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一十九章 天家父子

李世民很累。

累的不是國事,而是算計人心,算朝臣的心,算皇子的心,平衡左右朝局穩定,還要兼顧教導皇子的爲人品性。

太累了,比批閱一千份奏疏還累。

可是再累他也無法跟任何傾訴,這個皇位是他當初冒著天下大不韙,不惜弒兄殺弟逼父才搶到手的,自己搶來的皇位,含著淚也要撐下去。

朝臣容易掌控,朝局不難穩定,李世民真正頭疼的是他這十幾個兒子。

放眼望去,真沒幾個爭氣的,除了魏王李泰和晉王李治,再沒有別人了。

自己都不爭氣,他們哪來的底氣和資格暗中覬覦東宮之位?他們瘋了麼?

李世民發現自己跟年輕人有代溝了,實在不懂年輕人的想法。

疲倦地揉著額頭,李世民忽然覺得自己很失敗。

在民間來說,他是有福的,總共生了十四個皇子,實可謂開枝散葉,然而,當真正面臨繼承家業的問題時,那些皇子卻鮮有拿得出手的,就算他最疼愛的李泰和李治,他們也有各自的缺點毛病,而吳王李恪原本不錯的,可惜他是楊妃所出,同時也是庶出的身份,無法名正言順。

究竟誰能繼任東宮,李世民此刻心裡很迷茫。

靜謐的殿外長廊傳來輕悄的腳步聲,一名宦官垂頭站在殿門外,輕聲稟道:“陛下,晉王殿下覲見。”

李世民從深思中回過神,眼中閃過一抹疼惜的笑意,揮了揮手,道:“宣他進來。”

很快,李治的單薄瘦弱的身影出現在殿外。

“雉奴拜見父皇。”李治規規矩矩在殿門內行禮。

李世民此事的笑容很輕鬆,語氣也鬆快許多:“快進來,走近些,讓朕看看朕的雉奴。”

李治也露出笑容,朝李世民走去。

一直走到李世民的案桌前,李治繞過案桌,直接跪坐在李世民面前。

以前李世民將李治帶在身邊撫育時,李治也是這麼做的,父子之間甚少講究禮法,李家原本就有北方鮮卑的血統,骨子裡有著豪放不羈的性情,沒有外人時,往往忽視了中原禮制的許多繁文縟節。

李世民一把將李治拽過來,緊緊摟在懷裡,然後狠狠在李治臉上吧唧一下,哈哈笑道:“吾麒麟兒魁壯矣!”

李治十六歲了,被親爹這麼吧唧一口也絲毫不覺得不好意思,反而呵呵直笑。

李世民表達感情的方式很直白,在外臣面前他是雄才偉略的天可汗,但在自家兒子面前,他卻表現得像個慈父,當然,僅僅是“像”而已。

當初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弒兄殺弟,帶著滿身的鮮血,領兵進殿見李淵,如此大逆不道的行徑,可李世民卻表現得像個受了委屈的孩子,跪在李淵面前求赦免殺兄弟之罪,李淵迫於李世民的兵威,不敢不赦免,想想親父子,親兄弟之間竟落得互相殘殺,骨肉崩離,李淵不由悲泣不已,父子二人在殿內追憶當年,說到動情處,二人抱頭痛哭,而且不僅僅是痛哭,哭到傷心處,李世民掀開李淵的外裳,竟吮吸李淵的ru.頭。

“世民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

這個舉動且不說味道如何,畫面怎樣怪異,雖說是鮮卑舊族表達親情的禮儀,但也說明李家開放和強烈的感情表現出來確實很直白。

相比當年的重口味,現在李治被李世民抱在懷裡吧唧已然算得上是清淡如菊了。

李治像兒時般咯咯直笑,李世民就這樣摟著他,悠悠長嘆口氣。

“若能一直這般安享天倫,朕該多麼開心。”

李治擡頭看著他:“父皇,你不開心麼?”

李世民搖搖頭,沒有回答。

和別的朝臣一樣,在李世民的心裡,李治仍是個孩子,孩子不懂大人的世界。

“來,告訴朕,雉奴最近做了些什麼?宮學裡的孔穎達師傅向朕告了好幾次狀,說你近來疏於學業,整日不知所蹤……”李世民的表情漸漸嚴肅:“身爲皇子,怎可不潛心向學?”

