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

凌煙閣外,百餘朝臣跪地山呼“大唐萬勝”,李世民哈哈一笑,仰頭飲盡杯中酒,然後長長吐出一口氣,舒盡半生榮辱。

“朕有袍澤臣子如爾等,與朕不離不棄,此時此地,有美酒助興,有袍澤同飲,還有兒女送終,此生不亦快哉,哈哈!”李世民大笑。

廣場上百餘朝臣垂頭掩面而泣,壓抑到極致的抽噎聲此起彼伏,無人敢發(fā)出哭聲。

李世民笑了一陣,忽又嘆道:“可惜許多袍澤先朕而去,他們豁出命打下的江山,卻來不及享受富貴,不知他們九泉之下可否瞑目……”

扭頭再望了一眼身後的凌煙閣,從那些高掛著的功臣畫像上一一掃過,李世民黯然低吟:“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三十載功名,不過一捧塵土,逝者已矣,生者垂垂,朕總算在這世上留下了一抹痕跡,夠了。”

喃喃言畢,李世民忽然開朗起來,大笑道:“有美酒有袍澤,豈能無歌舞?來人,召太常寺樂工歌舞伎,與我君臣助興。”

朝臣們不敢相勸,強忍著悲意,同時舉杯遙敬李世民。

李世民痛快地端盞飲盡,臉色又紅潤了幾分,看起來愈發(fā)精神矍鑠。

太常寺的樂工和歌舞伎早早便在太極宮內(nèi)等候,很快一行嫋娜的美女魚貫上前,舞伎們穿著合身的鎧甲,手執(zhí)方盾和長戟,英武的裝扮配上姣好的面容,猶如一幅賞心悅目的畫卷。

樂工敲下第一記編鐘,接著震懾人心的鼓聲漸起,場中的舞伎們列隊整齊,隨著鼓聲越來越密集,場中的舞伎步履忽動,揚起了盾,長戟斜指,一股凌然肅殺之氣頓生。

李世民怔怔盯著舞伎們的舞動,嘴脣微微顫抖,神情漸漸陷入思憶,過往的歲月彷彿快進的畫面,在腦海中一一閃現(xiàn)。

場中戟盾舞動,鼓聲從急到疏,歌伎們的歌聲激昂而起。

“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鹹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君臣無比熟悉的《秦王破陣樂》再次傳揚,廣場上悠悠迴盪著這首記載李世民畢生功績的戰(zhàn)歌。

朝臣們流著淚靜靜地賞舞聽歌,隆隆的鼓聲將人羣中不時傳出的嗚咽嚎啕之聲掩蓋下去。

李世民含淚飲盡一盞酒,又斟滿,吃力地站起身,常塗急忙攙住他,李世民推開他的手,帶著幾分醉意踉蹌走到場中。

正在舞動的舞伎們急忙停下,紛紛避讓一旁。

李世民將酒盞高舉過頂,身軀隨著鼓聲旋轉(zhuǎn),舞動搖曳。

凌煙閣前,只見李世民獨自一人在微寒的春風(fēng)中端杯獨舞,百千人的眼裡只有這一道孤獨的身影,在笨拙地隨樂起舞,大醉翩翩。

大笑著一口飲盡杯中酒,將酒盞一甩,李世民伸手示意,一名舞伎急忙將長戟雙手奉上。

李世民取過長戟,似乎有些吃力,身形踉蹌了一下,然後雙手執(zhí)戟,目視前方,腦海中迴盪起當(dāng)年征戰(zhàn)沙場上的喧囂聲,一聲聲勝利的歡呼,一幕慕金戈鐵馬,畫面不斷閃現(xiàn),接著消逝於永恆。

長戟斜指向天,然後帶著嘯聲狠狠朝前一刺,李世民掙紅了臉,用盡畢生的力氣,嘶聲大喝。

“破——陣——!”

