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三十七章 豁然開朗

李素從未對武氏產(chǎn)生過任何一絲男女之情,如果說得惡毒一點的話,李素可以對天發(fā)誓,哪怕全世界女人死光了,他也不會對武氏動心。

不說身份地位,不說曾經(jīng)武氏侍候過李世民等等原因,只單純說一男一女兩個人,她完全不是自己的菜。

李素喜歡的女人首先要善良單純,沒有什麼心機,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宅鬥宮鬥什麼的心思最好不要有,其次,沒有權(quán)欲野心,甘心平淡過日子,並不反對女人有野心,也不覺得女強人多麼的大逆不道,李素能與這種人和平相處,甚至只要喜歡了,並不介意娶一個女強人,可是他無法容忍女強人把家裡當成事業(yè)的戰(zhàn)場,雞飛狗跳的日子絕對是李素非常忌諱的。

武氏的本質(zhì)其實就是這種人,一個能把任何地點都當成戰(zhàn)場的人。

李素可以想象如果自己喜歡武氏,把她收入房中,作爲一個剛?cè)腴T的妾室,武氏開始必然是規(guī)矩的,知書達理的,然而這只是她暫時的蟄伏,無論國還是家,地位決定話語權(quán),一個妾室的話語權(quán)絕對沒有正室夫人那麼權(quán)威,所以許明珠的正室位置必然被她覬覦,日子久了,爲了爭奪這個位置,她能幹出什麼事?

李素都無法預(yù)測她的底線,可以肯定,過程必定不怎麼善良,而且肯定有善良的人會受傷害,比如許明珠,比如老爹。

當初第一眼見到武氏,李素便知道她是個怎樣的人,如果說當時還有幾分對她外貌姿色的欣賞,內(nèi)心深處小小地動了幾分心思,接下來長久相處以後,李素的那幾分旖旎心思早已斷絕得乾乾淨(jìng)淨(jìng)了。

這女人惹不得,惹不起。惹上她可不止是桃花劫那麼簡單,簡直是桃花雷劫了。

武氏是個很主觀的人,哪怕身份低微,仍以自我爲中心,她可以屈從於時勢,但從不會覺得自己做錯了。

李素沒興趣糾正她的性格,所以看她垂頭哭泣的時候,李素的表情很平靜,儘管她哭起來梨花帶雨,頗具另一番嫵媚風(fēng)情,可李素的目光卻很清冷。

“武姑娘,世間的成敗不是以‘對錯’二字來決定的,你沒做錯事,並不代表你能永遠成功。一個老實巴交積德行善的憨厚人,走在路上莫名其妙摔死了,他哪裡做錯了?而你,差不多也是如此吧,你沒錯,差的只是運氣而已。”李素淡淡地勸慰。

話說得漂亮,但沒說到重點,武氏之所以淪落到這個境地,自然是有原因的,隨侍帝側(cè)的殊榮不知被多少人眼紅嫉妒,長孫皇后逝後,李世民的那四位妃子可都不是省油的燈,自然不會眼睜睜看著一個比她們更年輕更漂亮還每天貼身侍候李世民,武氏的存在對她們而言無疑是個巨大的威脅,不把她除掉簡直沒天理了。

更何況武氏年紀尚小,一朝得志卻不懂得收斂,言行高調(diào),性格又要強,比如那個有名的獅子驄的故事,李世民問左右如何馴之,武氏當時的回答或許確實很漂亮,可也給自己埋下了禍根,一個對待馬兒的手段如此狠辣的女人,李世民心裡會有好感才叫有鬼了,心氣不爽自然便一腳把她踹進了掖庭,連理由都不需要找。

李素站在局外看的清楚,但他沒打算說太明白,這女人已然像個妖孽了,如果還讓她活得更明白一些,自己以後如何治得住她?

