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

離開太平村,衆(zhòng)人策馬飛馳。

景色在李素眼中飛速倒退,和煦的春風(fēng)拂過臉龐,柔柔癢癢的,很舒服。

微風(fēng)一吹,李素的腦子忽然清醒起來,想到剛纔東陽欲言又止的樣子,不由生出了疑惑。

她是不是有事對自己說?

剛纔見面太匆忙了,李素暗暗記住,等面君過後,再好好問問她。

一個多時辰後,李素領(lǐng)著部曲們進(jìn)了長安城,進(jìn)了城後,李素老實地下馬,部曲們爲(wèi)他牽著馬,李素則負(fù)手在前面慢慢走著。

雖說李世民早已允許他長安城騎馬的殊榮,李素卻很少在城裡騎過馬。皇帝允許不代表自己可以肆無忌憚,人家那是客氣,自己不能當(dāng)成福氣,爲(wèi)人臣子該有的謙遜與謹(jǐn)慎還是要時刻記在心裡的,古往今來那麼多臣子被皇帝莫名其妙弄死,大抵便是臣子真沒把自己當(dāng)外人,皇帝允許什麼他就幹什麼,大大咧咧百無禁忌,總以爲(wèi)自己是皇帝捧在手心裡的寶,這種人的結(jié)局很少有壽終正寢的。

牽馬穿過長安城的各坊,直入朱雀大街,順著朱雀大街一直往前,李素很快到了太極宮門前。

朝門口的羽林禁衛(wèi)遞上腰牌,禁衛(wèi)仔細(xì)查驗過後,便派人入宮通稟,等了約莫小半個時辰,宮門打開,門縫裡閃出一位年輕的宦官,笑著朝李素行禮,然後領(lǐng)著李素入內(nèi)。

跟著宦官走進(jìn)宮,直到甘露殿門口,宦官示意李素在殿外等候,沒過多久,宦官傳話,陛下宣李素進(jìn)殿。

李素在殿外廊下脫了鞋,只著足衣悄然入殿。

走入殿中,李素明顯察覺到一股濃濃的頹喪氣息,只覺得殿內(nèi)很壓抑,就連陽光灑進(jìn)來都帶著一股子消極的味道。

擡頭看了一眼,李世民正半坐半躺在殿首的軟榻上,仔細(xì)看了看李世民的模樣,李素不由大吃一驚。

李世民的頭髮竟然白了一半,神情憔悴,氣色灰敗,額頭上纏著一塊白巾,雙目呆滯無神,就連李素進(jìn)殿他也只是淡淡地掃了一眼,彷彿連擡眼皮這個動作都覺得費力。

“臣,涇陽縣公李素,拜見陛下。”李素朝李世民躬身行禮。

李世民嗯了一聲,嘴脣張合間,輕聲說了一句話,李素此刻離他一丈多遠(yuǎn),李世民語聲太輕細(xì),李素沒聽清。

“呃,陛下剛說了什麼?恕臣耳力不好,沒聽清楚。”李素尷尬地道。

李世民嘆了口氣,聲音高了許多,這次李素聽清了。

“朕剛纔說,要你走近一些,朕……說話費力。”

一句話說完,李世民已有些喘息了,同時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

李素暗暗嘆息,聽李世民說話,中氣不足的樣子,似乎已非常虛弱了,曾經(jīng)那個意氣風(fēng)發(fā),精神矍鑠的天可汗陛下,此時像個風(fēng)燭殘年的老人,英雄遲暮,君王意氣已盡。

東征一戰(zhàn)的結(jié)局,幾乎打垮了這位向來不肯服輸?shù)幕实郏簧臉s耀和威名,在這一場征戰(zhàn)中消耗殆盡。

李素朝李世民走過去,走到離他兩步距離時才停下腳步。

離得近了,李素才發(fā)現(xiàn)李世民蒼老了許多,臉上甚至出現(xiàn)了零零星星的黑色老人斑,呼吸也有點急促,聽著呼哧呼哧的喘氣聲,給人一種隨時一口氣喘不上來立馬駕崩的感覺。

“陛下,您……保重龍體。”李素神情傷感地道。

無論他對李世民多麼的不喜歡,不可否認(rèn)的是,李世民終歸是一位好皇帝,這位皇帝當(dāng)父親很失敗,當(dāng)上司很失敗,當(dāng)兄弟很失敗,當(dāng)別人的兒子很失敗,可是,皇帝這個角色他無疑是成功的,大唐正因爲(wèi)有了他,纔會如此精彩,如此激昂,煌煌盛世有了他的帶領(lǐng),這個充滿了神奇與浪漫的國度纔會煥發(fā)蓬勃的生機(jī),壯闊時如同進(jìn)軍的戰(zhàn)鼓,深沉?xí)r如同淺斟低唱的詩句。

