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8章 故宮那尊算什麼?

天色蒼白,雨絲片刻都不停歇,柔而細,亂而密。

地面盪漾起一圈圈的水波,空氣中瀰漫著溼潤清新的味道。

水霧若隱若現(xiàn),城市朦朦朧朧,磚樓又紅又豔,門口的長匾被雨水洗的發(fā)白:國家文物局!

會議室窗簾緊閉,燈光昏黃,屏幕中的鏡頭更爲暗淡:李定安小心翼翼的拿起字帖,輕輕一吹,浮灰飛揚,塵封了七百多年的至寶終於重見天日:

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爲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爲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

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爲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yè),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爲道……

飄飄揚揚一丈餘,洋洋灑灑近千言,字字如銀鉤鐵劃,筆筆如錐犁沙盤,上下翻轉,忽左忽右,縱橫斜直,無往不收……

但看著看著,突然就斷了,領導們眉頭一皺:這沒寫完吧?

再細一瞅:白絹上斜斜的一道茬,真絲或短或長,紛舞飛揚,隱約還能看到墨跡。

這只是半截……剩下的半截呢?

一瞬間,所有人的臉都黑了下來,一如窗外的雨天。

視頻中又傳出聲音:“大曆戊午年秋八月廿有三日,沙門懷素字藏真書……李定安,真是懷素?”

“放心,假不了!”

“這有四米多了……怎麼這麼長?”

“沒被撕爛之前更長,至少三丈以上……要不怎麼叫天下第一草書?”

“好像有點道理……你看,下面還有好多題跋: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右軍僕童》,這是誰?”

“柳公權,他的字師法於王羲之,所以自稱‘右軍僕童’……這句話的意思是:懷素師承於張旭,但字寫的比張旭更好。”

“長史妙於肥,藏真妙於瘦……長史就是張旭吧?還有印,《如屋漏痕》……李定安,這是誰?”

“顏魯公!”

“啊……顏真卿?”

“對!”

“得右軍之巔逸,未出魏晉法度之外……瘦金體,這是宋徽宗的題跋吧……他怎麼蓋這麼多印?”

“蓋章狂魔始祖,乾隆就是跟他學的,正常!”

“藏真草書擅名當時,而尤見珍於今世……《六一居士》,這是歐陽修?”

“對!”

“魯公得盡於楷,懷素得盡於草……這字也好看,但印文怎麼這麼怪:《賞心十六事》,這是誰?”

“蘇軾,寫《定風波》的時候刻的。”

“書如壯士拔劍,神彩動人,而回旋進退,莫不中節(jié)……《寶晉書印》,這又是誰?”

“米芾,他寫字的房間名‘寶晉齋’,這方印由此得名!”

“這個呢:《小小校書事也》?”

“這是黃庭堅。”

“還有這個,《不二相》?”

“這是蔡京!”

隨著話音,領導們的臉色越來越精采:鑑賞水平有多高先不論,就說李定安這記性和知識覆蓋面,真就找不出第二個來。

再聽他念的這些名字:蔡京、黃庭堅、歐陽修、米芾、蘇軾……等於北宋時期有名的書法家,全在這幅字帖上面題過字,更留過印。

更有甚者,顏真卿、柳公權?

顏筋柳骨,稍懂點書法常識的都知道這兩位是誰,但從來沒想到過,他們竟然有墨寶留存於世?

雖然只是題跋。

再一比較,夾在中間的宋徽宗完全像個搭頭……

但燈光太暗,題字又太小,他們壓根看不清楚,所以只能聽,所以越發(fā)著急。

甚至有人在想:如此至寶,李定安爲什麼不帶出來?

轉念間,視頻裡又傳出一聲嘆息:“李定安,好可惜啊,就剩半張了?”

“放心,沒丟,肯定在山洞的那個旮旯裡……說不定就有李白和杜甫的題字。”

“呀……李白,杜甫?”

所有人心止不住的一顫,隨即,又傳出李定安的笑聲,“哈哈,騙你的……大曆戊午年是778年,那兩位早去世了……如果懷素寫早一點,還真說不定……”

“既便沒有李白和杜甫題字,也已經夠珍貴了……李定安,要不要帶走?”

