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

李家大多數時候是風平浪靜的。

有這麼一位懶散憊怠的家主,明明一身本事卻偏偏雲淡風輕與世無爭,李家的日子自然也不可能過得雷鳴電閃驚濤駭浪。

所以,李素與安平侯的衝突對李家來說,算是一個事件,李家上到薛管家,下到丫鬟雜役,閒來無事時總會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悄聲議論幾句,某知情人士面對圍在自己身邊一臉求知慾極強的人們時,總會不自覺地露出一副鶴立雞羣的傲然姿態,好像自己知道了一些內幕八卦消息便多麼了不起似的,無形中生出一股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事件歸事件,李家上下卻沒有任何緊張或不安,尤其是安平侯還親自登門道歉過了,對李家來說,這件事只不過是無聊日子裡的一個談資,一個八卦話題,它的作用僅止於給單調的日子多幾分調劑的色彩。

李家的主母也很淡定,儘管她知道得更多,知道這件事沒外人看到的那麼簡單,也知道自己的夫君在謀劃著什麼,佈局著什麼,這個佈局與李家的退路有關。

一個家族的迅速成長,總是危機與機遇並存的,許明珠這幾年也漸漸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明知這件事背後有長孫無忌的影子,明知李家有可能會遇到很嚴重的麻煩,但許明珠心裡卻並沒有任何不安,相反,此時的她無比平靜,甚至可以用“氣定神閒”來形容。

因爲她相信李素,相信自己的夫君,她的夫君是天底下最聰明的人,最有本事的人,只要他想做的事,沒有做不成的,而他想解決的麻煩,也沒有解決不了的。

尤其是,許明珠最近察覺到李素對她也有了一些變化,朝堂事,門閥事,不論大事小事,公事私事,李素都會毫無保留地告訴她,有時候甚至帶著幾分商量的語氣,儘管她不可能拿出任何有建設性的意見,儘管她經常連聽都聽不懂,可李素還是很耐心,不厭其煩地給她解釋,然後說出自己的看法,順便有意無意地教她遇到什麼事該如何應對,似乎在把她往女強人的方向培養。

對許明珠來說,這無疑是非常可喜的變化,她在乎的不是掌握某種權勢,也不是參與了某件大事,而是清楚的瞭解了夫君每時每刻在想什麼,做什麼,爲何這麼做,這個……很重要。

曾經的失落,曾經的惶恐,曾經因自己的一無所知而害怕的心理,不知不覺間消失殆盡,如今充盈心中的,是滿滿的自信和欣喜,有一種找到了夫君,也找回了自己般的釋然和安寧。

…………

相比許明珠的自信,一直在李家當丫鬟的武氏卻越來越不平靜了。

說來武氏在李家的定位有點怪異,李家上下從薛管家到丫鬟雜役們都知道她的身份是丫鬟,而且是個很奇怪的丫鬟,因爲這個丫鬟平日裡不需要做任何事,薛管家也無權指使她,她工作的地點更是令人驚詫,——她在家主李素的書房工作。

大戶人家對**還是非常注意的,尤其是主人的**,而主人的書房便是家宅之中最**的禁地,家裡打掃書房的下人都必須由主人指定專人,連家主的正室夫人想進書房,都要先敲門再進,從這個角度來說,書房甚至比主人的臥室更禁忌,不是隨隨便便能進的。

而武氏,卻在家主的書房裡工作。

沒人知道她到底在做什麼工作,有內院的丫鬟路過不小心瞥見書房裡的她時,她正在書房裡認真地看書,一手捧著書,另一手拎著毛筆,看著看著,不時下筆在紙上寫下幾個字,然後,翻頁,繼續看,偶爾垂頭寫字……

如果一定要說武氏具體的體力工作,大概只有一樁,那便是李素的書房全由她來打掃,任何人不準擅入。

一個能在家主書房禁地工作的丫鬟,一個與薛管家平起平坐的丫鬟……沒有任何說法和解釋,李家上下卻非常有默契地將武氏當作李家一個特殊的存在,連薛管家見了她也會主動上前見禮,臉上的笑容無比殷勤熱切,而武氏也只淡淡頷首,應付般回以一禮,一來一往間,武氏在李家的地位竟無比超然起來。

別人不知究竟,所以敬畏。但武氏卻很清楚,自己在李家名爲丫鬟,其實是門客。

門客有什麼作用?