武氏仍在啜泣,哭泣的樣子柔弱可憐,不論內(nèi)心如何,至少看外表,仍令所有男人動心,閱盡世情的人自然不會被誘惑,涉世未深的少男卻不一定了,比如李治那樣的。

“侯爺請恕奴婢剛纔失禮,奴婢鬼迷心竅,不知怎的,突然對侯爺有些,有些……”

武氏泣聲漸小,臉蛋卻慢慢紅了,不知是爲了剛纔的舉動羞恥尷尬,或是刻意表演以挽回形象。

李素放心了,開心地笑了起來。

“你看,話說透了,你我各自便明白了,我們可以謀事,卻不可共處,我是居家過日子的人,非常抗拒踏入權(quán)力的圈子裡去,這些年我有無數(shù)入省入臺掌握權(quán)力的機會,我都放棄了,而你,性子恰恰與我相反,我費盡心機拒絕的東西,恰恰是你渴望得到的,你若真的以妾室的身份嫁入李家,不出一年我恐怕會親自下令把你扔井裡去……”

武氏俏臉佈滿淚痕,卻不由噗嗤一笑,隨即深吸了口氣,神色突然間變得精明老練,透出幾許內(nèi)斂的鋒芒。

李素笑看著她:“看來,你想通了?”

武氏點頭,朝李素盈盈一禮:“多謝侯爺點撥,奴婢想通了。”

擡起頭時,武氏的臉色已一片湛然睿智。

李素高興極了:“甚善,禍害別人去吧。”

武氏:“…………”

…………

…………

“既然想通了,就好好整理一下心情,幫我參詳一件事。”

武氏角色轉(zhuǎn)換非常快,從春意盎然到冷靜精幹,過程幾乎只有一瞬間。

“侯爺遇到難事了?不妨說說,奴婢願爲侯爺分憂一二。”

李素嗯了一聲,然後把遇到的麻煩原原本本告訴了她。

武氏聽完後眼中閃過一抹異彩,讚道:“前些日子奴婢一直想不通,侯爺爲何突然決定出手幫江夏王,並且不惜破壞和親,費盡心思成全文成公主和真臘王子的私情,在奴婢看來,此舉有百害而無一利,無論事成事敗,對侯爺都沒有任何好處,侯爺反而要平白擔(dān)上許多風(fēng)險,甚至差點被陛下流放千里,沒想到侯爺此舉背後隱藏如此深意,卻是好一副菩薩心腸……”

李素被誇得心花怒放,差點有種索性收她入房的衝動了,這馬屁拍的,無論角度和力度都恰到好處,而且辭藻華麗,語氣真誠,令人心曠神怡,如此知情知趣體己解語的女子,不收入房實在可惜……

如果她不姓武該多好……

“繼續(xù)誇,可以更用力一點,我受得住。”李素眉開眼笑地道。

武氏顯然不太適應(yīng)李侯爺如此不知羞恥的嘴臉,愣了一下後不知該如何反應(yīng)了。

李素失望地嘆了口氣,這女人看來沒詞了。

“說什麼‘菩薩心腸’倒有些過了,我沒那麼偉大,充其量只是適逢其會罷了,既然碰到了比大唐更優(yōu)良,產(chǎn)量更高的稻種,就算爲了自己積德,也斷無放過的道理,當然,百姓們以後能多吃一口飽飯,自然也是無上功德,何樂而不爲?現(xiàn)在大的麻煩解決了,還剩下幾個小麻煩,最要命的是,出個怎樣的題目讓六國比試,不露痕跡地把文成公主尚予真臘王子的同時,也要保證吐蕃使團有臺階可下,不至於太傷面子而惱羞成怒。”

武氏杏眼眨了眨,思索片刻後,道:“侯爺有沒有想過,吐蕃使團此時此刻正在想什麼?”

李素猶豫了一下,遲疑地道:“可能……在罵我全家吧?說不定祿東贊嘴裡正飆著無數(shù)的髒話……”

咬了咬牙,李素怒道:“想想就氣,斷無讓這隻猢猻輕鬆離開長安的道理,他離開前我非要狠狠坑他一回!”