石破天驚,震懾人心。

朝臣們跪伏於地,大哭不止。

太極宮外,晚霞似血,殘陽西沉。

…………

一場酒宴耗盡了李世民僅餘的力氣,被宮人擡回了甘露殿。

朝臣們紛紛出宮,卻都不肯回家,大家聚集在太極宮門外,如同朝會般整齊地站在夜風(fēng)中,等待一個即將到來的噩耗。

皇子們則在甘露殿外等候,殿內(nèi)陪著李世民的卻是他的後宮四妃和李治。

太極宮外,哭聲此起彼伏,李素抿著脣,幽幽嘆息。

李績走到他面前,揚起下巴示意了一下,二人走出人羣,來到一個偏僻的角落。

“舅父大人有何吩咐?”李素道。

李績沉默片刻,嘆道:“看來陛下……就在今夜了。”

李素黯然一嘆,沒說話。

李績接著道:“明日宮中發(fā)喪,你小心陪侍太子殿下,父喪固哀,但太子身擔(dān)社稷,勿使哀憂過甚。”

李素點頭:“是。”

李績仰望夜空蒼穹繁星,苦笑道:“貞觀之後,未知大唐又是怎樣的氣象?陛下是古往今來最聖明的君主,後人難追其功啊,太子殿下的壓力不小。”

李素沉默一陣,道:“或許,新君治下的江山,並不比陛下差,大唐終歸是一代強過一代。”

李績看了他一眼,道:“太子有如此才能?”

李素點頭,無比肯定地道:“有。舅父大人和諸位叔伯應(yīng)該相信他,支持他。”

李績嘆道:“老夫自會全力輔佐新君。”

頓了頓,李績又道:“我們這些人都老了,這些年氣力漸不如當(dāng)年,輔佐新君能夠善始善終的,只有你們這一代了,子正,陛下和新君都對你寄予厚望,你是未來的宰相之才,蒼生社稷的重擔(dān),你要扛起來,莫再像從前那般懶散渾噩了。”

李素苦笑道:“我盡力不那麼懶,但是也別指望我太勤奮,我只爲(wèi)家人和自己活著,家人和自己活好了,再兼顧天下事。”

李績知他秉性,無奈地搖頭一嘆:“明明一身的本事,卻有一副懶散的性子,老天真是瞎了眼……新君臨朝,自有新氣象,那時必然有新政頒行,將來殿下要倚靠你治理天下,你打算如何上疏陳列新政?”

李素沉吟半晌,緩緩道:“大唐從立國到如今已近三十年,而大唐的對外征戰(zhàn),也足足維持了三十年,咱們固然打下了廣袤無垠的疆土,可也消耗了國力和青壯的性命,舅父大人,大唐該止戈息武,休養(yǎng)生息了,我認爲(wèi)新政的主要方向便是民政民生……”

望著李績笑了笑,李素道:“舅父大人和諸位叔伯,以後這些年恐怕沒什麼機會領(lǐng)兵征戰(zhàn)了,平白少了許多軍功,還望舅父大人和諸位叔伯莫怪罪。”

李績嘆道:“老夫這些人雖說是沙場老將,一生功名只從馬上取,可我們畢竟是大唐的臣子,別以爲(wèi)我們個個都是兇神惡煞的老殺才,戰(zhàn)場上看著關(guān)中子弟前赴後繼戰(zhàn)死,你以爲(wèi)我們不心痛麼?接下來若能讓子民們休養(yǎng)生息,我們也求之不得。”

李素行禮道:“多謝舅父大人體諒。”

李績道:“說說章程吧,你打算如何發(fā)展民政民生?”

李素道:“首先是墾荒,大唐國土不小,適宜耕種的農(nóng)田更多,可惜很多都是未開墾的荒地,接下來這些年,各地官府行政的主要方向便是墾荒,既然征戰(zhàn)暫止,不妨以徭代戰(zhàn),各地發(fā)動青壯開墾荒地,官府給予獎勵。其次是推行真臘良種稻,首先從京畿之地附近推行,一兩年初見成效後,不用官府頒佈政令,百姓們自然會蜂擁而上,爭相耕種新稻……”

“然後就是興修水利,鼓勵農(nóng)桑,扶持商賈,減免民間賦稅和徭役,還有就是鼓勵民間生育,地方官府加大生育獎勵的力度,總之,十年內(nèi)我們爭取做到全民溫飽,二十年內(nèi)做到藏富於民,有了這二十年,那時的大唐或許可以名副其實的稱之爲(wèi)‘盛世’。”

李績頷首,讚許地看了他一眼,道:“子正所言有理,關(guān)於民政民生,你比老夫這些殺才更懂,那麼對外呢?要知道‘忘戰(zhàn)必危’,這二十年裡不可能完全不對外征戰(zhàn)吧?大唐王師久不顯威,外面那些魑魅魍魎又要跳了。”

李素笑道:“對那些魑魅魍魎,還是需要偶爾扇他們一巴掌的,但是戰(zhàn)事規(guī)模不宜過大,除非對方主動發(fā)起大規(guī)模的入侵,以後大唐若遇事,當(dāng)以外交途徑解決爲(wèi)主,外交無法解決便出征打一下,達到立威的目的便可,這二十年是咱們積攢底氣的關(guān)鍵時期,不可輕易動武而再次消耗國本,舅父大人覺得呢?”