“這麼大,怎麼帶?扔這吧……”

“哦……”

鏡頭中,兩人小心翼翼,近乎於擡,把半幅字帖摞到了上面,還用石頭壓了壓邊角。

有好幾位都攥緊了拳頭:李定安,你不找剩下的半張也就罷了,先把這半張帶出來呀?

大又怎麼了……不大能叫《天下第一草書》?

正急的冒火,桌子“噹噹”的響了一下:“停!”

視頻說停就停。

“倒回去,找張清晰點的角度,在座的每人發(fā)一張!”

書記員忙點頭,滾著鼠標。

“休息十分鐘!”副局長又嘆了一口氣,“都找人請教請教!”

衆(zhòng)人秒懂:不懂沒關係,但總有人懂吧?

既然能進這間會議室,誰還不認識幾位鑑定大師?

隨後,一位接一位的出了會議室。

“丁組長,我老周,有幅字你給鑑定一下……啥,沒問題……東西你都沒看,你就敢說沒問題……李老師說沒問題?”

“查館長,不忙吧……啊,在內蒙?哦,想請你幫個忙……什麼,李老師看過的就絕對沒問題?誰說的……國博全都是這麼說的?好吧……”

“楊所,我文物局李振濤,有幅字帖,據(jù)說是懷素真跡,麻煩你給看一下……啊,不用看,真跡無疑?”

“呂院,幫幫忙,有幅字……咦,我還沒說完,你怎麼就知道東西在蒙古?什麼,你已經到蒙古了?李定安敢肯定,那就是真跡無疑?好吧,謝謝呂院……”

“何館,請你幫個忙……啥,我們看的視頻還是你發(fā)給局長的?但我問的不是這個……啊,不管哪一件,全是真的……你拿李定安擔保?好吧……咦,好像不對?”

沒等他問“你拿李定安擔什麼保”,何安邦就把電話給掛了。

“童部,麻煩你……哦,你們也在開會,我們局長也在,也在看視頻……書記親自開?好好,您先忙……”

十多個人,十多個電話,大多數(shù)都是類似的說法,不過這些都是國博、故宮、以及京大的研究員和教授,或多或少,都和李定安有點聯(lián)繫。

其餘那些,比如沒和李定安打過交道的那些專家,則驚的眼珠子都快蹦出來了:懷素真跡?

不可能。

長近一丈半,足足千餘字的《章經帖》……更不可能,《章經帖》還在李豫(唐代宗)的墓裡。

再一聽,李定安發(fā)現(xiàn)的,且已經鑑證過……哦,不好意思,剛纔光顧著震驚,沒顧上仔細看,我再研究研究……

一羣領導不知道說點什麼的好。

他們知道李定安鑑賞水平很高,在文博界、古玩界的影響力也很大,但第一次認識到,竟大到了這種程度?

搞清楚,李定安纔是國博的實習研究員,而你們,哪一個不是文物鑑定委員協(xié)會的委員,哪個不是全國知名的專家?

個個都領著國家文物局的補貼……能不能有點志氣?

可惜……

將將十分鐘,一羣人又回到了會議室。

根本不用問,看他們的神色就能知道答案。 副局長嘆了一口氣,點了點桌子:“繼續(xù)!”

視頻再次播放。

隨後,所有人都瞇起了眼睛:好大的一口銅鐘?

高近兩米,鐘身由旋紋分隔爲六層。第一層爲鍾鈕,呈雙龍戲珠。第二、三、四層則爲車輅、儀仗、宮衛(wèi),不論是紋飾還是服制,都與《宋史》記載一致。

第五層爲山林、樹木、屋宇、小船和人物,第六層爲海水、仙人、蛟龍……工藝精良,紋飾繁複而清晰,再看浮雕紋飾的凸起效果,就能知道這是北宋時期典型的鑄造工藝……

但感覺這造型,好像和遼博鎮(zhèn)館之寶,北宋滷薄鐘沒什麼區(qū)別?