武氏噗嗤又笑:“除了罵人,那位吐蕃大相想必大多數(shù)時候還是會做點正事的,比如冷靜地權(quán)衡利弊得失。”

“說清楚,啥意思?”

武氏悠悠道:“侯爺此次逼迫吐蕃使團從邊境撤兵,並默認陛下收回賜婚和親的聖旨,答應(yīng)與五國使節(jié)公平比試,爭奪公主,說到底,他們之所以被迫答應(yīng),全因侯爺借勢之功,無論校場演武,還是聖旨調(diào)撥府兵赴邊境,侯爺皆以大唐之雄勢壓人,一連串的動作下來,吐蕃人不怕也得怕了,發(fā)動這場戰(zhàn)爭對大唐並無好處,對吐蕃更沒有好處,尤其是,吐蕃曾經(jīng)還被大唐打敗過,侯爺所創(chuàng)的火器,吐蕃人至今無法破解,就算兩國打起來,吐蕃人落敗的可能仍舊非常大,這種情況下,祿東贊不得不服軟……”

“侯爺,奴婢以爲,祿東贊服軟的底線應(yīng)該比侯爺預(yù)想的更低一些,既然已服了軟,就沒有亦反亦復(fù)的道理,祿東贊應(yīng)該明白,此事斷無挽回的可能,所以,侯爺現(xiàn)在無須爲出什麼比試的題目而憂心,到了比試的那天,祿東贊自然會懂的,真臘王子會順理成章地成爲贏家,吐蕃使團也給了自己體面的臺階下去,贏家輸家都不傷面子,如果祿東贊仍裝作不懂,奴婢相信侯爺有的是辦法讓他懂……”

李素頓時茅塞頓開。

有時候思維走進了死衚衕,就喜歡跟自己較勁,而且死活走不出來,外人一語道破,整個世界便豁然開朗了。李素之前思考的是出個怎樣刁鑽的題目,或者事先把答案透露給石訥言,卻沒有想過祿東贊服軟的底線在哪裡,其實從李素逼著祿東贊從邊境撤軍那一刻開始,祿東贊便應(yīng)該明白自己徹底輸了,所謂公平參與爭奪公主,其實只是給了自己一個臺階走下去,不至於那麼難看而已。

李素攪黃了大唐與吐蕃的和親,代價是蹲了十幾天大牢,同時被罷官除爵,而祿東贊如果想攪黃石訥言和文成公主的親事,等待他的可不止是罷官除爵那麼簡單,李世民對真臘稻種志在必得,甚至不惜發(fā)動對吐蕃的戰(zhàn)爭,一旦發(fā)動了戰(zhàn)爭,等待祿東讚的可是斷頭的死罪,祿東贊敢拿自己的性命來賭這口惡氣麼?

武氏一番話的提醒,令李素徒然從死衚衕裡走了出來,頓覺神清氣爽,此樂何極。

“聽君一席話,自掛東南枝啊……”李素讚道。

武氏驚愕:“…………”

“……勝讀十年書啊。”

****

長安城,祿東贊暫居民宅內(nèi)。

燈火昏暗,燭影搖曳,夜色伴隨著寂寞,隨著街外傳來的梆更聲起落。

祿東贊坐在燭影中,半邊臉頰沉沒在燈火的陰影裡,昏暗的光影只映照出一半的面孔,顯得格外陰森。

吐蕃使團副使拉扎盤腿坐在祿東讚的對面,靜謐的斗室內(nèi),二人久坐無言。

直到屋外的梆子敲了三下,已然三更時分了,祿東贊疲倦地揉了揉額頭,嘆道:“準備行裝,待到唐國金殿比試之後,我們便啓程回吐蕃。”

拉扎面色忿忿,不甘地道:“大相,難道咱們就這樣空著手回去了?贊普不會輕饒了我們的!”