盛世仍在,英雄已老。

李世民看著李素,臉上終於露出了笑意:“昨日李績進(jìn)宮,與朕詳細(xì)說過你們斷後狙敵的經(jīng)過,朕很欣慰,你和李績的戰(zhàn)果給朕挽回了天大的顏面,此次東征本是敗局,因爲(wèi)你們舅甥二人的謀劃,敗局生生扭轉(zhuǎn)成了平局,聽說攻打高句麗都城的主意還是你出的?果然不愧是大唐英傑,不枉朕這些年饒你一次又一次闖出來的禍,你……很不錯。”

李素急忙道:“臣只是奉旨而爲(wèi),並無寸功,陛下運籌帷幄,遙勝於千里之外,臣等攻破敵國都城皆是陛下謀略授意,臣不敢居功。”

李世民神情平淡地道:“呵呵,昨日李績進(jìn)宮見朕,也是同樣的說辭,你舅甥二人難道早已商量好了?鐵了心要把這樁功勞推給朕?”

“陛下,臣不是推功勞,陛下命臣等斷後狙敵之前面授機(jī)宜,就是這般吩咐臣的,臣只是奉陛下之命而行罷了,不敢居半分功。”

李世民忽然冷笑:“你們推得倒是乾淨(jìng),朕卻沒那麼厚的臉皮接住,功勞是誰的就是誰的,朕若連臣子的功勞都搶去的話,這個皇帝當(dāng)?shù)秘M不悲哀?朕從起兵反隋到如今,何時做過搶功之事?李素,你以爲(wèi)朕的臉皮和你一樣厚麼?”

李素腦中飛快轉(zhuǎn)動,嘴上卻道:“不敢,臣的臉皮其實和陛下一樣薄,可謂吹彈可破,世人對臣的誤解甚深也……”

“閉嘴!”李世民狠狠瞪了他一眼,氣息又有些亂了,這次顯然是被李素氣的。

急促地喘息了片刻,李世民緩緩道:“是非功過,後人評說。事實上,朕發(fā)起的東征根本不必等後人評說,朕自己就能做個評斷。”

頓了頓,李世民神情頹喪道:“東征之?dāng)。噪拗^錯也!”

李素愣了一下,擡頭迅速掃了他一眼,然後垂下頭沒吱聲。

“此戰(zhàn)發(fā)起的時機(jī)不對,國庫貧瘠,糧草不足,軍械緊湊,士氣不穩(wěn),決策錯誤等等,這些都是東征之戰(zhàn)裡埋下的隱患,靺鞨六部燒燬我軍糧草是致敗的主因之一,但不是全部,我軍久攻安市城而不下,損兵折將士氣低落,被敵人驟然偷襲,所有的隱患全部爆發(fā)出來,這纔是東征之?dāng)〉恼嬲颉?傊拊谶@場戰(zhàn)爭裡犯過的錯太多了,事後朕回想自省才發(fā)覺,東征之戰(zhàn)從開始便錯了,若能再等上三五年,或許結(jié)局會不一樣。”

李素垂頭仍沒說話,關(guān)於這一戰(zhàn),死的人太多,錯的人太多,戰(zhàn)後思考的人也太多,大戰(zhàn)結(jié)束以後,彷彿人人都成了諸葛亮,當(dāng)初這樣做不對,那樣做纔對,當(dāng)初打這裡就好了,打那裡不對……

好話歹話都讓你們說完了,李素還能說什麼?

神情失落地注視著殿外的陽光,陽光有些刺眼,李世民瞇了瞇眼睛,悠悠嘆道:“子正,你說說,朕有生之年能征服高句麗麼?”

李素垂頭道:“陛下,高句麗已由國主高藏掌權(quán),高藏與泉蓋蘇文不一樣,至少二人對大唐的態(tài)度不一樣。”

李世民聽懂了他的言下之意:“你的意思是,讓朕暫息東征之心?”

“是,臣以爲(wèi),近十年內(nèi),不應(yīng)再東征了,請陛下給大唐百姓們一個喘息的機(jī)會吧。”

李世民瞇起了眼睛:“這是你的想法?”

