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4章 至聖先師

在豪豬一般的男人催動下,那一紙圖卷寶光四射,仿若一輪旭日從薄霧之中升起,照射四方,令這終南山染上金光,猶如要被點燃一般。

“開始吧!”風(fēng)師父低聲說道:“請燧人氏印!”

話音一落,就將楊竹深吸一口氣,擡手間凝聚無雙真氣在右臂之上,火焰紛飛,化入赤色火晶,晶瑩剔透,令人難以直視。

同一時刻,又有金光浮現(xiàn),纏繞在右臂之上,正與之前風(fēng)師父注入孟軒體內(nèi)的金光相似,乃是所謂的功德之力。

這世間有三種力量極爲(wèi)詭異,玄之又玄,其一乃是信仰之力,不會用者拿之無用,而善用者則是可無所不能。

其二便是功德之力,不可言攻,不可言守,可變化無常,也可剛正守邪。

其三則是氣運之力,這種力量說不清楚玄奇,得之,哪怕是一介螻蟻,也莫名可生。失之,哪怕是天地之間的巔峰強者,也是莫名可死。

這幾人居然可使用功德之力,而風(fēng)師父居然能抽取功德之力,其中神奇,楊帆海只是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楊竹凝聚金光赤芒,片刻之後,對著四足鼎上轟出一拳,火焰金光纏繞,化出道與理交織的紋絡(luò),數(shù)息之間,已經(jīng)是在圖捲上留下了一團火焰圖案。

“有請有巢氏印!”風(fēng)師父又是說道。

趙磊擡手,風(fēng)如雪聚,一片片黏在一起,不多時便凝聚出了一把羽劍。灰芒如雨,從四面八方而來,與金光交織凝聚在羽劍之上。

羽劍揮動,一道劍光轟擊在了圖卷之上,等到灰芒與金光散去,圖捲上留下了一隻大鵬烙印。

“有請倉頡印!”

“有請緇衣氏印!”

隨著風(fēng)師父一一道來,宋哲與孟軒一一動手,皆是在圖卷留下烙印,一支笛子和一捧寒冰。

四個圖案印在圖捲上,分立四角,頃刻間互相輝映連成一起,金光閃爍之中,竟然是活了一般在圖捲上開始轉(zhuǎn)動,發(fā)出一陣陣轟隆巨響,仿若天道之音。

“有請聖母印!”風(fēng)師父大聲喊道。

四足鼎旁的女媧娘娘,手握玄光,凝聚真氣,金光呼嘯而來,正是無量功德。

傳言之中,女媧娘娘在成就聖人之前被世人尊稱爲(wèi)媧皇,非是因爲(wèi)實力,而是因爲(wèi)其大慈悲之心。其平定四方戰(zhàn)亂,又有造人之功勞,之後補缺天界,化解洪荒之禍亂……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女媧娘娘之功德,天下無人能比,甚至一度讓道祖鴻鈞也直言爲(wèi)難,讓其以大功德?lián)Q取聖人之位,如此化解。

就算是爲(wèi)了聖人之位折去了大部分功德,可此時女媧娘娘聚來的功德之巨,依然讓人感覺恐怖,已經(jīng)超過了那四人總計之無數(shù)。

玄光與功德凝聚,消散之後,留下了一半人半蛇之印記。

再見風(fēng)師父自己擡手,亦是拍出一掌,玄光如雨,盡數(shù)印在圖卷之上。楊帆海仔細(xì)看著,他沒想到風(fēng)師父也會出手,自然是想看看風(fēng)師父會留下一個什麼樣的印記。

等都玄光消散之後,畫卷之上竟然是與女媧一般,也留下了一半人半蛇烙印。

兩個烙印一左一右,一正一反,正如陰陽一般,頃刻間光芒大盛,亦是旋轉(zhuǎn)起來。猶如活了一般,在這圖案上緩緩遊動,猶如天地呼應(yīng),應(yīng)道而生。

