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大墓62玉圭
不,不是一件。是一堆物件,隨著手裡的探釺子翻動,原先覆蓋在上面已經腐爛發(fā)黑的堆積層,一件玉片製品露了出來,隨著一片的露出,我也看到了底下一層的這樣的物件。當時,我不知道這些玉片的名字,後來,拿回北京後通過沈胖子知道了,這些都是玉圭(gui)
《說文》中稱的“剡上爲圭”指的是上部尖銳下端平直的片狀玉器。圭來源於新石器時代的工具石鏟和石斧,因此今天考古學界將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許多玉鏟及方首長條形玉器都定名爲圭。真正標準的尖首形圭始見於商代而盛行於春秋戰(zhàn)國。玉圭是上古重要的禮器,被廣泛用作“朝覲禮見”標明等級身份的瑞玉及祭祀盟誓的祭器。《周禮》記載圭有多種形制、多種用途,現(xiàn)在考古實證材料還不能予以證實,不少問題有待研究。戰(zhàn)國以後圭在社會上就不再流行,各代帝王在遵循古制、點綴朝廷的威儀時曾製造過,但絕大多數(shù)沒有流傳下來。今日所見玉圭基本上是商周至戰(zhàn)國的作品。清代僞古玉中有少量圭形作品。
現(xiàn)在這樣的一件物件,隨便上個拍賣會就要八萬到十幾萬之間,還是一些造型簡單的,要是上面有陰文價格更高的,當時我賣給沈胖子的時候,基本就是一萬一個的。這個傢伙也佔了很大的便宜的,那個年代,這個物件就值那麼多錢的啊,並且這次盜出來的有點多,怎麼多啊。我慢慢掀開的堆積物下,露出了一層玉圭,下面疊壓的還有很多的。
“王二哥,這個什麼啊?”我當時拿不準這個物件的價值,就叫了在我後邊的一個隔斷裡面翻找的王二哥,這個人盜墓有經驗,也知道文物的價值的,應該懂得這些的。
“玉圭,這麼多的玉圭啊?咱們這次是發(fā)了啊”王二哥有點小激動,見到這個場面稍稍有點激動的。真的不知道這些上部尖銳下端平直的片狀玉器有那麼值錢的,很多就是稍稍打磨的玉石,有點中間或者邊緣還有小孔,有的上面多達三個孔洞的。顏色的手電的照射下,有白色的的,雜色的,還有中間有紅道的,但是還是青黃色的居多,厚厚的疊壓在一起。
“我出去找一個大一點的蛇皮袋子去,把這些都清理乾淨,也不早了,咱們早點吃飯,一會在進來,我先拿帶著去了”王二哥說這轉身就要出去,我們一般都是把盜出的小件東西都隨手放在挎包裡面的,外面也有幾個蛇皮袋子和麻袋的,就是爲了裝運大件和大量的物品的,沒想到這麼早就用到了,還以爲要最後大包的時候帶走呢。
看著王二哥消失的身影,我們幾個人從類似泥土一般的堆積物裡面,把這些玉圭一個個的清理出來,由於玉石結構的,基本保存都是完好的,很少有破損的。這些基本就是上部尖尖的,下面是方形的物件,還真的不少的,就這腐爛的土層下面,我們足足清理了半個多小時,纔算清理乾淨的,大概七八十件吧,也顧不得在蛇皮袋子裡面碰碎了,擡著袋子往回走,最後連拉帶拽的把這些物件全部的給拖到了外面,還好,沒有一個破碎的。我當時的念頭,這玩意還真結實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