眼下就是把整個國庫都打掃乾淨了,也拿不出七十萬兩來呀。況且今年夏天處處鬧災,如今入秋多時了,各地的秋糧還沒運送到京。如果我此刻把錢都給了你,一旦城中百姓需要賑濟,我拿什麼去給他們買米去?”

“盧大人,你可知道己經(jīng)是兩次覈算過後的帳單。就連前些年滅宋的時候,入城式搞得都比這規(guī)模大!”趙秉溫吃了一個癟,頭頂立刻火冒三丈。他沒料到盧世榮敢再三於預算上找自己的麻煩。皇上己經(jīng)入了古北口,再有幾天就到大都城外了。如果御輦進了通州,一系列出迎、獻俘、祭天、犒賞的儀式還沒準備好,恐怕除了太子真金外,留守在大都的所有官員都有吃不完的干係。

“是啊,盧大人,當年流國公(宋帝)來歸,奏捷儀式可是花了二百多萬兩呢。光祭天用的玉版,就燒了……”見盧世榮好像不怎麼買趙秉溫的帳,大學士郭守敬趕緊上前替自己的同門說好話。

與趙秉溫不同,他不想因爲凱旋儀式的開支與盧世榮鬧不愉快。他的興趣在天文觀測和城市建設上,這兩項都是開銷甚大的工作,沒有盧世榮主管國庫的這個財神爺支持,任何一項工作他都甭想幹得順利。況且趙秉溫所做預算的確有不少花帳在裡邊,帳目上的文章可能瞞過任何人,卻休想瞞過盧世榮這個一毛不拔的鐵公雞。

“郭大人,你要知道,下官也有下官的難處啊。太子爺那邊宮室需要維護,伯顏丞相還天天催著我給他調(diào)撥糧秣、火炮,大元朝雖然大,卻是個空架子,隨便一捅,到處都是黑窟窿!”盧世榮拔動著手中的算盤,修長的手指象天象臺上的儀器般,片刻都不能停下來。

以小小的中書省右丞身份難爲兩個資歷比自己深,職位比自己高的老臣,盧世榮知道自己這樣做有些出格。但他卻不得不這樣做,因爲接下來他想做的事情,必須著落在郭守敬和趙秉溫這兩人身上。

眼前這兩個人所負責大都城整飭完善工作己經(jīng)結(jié)束,由於當初做預算時沒有考慮到近年物價上漲和交鈔貶值等因素,有一大筆虧空等著錢去補。精明的盧世榮不用看,也知道趙、郭二人打算藉助迎接忽必烈凱旋的花費,把修建外城、整飭街道、翻新民居和疏通大都城內(nèi)各水系的額外開支補回來。

“可,可如果萬歲怪罪下來!您老也知道的,萬歲性喜宏大場面,如果咱們弄得太寒酸了……”郭守敬明知道盧世榮在故意跟自己繞圈子,依舊委婉地勸道。

“對於英明睿智的萬歲來說,保證治下百姓今冬不受凍餓之憂,保證前線將士糧秣、兵器無缺,總比獻俘、告廟這種表面文章重要吧?”盧世榮繼續(xù)不溫不火地打著官腔,彷彿根本不怕忽必烈會怪罪。

“盧大人何出此言,難道在大人眼裡,萬歲掃平遼東,奏凱而歸的大事,就如此不值得一提麼?難道將遼東平定,大元再無後顧之憂的大功,沒必要讓歷代先汗知曉麼?”趙秉溫按耐不住,大聲喝道。

“趙大人莫急,給萬歲祝捷的事情固然馬虎不得,但在盧某眼裡,你花七十萬和花十萬,起到的效果沒什麼差別。況且諸臣們能想到的祝捷儀式,萬歲早看膩了。不如玩些新花樣來,不但給國庫節(jié)省了開銷,而且說不定能賺上大把銀子!”盧世榮搖搖頭,笑著說道。

