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三十二章 女王夜宴

確實發了,二千五百兩黃金,圍起來能繞……

其實哪裡都繞不了,連繞李家大宅一圈都有點底氣不足。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筆錢絕對是一筆鉅款,對李素這種大富之家來說,二千五百兩黃金都是鉅款。李家一輩子算是吃喝不愁了,往後不需要費盡心力舍了臉皮滿世界撈錢了。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

誰去高句麗一趟把錢要回來?

還有一個問題,現在高藏拿得出這麼多黃金嗎?畢竟高句麗的都城剛被唐軍從裡到外洗劫了一遍……

失魂落魄般坐在王帳內不言不動,李素中了邪似的似笑似哭,目光呆滯,神情木然。

女王和李績無語地看著他。

大家好好聊著天,怎麼說著說著就走神了?

“咳咳!”李績咳嗽幾聲,不滿地瞪著發癔癥的李素。

李素回過神,自覺失禮,朝女王尷尬地笑了笑。

“女王殿下恕罪,剛纔您說高藏在泉蓋蘇文身邊埋伏下了內應?是那個內應一刀斬了泉蓋蘇文的首級嗎?”

女王點頭:“本王的探子回來後是這麼說的。”

李素搓了搓下巴,看來高藏是個很有主意的人,也或許自己給他的震天雷並未派上用場,總之,誅殺泉蓋蘇文的過程與他和高藏的謀劃脫了節,不過變故之下仍將泉蓋蘇文斬了,高藏的本事不小,這個人也不是省油的燈,將來大唐與高句麗的關係,大抵只能維持一二十年的和平,待到高藏緩過氣來,國中積蓄了實力之後,兩國友誼的小船怕是說翻就翻。

李素暗暗決定……二千五百兩黃金一定要在兩國友誼小船翻了之前要到手,不然就真的打水漂了。

李績朝女王拱了拱手,道:“剛纔女王殿下說天賜良機,不知是何意?”

女王笑道:“高句麗大亂,高藏新君掌權,忙於清洗逆黨餘孽,掌控軍隊和臣民士子之心,國中軍隊的戰力恐怕會打個大大的折扣,本王欲趁此機會領兵北伐,將貞觀六年高句麗和百濟侵佔我們的國土重新奪回來!”

李績沉吟片刻,點點頭:“可以,說來這確實是個好機會,待到高藏緩過氣來,軍隊也有了戰力,那時情勢又不一樣了,高藏想必也不敢輕舉妄動……”

女王欣然笑道:“如此說來,李大將軍也贊成本王舉兵北進?”

李績笑了笑:“奪回故土自然無可厚非,不過我想請問女王殿下,您率領大軍北進,果真只是奪回故土而已麼?”

女王的笑容一僵,深深看了李績一眼,道:“若大將軍爲主帥,見此良機,不知大將軍會做到哪一步爲止?”

李績沉思片刻,道:“我若未帥,只會將故土奪回爲止,高句麗國中雖亂,但軍隊的戰力還在,亂的是上層高官將領,高藏是個聰明人,亂都城而不亂天下的道理他應該懂,下面的軍隊,他定會刻意安撫,許以好處,所以高層將領會清洗一批人,但下面的將士卻不會亂,女王殿下奪回故土,高句麗無話可說,若是不知足而繼續北進,則會激起高句麗軍隊同仇敵愾之心,如此,反而會讓高藏抓住機會,藉此事立德立威,迅速將軍心收攏,而女王殿下的北伐軍隊,則會得不償失……”

女王神情漸漸失望,喃喃道:“我新羅歷代君王皆以統一遼東半島爲畢生志向,如今這麼好的機會近在眼前,本王難道只能拿回故土而已嗎?”

李績嘆了口氣道:“遼東半島局勢複雜,半島上三國鼎立,互爲牽制,若說統一,談何容易,就算高句麗軍隊一觸即潰,女王殿下難道沒考慮百濟會否參與其中?若是百濟也派兵出手,女王殿下恐怕連奪回故土都是無比艱難了。”

女王愈發失望,垂頭黯然不語。

許久之後,女王擡起頭,期待地看著李績:“若大唐的王師相助本王,不知勝算幾何?”

