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盜墓 瘋狂的開始56開山見寶16
今天早上收到一個讀者的留言,夢到夜裡自己盜墓去了,還說被一羣人追太刺激了。想到自己快要被人打死的時候,就躲到草叢裡面,準備給老媽手機發句遺言。還說自己夢到的全是死人還有不完全的屍骨,太重重口味了。
我看了就笑了,問她昨晚是不是看多了,早上起牀的時候還心有餘悸。大家喜歡就好,就當故事看吧,不做噩夢就行了,其實盜墓就是一個緊張刺激的活,一點風吹草動都可以把自己嚇的半死,最初誰大聲說話都會嚇的一哆嗦,後來就麻木了,進入墓室裡面的次數越多反而適應了裡面陰暗、潮溼、黑暗的環境、在手電還有頭燈的光柱下面,可以看到墓室裡面很小的物件。
墓室裡面很多東西都會折射光線的,一粒柱子,一塊玉片,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只有盜過墓的人才可以體會的感覺。
還是接著聊吧,在湖南、湖北的時候,就聽過當地老鄉聊起過九頭鳥,很多人都是真實相信有這樣奇異動物的村子,還有人聲稱見到過這樣的動物。
在湖北的一個寨子裡,那是一次我們幾個人尋找古墓投宿在一個大哥家裡,對外我們就說自己是野外測繪的,要不揹著這些工具誰相信啊,那個年代人都是比較淳樸的。吃過飯後,就和老鄉閒聊,盜墓第一就是信息要發達。很多古墓信息就是這樣無意中得知的。
和當地人聊天就先從風土人氣,氣候物產慢慢聊起,待到熟悉,主人放鬆警惕的時候,就問這邊是否有什麼大墓或者古蹟什麼的,全當著就是獵奇的態度和主人聊天。說者無心,聽著有意。不動聲色的記住主人所講的那個地點。在慢慢查訪。
現在盜墓小說流行,很多人看到巨大的土堆都自然會聯想到封土堆,那個年代可沒有人知道這些,一般老百姓就是土坡子,墳圈子這樣的稱呼,也不知道底下埋著什麼大墓。只有兩種人懂這些,一種是研究歷史考古的人員,還有一種就是我們盜墓的。
這個大家還不要不信,就拿北京來說吧,北京豐臺大葆臺漢墓,就是位於黃土崗郭公莊南,是一個獨具特色的帝王陵遺址。東側1號墓墓主初步推測是卒於元帝初元四年(前45)的廣陽頃王劉建,西側2號墓墓主爲其妻。兩墓早年被盜,因此無明確的身份印章憑證。從介紹來看,甚至認爲燕王的概率更大。
這個古墓爲什麼引起考古工作者的注意,因爲整個古墓完整的發掘出了“黃腸題湊”。這個大家就感到陌生,1號墓保存較好,是最早發現的結構清晰的黃腸題湊墓。2號墓,早年被盜,地下也挖掘“黃腸題湊”燒過的殘骸,裡面出土文物很少,就子啊原址回填了。
這個兩個墓,都不是近代被盜的,考古研究,古墓有可能在下葬不久就被盜了,發掘過程中,墓主人的屍骨都被拖出了棺槨外邊,零散的散落的墓室裡面。至於爲什麼2號墓,爲什麼被燒,人們推測,就是古時候盜墓,一般都是舉著松油火把進入墓室,墓室裡面也都是木頭,有可能盜墓人走的是和,就把火把留在古墓裡面了。當然這些都是推測,現在也無法考證了。
所謂的“黃腸題湊”大家可能不是很理解。這個和金縷玉衣一樣,都是古史記載的一些陪葬的禮制。“題湊”是一種葬式,始於上古,多見於漢代,漢以後很少再用。黃腸題湊:西漢帝王陵寢槨室四周用柏木堆壘成的框形結構,“黃腸題湊”一名最初見於《漢書·霍光傳》。根據漢代的禮制,黃腸題湊與梓宮、便房、外藏槨同屬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經朝廷特賜,個別勳臣貴戚也可使用。
至遲在戰國時期已經出現,一直沒有出土實物,盜墓人有的比考古隊員都要先見到這個的。
從已有的漢代料可知:“題湊”在結構上的基本特點,一是層層平鋪、疊壘,一般不用榫卯;二是“木頭皆內向”,即題湊四壁所壘築的枋木(或木條)全與同側槨室壁板呈垂直方向,若從內側看,四壁都只見枋木的端頭,題湊的名稱便是由這種特定的方式衍生出來的。“黃腸”則因題湊用的木材都是剝去樹皮的柏木枋(椽),以木色淡黃而得名。
“黃腸題湊”皆發現於豎穴木槨墓中。例如長沙象鼻嘴1號墓和北京的大葆臺1號墓等都使用了黃腸題湊?!包S腸題湊”指西漢帝王陵寢槨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壘成的框形結構。所謂“黃腸”,即柏木黃心,即去皮後的柏木。棺槨周圍用木頭壘起一圈牆,上面蓋上頂板,就像一間房子似的,外面還有便房。天子以下的諸侯、大夫、士也可用題湊。但一般不能用柏木,而用松木及雜木等。但經天子特許,諸侯王和重臣死後也可用黃腸題湊,如漢霍光死,漢宣帝“賜給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
我自然也是去過這個古墓,是修建成博物館去的,也是抱著參觀學習的態度,還下到了地宮裡面,當然這個是要收費了,和一個給我們帶隊的講解員聊的很投機。要是他知道我當時是怎麼想的,不知道那個講解還會那麼遇到知音一般的和我們聊天嗎。
br/
有北京看書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就是北京大葆臺漢墓?,F在地鐵九號線就可以直達吧,門票也是免費的??纯淳椭馈包S腸題湊”的震撼了,整個柏木區域因該有一個別墅那麼大。裡面還是五重棺槨。也符合當時墓主人的身份。
我說這個的意思不是閒聊,那個年底,沒有人知道兩座不起眼的土山就是一座巨大的墳丘,裡面埋著千百年前的一代燕王。當地老鄉把蘿蔔白菜都種到了封土下面,在老百姓的眼裡,這個就是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有的兩座大土堆,要是現在,一般看過我這本書的人都知道這個就是大墓。古墓,上面的巨大的土堆就是封土堆。
這個古墓的發掘還是有戲劇性的,當時那個年代屬於備戰年代,華北油田,打算修建一個地下儲油罐,就看上了這兩座土丘。就打算在下面挖一個地下油庫。當鑽探機打到十幾米的時候,鑽頭帶上了木炭,那幾年剛剛發掘馬王堆,施工的解放軍戰士,就把這個信息報告了指揮部。
隨後,就是考古部門進入、、、、、、。現在那個原址修建了博物館,基本都是復原了的裡面展出的物件一般,大家也理解,很多好玩意,自然是進入了歷史博物館還有故宮博物院了,喜歡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要是我們那個年代這個古墓沒有被發現,我們還真說不定就給盜了,那可是一片荒郊野外,菜地一片啊,多好的盜墓環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