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一十三章 恩澤蒼生

客人當然不是真正的猢猻,事實上這位真臘國王子麪貌不錯,膚色有點?2o??,身材稍顯矮了一點,除此之外,別的地方還是很順眼的,尤其是溫文爾雅不卑不亢的風度,頗得中原儒士之精髓。

薛管家把人領進廂房後便識相地退了出去,順手掩上門。

屋裡只剩李素和王子二人時,王子忽然雙膝一屈,面朝李素重重跪下,垂頭行禮道:“真臘國王子闍耶跋摩,謝李縣侯兩次搭救之恩。”

李素神色平靜地看著他,緩緩地道:“你們國家的人喜歡見面就跪地磕頭?”

王子搖頭:“我們只跪天地神明和長輩,只是李縣侯對我有再生之恩,值當一跪。”

李素淡淡道:“你有跪的理由,我卻不喜歡跟膝蓋太軟的人打交道。”

王子聞言一愣,很快便站起了身,躬身又行了一禮,道:“我自幼便在長安生活,說的是關中話,讀的是聖賢書,我也不喜歡動不動給別人下跪。”

李素兩眼一亮。

就衝這句話,李素覺得這隻猢猻值得一交,……前提是自己最好把種族歧視的毛病改掉。

賓主重新見禮,李素命下人奉上茶水和點心,二人在靜室中盤坐。

王子對李家的茶很好奇,李素親自將沖泡好的茶水斟進杯中後,王子驚奇地盯著茶杯看個不停,裡面微黃的茶湯和在沸水中上下翻騰舒展的茶葉深深吸引了他的注意。

“這是……”

李素端杯自啜了一口,笑道:“這是李某自創的炒茶,嗯,別人似乎並不太喜歡喝,我也情當是自娛自雅,聊藉光陰。”

王子恍然,空氣中淡淡的茶香味漸漸瀰漫開來,王子使勁吸了吸鼻子,情不自禁地學李素的樣子淺啜了一口。

入口柔綿,微覺苦澀,隨即一股若有若無的甘甜自舌底傳到舌尖,小小的一口茶,嘴裡的滋味卻妙不可言。

王子兩眼大亮,略顯貪婪地又啜了一口,閉上嘴靜靜地品位嘴裡甘苦交織的奇妙味覺,李素也靜靜地看著他的表情,雖未得一字評價,可從他的表情能看得出,這隻猢猻……這隻王子殿下顯然很喜歡這種新奇的飲茶方式。

連啜三口後,王子擱下杯,果然落了俗套地大讚了一句“好茶!”

李素毫無驚喜,只是禮貌性地笑了笑。

“剛纔你說你叫……”李素努力在腦海裡搜索回憶。

王子急忙坐直了身子,道:“闍耶跋摩,這是我的本名,出生時父王取的,真臘話的意思是‘光榮勝利的獅子’。”

李素一臉敬仰地拱手:“啊,原來是闍,闍……那啥,獅子兄,久仰久仰。……不得不讚美令尊父王一句,認識的生僻字真多。”

王子苦笑:“名字確實不好記,幸好我幼年在長安求學時,授業恩師爲我取了一箇中原名字,名叫‘石訥言’。”

李素笑道:“好名字,典自《論語》,‘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看來令師對你期望甚高啊。”

石訥言嘆道:“可惜在下辜負了恩師的期望,學研十多年,仍一無所成,論纔不及大唐士子,論德亦負了聖賢教誨,居於長安庸碌度日,羞見故國父王和臣民……”

李素笑道:“能說出這句話,便已將聖賢書讀進了心裡,實可謂君子之風,不必羞於任何人。”

石訥言苦笑搖頭,轉移了話題,道:“今早聽屏兒傳信,言及李縣侯答應玉成我和屏兒之事,石某感激不盡,今日特來拜謝。”