家主疑難或危難,門客必須挺身而出,或爲家主出謀劃策,或爲家主擋刀擋箭,武氏所扮演的角色,便是爲李素出謀劃策的門客,睿智,冷靜,直指時弊,一切以李素的利益爲原則。

武氏已漸漸習慣了這個身份,在李家,她是超然的,受尊敬的,沒有任何人敢欺凌她,就連主母許明珠,也對她保持著非常客氣的態度。

然而,武氏卻很無奈,因爲這兩年觀察下來,她漸漸發現,以李素的能力,他似乎根本不需要任何謀士門客,許多事她還沒張嘴分析,李素已經想好了對策,而且事實證明,李素的對策往往都是最正確最合適的做法。

家主太聰明,尤其是比謀士門客聰明,對門客來說,無疑是很受傷的事,武氏在李家越來越發現自己已沒了存在感,似乎她的存在對李素而言可有可無,李素總有自己的主意,對發生的任何事的看法,李素總比她精妙得多,相反,武氏反而常常被李素教導指點,每說到最後,武氏才一臉恍然大悟,隨即便是無盡的羞愧。

武氏拼命想改變這種現狀,因爲太傷自尊,相比當初剛來李家時的浮躁和稚嫩,如今的武氏已改變了許多,武氏漸漸變得越來越穩重,越來越冷靜,與李素分析商議事情時越來越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偶爾也能收穫到李素一記讚許的目光,那一瞬間武氏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然而,終究還是不如他。

對李素,武氏甚至有種畏懼感,她感到自己時刻被李素拿捏在手心裡,或許不至於沒法動彈,可是,動彈的範圍終究有限,就像那隻姓孫的猴子,無論翻了多少個筋斗雲,飛了多少個十萬八千里,他還是沒有飛出如來佛的手掌之外。

…………

這次李素與安平侯的衝突,後來安平侯親自登門道歉,武氏便隱隱察覺到不對勁,有心想上前問問究竟,可是李素卻一直牽著許明珠的手,從前門走到內院,武氏遠遠跟在後面,直到夫妻二人說完了話,許明珠嘴角噙著輕笑回了屋,武氏才怯怯地站了出來。

李素轉身後便看到了她。

武氏的模樣仍舊有些青澀,就那麼怯怯的站在內院一株桃樹下,桃樹上的桃花正迎著春風綻放,樹下粉色的落英里,武氏亭亭而立,人面桃花相映紅。

畫面非常的賞心悅目,李素有過短暫的失神,隨即朝武氏溫和地笑了笑。

“你有事?”

武氏潔白的貝齒咬了咬下脣,仍舊柔柔怯怯的樣子點頭。

“有事就說,莫扮出這副不勝涼風般嬌羞的樣子,咱們認識這麼久了,彼此是個什麼德行大家都清楚,還是請武姑娘收了妖法吧。”李素笑得很燦爛,但話說得卻很不客氣。

武氏一滯,不勝涼風般的嬌羞頓時消逝得無影無蹤,隨即小心翼翼地白了他一眼。

看著李素那雙清澈如水的眼睛,武氏不由暗暗苦笑。

果然,在他面前,自己根本無從隱藏掩飾,他的眼睛像一面照妖鏡,任何妖物在他面前都會現出原形。

“公爺,您與安平侯之間……”

“哦,小事,昨日有過沖突,現在你也看到了,安平侯親自登門賠禮,事情算是過去了。”李素漫不經心地道。

武氏猶豫了一下,道:“公爺,奴婢以爲……這不是小事。”

李素看了她一眼,挑了挑眉,笑道:“願聞武姑娘高論。”

“奴婢聽說,公爺與安平侯之子的衝突,是因侯家而起?”

“不錯。”

“侯家已頹敗,公爺卻爲了侯家而與安平侯結仇,您……權衡過利弊嗎?”

李素深深看著她,笑得若有深意:“武姑娘,人活在世上,是否做每件事都必須先權衡利弊?佛祖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時,他權衡過利弊嗎?”