李績驚了一下,隨即急忙搖頭:“女王殿下,此事不合規矩,我大唐王師不可能參與遼東半島之爭,從名義上來說,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國皆爲大唐藩屬,大唐身爲宗主國,沒有道理幫著其中一個藩屬國去攻打另外兩個藩屬國,傳出去會令大唐威望盡失,被天下萬夫所指,從此大唐周邊的所有藩屬國會離德離心,從此不尊。”

女王不甘心地道:“高句麗從名義上來說是大唐的藩屬,但天可汗陛下還是發起了東征之戰,爲何現在又不能了?”

李績語氣有些加重了:“那是因爲高句麗失臣禮!藩屬不臣,宗主國自當舉兵伐之,可現在若出兵幫殿下無故攻伐鄰國,性質就不一樣了,師出有名,天下多助,師出無名,人心背離。這個道理難道殿下不懂麼?”

女王垂頭黯然一嘆:“是本王失言,令大將軍爲難了。”

李績沉默片刻,嘆道:“殿下,非我不願幫你,大唐與新羅向來爲友邦,正是互爲守望的關係,可是這一次,大唐實在不能出兵,出兵便亂了禮法,陛下也不可能答應的,還望殿下體諒。”

女王眼中閃過失落之色,隨即臉色卻飛快恢復如常,坦然笑道:“酒宴正酣,何故說些刀兵之事壞了氣氛?來,二位上國公卿,且滿飲此杯。”

三人飲盡,女王擱下酒盞,便待換個話題,誰知李素卻忽然道:“其實大唐可以幫助新羅,不過不是出兵,而是另一種方式……”

女王和李績一怔,接著女王臉上露出狂喜之色,李績卻勃然變色,重重一拍桌案,怒道:“子正你喝醉了嗎?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李素嘿嘿一笑,舉杯自飲,卻不說話了。

女王急了,你這是吊老孃的胃口呀。

“李縣公若有主意,不妨直言,若是合乎情理,又不會讓大唐爲難,何樂而不爲?”說完女王扭頭看了李績一眼,眼中充滿懇求。

新羅國的國力太弱了,遼東半島三國的國力和軍隊戰力如果排個名次的話,高句麗第一,百濟第二,新羅第三,尤其是高句麗和百濟還是盟國,正是因爲這樣的情勢,新羅纔會成爲大唐的鐵桿粉絲,死死抱著大唐的大腿不肯鬆開。

高句麗和百濟經常聯合起來欺負新羅,很明顯,新羅單打獨鬥的話必然打不過,這些年在兩國的欺凌之下,新羅國在夾縫中生存,多喘口氣都覺得艱難無比,而大唐遠在中原,有時候鞭長莫及,新羅受了欺負也只能忍氣吞聲,這次李世民東征高句麗,征討檄文上便提了一句,大意是高句麗經常欺負新羅,侵佔新羅國土云云,檄文傳到新羅,女王感動得涕淚交加,只恨不得對李世民以身相許。

這樣一個國度,確實是非常需要外力的幫助,尤其膀大腰圓的大唐的幫助。

李績顯然也明白新羅的艱難,見女王眼神懇切,李績狠狠瞪了李素一眼,卻也不說話了,大抵是默許了李素繼續胡說八道。

見李績神情鬆動,女王急忙扭頭望著李素,道:“早知李縣公是大唐的英傑,天可汗陛下無比倚重,今日還請李縣公不吝賜教,本王萬分感激。”

李素沉吟片刻,緩緩道:“殿下,大唐確實不可能出兵相助新羅的,原因剛纔李大將軍說過了,陛下不可能冒此天下大不韙,不過幫助的形式可以稍微變通一下,要幫助你們,不一定非要出兵不可……”

“敢問李縣公之意是……”

“剛纔我從營房一路步行而來,見貴軍將士甲冑不整,大部分穿戴的不過是布衣,而且顏色制式不一,手執的兵器和盾牌大多也是木製,貴國大約是缺少生鐵打造兵器吧?”

女王若有所悟,點頭。

李素笑了:“打仗沒有趁手的兵器可不行呀,鎧甲,橫刀,長戟,鐵盾什麼的……”

女王愈發急切地點頭,她大概明白李素要說什麼了,於是一雙略見蒼老的鳳目緊緊盯著李素的臉。

一旁的李績大概也明白了李素的意思,神情微動,若有所思。

李素接著笑道:“女王殿下,我們大唐呢,多少比新羅富裕一些,所以這些兵器,盾牌,甲冑倒是不缺,比如說,咱們今日所領的兩萬輕騎,基本都配置了這些東西,我們可以將這些東西借給你用,殿下用這些兵器甲冑,打造出一支精銳之師應該不難,有了這支精銳,殿下就算面對高句麗和百濟的夾擊也不怕了,不僅能重新奪回故土,而且多少還能佔點便宜,往後就算高句麗和百濟緩過氣來,殿下有這支精銳在手,也能立於不敗之地,不出意外的話,能保新羅至少十年的平安,殿下覺得如何?”