說完石訥言起身又鄭重行了一禮。

李素及時托住了他的胳膊,笑道:“石兄不必謝我,說實話,原本我不願接這樁事的,你應該清楚,欲成此事,難如登天,說句心裡話,這是拿自家的腦袋性命闖鬼門關吶……”

石訥言神情愈感激,躬身道:“李縣侯大恩大德,石某與屏兒永誌不忘。”

李素眼睛眨了眨,裝模作樣地嘆了口氣:“原本我是不願的,可是……江夏王心繫愛女,心憂如焚,我實不忍大唐名將爲兒女事焦慮傷懷,更何況……王爺出手大方,還送了我整整十箱錢財珠玉,整!整!十!箱!吶!”

最後一句話李素咬字咬得特別重,然後擺了個高風亮節的姿勢,仰頭感慨地一嘆,道:“父女情深,怎忍見他們生離死別?我只好勉強應承下此事,唉,此事兇險……委實太勉強了啊!我先試試看吧。”

石訥言聞言睜大了眼,聽李素話中之意似乎並沒有出全力的意思,不由大急。

李素是局外人,說實話,大家並不熟,幫他是情分,不幫他是本分,李素隨時可以抽身走人,可是石訥言不一樣啊,李素若抽了身,文成公主遠嫁吐蕃便成了無可逆轉的定局,那時他怎麼辦?

所以李素話音剛落,石訥言便猛地站起身,朝李素行了一禮,語氣焦急地道:“還請李縣侯盡力轉圜周全,石某與屏兒來世結草銜環,必報大恩!”

李素搖頭苦笑:“昨日我應承江夏王殿下時,話可沒說死,這事我真的只能說盡力,事若不成,我只能抽身而退,石兄莫怪我,畢竟我也是有家有口的人,冒不起風險。”

石訥言急得面紅耳赤,激動地道:“李縣侯,石某身無長物,唯剩一些阿堵俗物,石某願傾盡所有相報,就怕玷污了李縣侯……”

李素精神一振,兩眼大亮,無比誠懇地道:“石兄,我是一個不怕被玷污的人,真的,一點也不怕。”

石訥言:“…………”

盛名之下無虛士,原本以爲長安權貴圈裡傳說李縣侯貪財是謠言,如今看來……這簡直是大實話啊。

…………

李素的目的達到了,心情也愉悅了,對石訥言的態度不由愈熱情起來,此刻李素眼中的石訥言竟無半點猢猻模樣,而是財大氣粗的石老闆。

賓主氣氛和諧到了極點,李素充分向石訥言展示了何謂“禮儀之邦”的風度,態度之親切,表情之和煦,言語之關懷,令石訥言感動萬分,甚至恍惚間如同感受到了一股濃濃的,深沉的……父愛。

花錢買來的服務,石訥言此刻心情之複雜,委實難以言表。

客套寒暄過後,李素話鋒突轉,冷不丁問起了關於真臘國的種種。

“石兄,李某未曾去過貴國,請恕我孤陋寡聞,真臘國……是在大唐的南方吧?”

石訥言愣了一下,心中既焦急又疑惑,他只想跟李素討論接下來如何佈置,將文成公主遠嫁之事逆轉,誰知李素卻沒頭沒腦忽然跟他聊起了真臘國,偏題偏到十萬八千里了。

雖然著急,但石訥言的涵養還是很不錯的,聞言耐心地答道:“沒錯,真臘確在大唐的南方,位於交州以西,六詔以南,與大唐****毗鄰接壤。”

李素撓了撓頭,然後朝他歉意地笑了笑,道:“你說的地名我不是很清楚,還請石兄移步,在地圖上指給我看如何?”