李素擡頭直視這他的眼睛,回答得很堅定:“是,臣以爲(wèi),大唐十年內(nèi)不宜再發(fā)動任何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了,再打下去,好好的盛世基礎(chǔ)會被消磨殆盡,百姓們將重新回到貧困之中,臣建議陛下將大唐國政的重心從征伐轉(zhuǎn)化到民生,請陛下的目光從異國的版圖轉(zhuǎn)移到治下子民的衣食上,懇荒,扶農(nóng),興商,開渠,修堤,減賦,推行改良新稻種,這些纔是迫在眉睫必須要做的事,戰(zhàn)爭已結(jié)束,百姓和將士們都該喘口氣了。”

李世民盯著李素的臉,許久,緩緩地道:“子正斯言,實爲(wèi)謀國治世之論,不知不覺,子正也漸漸像個合格的臣子了,朕很欣慰……”

並沒有正面迴應(yīng)李素的話,李世民忽然說起了另一件事:“……高藏奪權(quán),王宮前斬泉蓋蘇文,其所爲(wèi)應(yīng)與子正脫不了關(guān)係吧?”

李素笑了:“有關(guān)係,但關(guān)係並不大,臣確實給了他一些建議,甚至還臨時給他五百顆震天雷,可惜高藏有他自己的主意,並未全按臣說的去做,當(dāng)然,最後的結(jié)果成功了,過程如何並不重要了。”

“站在大唐的立場,你認(rèn)爲(wèi)高藏當(dāng)權(quán)比泉蓋蘇文更好,更符合大唐的利益?”

李素老老實實道:“臣不敢保證,但臣以爲(wèi),高句麗誰當(dāng)權(quán)並不重要,無論是泉蓋蘇文或是高藏,他們內(nèi)心裡對大唐都存著敵意的,臣需要做的是讓高句麗國中生亂,亂成一鍋粥,兵變奪權(quán)什麼的,誰輸誰贏臣不在乎,臣在乎的是讓他們自亂後騰不出空來與大唐作對,只能強(qiáng)行壓下敵意,老老實實對大唐俯首稱臣。”

李世民笑了:“既然心存敵意,他們遲早會再次撕去恭順的外衣,那時大唐該如何應(yīng)對?”

李素也笑了:“那已是一二十年以後的事了,那個時候,大唐大抵也喘過氣來了,陛下再領(lǐng)軍去教訓(xùn)他們一頓,或者乾脆滅了他們的國。”

李世民哈哈大笑:“好,子正此事做得好!其實你們攻破高句麗都城的消息傳回長安,世人皆贊爾等之功,可是依朕看來,你助高藏奪權(quán),製造敵國之亂,此功的分量比破敵都城要重得多,這纔是真正的謀國之策,出一計而安天下十年,甚善!”

笑聲一頓,李世民忽然浮上傷懷之色,喃喃道:“十年……朕哪裡還有十年可等?”

李素一震,擡頭望著他,卻見李世民神情黯然,那張臉像一堵千年的古牆一般蒼老斑駁。

“陛下……”李素想說幾句安慰的話,可話到嘴邊,卻怎麼也說不出口。

任何安慰此時都顯得空洞無力,李素實在不知該如何勸這位帝王重新振奮,此時的李世民在他眼裡,像一盞即將燃盡的枯燈。

李世民卻灑脫一笑,道:“罷了,留給下一代帝王吧,朕用了二十年的時間,打下這大好江山偉業(yè),足夠了,若世間真有英靈飄蕩,朕可以拍著胸脯告訴那些逝去的人,朕這個皇帝儘管犯過許多錯,做過許多混淆善惡的事,但朕無愧於黎民百姓,無愧李氏社稷,這就夠了。”

李素躬身道:“陛下不遜古往今來任何一位帝王,這是臣的心裡話。”

李世民笑道:“得子正之贊,殊爲(wèi)難得,此時此景,朕當(dāng)與子正浮一大白,可惜朕的身子已飲不得酒了……”

李素心裡有些難過,沉默片刻,道:“陛下好好養(yǎng)歇身子,保重龍體,臣定能等到與陛下開懷同飲之日,這一日想必不會太遠(yuǎn)。”

李世民哈哈笑道:“子正也會說討巧的奉承話了,朕假裝相信你的話便是。”

李素強(qiáng)笑道:“陛下不必假裝,臣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實話。”

李世民黯然道:“這一次,朕恐怕真的大限不遠(yuǎn)矣,唉,皇圖霸業(yè),江山社稷……”

李世民語聲漸小,剛纔君臣的一番對話已耗盡了李世民的精力,李世民說著說著,眼皮開始耷拉,腦袋一點一啄的打起了瞌睡。

李素等待良久,見李世民耷拉著腦袋不出聲,李素不由小心地上前一步,輕喚道:“陛下,陛下……”

回答他的,是李世民沉重的呼嚕聲。

殿後的屏風(fēng)內(nèi),常塗的身影如鬼魅般冒出來,陰惻惻地道:“陛下已睡著,李縣公可退出殿外。”

李素嚇了一跳,接著反應(yīng)過來,急忙朝李世民行禮後緩緩?fù)顺龅钔狻?