得此六個圖案,那畫卷不再是畫卷那般簡單了,凝聚無量功德,仿若凝聚無上金身,雷霆震怒,猛然間彷彿整個終南山都咆哮起來了一般。

豪豬一般的男人雙手連連揮動,化出印記無數(shù),在轟鳴雷音之中,凝練寶物。等到金光消散,玄音頓住,四足鼎中光華一收,圖卷呼嘯一聲已經(jīng)落下。

風(fēng)師父一擡手,便將畫卷收入了手中。

陸壓道君上前問道:“至聖先師圖就算是煉製成了嗎?”

“沒有!”風(fēng)師父搖頭說道:“此寶只能算是煉成了大半,尚缺盤古印,只能等你大哥自己回來後添上纔算是功德圓滿。”

說話間,將手中圖卷教導(dǎo)了楊帆海手中:“你替我拿著,不可輕易拿出來。”

楊帆海點頭,忙將圖卷收了。心中一動,又是將風(fēng)師父畫的山河社稷圖拿了出來,遞到他跟前。既然當(dāng)事人都在,就不用自己來開口了。

風(fēng)師父也沒有多說,用真氣將那畫卷一卷,送到女媧身前:“我已經(jīng)去庭秀清打過照面,她亦是答應(yīng)了重畫山河社稷圖,交給我吧,時間不多了。”

女媧沒有多說,拿出一張畫卷,正是那名動天下的山河社稷圖。用真氣遞到風(fēng)師父面前,再將那仿造的山河社稷圖給收了。

楊帆海見之,突然感覺這終南山之中的氣氛很是奇怪,可實在說不明白。看這些身份非同一般的奇人異士,似乎極爲(wèi)忌憚風(fēng)師父,可又似乎事事以風(fēng)師父爲(wèi)主,哪怕是索要山河社稷圖這等神物,也是毫不猶豫。

將山河社稷圖一收,風(fēng)師父對著幾人說動:“事情如計劃而行,你們早做準(zhǔn)備,也通知劍鳴聲和江城子。一旦動手,就是雷霆一擊,再無轉(zhuǎn)圜。”

再與楊帆海道:“你是與我一起走,還是自己回鄭城吧?”

“與師父同去!”楊帆海忙回道。

風(fēng)師父點點頭,也不與那些人多言,就徑直離去。楊帆海忙與衆(zhòng)人行禮之後,這纔跟在身後而去。

看著楊帆海背影,楊竹突然笑道:“居然可以把這傢伙教的這麼懂禮數(shù)了,真是有意思!”

“但凡經(jīng)歷六道輪迴,皆有可能性情大變。”陸壓道君輕聲說道:“他如此,軒轅大帝亦是如此。”

趙磊看向陸壓道君說道:“我們的氣息難以遮掩,已經(jīng)無法外出,餘下的事情就都只能交給你了。”

“我明白的!”陸壓道君微微一笑,也是告辭而去。

離了終南山,又過了媧皇宮,在楊嬋念念不捨的目光中,楊帆海跟在風(fēng)師父身後歸去。

沒有用什麼趕路神通直接回盤山,風(fēng)師父浮在水面而走,就帶著楊帆海不緊不慢的往九州而去。

趕路半月之後,楊帆海終於是忍不住問道:“風(fēng)師父,他們到底是什麼人?”

燧人氏、有巢氏、倉頡……這些名字曾震驚天下,但他卻是感覺其中似乎另有隱情,這些人也許並不只是如表明這麼簡單,或者說是還有其他身份。

風(fēng)師父沒有直接回答,只是淡淡的說道:“一羣不甘心做行屍走肉的人。”

見風(fēng)師父不想回答,楊帆海猶豫了一下又是問道:“何爲(wèi)極道境界?”