此刻趙秉溫表現(xiàn)得越沉不住氣,自己討價還價的餘地也越大。如果趙、郭二人一直心態(tài)平和,盧世榮還真不敢輕易把自己想做的事情說出來。

大學士郭守敬遠比自己的師兄趙秉溫聰明,看到盧世榮不斷翻滾的黑眼珠,知道對方是故意給自己設套。咬了咬牙,索性決定打開天窗說亮話。

“盧大人如果有什麼好主意,儘管說吧。皇上己經(jīng)過了古北口,即便放慢速度前行,到大都用不了十日。大人一直拖著銀兩不撥,咱們現(xiàn)在幾乎什麼都沒準備……”

“對,我們兄弟在陛下面前難做,大人未必撇得清!”趙秉溫的大手拍得桌案啪啪做響。自從跟著師父劉秉忠主持大都修建工作以來,他甚得忽必烈父子器重。平時漢族文武見了他都尊一聲趙夫子,很少有人向盧世榮一樣故意找他的麻煩。

“盧某沒做虧心事,自然也不需要撇清什麼。有人呢,拖欠了人家工錢不給,把西城那一片拆得亂起八遭,弄得遍地都是窩擁,恐怕被陛下看在眼裡會有些麻煩。趙大人啊,你說萬歲他興致勃勃地打了勝仗回來,一進城滿眼看到的滿眼都是乞丐和穿不起衣服的苦哈哈,他還會高興麼?”

“你!”趙秉溫口裡沒了詞,他在預算中加了那麼多花帳,爲的就是解決大都城整飭市容而帶來的負面影響。這所城市歷經(jīng)遼、金、元三個朝代,悠長的歷史造就了它的與衆(zhòng)不同的繁華,同時也造就了城市內(nèi)部和周邊地區(qū)建築羣的混亂。

蒙古人得到此城後,聽信劉秉忠的占卜,認爲舊城選址不吉。所以棄舊建新,劉秉忠、張柔等人按照山川形勢、城郭經(jīng)緯以及星象、運數(shù)等概念邊建邊拆,拆了十多年才造出一個雛形來。而前年忽必烈聽信色目商人之言,認爲大都城乃大元的中心,天子威儀的象徵,所以命趙秉溫、郭守敬根據(jù)商人的描述整飭整個大都城面貌,別的姑且不論,其繁華程度上一定要超過文賊佔據(jù)的福、泉兩州。趙秉溫、郭守敬二人都是建城名家,根據(jù)色目商人的描述打造一個金壁輝煌的城市在別人眼裡無異癡人說夢,在他們眼裡裡卻是輕而易舉。但在除了打造無生命的建築外,如何讓有生命的人也像福、泉兩州的百姓那樣富有,自信,卻遠遠超過了他們所能。

花費了一年半時間,商人傳言裡福、泉兩州所擁有的那些便利設施大都城都具備了。在城市主軸與各水系旁邊,狹窄泥濘的街道和街道兩邊低矮的茅屋也被寬闊的青石板大街和青磚大瓦房所取代。但百姓們的日子卻越發(fā)艱難,離開主街幾十步,就全是簡易窩柵。

“我等不才,還請盧大人指點迷津!”郭守敬輕輕拉了拉趙秉溫的官袍,將他扯到一邊。然後走上前,恭恭敬敬給盧世榮行了個禮。

“其實呢,咱們都些漢臣,彼此之間行個方便是應該的。你們需要讓陛下歡喜,我這呢,也急需銀兩來彌補國庫虧空。要知道,如今不比往年,打仗再搶不到戰(zhàn)利品,國家還得大把大把地貼銀子出去……”見郭守敬上套,盧世榮換了副語氣,坦誠地說道。

“自然,大人是我漢臣中的翹楚,咱兄弟二人願聽大人指點!”郭守敬用身體擋住趙秉溫不滿的目光,恭順地說道。

“你們西城牆根底下還有金水河邊上拆了很多茅草擁子吧。費了那麼大力氣修成了大瓦屋,怎麼沒人住回來?”盧世榮不再轉(zhuǎn)彎抹角,問話直奔主題。

郭守敬又楞了一下,古銅色的面孔上涌起幾分微紅。這是他和趙秉溫犯的錯,當初整飭城市時,半買半搶拆了很多百姓的茅草屋。師兄弟二人自作主張遣人把主街兩邊的茅屋都翻蓋成漂亮的大宅院,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一方面是可以使城市看起來乾淨漂亮,另一方面也能賺一筆錢回來平衡收支。忽必烈不禁止官員利用手中權(quán)力經(jīng)商,他們這麼做自然也無可非議。誰想到房子蓋好了,卻很少人買得起。偶爾遇到真買得起的主顧,負責房產(chǎn)交割的小吏也收不到對方的錢。

