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五十七章 凌煙閣前

“……司徒趙國公無忌,故司空揚州都督河閒元王孝恭,故司空萊國文成公如晦……光祿大夫兵部尚書英國公李勣,故徐州都督胡壯公秦叔寶等,或材推棟樑,謀猷經遠,綱紀帷帳,經綸霸圖?;驅W綜經籍,德範光煒,隱犯同致,忠讜日聞?!俗霉蕦崳昶澚畹???蓙K圖畫於凌煙閣,庶念功之懷,無謝於前載;旌賢之義,永貽於後昆。”

列入畫像的開國功臣共計二十四人,毫無懸念的,長孫無忌排名第一,而已經逝世的秦瓊排名末尾,至於李素,理所當然的沒出現在這份名單中。

冗長的一篇《圖功臣像於凌煙閣詔》,李素洋洋灑灑唸誦之後,臺下千名朝臣同時跪地,齊謝皇恩。

李素唸完後,小心地捲起黃絹,雙手將它捧還給宦官。然後神情肅穆地站在一旁。

臺下的羣臣先是謝恩,上了畫像的功臣們一臉喜意,李世民含笑負手靜靜地看著他們,接著氣氛漸漸變得凝重起來,一臉喜意的功臣們慢慢的收起了笑容,李世民臉上的笑意也漸漸褪去。

廣場上一片寂靜,許多人慢慢地垂下頭,眼眶開始發紅,李世民神情悲愴,強忍淚水,最後程咬金突然一聲哭嚎,終於點爆了這片壓抑的寂靜,無數人緊跟著伏地大哭起來,李世民也忍不住了,淚水潸然如雨下。

一旁的李素幽然嘆了口氣。

那段金戈鐵馬征戰天下的歲月他並沒有經歷過,可是能想象得到多麼的艱困,他們揹負著“反賊”的名聲,從起兵到聯絡義軍,從圖佔中原到收攏吞併各路豪傑,就是這麼一羣人,生生打下了一座江山。

其中的苦楚艱難,除了他們自己,無人能懂。

功成名就,富貴榮華,何曾輕易唾手得之?誰不是滿身傷痕九死一生,豁命以赴才換得天下太平,功高爵顯?

聽著臺下千人嗚咽哭嚎聲,李世民深吸了口氣,大聲道:“暴隋無道,民不聊生,當年各路義王,各路煙塵揭竿而起,邦無道,天下棄之,朕起於晉陽,率義軍席捲中原,年餘時光,暴隋遂覆,何也?蓋因天命在吾,爲黎民立命計,朕當仁不讓,居龍庭,端寶座,只爲天下子民謀萬世福祉,登基十八年,朕躬垂謹慎,不敢忘初衷……”

緩緩環視臺下的羣臣,李世民悽然嘆道:“當年的從龍功臣已逝近半,生者亦垂垂老矣,悲乎哉!朕常思當年袍澤之情,征戰疆場上,朕與爾等同食同寐,抵足而眠,行軍時爲朕遮風擋雨,征戰時爲朕廝殺陷陣,朕有袍澤如爾等,實爲生平幸事,自貞觀以來,幸得諸公不棄,朕……多謝諸公了!”

說著李世民緩緩朝臺下羣臣躬身長長一揖。

羣臣急忙伏地還禮,有動情者更是嚎啕大哭。

李世民眼眶含淚,微笑著轉過身,朝宦官揮了揮手,沉聲道:“開閣樓?!?

凌煙閣沉重厚實的大門被緩緩推開,閣殿正中擺放著一隻碩大的青銅香爐,香爐上插著三支兒臂粗的檀香,青煙嫋嫋扶搖而上。

殿內正中的牆壁上,入眼的第一幅畫像便是高祖先皇帝李淵,畫像上的李淵並未穿龍袍,而是滿身鎧甲,右手握著一柄利劍,劍鋒斜指向天,彷彿正在號令千軍萬馬攻城拔寨,一股凜冽生寒的殺氣撲面而來,令人生畏。

李淵畫像的旁邊便是李世民的畫像,畫像上的李世民也披甲帶盔,一身戎裝,騎在馬上雙眼注視前方,目光沉穩睿智,似可穿透迷霧。

接下來便分別是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等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畫像上文臣儒衫袂袂,迎風飄展,武將披掛按劍,威風凜凜,二十四人各具形態,栩栩如生,畫家閻立本將畢生畫功發揮到了極致,落下的每一筆皆傳神具形。

李世民環視羣臣,凜然大聲道:“凌煙閣功臣畫像世受君王香火供奉,還望諸公及後人繼續輔佐朕和歷代大唐君王,凌煙閣內,朕必不吝添奉功臣畫像!人歲或未可長久,爾等忠名必將彪炳千秋,與天同壽!”