終南山的事情讓他迷迷糊糊,能清楚記得的事情不多,其中就有這所謂的極道境界。

他感覺裡面的人都很強,強者聽到弱者境界必然不會有什麼反應(yīng),但聽到這極道境界卻都是臉色大變。他只聽過仙王、帝皇乃至於至尊,卻是不懂何謂極道。

“極道便是道之盡頭,是所謂的修行者最高境界。”風(fēng)師父答道。

還有這種境界,楊帆海心中驚愕,好一會才問道:“師父,你可是極道境界?”

他感覺風(fēng)師父行事不凡,似乎視所謂的三清聖人如無物,該是超過他們纔是。

“不是!”風(fēng)師父卻是搖頭:“那是所有修士的追求極致,豈是可以想象的,古往今來,唯有一人達(dá)到了這個境界,便是盤古。”

原來如此……楊帆海心中惶然,又是忍不住問道:“那三尺劍又是何人?師父爲(wèi)何篤定他能在四百年內(nèi)達(dá)到極道?”

他此前不知道那些人何故愕然,如今算是明白了。仙王之上有帝皇,帝皇之上有聖人,聖人之上有至尊,也許至尊之上纔是極道。

這天下之人活了這麼多年,包括風(fēng)師父在內(nèi),都無人能問鼎極道,甚至至尊,卻要讓一個人四百年成就極道,這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風(fēng)師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輕輕的嘆了一聲:“你可知人分多少種?”

“不知!”楊帆海搖頭。

風(fēng)師父又是慢慢說道:“按天賦來分,這天下最多的是庸才,資質(zhì)有限,若沒有奇遇,這輩子只能按部就班,循規(guī)蹈矩,碌碌無爲(wèi)泯然衆(zhòng)人。”

“其次就是所謂的天才,萬中挑一,你所見過的各宗門長老和宗主可入此列。”

“接著便是英傑之輩,你麾下十二將都堪稱這等。”

“然後世人所說的天資妖孽,赤松子、力拓可入此列。”

“再有天驕之輩,蚩尤、公孫軒轅,終南山中所見聖賢都是這種。”

“而如天縱之才,我不自謙,該是其中。”

“盤古呢?”楊帆海忍不住問道。

風(fēng)師父答道:“盤古那等,只能用逆天之境來形容,他已經(jīng)超出了世間近乎所有修士,便是連天地大道也只能與其同等而論。”

盤古開天闢地,能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自然是可稱天地大道。

此時風(fēng)師父突然嘆息一聲:“還有一種人,生來就是讓人嫉妒的,也是讓人無奈的。那種程度的天賦只有他一個人,甚至都已經(jīng)只能用他的名字來命名了。”

“那種境界,就叫三尺劍!”