眼看著忽必烈得勝還朝,馬上整飭京城工作的開銷就得被人審覈。趙、郭二人每天愁得頭髮都快白了。屁股後邊還有一大堆蒙古債主追著要歸還蓋房子時欠的債務“而那麼多新搭的茅草屋隱藏在瓦屋後,即便是高牆大院的價錢想必也上不去!”不愧爲元朝的大管家,盧世榮對買房賣地方面的門道一清二楚。

“是,是這樣!那些茅草屋都是百姓私自蓋的,地方官員怕激起民變,不肯趕他們走。有心買宅子的商家也覺得周圍不安全,所以捨不得出高價”郭守敬走投無路,只好老老實實地回答,心中對眼前這個市儈小人的判斷能力充滿了佩服。

“如果本官能把你們建的所有宅子買下,用現(xiàn)銀付款,不知道郭大人可願意合作呢?”盧世榮拔拉著算盤,好像漫不經(jīng)心地問了一句。

“什麼?”沒等郭守敬說話,趙秉溫蹭地一下跳上前來。不顧斯文形象,用手指著盧世榮的鼻子尖問道:“你,你說得可,可是真話?”

“本官爲國理財,自然要講究個信譽二字!再重複一遍,本官用現(xiàn)銀買你們改建的宅子,全要,價格比目前高一成!”盧世榮笑了笑,淡然說道。

“那可是,可是幾十萬兩的買賣!”趙秉溫急切地補充,“況且院落很小,似大人……”他本意還想提醒盧世榮,臨街的那些新屋子雖然外表華麗,佔地面積卻都不甚大。作爲商人或中等富戶的宅院尚可,若作爲官員府邸,那可就太失面子了。話說到一半,猛然想起盧世榮貪名在外。執(zhí)掌國庫這麼長時間,自然不會住這種蝸居。況且這麼多房子,盧世榮一家人也住不過來。

“不知道大人慾郭某做何事!”郭守敬躬身施禮,追問道。如果盧世榮真的能出錢將所有新蓋住宅買下,不但整飭大都所造成的虧空可以填平,除了連本帶利歸還蓋新屋時向幾個蒙古那顏所借的銀兩外,二人也會有不少的收益落袋,只是盧世榮先把自己師兄弟兩個逼得那麼急,又突然贈與這麼大恩惠,所求自己兄弟做的事情情必然也屬於斗膽包天之類,弄不好幾萬兩銀子沒賺到,身家性命也跟著賠了進去。

“很簡單,我想請你兄弟二人測算一下,這麼多窮人住在大都城內(nèi),是否有傷大元國運。想當年秦始皇橫掃六合,可是遷了天下富戶到咸陽居住!”盧世榮用非常平靜的語氣回答,彷彿在商量尋常人家市場上買把菜般的小事。

“測算?”趙秉溫不明所以,低聲問。

而站在他旁邊的郭守敬卻己經(jīng)白了臉。盧世榮的話他理解得很清楚,他也的確有能力幫上盧世榮這個忙。只是自己平生所學天文、數(shù)術都是用來做學問的,大元朝的歷法經(jīng)自己多年觀測,也是達到了歷代以來最精確的程度。將來的歷史上提起天文學的成就,肯定不會忘記自己的名字。但今天如果自己答應了盧世榮的請求,恐怕不僅玷污了自己的名聲,還玷污了頭上星空的聖潔。

“天文不會說慌,星象也不會騙人!”郭守敬清晰記得當年求學時,老師劉秉忠如何教導自己要嚴謹治學。但老師劉秉忠後來被忽必烈所器重……,腳下這個大都城就是在老師規(guī)劃的圖紙上一點點建造起來的。

一時間,他心中天人交戰(zhàn),冷汗淋漓溼透了青衫。

“本官這樣也是爲了替國家理財,陛下告捷需要銀兩,前方將士作戰(zhàn)需要銀兩,而城中物價又這麼高,那些貧民百姓根本就沒資格住在天子腳下……”盧世榮拍了拍郭守敬的肩膀,振振有詞。