李治有些害怕地縮了下肩膀,訥訥道:“兒臣,兒臣……知錯了,兒臣近日常去太平村,找……找子正兄玩耍,和他打鳥捉魚,確實疏於學業了……”

“李素?”李世民哼了哼,不滿地道:“這個懶鬼,還沒有活活懶死嗎?”

李治也笑了:“子正兄確實很懶,兒臣在他家時,常見他沒事便躺在院子裡曬太陽發呆,就連兒臣去了,他也未待之如客,依舊懶懶散散躺著與兒臣說話。”

李世民腦中閃過李素如癱瘓病人般躺著跟李治說話,連擡擡眼皮都覺得費勁的樣子,不由笑了。

“這豎子,明明一身本事,偏偏卻……”李世民搖搖頭,嘆道:“天道不公啊,若將這身本事移到我兒身上,那該多好……”

李治笑道:“子正兄的本事似是天生的,兒臣可學不來,這些日子兒臣常與子正兄閒話,倒是獲益頗豐……”

李世民揚了揚眉:“哦?他又說了什麼驚人之語?給朕說說。”

李治道:“大多是一些閒話,子正兄總說大唐人眼裡的天下,其實並非整個天下,咱們大唐除了周邊的一些國家,還有更廣闊的世界,好像說什麼……呃,美洲大陸,歐洲大陸,還有澳洲什麼的,還說美洲大陸有許多農作物,適合大唐生長,那些農作物喜旱,不佔良田,一年兩熟甚至三熟,若能移植過來,可保大唐五百年國祚不衰,還說什麼,呃……辣椒,嗯,對,辣椒,那東西能調味,放進菜裡無比美味……”

李世民眼中露出深思之色:“聽著像是胡言亂語,不過……也不算太離譜,還有呢?”

“還有就是,子正兄說,大唐應該大力發展水師……”

李世民嗤笑:“不學無術的傢伙,早在隋朝年間,朝廷便已有水師了,大唐立國後,高祖先皇帝和朕都發展過水師,如今水師戰艦已數百,可馳騁縱橫於天下水道,未有敵者……”

李治訥訥道:“兒臣剛纔說過,子正兄說的‘天下’,不是咱們眼裡的天下,他眼裡的天下似乎比咱們要廣闊得多,按他的說法,他說咱們如今是生活在一個球上,呃,一個土球……”

指了指下面,李治的神情充滿了迷茫:“也就是說,咱們踩著的土地下面一直往裡挖,挖個幾萬裡,就能挖到球的……對面?”

李世民失笑搖頭:“越說越不像話了,怎麼可能是個球,人踩在球上,不怕掉下去嗎?多半是哄騙你的,雉奴莫信他。”

李治這次沒有爽快答應,而是遲疑。

“子正兄說,大唐要發展的水師,是那種很大很大的戰船,船上能載幾千上萬人的那種,那種大船不怕海上風浪,它們纔是真正馳騁天下的,有了那些大船,大唐王師可以出海,一直駛往海洋的最深處,行駛數月便可見陸地,那些陸地往往只住著一些茹毛飲血的土著,大唐王師可輕鬆征服,然後那些陸地,便是大唐的什麼……呃,殖民地?到了那時,大唐的國土可就數倍擴充,相比之下,如今周邊的吐蕃,高句麗,西突厥什麼的,根本不算什麼了……”

李世民終於直起了身。

沒辦法,一旦說到“國土”二字,他的表現就跟後世的房地產商一樣紅了眼,模樣很不堪,李世民痛恨自己的不爭氣……

“他說的那些陸地……有多大?”

李治想了想,道:“大約……好幾個大唐那麼大,而且那些陸地物產豐富,地大物博,建上城池,派遣官員,對當地土著撫剿兼用,數十上百年後,就會成爲大唐神聖不可分割的國土……”

李世民深吸了口氣,良久,忽然失笑:“朕差點被這豎子說動心了,這小混賬,總愛故作驚人之語,真不知該不該信他。”

李治眨眨眼:“父皇,自子正兄入朝爲父皇效力以來,子正兄可做過任何一件教父皇不放心的事?他說的任何一句話,可曾有胡言妄語之嫌?”