臺下羣臣們遠遠看著,不由愈發激動,紛紛伏地拜謝。

片刻後,臺下不知何人忽然吟唱起一首先秦的古歌,歌聲低沉激盪,如裂布帛,悠悠在廣場上回蕩。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天地間彷彿萬物靜止,只有這首戰歌在秋風中飄揚。

**

羣臣散去,只有功臣畫像上的名臣武將們被留了下來。

李世民今日興致似乎很高,下令設宴與諸臣同樂,而設宴的地方就在凌煙閣前空曠的廣場上。

今日的功臣們都很沉默,就連最跳脫的程咬金也難得的安靜下來,衆人心情複雜,想哭又想笑,呆呆地注視著凌煙閣內自己的畫像,笑著笑著,眼淚便止不住地流下。

李素也被留了下來,作爲設立功臣畫像的提議者,而且本身也有不落於功臣們的功績,李素被留下亦是情理之中。

看著衆人沉默的樣子,李世民忽然大笑著舉杯,道:“今日本是喜慶之日,諸公何故傷懷?朕與爾等同心同德,征戰半生,終於定鼎江山,百姓終於安享太平,此皆諸公之功也,來,且與朕滿飲此杯,共賀天下太平!”

衆人心情一緩,急忙舉杯飲盡,烈酒下肚,凝重的氣氛總算鬆緩下來,君臣也有心情玩笑了。

程咬金第一個跳出來,一把揪過李素的衣襟,搬弄著他的腦袋上下搖晃,笑得像一隻剛掙脫繮繩的哈士奇。

“好娃子,真生了一副七竅玲瓏的水晶心肝,也不知跟誰學了一身稀奇古怪的本事,卻學得恰到好處,立功臣畫像這事咱們都沒想過,偏叫這娃子想到了,可惜年紀太小,不然你也和咱們這些老東西一樣掛在凌煙閣的牆上……”

李素揮舞著雙手奮力掙扎。

衆人鬨堂大笑,李績看不下去了,站起來一腳踹中程咬金的屁股,怒道:“誇孩子就好好誇,搬弄來搬弄去,嚇著娃子你賠啊?滾遠,老貨!”

長孫無忌顯然心情也不錯,這時他似乎渾然忘卻與李素髮生的那些恩怨,一臉長輩寵溺的笑容,笑道:“子正奇才,雖年輕卻天資聰穎,陛下亦說過,將來若有立功者,必不吝凌煙閣內添一幅畫像,子正賢侄再多爲陛下立些功勞,過些年約莫便可與老夫等同列凌煙閣了?!?

李素也彷彿忘記了恩怨,笑道:“長孫伯伯謬讚了,小子雖有寸功卻不敢與諸位開國功臣同列,倒是長孫伯伯這些年殫精竭慮爲陛下分憂,是爲國之柱石,小子恭賀長孫伯伯名列功臣畫像第一?!?

一番馬屁拍得長孫無忌受用無比,捋須長笑搖頭自謙。

李世民瞥了李素一眼,笑道:“果真生就一副玲瓏心竅,有子正在朕身邊,朕無憂矣?!?

衆人聞言一怔,接著馬上品出李世民話裡的意思。

看來東征高句麗已是箭在弦上,開始進入倒計時了,而且不出意外的話,李素必然是欽點的隨駕出征的臣子之一。

緩緩環視席上衆功臣,再放眼望向遠處那一片祥和寧靜的金色夕陽,想到這片偌大的江山是自己和功臣們親手打下,親手開創了一個繁華熙攘的盛世,李世民不由意氣風發,舉杯朝天邊那一輪金色的夕陽遙遙一敬。

沒人知道李世民究竟想敬誰,那些不能說出口的人也是成就李世民今生功績的一部分,也許是當年被他領兵逼宮迫不得已退位禪讓的高祖皇帝,或許是被他親手射殺於馬下的前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也許……是那些曾經背叛曾經不服,後來卻一一被他碾壓踩踏的敵人們。

李世民已微醺,黝黑的臉龐泛起些許的潮紅,半闔著眼瞥向李素,醉態迷濛地道:“子正……”

李素沒喝多少酒,聞言立即起身恭立:“臣在。”

李世民笑道:“朕知子正不僅有安邦經世之能,更有詩賦詞章之才,今日乃我君臣喜慶之日,久未聞子正新作,不妨今日作詩一首如何?”

李素頓時苦起了臉。

詩呢……自然是有的,可他的詩要給錢的啊,不給錢白念感覺虧得慌……

立在席間,李素猶豫踟躕不已,李世民微醺的目光盯著他,朝他挑了挑眉:“子正莫非胸無佳作?”