李績點頭道:“甚好,看來老夫和那些殺才們從今以後可在長安頤養(yǎng)天年了,大唐新朝的方向,便靠子正掌握,記住勿負天下子民,勿負陛下聖恩。”

“是。”

李績猶豫了一下,然後壓低了聲音,道:“今日陛下召見你,想必還說了關(guān)於門閥士族的……”

李素瞭然點頭,緩緩道:“此爲(wèi)大唐社稷心腹之患,只有削除這個大患,大唐方可輕裝前行,不過要想完全削除門閥士族,恐怕很難,至少在我有生之年看不到了,千年門閥根深蒂固,不是一人或一朝能輕易削掉的,我能做的只有慢慢降低門閥對民間士子和百姓的影響,大開科舉,給寒門子弟一線光明的同時,也要收縮門閥士族子弟入朝爲(wèi)官的通道,往深一點說,他們的勢力,他們佔據(jù)的土地,還有他們家族對百姓的影響等等……這些事太複雜,太棘手,我想,這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博弈。”

李績讚道:“年紀輕輕,卻已看得比老夫還遠,大唐新君有你輔佐,老夫不擔(dān)心了……”

舅甥二人正說著話,太極宮內(nèi)忽然鐘聲大作,一下又一下,敲擊聲慌亂急促,悠悠迴盪在深夜的長安城內(nèi)。

宮門前佇立的朝臣們一愣,接著一驚,還未做出反應(yīng),宮裡已傳出一片大哭聲,朝臣們頓時明白了什麼,臉色慘然地面朝宮門跪伏於地,嚎啕大哭。

宮門拉開了一條縫隙,一名年輕的宦官走出來,帶著哭腔道:“陛下崩逝——”

宮門外,朝臣的哭聲愈發(fā)激烈起來。

李素也跪伏於地,含淚望著緊閉的宮門,哀痛之情油然而生。

一位偉大的帝王,用一種豪邁的方式向人間道別,大笑離場。

翻過史書這一頁,餘韻仍在世間縈繞。

英雄終化塵土,世上再無天可汗。

…………

…………

李世民駕崩當(dāng)夜,當(dāng)鐘聲傳遍長安城時,城內(nèi)家家戶戶都點亮了燈,全城臣民皆面朝太極宮而拜,伏地痛哭失聲。

國喪之始,長安城無論高門低戶,門口皆掛上了白燈籠,朝臣們換上喪服,太子李治跪在李世民的遺體前哭得幾近暈厥。

長安城陷入一片哀慟之中,無論富貴貧賤,臣民皆因這位偉大的帝王的逝世而哀痛萬分。

深夜,太子李治強忍悲痛,宣佈國喪。衛(wèi)國公李靖,英國公李績爲(wèi)首的武將奉詔領(lǐng)左右武衛(wèi)將士入宮,換下原來的羽林禁衛(wèi),接管太極宮的宮禁,李靖和李績跪在太子李治面前,向太子宣誓效忠。

一個時辰後,李治命涇陽縣公李素披甲入宮,掌管禁軍,同時令三省宰相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全權(quán)處理李世民喪事等諸禮儀。

第二天,太極宮在平靜而哀痛的氣氛裡,李治召集羣臣朝會,商議國喪事宜,討論先皇諡號和廟號,經(jīng)羣臣商議過後,決定尊李世民諡號爲(wèi)“文皇帝”,廟號“太宗”,李治首肯頒行。