第114章 最大的敵人第376章 開戰(zhàn)的理由第111章 真正的內(nèi)奸第417章 暗中經(jīng)營第428章 三招第112章 激戰(zhàn)第356章 征戰(zhàn)逐鹿第58章 狂鬥第137章 節(jié)外生枝第124章 天干地支陣法第309章 百草酒第330章 雙雄會第382章 挫敗第278章 合謀第426章 佛與道第387章 天曜第134章 守城(二)第16章 夜談第260章 理論第235章 乾坤碎寶第312章 回來第311章 重返九州第201章 偷襲第129章 破城第388章 聖人出手第4章 迷陣第272章 再遇強敵第376章 開戰(zhàn)的理由第311章 重返九州第38章 暴屠雷豹第351章 天絕之陣第264章 破陣之法第376章 開戰(zhàn)的理由第399章 新的開始第97章 抒懷第303章 兄弟第143章 改陣第360章 鏖戰(zhàn)如火第146章 討債第135章 守城(三)第387章 天曜第86章 黃雀在後第237章 皇極驚世劍第352章 誅殺夔牛第434章 魔逝第307章 救兵第55章 託付第330章 雙雄會第416章 夏末商初第306章 舊怨第33章 真陽子第106章 兗州潰敗第270章 鏖戰(zhàn)第197章 昭明與修羅第40章 斬敵酋第424章 東皇太一第239章 坦誠相告第330章 雙雄會第228章 劍斷不周第361章 天劫亂入第264章 破陣之法第87章 挽留第155章 重回兗州第221章 煞氣控制之法第188章 神弓神威第216章 九華第181章 傳承之箭第351章 天絕之陣第214章 救援者第273章 援軍第303章 兄弟第279章 謀逆第141章 失控第41章 方石信第15章 回程第327章 放囚第244章 緇衣氏第239章 坦誠相告第120章 屬相第327章 放囚第408章 因果之說第373章 囑託第114章 最大的敵人第24章 登青雲(yún)第229章 第三塊青銅塊第281章 主辱臣死第273章 援軍第25章 經(jīng)脈阻塞第51章 分兵第87章 挽留第46章 許帆第195章 收編第347章 殘情第104章 蠻牛勁第241章 北行南下第299章 伏魔神威第277章 衝突第231章 告別第53章 中計第378章 無法迴避的問題
第114章 最大的敵人第376章 開戰(zhàn)的理由第111章 真正的內(nèi)奸第417章 暗中經(jīng)營第428章 三招第112章 激戰(zhàn)第356章 征戰(zhàn)逐鹿第58章 狂鬥第137章 節(jié)外生枝第124章 天干地支陣法第309章 百草酒第330章 雙雄會第382章 挫敗第278章 合謀第426章 佛與道第387章 天曜第134章 守城(二)第16章 夜談第260章 理論第235章 乾坤碎寶第312章 回來第311章 重返九州第201章 偷襲第129章 破城第388章 聖人出手第4章 迷陣第272章 再遇強敵第376章 開戰(zhàn)的理由第311章 重返九州第38章 暴屠雷豹第351章 天絕之陣第264章 破陣之法第376章 開戰(zhàn)的理由第399章 新的開始第97章 抒懷第303章 兄弟第143章 改陣第360章 鏖戰(zhàn)如火第146章 討債第135章 守城(三)第387章 天曜第86章 黃雀在後第237章 皇極驚世劍第352章 誅殺夔牛第434章 魔逝第307章 救兵第55章 託付第330章 雙雄會第416章 夏末商初第306章 舊怨第33章 真陽子第106章 兗州潰敗第270章 鏖戰(zhàn)第197章 昭明與修羅第40章 斬敵酋第424章 東皇太一第239章 坦誠相告第330章 雙雄會第228章 劍斷不周第361章 天劫亂入第264章 破陣之法第87章 挽留第155章 重回兗州第221章 煞氣控制之法第188章 神弓神威第216章 九華第181章 傳承之箭第351章 天絕之陣第214章 救援者第273章 援軍第303章 兄弟第279章 謀逆第141章 失控第41章 方石信第15章 回程第327章 放囚第244章 緇衣氏第239章 坦誠相告第120章 屬相第327章 放囚第408章 因果之說第373章 囑託第114章 最大的敵人第24章 登青雲(yún)第229章 第三塊青銅塊第281章 主辱臣死第273章 援軍第25章 經(jīng)脈阻塞第51章 分兵第87章 挽留第46章 許帆第195章 收編第347章 殘情第104章 蠻牛勁第241章 北行南下第299章 伏魔神威第277章 衝突第231章 告別第53章 中計第378章 無法迴避的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顺县| 凤凰县| 基隆市| 日喀则市| 巴马| 林周县| 晋江市| 嘉鱼县| 文化| 信宜市| 巩义市| 丹棱县| 万源市| 曲麻莱县| 郴州市| 塔城市| 蛟河市| 汶上县| 靖边县| 鄱阳县| 德州市| 兴安盟| 涟水县| 台安县| 邵阳县| 德州市| 泸水县| 吴桥县| 吉安县| 九台市| 治多县| 禹州市| 藁城市| 奈曼旗| 邹平县| 固原市| 石门县| 郁南县| 安康市| 平度市| 伊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