跨出殿門,李素心頭一動,轉(zhuǎn)過身深深看著李世民。

李世民仍盤坐在殿內(nèi),腦袋耷拉著,常塗正悄悄給他披上一張皮氅,陽光灑在他身上,將他的身影拖拽得冗長,漸漸的,他的身軀化作一道模糊的光影,光影彷彿在陽光的照射中慢慢虛弱下去,顯得孤獨而蒼老。

李素莫名紅了眼眶,他並不喜歡李世民,從認(rèn)識他那天直到今日,一直都不喜歡。可是,這些年他與李世民的種種恩怨浮上心頭,掐指細(xì)數(shù),終究是恩多於怨,作爲(wèi)他的臣子,李素不得不給李世民一個公正的評斷,這位千古一帝其實已做得很好了,真的很好了。

默不出聲的,李素站在殿外,悄然朝李世民長長一揖,久久方纔起身離去。

常塗一直靜靜地看著殿外的李素,見李素沉默行禮,常塗陰冷的表情微微一緩,眼中露出幾許柔和,直到李素離去,常塗這纔將目光轉(zhuǎn)移到李世民身上。

李世民仍在呼呼大睡,睡得很沉,因爲(wèi)是坐姿,李世民的身軀搖搖欲墜,常塗急忙伸出手,扶住李世民的肩,然後慢慢的,輕輕的讓他放躺在軟榻上,緊了緊裹在他身上的皮氅,直到李世民睡踏實了,常塗這才收回手,仍如一道影子般,無聲無息恭立在李世民的身後。

不知爲(wèi)何,當(dāng)李世民的生機(jī)漸漸耗盡,常塗那筆直如標(biāo)槍般的身軀也顯得蒼老佝僂起來。

靜謐的大殿內(nèi),常塗忽然嘆了口氣,不知爲(wèi)誰嘆息。

…………

…………

離開太極宮,李素走出宮門,呼出胸中一口濁氣。

今日面君其實還有很多話沒說,李素在高句麗立下的大功名揚天下,按理說李世民應(yīng)該論功封賞,可李世民卻一句話都沒提,而李素當(dāng)然也樂得不聞不問,反正他對升官晉爵並無太大的愛好。

只是李世民絕口不提封賞,難免給李素留下了一個懸念。究竟是李世民身體不行了,腦子有些糊塗,所以忘記提起封賞之事,或者是李世民另有深意,刻意不提此事,李素也想不明白。

天色尚早,李素決定去一趟晉王府,然後拜望一下幾位長輩。回到長安,許多該盡的禮數(shù)便必須做到,這也是李素向來在朝堂中頗得人緣的原因之一。

晉王府也在朱雀大街上,離太極宮不遠(yuǎn)。李素獨自負(fù)手走在前面,後面的部曲們牽著馬,衆(zhòng)人緩行漫步,如踏春一般走向朱雀大街。

太極宮的正門正對著朱雀大街,大街兩旁皆是王公權(quán)貴的府邸,能住在這條街的人,大多都是當(dāng)朝開國國公或郡王,包括程咬金,牛進(jìn)達(dá)等。

朱雀大街對李素來說是一個險地,長安城治安不錯,差不多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境界,不過朱雀大街是個例外,當(dāng)然,李素這個人也是例外,不知道爲(wèi)什麼,每當(dāng)李素走在這條街上時,經(jīng)常莫名其妙被人打劫,而且打劫他的強(qiáng)梁好漢每次都是同一個人,不僅如此,這位強(qiáng)梁好漢不搶別人,專門搶他,就好像李素生來的使命就是準(zhǔn)備好各色重禮,等著被這位好漢搶走似的,很憋屈的心情。所以走在這條街上時,李素難免有些戰(zhàn)戰(zhàn)兢兢鬼鬼祟祟之感。

今日既不幸也大幸,大幸的是,李素今日進(jìn)宮面君,並未帶禮品,不幸的是,就算身無長物,可還是碰到了這位強(qiáng)梁好漢,實在不知上輩子造了多大的孽……

“哇哈哈哈哈哈,小後生站住!老夫出來活動一下手腳都能遇見你,咱爺倆真是緣分吶!”