武氏遲疑片刻,神情忽然浮上堅定,道:“佛祖有**力,有不死身,所以他敢入地獄,不在乎利弊,只因有恃無恐,公爺,恕奴婢冒犯,您……不是佛。”

李素愣了一下,顯然武氏今日的話鋒有些犀利,於是笑著搖頭道:“武姑娘,你可以對神佛沒有敬畏心,但你不能只憑利弊得失去做人做事,這種人活到最後,哪怕能夠長命百歲,可是……終歸少了一絲人味兒,你說呢?”

武氏臉色一白,隨即垂下頭,輕聲道:“奴婢聽懂了,公爺是在責罵奴婢……”

李素長長嘆息。

武氏美麗聰慧,可他卻從來不敢生出將她收爲侍妾的念頭,這就是根本原因了。

她的無情冷酷,是刻入骨子裡的,歲月沉澱越久,她會變得越冰冷,哪怕外表再豔麗,可她心中卻沒有情,她眼裡的世情萬物,只有“利弊”二字,這樣的女人,無情的本性是無法改變的,就算收爲侍妾後她能安分幾年,一旦遇到對她更有利的人或事,她絕對會毫不猶豫地背叛自己,登上更高的枝頭。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首先看眼緣,其次看脾性,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還得看三觀,三觀若不合,再投契的兩個人也不會走到最後。

李素已不想糾正武氏的三觀了,這是件很累的事,而且能糾正過來的概率極小,懶散如李素者,絕不會把時間浪費在這種註定徒勞無功的事情上。

“罷了,你回書房好好看書吧,嗯,莫只看那些兵書策論,也該多看看聖賢之道,或許你覺得聖賢之言枯燥迂腐,但是,聖賢的話能流傳千年,必然有它的道理,千年華夏子民,從出生到死去,如何做人的道理皆是上古先賢們教的……”

武氏不敢再反駁,垂頭應是。

李素嘆了口氣,他知道自己這番話還是白說了,她肯定陽奉陰違的,李素很早就知道,她打從心眼裡看不起聖賢,尤其是聖賢關於人性中“真善美”的部分,在她看來,全是滿篇荒唐,愚民之論而已。

苦笑搖搖頭,李素轉身離開,卻聽到身後武氏叫住了他。

李素回頭,靜靜地看著她。

武氏俏臉漲得通紅,神情猶豫掙扎片刻,方纔訥訥地道:“奴婢記得公爺曾經說過,東宮太子最後的人選,並不一定是朝野皆認定的魏王李泰,公爺的話,奴婢一直記得很清楚,奴婢斗膽再問一句,時至今日,您……還是這麼認爲的嗎?”

李素呆愣一陣,接著臉上浮起耐人尋味的笑容,深深地注視著她。

武氏被李素的目光盯得渾身不自在,頭卻越垂越低了。

半晌,李素才收回了目光,長長一嘆,淡淡地道:“沒錯,時至今日,我仍舊不看好魏王泰,他沒有當太子的命。”

武氏沉默許久,忽然屈膝行了一禮:“奴婢明白了,謝公爺教誨,奴婢……回屋再想想,再想想……”

李素看著武氏的背影,心中泛起許多感慨。

他知道武氏爲何沒頭沒腦問出這個問題。

心比天高的人,永遠在找尋機會,永遠不甘人下,永遠有一顆俯瞰蒼生的心。

這樣的心態,武氏有,李世民也有。

…………

…………

自從安平侯劉平登門賠禮之後,李素與劉顯的那點小衝突迅速平息下來,兩家已然一團和氣,就連長安城的市井民間也沒翻起半點波濤漣漪,彷彿什麼事都沒發生似的。

許明珠去過了侯家,不但給侯家留下了許多禮品,還留下了二十名李家部曲,他們遵照李素的吩咐,日夜輪值在侯家門口,盡職盡責地保護著侯家人的安全。

不出意料,安平侯府的人似乎有了忌憚,也沒再敢上侯家鬧事尋仇,或許曾經有過尋仇的心思,畢竟如今的侯家對安平侯府來說,大抵跟一隻螻蟻差不多分量,輕易便能捏死,只不過自從二十名李家部曲在侯家破敗逼仄的小宅門前威風凜凜地站值守衛之後,便沒有人再敢打侯家的主意。