包括圖案、紋飾……而且越看越像?

“不對,這口鐘,比遼博那口要大?”

“那口多大?”

“通高一百八十四公分,合宋尺六尺,口徑九十二,合三尺……但這口,應該是高七尺,口三尺六!”

“有什麼區(qū)別?”

“六尺鍾懸於寢宮,據(jù)考證,遼博那口就懸於內廷宋徽宗燕息之宣和殿,所以又稱宣和鍾。而七尺鍾,只能懸於外廷……”

“朝鐘?”

“估計是!”

正說著,視頻裡傳出“當”的一聲:李定安敲了一下鐘身,“大慶鍾!”

哈哈……何止是朝鐘?

《東京夢華錄》:每遇大禮,車駕齋宿及正朔朝會於大慶殿……這是北宋歷代帝王舉行祭祀、重大典禮、及大朝會的地方。

這是禮鍾……

“他怎麼這麼肯定?”

“不知道……但八九不離十?”

你都說不知道了,還敢這麼肯定?

但出奇的,沒人反對:想想剛纔那些研究員、教授、鑑定委員的態(tài)度就知道了:李定安說這東西是什麼,至少有九成九,這東西就是什麼……

至於怎麼判斷的,只能等他回來再問……

轉著念頭,又有人“嘶”的一聲。

“怎麼了?”

“看,汝瓷……一、二、三、四……這是七箱還是八箱?”

多少?

十幾個人的脖子齊齊的往前一探。

李定安在外面撿到過汝瓷片,所以都有心理準備,估計這口山洞裡肯定有汝瓷,但誰都沒敢想過,竟然會這麼多?

方圓近六十公分左右的箱子,足足八口。算少點,像梅瓶、四方壺這樣的大件瓷器,每箱裝四件,八箱是多少?

還有地上的那些碟、碗、硯、洗、杯、盞……等於這座山洞裡的汝瓷,可能比如今存世的還要多?

遑論旁邊:官、鈞、哥、定、弟、青……整整摞滿了半邊牆,這又是多少?

正驚的心蕩神晃,燈光照到了更遠的地方:十多樽佛像泛著白光,栩栩如生。

“嚇我一跳……太逼真了,我差點以爲這些和尚是活的……李定安,這些是什麼佛相?”

“遼三彩十八羅漢,以寫實爲主,其藝術成就遠超羅馬雕塑,算是中國古代藝術中的異類。”

“是不是很珍貴?”

“當然,比之前的那些錢幣銀錠、字畫、瓷器加起來還要貴!”

“真的假的……你別騙我?”

“騙你幹什麼……信不信,只要運回去,各省博物館能把頭打爛?”

“轟……”

會議室像是跟捅了馬蜂窩一樣。

不怪領導們沉不住氣,領導們也是人,遇到太過匪夷所思的事情同樣會震驚,同樣會倒吸涼氣。

聽聽李定安說什麼:遼三彩羅漢,整整十八樽?

關鍵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更或是先入爲主,他們怎麼看,怎麼覺得像?

副局長終於坐不住了:“你們先看著,我出去一趟!”

話音未落,身體就離開了椅子,“騰騰騰”的往外走。

秘書都沒反應過來,抓起會議記錄本就追。

火急火燎的,米局這是要去哪?

明白了,應該是去找局長彙報,

也不怪他著急:遼三彩羅漢,舉世只有十一樽,卻沒有一樽在國內,誰不痛心,誰不遺憾?

突然間,李定安就發(fā)現(xiàn)了一整套,十八羅漢一樽不缺,一樽不少?

保存的還這麼好,甚至連個指甲蓋兒都沒掉?

要說沒點想法,那是自欺欺人。

……

會議室裡很安靜,偶爾,視頻中才會傳來幾句李定安和於徽音的對話。

參會的領導都極爲認真,生怕錯過一個鏡頭。

但心中卻不平靜:那些妙手丹青、那些絕世御瓷、那些被國外藝術家稱之爲“中世紀最爲偉大的藝術作品”的遼三彩羅漢……哪一樣,哪一件不是國之瑰寶?