“太好了!”女王興奮得擊案而起,朝李素行了一禮:“有了這批兵器甲冑,本王有信心奪回故土,再狠狠打高句麗和百濟一個措手不及!多謝李縣公對新羅的幫助,李縣公是我新羅的大恩人,我新羅對李縣公的大恩永世銘記,不敢或忘。”

李績坐在一旁皺著眉頭,欲言又止。

李素老神在在地啜了一口酒,對李績的臉色視而不見。

女王猶豫了一下,略見蒼老的眼中浮出幾許貪婪之色,望著李素輕聲道:“既然李縣公願將兵器甲冑借予我新羅國,我見今日貴軍兩萬輕騎,而戰馬……”

李素笑了:“女王陛下,知足者常樂呀,您有了我大唐的兵器甲冑還不夠,居然打上我王師兩萬匹戰馬的主意,這個……我可真不能答應你了,否則回到長安陛下真會一刀把我剁了,不僅如此,我大唐借給您兵器和甲冑也不是沒有條件的,雖然我大唐比貴國的國力強那麼一點,畢竟地主家也沒餘糧呀,所以,這批兵器甲冑您得拿點什麼東西來換……”

女王呆住:“拿……什麼東西換?”

李素眨眨眼:“這個要看女王殿下的誠意,話不能由我說,不然太尷尬了,搞得咱們兩國好像在做一筆無情無義的交易似的,天下人都知道,我大唐與新羅向來是情深意重,此愛綿綿無絕情……”

女王:“…………”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你冷不丁突然立出一座牌坊,有意思嗎?

不過女王對李素的話確實沒異議,這批兵器甲冑不是小數目,大唐自然不可能真的因爲情深意重而白送,必然要付出代價的,而且女王清楚,這個代價恐怕的價值恐怕比這批兵器甲冑要高得多,所以女王確實需要時間來考慮,究竟付出怎樣的代價,才能令兩國皆大歡喜。

有了李素的提議,酒宴的氣氛愈發融洽了,女王心情大好,對李素更是頻頻敬酒,看著李素的眼神分明變了許多,嬌滴滴水汪汪的,若非李素的身份是大唐的縣公,今晚李素必然難逃一劫。

酒宴散去,賓主盡歡。

李績和李素向女王告辭,走出王帳後,李績不滿地瞪著李素。

“爲何許諾將咱們的兵器甲冑借給新羅女王?你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李素笑道:“我這分明是一片忠心報國呀,舅父大人莫冤我。”

“報什麼國?你把兵器甲冑全給了新羅,咱們兩萬人赤手空拳回去,不怕陛下責罰嗎?”

“陛下或許會發怒,不過當我解釋過後,陛下就會轉怒爲喜了。”

李績皺眉道:“你有何說辭?”

李素笑道:“遼東半島三國鼎立,三國形勢紛亂,高句麗和百濟強,而新羅弱,更何況兩大強國時常聯軍欺凌新羅,侵佔其國土,長此以往,新羅滅國恐怕不遠矣。如今正是高句麗國中生亂之時,對大唐和新羅來說,都是難得的好機會,新羅必須強大起來,至少比高句麗和百濟強大,如此,三國之間才能保持平衡,只有遼東半島平衡了,大唐才能從中斡旋取利……”

李績有了興趣,道:“這是什麼道理,仔細說說。”

李素笑道:“說穿了,不過是帝王平衡術而已,新羅國的地理位置本身就不利,它處於遼東半島的南端,西面還有百濟國,將一半的海岸線封鎖起來,北面則是高句麗國境,橫著一條線將新羅通往外界的陸地全部封死,新羅國可謂孤懸海外,地理位置十分危險,大唐若不適時幫新羅一把,將來等高藏喘過氣來,再聯合百濟將新羅一舉吞滅,那時高句麗和百濟可就坐大了,兩國與大唐關係向來不合,他們坐大,對大唐來說可不是好消息,就算大唐將來發兵再次東征,也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還要付出慘重的傷亡代價,徒傷關中子弟人口,而今日,我們只是將手中的兵器甲冑借給新羅一用,便能助女王打造出一支精銳之師,這支精銳便是新羅的資本,女王若沒有老糊塗的話,當知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它們……”

李績緩緩問道:“你說半島平衡,大唐可在其中取利,取什麼利?”