皇帝寢陵早已建好,位於長安城西北醴泉縣內(nèi),陵墓爲(wèi)合葬墓,裡面還沉睡著久逝的長孫皇后,該陵命爲(wèi)“昭陵”。

上午,八百僧人道士入宮,兩儀殿前佈置道場,爲(wèi)先皇誦經(jīng)祈福超度。

羣臣著喪服朝拜先皇,依周禮三叩九拜,長孫無忌主持喪事事宜,李治長跪於兩儀殿內(nèi),禮部官員唱名,羣臣依詔而入殿,跪拜先皇。

李治表情木然,彷彿一個沒有靈魂的扯線木偶,哭與拜全依禮部官員之示意,整整一天水米未進。

直到夜深,朝臣在殿外守靈,李治木然地跪在李世民靈柩前,呆呆地注視著那副沒有任何生機的靈柩,眼淚似乎已流乾了,形如一副空空的軀殼,守著一顆茫然無措的心。

夜深人靜,守靈已是後半夜,殿外朝臣們?nèi)怨蛟趶V場上,聽著僧人道士們?nèi)唛L枯燥的誦經(jīng),八十歲的孔穎達暈厥了兩次,被同僚們攙扶到偏殿休息,一些老邁的臣子也被攙扶離開。

兩儀殿內(nèi)寂靜無聲,李素披著鎧甲,輕輕走入殿內(nèi)。

新舊交替之時,軍權(quán)是個很敏感的東西,李治最信任的人是李素,於是下令由李素暫時掌管禁軍,李素這兩日不停的在宮中巡弋,他也累得不行了。

李治仍跪在靈柩前,肩膀微微耷拉著,背影孤獨而沉痛,像一隻被趕出鳥窩的雛鳥,透著一股孤苦無依的可憐樣。

李素走到他的身後,雙手輕輕按上了李治的肩。

李治一激靈,扭頭看了他一眼,隨即眼淚又流了下來。

“殿下節(jié)哀,臣猜想,先皇在九泉之下也不願見到殿下憂思過甚,傷了身子,江山社稷的擔(dān)子全壓在殿下肩上,殿下當(dāng)保重自己,勿負天下臣民厚望。”李素沉聲道。

李治搖搖頭,泣道:“父皇離開我了……”

李素嘆息:“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殿下身系大唐國運氣數(shù),目光應(yīng)該向前看。”

李治哭著搖頭:“我無法向前看,這兩日我心裡想的全是父皇的影子,他抱著我,哄著我,見我頑皮而無奈苦笑的樣子,見我讀書怠惰而怒目圓睜的樣子,見我做出一些功績而自豪的樣子……心裡唸的想的,全是他的樣子。”

擡頭淚眼婆娑地看著李素,李治哽咽道:“父皇果真離開我了嗎?我到現(xiàn)在都不敢相信,你說這是不是父皇與我開的玩笑?說不定他躲在什麼地方,故意看我爲(wèi)他哭泣的模樣,待我哭得傷心了,他便突然跑出來嚇我一跳,然後得意的哈哈大笑……”

李素垂頭,無言。

安慰的話無從說起,時間才能慢慢抹平喪父之痛。

“子正,父皇真的離開我了……我失去了母后,如今又失去了父皇,我從此是一個無依無靠的人了,以後我受了委屈,受了驚嚇,沒人能拍著我的背安撫我,沒人能當(dāng)我堅實的依靠,從今以後,我要獨自面對一切好的不好的事……”李治神情充滿惶然,無措地看著李素,道:“子正,我做不到,外面風(fēng)那麼急,雨那麼大,我失去了依靠,如何承受風(fēng)雨?”

李素沉聲道:“臣還是那句話,‘逝者已矣’,殿下,你與旁人不一樣,你要逼著自己堅強起來,你不會再有任何依靠,相反,你馬上要成爲(wèi)別人的依靠,成爲(wèi)天下臣民的依靠,大唐每一個臣子和百姓,他們的依靠只有你,你若不堅強,教天下人如何依靠你?”

李治吸了吸鼻子,情緒漸漸平復(fù),望著李素道:“子正兄金玉良言,治記住了,我……還想多陪陪父皇。”

李素點頭,行禮:“臣先告退。”

離開兩儀殿,李素心中無比壓抑,深深吸了口氣,壓抑住內(nèi)心的憂躁,領(lǐng)著禁軍再次巡弋宮闈禁內(nèi)。

一道輕悄的身影,邁著小細步走近兩儀殿,見殿內(nèi)李治孤獨的背影,小身影腳步一頓,帶著哭腔輕喚道:“雉奴哥哥……”

李治身軀一震,扭頭見晉陽公主一身喪服,哭得梨花帶雨,李治頓時淚如雨下,起身走到晉陽公主面前,保住她單薄的身軀,痛哭道:“小兕子,小兕子,父皇他……永遠離開我們了。”