談不上沉重,只是有些惆悵,但更多的,卻是慶幸:

如果李定安沒有發(fā)現(xiàn)這處山洞,這些文物、這些珍寶,是不是還要埋好多年,被野獸撕咬,任歲月侵蝕?

這纔是不幸中的萬幸。

悵然間,視頻繼續(xù)播放,李定安撬開了那口鐵箱子。

然後,一方方玉璽被取了出來。

取出來的越多,領導們的神情越古怪:李定安,這是帝璽,不是饅頭……

“你看,這是《皇帝承天受命之寶》,這是《皇帝神寶》……郭威刻的,又傳給了柴榮……”

“這是趙光義時期刻的……這是真宗趙恆登基後刻的……這是徽宗趙佶時刻的……”

對啊,你都知道這是帝璽,還解釋那麼清楚,但怎麼拿起來就扔……

嗯,其實談不上扔,但李定安動作忒隨意:拿起來看一眼,就往旁邊一放。擺的亂七八糟,東倒西歪……

這可是帝璽……還是宋代帝璽,比現(xiàn)今存世的清代帝璽早整整五六百年?

如果換成他們,手抖不至於,但無論如何也會先震驚一小會,再仔仔細細,裡裡外外,從前到後的看個八九一十遍。

再看李定安,感覺這些不是寶璽,而是潘家園的地攤貨,說不出的隨意和敷衍……

書記也很奇怪:“老林,李定安怎麼看這麼快?”

“熟能生巧,他在國博鑑定文物時也這樣!”

“心理素質也挺好,我竟然沒聽出他有多驚訝?”

“估計是看花眼了,產生了視覺疲勞……”

書記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別說,我也有這種感覺:東西太多了,跟大白菜似的……太不真實!”

林致遠也笑:“確實有點多!”

其他人細細一琢磨:震驚歸震驚,但現(xiàn)在看這些帝璽,好像真沒有看李定安抓住那塊緙絲時那麼驚喜了?

但與之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上……

轉著念頭,又繼續(xù)往下看,當看到石鼓時,所有人都不淡定了。

包括林致遠,更包括書記。

隨後,眼睛齊刷刷的釘?shù)搅斯蕦m童院長的臉上。

童院長臉都綠了:這如果是作原石鼓,故宮那尊算什麼?