李素想了想,道:“可收高句麗入我大唐版圖。”

李績一愣,接著急道:“如何平之?”

“外交,牽制,內政人口,軍事襲擾,多管齊下,十年後,高句麗國運氣數可盡矣。”

李績大喜,接著猶豫道:“若高藏掌權之後對大唐俯首稱臣,大唐怎能對高句麗出手?”

李素嘆道:“高句麗就算對我大唐稱臣,也只是迫於形勢的緩兵之計而已,舅父大人難道真相信他們以後會乖乖聽話嗎?更何況,當年隋煬帝三徵高句麗皆大敗而歸,無數關中子弟戰死異國他鄉,關中百姓對高句麗此國仇深似海,難以化解,若能平了高句麗,報此大仇,關中百姓則對陛下愈發歸心,舅父大人不信回去問問陛下,若有一個能平了高句麗的機會擺在他面前,看他願不願意再次東征,哪怕高句麗表現得再聽話再乖巧,該滅也得滅。”

“你剛纔說的那幾個法子,多管齊下,具體怎樣個章程?”

李素道:“外交方面,當然是與高句麗和百濟互相牽手又互相扯皮,相愛相殺嘛,這些套路朝堂鴻臚寺的官員們肯定都懂的,反正這幾年先安高句麗和百濟之心,不出意外的話,高藏很快就會遣使進長安,向陛下表達歸心之意,大唐自然不能小氣,客客氣氣收了他的國書,兩國嘻嘻哈哈你好我也好,你快樂就是我快樂……”

李績臉有點黑:“說人話!正經的時候還瘋言瘋語,信不信老夫抽你?”

“呃,牽制方面,便要看新羅國了,有了咱們提供的甲冑兵器,新羅國軍隊的戰力拔高了一大截,以新羅女王對統一遼東半島的執念,想必一定會傾舉國之兵力,向北面高句麗猛撲,而此時高藏正忙於掌控軍政大權,拉攏朝臣和軍中將領,更要提防西面大唐的動靜,同時,別忘了高句麗國中還有一位安市城主楊萬春,他的手下可還有十萬精銳兵馬,而這個楊萬春,對高句麗朝堂和國主的態度非常曖昧不明,恐怕連高藏都分不清他究竟是忠臣還是暗藏反意,這麼多要防備的東西,新羅女王領兵北上,高藏哪裡顧及得上,所以,新羅北伐必然會佔一個大便宜……”

李績靜靜的聽著,神情若有所思。

李素說著忽然住嘴,然後看著李績,等他慢慢消化自己的話。

“接著說。新羅國北伐佔了便宜,然後呢?”李績道。

李素笑道:“既然新羅佔了便宜,必然意味著高句麗丟失了南面廣袤的國土,新羅女王其人可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又可謂老牛亦解韶光貴,不等揚鞭自奮蹄……”

屁股被李績踹了一腳,李績笑罵道:“你哪裡冒出這麼多稀奇古怪的怪話?好好說人話不行嗎?”

李素笑道:“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順便炫耀一下文采嘛,總之,女王很火辣,脾氣很暴躁,戰事一起,遼東半島風雲變色,遠在平壤的高藏大約也急壞了,可高藏不是泉蓋蘇文,在沒有徹底掌握軍隊以前,對新羅的北伐只能選擇忍氣吞聲,就算派兵抗擊,恐怕也不敢派出太多,畢竟軍隊這東西對未完全掌控它的君王來說,是一柄雙刃劍,誰知道這支軍隊出都城以後是去打敵人還是反過頭來打自己。”

李績點點頭:“子正言之有理,所以,牽制的意思,就是用新羅去牽制高句麗?子正有沒有想過百濟國會如何反應?”