“天機重重,人眼察之,難辯真僞!”郭守敬漸漸回過神,淡淡的說道。那一刻,他彷彿洞察了天地間一切玄妙。

“本官今晚就去稟明太子,從國庫撥三十萬兩歸二位大人使用!至於恭迎陛下凱旋的銀兩,明日早朝後兩位大人就可到戶部支取。天像臺太小了,如今有了好材料,那些儀器也該重新鑄造得更精密些!”世榮點頭回應。

小廝上來添茶續(xù)水,趙秉溫和郭守敬解決了迫在眉睫的難題,也不多叨擾盧世榮,當即起身告辭。盧世榮送二人出了大門,反身回來,立刻急匆匆向後堂奔去。

“皇城附近的幾十處待售民宅,我己經(jīng)著人替老爺買下了。加上他們新建的這批宅院,大人一共掌控了中等民宅六百餘間,高宅大院三十二處。”管家盧升捧上一個賬本,低聲稟報。

“跟咱們合夥的謝道士呢,他買了多少?”盧世榮推開賬本,問起了合夥人的消息。姓謝的那個道士是他的老熟人,此人當年在江南也是數(shù)得著得大才子,現(xiàn)在卻淪落到裝神弄鬼的四處騙錢的境地。不過此人對自己倒是不錯,這用國庫銀兩買賣房產(chǎn)的主意,除了他外,別人還真想不出來。

“他手中本錢少,只買了二十餘間小屋。不過小的聽人說,這幾天伊實特穆爾、伊徹察喇、薩里曼幾家的管家都在私下買宅子。”管家擡起頭,討好地彙報。

“嗯!無妨。參與的人越多,咱們越好賺!”盧世榮擺擺手,非常大度地表示自己不在乎有人分羹。那幾家蒙古大豪肯定也是被謝道士給鼓動起來的,有他們參與後,朝堂上只會對自己的計劃更有利。只要明天郭守敬的本章遞上去,太子真金答應了,今年國庫肯定被銀子裝滿。而大都城居高不下的物價也會因爲人口的減少而出現(xiàn)回落。這都是他盧世榮的功勞,整個蒙、漢、色目臣子中,找不出第二個這麼有本事的人物。

彷彿猜中的他的心事,窗外,幾隻經(jīng)了霜的蟋蟀扯開嗓子,大聲喝彩。

祥興四年冬初,郭守敬據(jù)天象上本,請?zhí)诱娼鹨愿毁F之家充盈大都王氣。真金與百官合議後頒旨,以慶賀都城竣工爲由,遷山西、河北諸州富戶入大都。同日,下旨“詔舊城居民之遷京城者,以資高及居職者爲先,定製以地八畝爲一分,其或地過八畝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據(jù)”。

旨下,京城地價暴漲,高宅大屋銷售一空。身居陋室,宅院佔地面積不足,以及家境貧寒的百姓,皆被趕出新城,前往舊城或更遠的鄉(xiāng)間居住。

七日後,忽必烈回到大都,但見街道整潔,沿路館舍翻茸一新。老懷甚慰,召郭守敬、趙秉溫等有功者十餘人,當衆(zhòng)嘉勉。

酒徒注:1.元大都至元四年(1267年),史載明確,無需考辨。終成於以至元二十到二十二年之間。建成後召舊城有錢人入住。文中“詔舊城居民之遷京城者,以資高及居職者爲先…”是歷史,非杜撰。此項發(fā)明比某教授提出的把窮人趕出的北京高論早700多年。