第5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68章 盜墓進去的第204章 這女人有毒第439章 紫鹽褪色了第457章 天下第一草書第305章 你想幹什麼?第275章 一路貨色第349章 在這下面第380章 拄斧第448章第238章 油畫第265章 還有好幾件第43章 廢什麼話?第436章 於徽音也會看風水第42章 富豪都是這麼幹的第340章 剛纔可不是這麼說的第237章第224章第93章 銀球第381章 哥們靠的是實力第478章 絕對是仿的第160章 少林寺的武器第236章 先來後到第41章 甜蜜而又幸福的笑第104章 不是運氣第314章 不可能只拿這一件第389章 李唐宗廟第59章 賊漂亮一姑娘第108章 不懷好意第5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18章 這女人姓溫第165章 來看李定安第446章 九大鎮(zhèn)國之寶,陳倉石鼓!第362章 一個和尚(爲盟主“趣味遊戲plus”第494章 裝沒看見第188章 安本齋第483章 我不驚訝第272章 生不拜君朱道明第305章 你想幹什麼?第22章 二進派出所第228章 我拍個毛第227章 不一定就是虎牙第267章 用處大了第139章 道行太深第223章 對什麼呀對?第208章 便宜佔盡第291章 佩玉,衝牙第168章 這下麻煩了第266章 冤家路窄第116章 奸詐到家了第131章 全憑歷史學的好第150章 太淵博了些第67章 主播有毒第321章 事發(fā)了第495章 去香港第98章 八萬了第503章 這麼突然?第374章 開過光第227章 不一定就是虎牙第241章 心態(tài)崩了第514章 她人呢?第93章 銀球第226章 打賭第29章 次品?第151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63章 早出國境了第203章 捱罵了吧第33章 又見面了第35章 那也行第165章 來看李定安第131章 全憑歷史學的好第403章 上鉤第403章 上鉤第357章 龍穴第231章 剩下的都不對第107章 這畫怎麼在你手裡?第48章 壓力很大第184章 印章穿越了第326章 照著臉上秀第120章 銀冊第170章 考一考第426章 走著瞧第431章 要使壞第282章 八大山人的畫,瓷器廠第492章 沒那麼多爲什麼第388章 唐代禮玉六器第59章 賊漂亮一姑娘第506章 活該第87章 警察來了第447章 活下來了第67章 主播有毒第495章 去香港第3章 運氣逆天了第435章 第442 王昭君的兒子第478章 絕對是仿的第454章 腦子進水了第59章 賊漂亮一姑娘第170章 考一考第323章 嚇住了第124章 何止是一個億?
第5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68章 盜墓進去的第204章 這女人有毒第439章 紫鹽褪色了第457章 天下第一草書第305章 你想幹什麼?第275章 一路貨色第349章 在這下面第380章 拄斧第448章第238章 油畫第265章 還有好幾件第43章 廢什麼話?第436章 於徽音也會看風水第42章 富豪都是這麼幹的第340章 剛纔可不是這麼說的第237章第224章第93章 銀球第381章 哥們靠的是實力第478章 絕對是仿的第160章 少林寺的武器第236章 先來後到第41章 甜蜜而又幸福的笑第104章 不是運氣第314章 不可能只拿這一件第389章 李唐宗廟第59章 賊漂亮一姑娘第108章 不懷好意第5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18章 這女人姓溫第165章 來看李定安第446章 九大鎮(zhèn)國之寶,陳倉石鼓!第362章 一個和尚(爲盟主“趣味遊戲plus”第494章 裝沒看見第188章 安本齋第483章 我不驚訝第272章 生不拜君朱道明第305章 你想幹什麼?第22章 二進派出所第228章 我拍個毛第227章 不一定就是虎牙第267章 用處大了第139章 道行太深第223章 對什麼呀對?第208章 便宜佔盡第291章 佩玉,衝牙第168章 這下麻煩了第266章 冤家路窄第116章 奸詐到家了第131章 全憑歷史學的好第150章 太淵博了些第67章 主播有毒第321章 事發(fā)了第495章 去香港第98章 八萬了第503章 這麼突然?第374章 開過光第227章 不一定就是虎牙第241章 心態(tài)崩了第514章 她人呢?第93章 銀球第226章 打賭第29章 次品?第151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63章 早出國境了第203章 捱罵了吧第33章 又見面了第35章 那也行第165章 來看李定安第131章 全憑歷史學的好第403章 上鉤第403章 上鉤第357章 龍穴第231章 剩下的都不對第107章 這畫怎麼在你手裡?第48章 壓力很大第184章 印章穿越了第326章 照著臉上秀第120章 銀冊第170章 考一考第426章 走著瞧第431章 要使壞第282章 八大山人的畫,瓷器廠第492章 沒那麼多爲什麼第388章 唐代禮玉六器第59章 賊漂亮一姑娘第506章 活該第87章 警察來了第447章 活下來了第67章 主播有毒第495章 去香港第3章 運氣逆天了第435章 第442 王昭君的兒子第478章 絕對是仿的第454章 腦子進水了第59章 賊漂亮一姑娘第170章 考一考第323章 嚇住了第124章 何止是一個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湛江市| 措美县| 仙居县| 荆门市| 台中市| 商洛市| 英山县| 乌兰察布市| 安新县| 孝昌县| 上蔡县| 尚义县| 安达市| 张北县| 安义县| 新余市| 曲周县| 古丈县| 陈巴尔虎旗| 和政县| 桦南县| 久治县| 青河县| 楚雄市| 富川| 札达县| 策勒县| 余姚市| 新宁县| 兴文县| 特克斯县| 苍梧县| 青田县| 临武县| 陆丰市| 玛多县| 富民县| 奉贤区| 滨海县| 德化县| 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