祿東贊冷冷道:“事已不可爲,勉強爲之只能越做越錯,這個道理你不明白嗎?果斷抽身而退纔是明智的選擇。”

拉扎漸漸壓不住火,怒道:“吐蕃雄兵十萬,便與唐國一戰(zhàn)又如何?”

祿東贊卻無比冷靜:“勝負呢?你覺得吐蕃能打贏?前幾年的鬆州之戰(zhàn)是什麼結(jié)果,你忘了麼?前日唐軍東郊演武,那個震天雷的威力甚至更勝當年,顯然唐國在不停的改良創(chuàng)新,有此利器,吐蕃勝率幾何?”

拉扎語滯,隨即狠狠一拍大腿,怒道:“難道真就這麼罷手了?贊普可是在邏些城眼盼著迎娶文成公主,咱們空著手回去,大相有沒有想過如何承受贊普大人的雷霆之怒?”

祿東贊冷聲道:“女人與國運孰輕孰重,贊普不會不懂的,唐國自立國後鋒芒漸盛,又有震天雷這等利器,這些日子咱們在長安城裡親眼看到唐國都城的君臣和百姓是怎樣的賢明和樸實,李唐皇室甚得朝堂民間人心,吐蕃欲圖唐國,目前絕不可爲,回吐蕃後我會向贊普進諫,吐蕃往後十年的戰(zhàn)略該調(diào)整一下了,吐谷渾作爲兩國之間的緩衝,原本吐蕃欲取之,現(xiàn)在看來,取之必有大禍。”

拉扎不甘地重重嘆氣,卻一臉的無可奈何。

情勢逼人,不得不從,這種屈辱的感覺很多年沒有遇到過了。

“可恨唐國皇帝出爾反爾,卑鄙無恥!”拉扎咬牙怒道。

祿東贊黯然嘆道:“卑鄙無恥的不是唐國皇帝,而是李素!這豎子,爲何老天不收了他……”

“輸便輸了,吐蕃應(yīng)有大國氣度,贏得起自然也輸?shù)闷穑乱淮卧蹅冊仝A回來便是,兩國毗鄰,大家糾纏交鋒的機會多著呢……”祿東贊灑脫地一笑,隨即臉色變得有些神秘,悠悠地道:“更何況,這次李素想成全真臘國小兒與文成公主的姦情,恐怕也不會那麼輕鬆,也該叫他知道,吐蕃人不但驍勇善戰(zhàn),腦子也不笨不傻,過幾日金殿比試,且看老夫便拔個頭彩!”

拉扎頓時大喜:“若被大相拔了頭彩,文成公主豈不是仍回嫁給咱們贊普?”

祿東贊看了他一眼,搖頭苦笑:“輸,便是輸了,所謂六國比試,只不過是李素讓咱們吐蕃下臺階時不傷面子罷了,若執(zhí)意迎娶文成公主,後果咱們吐蕃承擔(dān)不起,但是……老夫若拔了頭彩,再扔還給唐國君臣,也算是抽了他們一記耳光,想想他們的表情,應(yīng)該非常精彩,呵呵,老夫迫不及待了……”(未完待續(xù)。)