一陣魔性的大笑聲從李素身後傳來,提神醒腦,招災(zāi)破財。

第五百五十五章 恩公無覓第三百五十九章 忠君之事第七百一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八百三十章 舅甥計議 上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家破財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九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八百六十四章 刺王殺駕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王問因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九十章 魔王醉酒 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誰試鋒芒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七百三十七章 豁然開朗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臨高昌第二百四十九章 雷霆震怒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三百七十二章 逆流而上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六百七十二章 溫柔惡客第五百五十五章 恩公無覓第四百七十二章 才人武氏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yǎng)虎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造孟嘗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wù)歸屬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論勢第七百六十三章 漸生波瀾第四百九十九章 過猶不及第五百五十九章 閒落棋子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第三百二十八章 荒涼破敗第八百八十一章 航海回訊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七百八十六章 君臣論將第六百八十八章 哭訴衷腸第五十三章 最後一搏 下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四十五章 轅門對峙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將論戰(zhàn)第七百三十三章 威逼妥協(xié)第五百零一章 意圖不明第一百零二章 再獻(xiàn)妙策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四百三十二章 別後敘情第六百五十八章 雨夜刺殺 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見妖風(fēng)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第五百八十四章 晉州亂象第六百八十八章 哭訴衷腸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第七百八十三章 另生枝節(jié)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一十八章 胡人商隊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平之論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guān)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一百四十五章 冷靜屠夫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造孟嘗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jiān)正第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一百七十章 身陷監(jiān)牢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聯(lián)姻作罷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一百四十三章 錯綜關(guān)係第五百二十四章 侯爺滅佛 下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五百九十九章 迷局如霧第二百四十九章 雷霆震怒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將論戰(zhàn)第一百零五章 馬載離愁求保底月票!!第三百六十一章 君子交易第十八章 胡家鉅變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秘兵馬第六百六十六章 流歸長安第五百二十一章 另起波折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六百二十七章 滿城風(fēng)雨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
第五百五十五章 恩公無覓第三百五十九章 忠君之事第七百一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八百三十章 舅甥計議 上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家破財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九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八百六十四章 刺王殺駕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王問因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九十章 魔王醉酒 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誰試鋒芒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七百三十七章 豁然開朗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臨高昌第二百四十九章 雷霆震怒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三百七十二章 逆流而上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六百七十二章 溫柔惡客第五百五十五章 恩公無覓第四百七十二章 才人武氏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yǎng)虎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造孟嘗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wù)歸屬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論勢第七百六十三章 漸生波瀾第四百九十九章 過猶不及第五百五十九章 閒落棋子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第三百二十八章 荒涼破敗第八百八十一章 航海回訊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七百八十六章 君臣論將第六百八十八章 哭訴衷腸第五十三章 最後一搏 下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四十五章 轅門對峙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將論戰(zhàn)第七百三十三章 威逼妥協(xié)第五百零一章 意圖不明第一百零二章 再獻(xiàn)妙策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四百三十二章 別後敘情第六百五十八章 雨夜刺殺 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見妖風(fēng)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第五百八十四章 晉州亂象第六百八十八章 哭訴衷腸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第七百八十三章 另生枝節(jié)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一十八章 胡人商隊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平之論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guān)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一百四十五章 冷靜屠夫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造孟嘗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jiān)正第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一百七十章 身陷監(jiān)牢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聯(lián)姻作罷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一百四十三章 錯綜關(guān)係第五百二十四章 侯爺滅佛 下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五百九十九章 迷局如霧第二百四十九章 雷霆震怒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將論戰(zhàn)第一百零五章 馬載離愁求保底月票!!第三百六十一章 君子交易第十八章 胡家鉅變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秘兵馬第六百六十六章 流歸長安第五百二十一章 另起波折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六百二十七章 滿城風(fēng)雨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市| 梅河口市| 澎湖县| 怀远县| 故城县| 凤山市| 静海县| 错那县| 景泰县| 尖扎县| 永吉县| 偃师市| 和平区| 秭归县| 柳河县| 宜宾县| 林州市| 武胜县| 锦州市| 东阿县| 平武县| 太康县| 蒙山县| 土默特右旗| 灌云县| 莒南县| 凯里市| 凤台县| 郴州市| 咸阳市| 信阳市| 宁德市| 方正县| 离岛区| 杭州市| 六枝特区| 大同县| 淅川县| 桐城市| 曲水县| 如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