“這……”李世民想了想,然後搖頭。

李治輕笑道:“所以啊,兒臣覺得子正兄的話不妨先採信一部分,何況兒臣並不覺得他的話有什麼虛妄之處,打個很簡單的比方,咱們若在湖面岸邊,看遠處的船帆,首先看到的是帆尖,其次是帆身,最後纔是整條船的全貌,如此豈不是能證明子正兄所言不虛?正是因爲船在一個大球上行駛,有了弧度,所以咱們看見的纔是如大車爬坡一般先露尖角,再見全貌。”

李世民欣慰地摸了摸他的狗頭,笑道:“吾兒長大了,知道思考了,朕甚慰……”

李世民此刻不知不覺微微動了心。

不得不承認,李素這人確實是有本事的,而且這些年來,李素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從來沒讓他失望過,如果他真說過離大唐遙遠的大海對面有許多未曾發現的陸地,這話……倒確有幾分可信。

課業繁重,不堪重負,今天請假第四百三十三章 兄弟重逢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二百五十四章 相逢隔世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一百四十六章 宣召進宮第六百八十七章 援至解危第八百五十三章 揣度天意第八百四十三章 武氏問情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八百五十一章 登閣無緣第八百八十章 遇伏兵敗第三十三章 美人如畫第三百三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第八十三章 避而遠之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進意圖第四十五章 行刺有因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九百二十九章 意外所遇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六百四十四章 暗中查證第六百八十二章 誰試鋒芒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五百四十一章 打理買賣第八百一十二章 途窮問計 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三百五十章 霸臨西州 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三十九章 皇庭夜宴第七百一十三章 恩澤蒼生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殺身成仁 上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一百八十六章 東市事發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九百五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九百零一章 危機暗伏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會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六百九十七章 鹹魚立志第五百九十九章 迷局如霧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四百三十三章 兄弟重逢第八百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六百八十一章 宮闈密奏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一百一十六章 獻計破城求保底月票!!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九十章 東宮除惡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五百九十九章 迷局如霧第五百九十六章 事起生變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一百零九章 帥帳論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六十章 再談人生第二百零九章 國士報之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見妖風第二百九十六章 迷津難解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域動盪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六百二十三章 懲戒清洗第三十七章 合作買賣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三百零一章 諫書犯顏 上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
課業繁重,不堪重負,今天請假第四百三十三章 兄弟重逢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二百五十四章 相逢隔世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一百四十六章 宣召進宮第六百八十七章 援至解危第八百五十三章 揣度天意第八百四十三章 武氏問情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八百五十一章 登閣無緣第八百八十章 遇伏兵敗第三十三章 美人如畫第三百三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第八十三章 避而遠之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進意圖第四十五章 行刺有因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九百二十九章 意外所遇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六百四十四章 暗中查證第六百八十二章 誰試鋒芒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五百四十一章 打理買賣第八百一十二章 途窮問計 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三百五十章 霸臨西州 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三十九章 皇庭夜宴第七百一十三章 恩澤蒼生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殺身成仁 上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一百八十六章 東市事發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九百五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九百零一章 危機暗伏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會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六百九十七章 鹹魚立志第五百九十九章 迷局如霧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四百三十三章 兄弟重逢第八百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六百八十一章 宮闈密奏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一百一十六章 獻計破城求保底月票!!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九十章 東宮除惡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五百九十九章 迷局如霧第五百九十六章 事起生變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一百零九章 帥帳論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六十章 再談人生第二百零九章 國士報之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見妖風第二百九十六章 迷津難解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域動盪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六百二十三章 懲戒清洗第三十七章 合作買賣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三百零一章 諫書犯顏 上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新县| 屏边| 东兴市| 纳雍县| 富宁县| 赫章县| 邳州市| 乌海市| 馆陶县| 新蔡县| 洞头县| 通辽市| 陕西省| 炉霍县| 岳阳市| 庆城县| 冀州市| 无棣县| 叶城县| 上杭县| 五常市| 秭归县| 富源县| 永胜县| 靖西县| 宾阳县| 光山县| 会昌县| 上杭县| 买车| 伊金霍洛旗| 会同县| 渝中区| 丽江市| 开化县| 富平县| 岐山县| 龙海市| 屯留县| 贡嘎县| 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