第六百六十五章 所思所謀第八百三十五章 黨羽聚頭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五百四十章 庭院賞雪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府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域動盪第四百五十八章 近鄉(xiāng)情怯章節(jié)發(fā)重了,大家只要訂一章第八百八十四章 遼東城破第三百四十七章 所謂民心第五章 談?wù)劺硐?/a>第七十四章 擄掠進府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nèi)外親疏第五百一十三章 危急時刻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九章 試治天花 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七百六十三章 漸生波瀾第八百二十一章 回心轉(zhuǎn)意第四百八十六章 賞功罰過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第九百三十七章 歸鄉(xiāng)團聚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八百四十九章 御前獻計第七百八十九章 所謂取義第一百七十三章 度盡劫波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三十三章 美人如畫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五百九十七章 危言聳聽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臨高昌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一百四十五章 冷靜屠夫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門賠禮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七百八十五章 步步緊逼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三十章 志向高遠第一百八十章 文武有別第五百七十四章 聖命差遣第三百零二章 諫書犯顏 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求保底月票!!第九百三十七章 歸鄉(xiāng)團聚第三百九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九十八章 茶道歧路第七十七章 雞飛狗跳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形的刀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論勢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二百六十三章 聯(lián)姻作罷第一百六十章 術(shù)業(yè)專攻第七百一十九章 進諫挽瀾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九百六十五章 公道世間唯白髮 大結(jié)局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三百九十章 使命在肩第三百九十一章 活擒敵將第二百五十一章 誅恕之爭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八百八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九百一十八章 水落石出 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朔望朝參 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六百零六章 幷州兵至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六百九十章 父子相殘 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陷算計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第七百九十二章 去意漸堅第八十五章 開鍋釀酒第二百零六章 內(nèi)亂爆發(fā)第五十三章 最後一搏 下第六百零八章 打破平衡第三百七十一章 沙漠明珠第六十八章 微服訪賢 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鮑之交第六百八十八章 哭訴衷腸第六百二十章 心計稚嫩第五十七章 恩情折現(xiàn)第八十六章 蒙塵明珠
第六百六十五章 所思所謀第八百三十五章 黨羽聚頭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五百四十章 庭院賞雪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府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域動盪第四百五十八章 近鄉(xiāng)情怯章節(jié)發(fā)重了,大家只要訂一章第八百八十四章 遼東城破第三百四十七章 所謂民心第五章 談?wù)劺硐?/a>第七十四章 擄掠進府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nèi)外親疏第五百一十三章 危急時刻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九章 試治天花 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七百六十三章 漸生波瀾第八百二十一章 回心轉(zhuǎn)意第四百八十六章 賞功罰過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第九百三十七章 歸鄉(xiāng)團聚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八百四十九章 御前獻計第七百八十九章 所謂取義第一百七十三章 度盡劫波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三十三章 美人如畫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五百九十七章 危言聳聽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臨高昌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一百四十五章 冷靜屠夫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門賠禮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七百八十五章 步步緊逼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三十章 志向高遠第一百八十章 文武有別第五百七十四章 聖命差遣第三百零二章 諫書犯顏 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求保底月票!!第九百三十七章 歸鄉(xiāng)團聚第三百九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九十八章 茶道歧路第七十七章 雞飛狗跳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形的刀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論勢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二百六十三章 聯(lián)姻作罷第一百六十章 術(shù)業(yè)專攻第七百一十九章 進諫挽瀾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九百六十五章 公道世間唯白髮 大結(jié)局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三百九十章 使命在肩第三百九十一章 活擒敵將第二百五十一章 誅恕之爭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八百八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九百一十八章 水落石出 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朔望朝參 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六百零六章 幷州兵至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六百九十章 父子相殘 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陷算計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第七百九十二章 去意漸堅第八十五章 開鍋釀酒第二百零六章 內(nèi)亂爆發(fā)第五十三章 最後一搏 下第六百零八章 打破平衡第三百七十一章 沙漠明珠第六十八章 微服訪賢 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鮑之交第六百八十八章 哭訴衷腸第六百二十章 心計稚嫩第五十七章 恩情折現(xiàn)第八十六章 蒙塵明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滦南县| 图木舒克市| 西峡县| 岚皋县| 安泽县| 平利县| 商城县| 探索| 钟山县| 阿城市| 繁峙县| 镇坪县| 黄大仙区| 福泉市| 柘城县| 隆林| 九寨沟县| 汝南县| 保德县| 南宁市| 攀枝花市| 新昌县| 萍乡市| 紫阳县| 五峰| 科技| 阳新县| 扶绥县| 醴陵市| 望江县| 宜昌市| 万年县| 万宁市| 邵阳市| 榆社县| 祁门县| 天水市| 教育| 延长县| 永州市| 申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