第三百章 後顧有憂第五百五十三章 低卑謙遜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戰(zhàn)鬆州 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七百三十五章 必有所欲第五百一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四百四十二章 蕭規(guī)曹隨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第三百三十二章 羣狼環(huán)伺第五百二十一章 另起波折老婆要生了,請假第五百五十八章 獄中論勢第七百零四章 大相辭行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震懾威嚇第七百三十三章 威逼妥協(xié)第三十章 志向高遠第五百五十章 上達天聽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七百八十一章 斷腕籌謀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一百五十一章 挑撥是非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小投緣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二百一十二章 工部尚書第五十三章 最後一搏 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推背道長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防奪權(quán)第三百七十一章 沙漠明珠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九百四十二章 高陽孽情第六十一章 建蓋新房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第八百六十六章 擒拿審問 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三百三十三章 戍邊苦楚第一百八十四章 香滿長安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第八百零五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第七百二十九章 東郊演武 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五十章 脫困求生 中第九十五章 公主索酒第二百五十九章 子夜大亂 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九百二十七章 君臣決戰(zhàn) 上第四百零二章 意外謀殺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五百四十六章 荒野截駕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八百二十五章 置之死地第七百九十七章 公主夜宴 下二第二百零五章 留下狗命第二百三十章 朔望朝參 中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七百三十二章 以直報怨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期而遇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第四百一十七章 是非黑白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門賠禮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lián)姻第二百零二章 傲嬌公主第一百二十二章 進退難取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zhàn)第一百四十五章 冷靜屠夫第二百四十六章 魔王示警第五百三十九章 錯情錯愛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wù)歸屬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二百七十二章 坦誠相對 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登門認親 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五百一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軋猜疑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一百零九章 帥帳論戰(zhàn)第一百八十章 文武有別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第五百零四章 巧取豪奪第七百五十八章 釋疑進財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
第三百章 後顧有憂第五百五十三章 低卑謙遜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戰(zhàn)鬆州 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七百三十五章 必有所欲第五百一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四百四十二章 蕭規(guī)曹隨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第三百三十二章 羣狼環(huán)伺第五百二十一章 另起波折老婆要生了,請假第五百五十八章 獄中論勢第七百零四章 大相辭行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震懾威嚇第七百三十三章 威逼妥協(xié)第三十章 志向高遠第五百五十章 上達天聽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七百八十一章 斷腕籌謀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一百五十一章 挑撥是非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小投緣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二百一十二章 工部尚書第五十三章 最後一搏 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推背道長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防奪權(quán)第三百七十一章 沙漠明珠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九百四十二章 高陽孽情第六十一章 建蓋新房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第八百六十六章 擒拿審問 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三百三十三章 戍邊苦楚第一百八十四章 香滿長安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第八百零五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第七百二十九章 東郊演武 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五十章 脫困求生 中第九十五章 公主索酒第二百五十九章 子夜大亂 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九百二十七章 君臣決戰(zhàn) 上第四百零二章 意外謀殺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五百四十六章 荒野截駕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八百二十五章 置之死地第七百九十七章 公主夜宴 下二第二百零五章 留下狗命第二百三十章 朔望朝參 中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七百三十二章 以直報怨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期而遇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第四百一十七章 是非黑白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門賠禮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lián)姻第二百零二章 傲嬌公主第一百二十二章 進退難取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zhàn)第一百四十五章 冷靜屠夫第二百四十六章 魔王示警第五百三十九章 錯情錯愛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wù)歸屬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二百七十二章 坦誠相對 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登門認親 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五百一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軋猜疑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一百零九章 帥帳論戰(zhàn)第一百八十章 文武有別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第五百零四章 巧取豪奪第七百五十八章 釋疑進財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高县| 乌拉特中旗| 上饶县| 平凉市| 儋州市| 临洮县| 天津市| 怀柔区| 视频| 百色市| 高唐县| 安溪县| 昌平区| 奈曼旗| 天台县| 阳朔县| 名山县| 鲁山县| 谢通门县| 汝州市| 昆明市| 班戈县| 五原县| 内乡县| 日土县| 万州区| 雷山县| 蒲城县| 黄平县| 治县。| 张家口市| 扎兰屯市| 广西| 抚远县| 平原县| 获嘉县| 乌兰县| 乐东| 太仆寺旗| 江油市| 望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