李素用實際行動向所有人宣告,侯家的恩怨,由涇陽縣公府接手了,無論恩或怨,涇陽縣公府照單全收,絕不打折。

**

ps:還有一更。。。

第八百三十二章 安得雙全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九百零二章 大營遇襲給大家拜年!第三百零八章 釋歸回家第四百二十四章 艱難惡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招商引資第二百三十二章 因果圓滿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四百二十七章 焦土殘軍第二百六十七章 出家避世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棚綠菜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六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八百零二章 得我爲君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財救命第八百九十七章 勁敵難敵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州立威 上第九百二十七章 君臣決戰 上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七百五十三章 年節送禮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災突至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瓊南第四百九十三章 領罪圈禁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誅恕之爭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守鏖戰 下第九百六十一章 柩前即位第一百一十六章 獻計破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八十三章 叛軍入城第七百七十六章 義伸援手第六百五十五章 獻計除敵 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公主夜宴 上第三章 白璧微瑕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地交易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三百六十章 國戰私仇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第五百二十二章 暗藏禍胎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給大家拜年!第五百九十七章 危言聳聽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府第五百五十三章 低卑謙遜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一百三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七百三十五章 必有所欲第八百章 公主夜宴 真.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隱忍不發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三百七十章 順手而爲第四百九十九章 過猶不及第八百二十二章 詭譎莫名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蕭規曹隨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十五章 封官賜田第七百七十六章 義伸援手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月溝渠第四百章 終見曙光第五百五十五章 恩公無覓第四百二十章 攻守鏖戰 中第八百章 公主夜宴 真.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八百二十三章 突起變故第三百三十二章 羣狼環伺第九百四十四章 設宴遊園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家破財第二百三十二章 因果圓滿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五百六十四章 兕子頑疾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第三百零七章 雷霆清洗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八百二十三章 突起變故第一百九十五章 風平浪靜第八百五十六章 功臣畫像第八百一十七章 聚合爲黨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一百七十章 身陷監牢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一百九十四章 劫後重逢
第八百三十二章 安得雙全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九百零二章 大營遇襲給大家拜年!第三百零八章 釋歸回家第四百二十四章 艱難惡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招商引資第二百三十二章 因果圓滿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四百二十七章 焦土殘軍第二百六十七章 出家避世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棚綠菜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六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八百零二章 得我爲君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財救命第八百九十七章 勁敵難敵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州立威 上第九百二十七章 君臣決戰 上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七百五十三章 年節送禮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災突至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瓊南第四百九十三章 領罪圈禁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誅恕之爭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守鏖戰 下第九百六十一章 柩前即位第一百一十六章 獻計破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八十三章 叛軍入城第七百七十六章 義伸援手第六百五十五章 獻計除敵 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公主夜宴 上第三章 白璧微瑕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地交易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三百六十章 國戰私仇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第五百二十二章 暗藏禍胎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給大家拜年!第五百九十七章 危言聳聽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府第五百五十三章 低卑謙遜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一百三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七百三十五章 必有所欲第八百章 公主夜宴 真.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隱忍不發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三百七十章 順手而爲第四百九十九章 過猶不及第八百二十二章 詭譎莫名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蕭規曹隨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十五章 封官賜田第七百七十六章 義伸援手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月溝渠第四百章 終見曙光第五百五十五章 恩公無覓第四百二十章 攻守鏖戰 中第八百章 公主夜宴 真.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八百二十三章 突起變故第三百三十二章 羣狼環伺第九百四十四章 設宴遊園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家破財第二百三十二章 因果圓滿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五百六十四章 兕子頑疾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第三百零七章 雷霆清洗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八百二十三章 突起變故第一百九十五章 風平浪靜第八百五十六章 功臣畫像第八百一十七章 聚合爲黨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一百七十章 身陷監牢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一百九十四章 劫後重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城市| 沁源县| 博客| 澄江县| 修水县| 博湖县| 安康市| 万安县| 宁波市| 浮山县| 扎兰屯市| 萝北县| 乌鲁木齐县| 炉霍县| 迁安市| 合水县| 鹤庆县| 远安县| 潼关县| 长岭县| 松原市| 喀喇| 涪陵区| 湖南省| 大方县| 呈贡县| 金寨县| 布尔津县| 马公市| 合肥市| 丹江口市| 东兰县| 海口市| 云阳县| 灌阳县| 宜丰县| 都兰县| 德阳市| 多伦县| 郁南县| 屏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