“百濟國不敢反應,咱們大唐的水師越來越強大,若新羅與高句麗的戰事開啓,百濟如果想參戰的話,不妨請陛下下令,讓張亮大將軍率領戰船在百濟的海岸線晃悠一圈,百濟便明白做人的道理了,這也是一種牽制,新羅牽制高句麗,大唐水師牽制百濟,遼東半島的局勢盡在大唐掌握之中……”

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零三章 俠之大者第六百零九章 鴻門烤宴第一百四十九章 積累人脈第二十四章 財路與詩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四百零七章 愚忠務實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六百零二章 晉陽生變 上第九百三十三章 平高麗策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二百九十七章 夫妻如戲第八百零四章 姐弟親情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七百二十七章 登門認親 上第十八章 胡家鉅變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一百二十九章 登門悔婚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五百九十章 最壞打算第五十三章 最後一搏 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二百一十八章 鐵案如山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機暗伏第八十五章 開鍋釀酒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五百七十四章 聖命差遣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失德第一百七十一章 東陽探監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七十八章 損己利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造殺孽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第三十二章 龍城飛將第二百三十一章 朔望朝參 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司其職求本月保底月票第五百一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第八百六十一章 臨別餞宴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二百二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二百九十六章 迷津難解第九百一十三章 過客歸宿第四百章 終見曙光第二百七十九章 賜婚聖旨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州隱秘第二百三十二章 因果圓滿第二百零六章 內亂爆發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二百一十三章 巡邊演武第九百二十八章 君臣決戰 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鮑之交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二百三十二章 因果圓滿第二百六十章 子夜大亂 中第六百一十三章 圖窮匕見 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公主夜宴 上第八百一十章 劍指何人第七百三十二章 以直報怨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八百零七章 歹計安內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第九百一十五章 破城得糧第八百三十二章 安得雙全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七百一十七章 國法難容第二百三十一章 朔望朝參 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五百零一章 意圖不明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三百九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五十章 脫困求生 中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下共之第一百三十三章 坦率小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衆將登門 下第二百零二章 傲嬌公主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三百七十章 順手而爲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二百零一章 化解干戈老婆要生了,請假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司其職第九十四章 婚姻大事
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零三章 俠之大者第六百零九章 鴻門烤宴第一百四十九章 積累人脈第二十四章 財路與詩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四百零七章 愚忠務實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六百零二章 晉陽生變 上第九百三十三章 平高麗策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二百九十七章 夫妻如戲第八百零四章 姐弟親情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七百二十七章 登門認親 上第十八章 胡家鉅變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一百二十九章 登門悔婚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五百九十章 最壞打算第五十三章 最後一搏 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二百一十八章 鐵案如山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機暗伏第八十五章 開鍋釀酒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五百七十四章 聖命差遣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失德第一百七十一章 東陽探監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七十八章 損己利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造殺孽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第三十二章 龍城飛將第二百三十一章 朔望朝參 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司其職求本月保底月票第五百一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第八百六十一章 臨別餞宴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二百二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二百九十六章 迷津難解第九百一十三章 過客歸宿第四百章 終見曙光第二百七十九章 賜婚聖旨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州隱秘第二百三十二章 因果圓滿第二百零六章 內亂爆發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二百一十三章 巡邊演武第九百二十八章 君臣決戰 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鮑之交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二百三十二章 因果圓滿第二百六十章 子夜大亂 中第六百一十三章 圖窮匕見 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公主夜宴 上第八百一十章 劍指何人第七百三十二章 以直報怨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八百零七章 歹計安內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第九百一十五章 破城得糧第八百三十二章 安得雙全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七百一十七章 國法難容第二百三十一章 朔望朝參 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五百零一章 意圖不明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三百九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五十章 脫困求生 中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下共之第一百三十三章 坦率小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衆將登門 下第二百零二章 傲嬌公主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三百七十章 順手而爲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二百零一章 化解干戈老婆要生了,請假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司其職第九十四章 婚姻大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七台河市| 股票| 宜黄县| 永顺县| 云霄县| 博罗县| 沙河市| 江源县| 屏东县| 巍山| 武清区| 临澧县| 旅游| 晋州市| 嘉义市| 德安县| 南木林县| 宁波市| 竹北市| 旬邑县| 托里县| 宁津县| 集贤县| 寻甸| 牙克石市| 琼中| 洛浦县| 哈巴河县| 岗巴县| 中阳县| 偏关县| 沂水县| 孝昌县| 金堂县| 安吉县| 团风县| 卓尼县| 鄯善县| 赤水市| 准格尔旗| 太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