程咬金在一旁拍桌大笑起鬨道:“娃子快快作來,作一首提氣的,長精神的,作得不好罰你掄一個時辰斧子砍樹……”

程咬金起著哄,在座的功臣們卻紛紛捋須微笑,包括李績都是一副洗耳恭聽狀,絲毫沒有打圓場的意思。

李素嘆了口氣,看來今天要免費一回了,這種行爲簡直是敗家……

“呃,臣請陛下出題?!崩钏毓淼?。

李世民反手指了指身後的凌煙閣,道:“題就在這裡,子正且作來。”

李素仰頭看著面前莊穆的凌煙閣樓,和麪前一衆目光期待的功臣們,一時間忽然有些嚮往,如果自己當初曾出現在那個隋末紛爭的戰場上,親眼看著當年年輕的他們舉劍執戈,征戰天下,或許,那樣的日子更有意思。

舉步緩移,李素在酒宴中間慢慢踱著輕碎的步子,隨即腳步一頓,負手吟哦。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卑沙遼城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第一百二十九章 登門悔婚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三百六十三章 錢多人傻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機暗伏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鮑之交第六百六十五章 所思所謀第四百九十四章 綢繆先機第一百九十五章 風平浪靜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八百一十章 劍指何人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八百三十八章 曉以情理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期而遇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三百五十七章 敵友難辨第六百零四章 驚天秘密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坦誠相對 上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半提審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師凱旋第五百七十一章 辯證藥理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一百四十五章 冷靜屠夫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家破財第三百二十七章 終至西州第三百五十一章 霸臨西州 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求本月保底月票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生波折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五百四十一章 打理買賣第五百四十二章 丈人境況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二百章 下套坑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焦土殘軍第九百三十一章 入新羅境第七百五十三章 年節送禮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造孟嘗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會第二百八十章 登門自辯第一百二十九章 登門悔婚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七百七十章 夫妻同路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一百三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六百九十九章 秋日風波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造殺孽第四百九十章 東宮除惡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平歸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擒拿審問 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曠世孽緣第六百六十二章 身處絕境第二百七十八章 行冠加弁 下第九百零五章 大敗之後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二百章 下套坑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空打算盤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一十六章 開誠佈公 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是非黑白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老婆要生了,請假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四百二十六章 重賞之下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第一百三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四十二章 誤闖禁地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五百四十一章 打理買賣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七百九十七章 公主夜宴 下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三十三章 美人如畫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坤顛倒第九百零四章 亂後反擊第七百二十九章 東郊演武 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第二百八十章 登門自辯
第一百二十九章 登門悔婚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三百六十三章 錢多人傻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機暗伏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鮑之交第六百六十五章 所思所謀第四百九十四章 綢繆先機第一百九十五章 風平浪靜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八百一十章 劍指何人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八百三十八章 曉以情理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期而遇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三百五十七章 敵友難辨第六百零四章 驚天秘密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坦誠相對 上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半提審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師凱旋第五百七十一章 辯證藥理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一百四十五章 冷靜屠夫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家破財第三百二十七章 終至西州第三百五十一章 霸臨西州 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求本月保底月票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生波折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五百四十一章 打理買賣第五百四十二章 丈人境況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二百章 下套坑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焦土殘軍第九百三十一章 入新羅境第七百五十三章 年節送禮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造孟嘗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會第二百八十章 登門自辯第一百二十九章 登門悔婚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七百七十章 夫妻同路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一百三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六百九十九章 秋日風波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造殺孽第四百九十章 東宮除惡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平歸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擒拿審問 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曠世孽緣第六百六十二章 身處絕境第二百七十八章 行冠加弁 下第九百零五章 大敗之後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二百章 下套坑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空打算盤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一十六章 開誠佈公 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是非黑白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老婆要生了,請假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四百二十六章 重賞之下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第一百三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四十二章 誤闖禁地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五百四十一章 打理買賣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七百九十七章 公主夜宴 下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三十三章 美人如畫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坤顛倒第九百零四章 亂後反擊第七百二十九章 東郊演武 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第二百八十章 登門自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城市| 伊吾县| 新建县| 衡阳市| 花莲县| 鹤山市| 东平县| 鄱阳县| 云南省| 余干县| 门头沟区| 荥阳市| 高安市| 祥云县| 四子王旗| 甘肃省| 手游| 华安县| 张家界市| 天柱县| 望都县| 嘉义市| 泽库县| 始兴县| 北海市| 岳池县| 化德县| 信宜市| 安徽省| 中超| 汪清县| 潢川县| 蒙山县| 苏尼特右旗| 杭锦旗| 安泽县| 桑植县| 轮台县| 土默特右旗| 天等县| 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