合圍五下華夏一合圍三上拔劍八上第2章 輕車(一)弄潮二下第2章 職責(三)國戰(zhàn)四廟算一下光明之城二下第1章 對峙(一)第1章 進攻(三)合圍五中拔劍八下國戰(zhàn)十第3章 天下(六)第3章 死生(二)第3章 死生(二)第1章 進攻(五)第3章 天下(四)風起六第4章 驚雷(八)第1章 狩(七)第2章 職責(七)第1章 劫(七)破賊三第1章 進攻(五)第4章 初(八)第1章 劫(五)輪迴二合圍二下第4章 斷腕(四)選擇三下第1章 對峙(五)第2章 職責(四)輪迴四拔劍八上合圍五下第2章 百鍊(一)第1章 狩(四)第2章 蝶變(一)第3章 雲(yún)動(六)國戰(zhàn)六下第4章 斷腕(六)第3章 死生(六)光明之城三合圍五下華夏六第4章 初(二)第4章 虎嘯(三)第5章 風暴(四)第4章 初(八)第4章 斷腕(一)輪迴四第4章 驚雷(六)第4章 虎嘯(三)國戰(zhàn)二強盜貴族四五國戰(zhàn)十一下拔劍四第1章 狩(四)國戰(zhàn)十一下選擇一下第2章 蝶變(一)第4章 拔劍(一)第3章 死生(五)第2章 職責(七)第2章 職責(四)第5章 風暴(一上)第4章 初(五)第5章 龍吟(三)天變?nèi)?/a>選擇三下第2章 百鍊(三)第2章 百鍊(四)黃昏三華夏二國戰(zhàn)三風起六第3章 天下(六)風暴七強盜貴族三第4章 驚雷(六)第4章 驚雷(七)第4章 初(二)強盜貴族三第3章 選擇(三)第4章 斷腕(一)輪迴四第3章 光明之城(四)第1章 狩(二)第1章 狩(八)第4章 初(三)迷局四上迷局四下風暴十下迷局六下第5章 風暴(二)第4章 初(四)
合圍五下華夏一合圍三上拔劍八上第2章 輕車(一)弄潮二下第2章 職責(三)國戰(zhàn)四廟算一下光明之城二下第1章 對峙(一)第1章 進攻(三)合圍五中拔劍八下國戰(zhàn)十第3章 天下(六)第3章 死生(二)第3章 死生(二)第1章 進攻(五)第3章 天下(四)風起六第4章 驚雷(八)第1章 狩(七)第2章 職責(七)第1章 劫(七)破賊三第1章 進攻(五)第4章 初(八)第1章 劫(五)輪迴二合圍二下第4章 斷腕(四)選擇三下第1章 對峙(五)第2章 職責(四)輪迴四拔劍八上合圍五下第2章 百鍊(一)第1章 狩(四)第2章 蝶變(一)第3章 雲(yún)動(六)國戰(zhàn)六下第4章 斷腕(六)第3章 死生(六)光明之城三合圍五下華夏六第4章 初(二)第4章 虎嘯(三)第5章 風暴(四)第4章 初(八)第4章 斷腕(一)輪迴四第4章 驚雷(六)第4章 虎嘯(三)國戰(zhàn)二強盜貴族四五國戰(zhàn)十一下拔劍四第1章 狩(四)國戰(zhàn)十一下選擇一下第2章 蝶變(一)第4章 拔劍(一)第3章 死生(五)第2章 職責(七)第2章 職責(四)第5章 風暴(一上)第4章 初(五)第5章 龍吟(三)天變?nèi)?/a>選擇三下第2章 百鍊(三)第2章 百鍊(四)黃昏三華夏二國戰(zhàn)三風起六第3章 天下(六)風暴七強盜貴族三第4章 驚雷(六)第4章 驚雷(七)第4章 初(二)強盜貴族三第3章 選擇(三)第4章 斷腕(一)輪迴四第3章 光明之城(四)第1章 狩(二)第1章 狩(八)第4章 初(三)迷局四上迷局四下風暴十下迷局六下第5章 風暴(二)第4章 初(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铜峡市| 泗阳县| 隆化县| 湖口县| 固原市| 潍坊市| 宜良县| 喀喇沁旗| 宁远县| 文昌市| 延庆县| 行唐县| 北宁市| 泗洪县| 苍山县| 莎车县| 慈溪市| 方正县| 芜湖市| 汶上县| 渝北区| 怀仁县| 临泉县| 体育| 台州市| 泰和县| 玉田县| 南木林县| 沅江市| 九江县| 大连市| 华池县| 安溪县| 赤城县| 宣恩县| 台北市| 松阳县| 娱乐| 鄄城县| 普定县| 澜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