說完李素起身走到室內南牆邊,伸手將屋內一塊山水屏風挪開,露出牆上懸掛的一張羊皮地圖。

地圖畫得比較潦草,依稀只將整個亞洲的輪廓勾勒了出來,用紅線標明瞭各國的國界,還有藍筆打上的陰影代表大海,各種暗黃到明黃的顏色代表各國境內的高山,以大致的海拔高度決定顏色的深淺,當然還有一些主要城市的大概位置和地名等等。

地圖很簡陋,若換了千年後的現代,這張地圖只能以“慘不忍睹”來形容,然而石訥言卻驚呆了,快步上仔細地上下掃視一番,轉頭望著李素驚訝地道:“李縣侯,這地圖……畫得好詳細,據我所知,如今世上恐怕沒有比這更詳細的地圖了,你看,山川,河流,城池,國境,甚至還有海……敢問李縣侯,此圖何人所繪?”

李素認真地道:“大概十年前,一位遊方的老和尚路經我們村,見我聰明伶俐可愛,於是心生歡喜,便將此圖贈予我……”

石訥言大吃一驚:“如此詳細的地圖竟是一位遊方老和尚所作?可惜了!李縣侯,您錯過了一位高人。”

李素眨眼:“你信了?”

石訥言愕然:“難道我不該信?”

好純潔的孩子,把他騙到傾家蕩產毫無壓力。

“好吧,你就當真的聽,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曲指重重敲了敲牆上高掛的地圖,李素道:“注意了,這是一道送分題,石兄你告訴我,你們真臘國到底在哪個地方?”

石訥言遲疑地用手指在地圖上比劃了半天,隨即放棄地搖頭苦笑:“我從未見過如此詳細的地圖,所以……煩請李縣侯先告訴我,大唐交州大約在哪個位置。”

李素想了想,用手指著地圖上某一個點,很肯定地道:“交州在這裡。”

有了參照的城池,石訥言這下不猶豫了,拇指和食指比劃了一下,然後指著圖上另一個點,篤定地道:“這裡,過交州往西,大約二百里後,便是我真臘國境內了。”

李素盯著石訥言所指之處,定定看了半晌,然後道:“再請石兄告訴我,你們真臘國大約佔地多廣,你指個大致的版圖便可。”

石訥言心中愈疑惑,不過還是老實照辦,猶豫片刻後,用手在地圖上虛畫了一圈,道:“真臘國大致是這個形狀。”

李素恍然點頭。

明白了,果然是後世的柬埔寨,還包括越南中西部和老撾部分國土,拼湊起來便是如今的真臘國版圖。

李素擰眉注視地圖許久,石訥言立於旁,見他神情肅然,不知在思索著什麼,於是非常有涵養地靜立不語。

良久,李素轉身看著他,笑道:“石兄,我問個事情你莫見笑,你們真臘國旁邊……是不是有個鄰國叫‘占城國’?”

石訥言疑惑地看著他,試探著道:“李縣侯恕我孤陋寡聞,‘占城國’我委實未曾聽說過,不過我們確實有個鄰國,你們大唐習慣稱之爲‘佔婆補羅’國,實際上它叫‘林邑國’,依漢代象林邑而名之,如今的君主名叫巴託達瑪,大唐人習慣叫他‘範鎮龍’,自林邑立國以來,與中原漢土時戰時和,數百年來各代君主對中原的態度不一,……不知李縣侯所說的占城國,是否便是指它?”

李素撓撓頭,有些惱怒地道:“這些人怎麼回事?一個國家的名字亂七八糟,叫這個叫那個,說來說去都是同一個,難道不能統一一哈麼?”

石訥言苦笑道:“因爲林邑國這數百年來便未曾消停過呀,打打殺殺的,君主換得也勤,所以數百年來,國名終歸有些不一樣。”

李素嘆道:“算了,不計較這些細節,再說說別的事,你們真臘國以農耕爲主,我想問問,你們所種的稻米如何?”

石訥言終於受不了了,忍不住道:“李縣侯,這些閒聊的話題咱們何妨留待以後再說?眼下最重要的是……”

李素打斷了他的話,冷眼瞥著他,道:“你以爲我吃飽了沒事幹,跟你在這裡閒聊?石兄,你聽清楚了,我剛纔和現在說的每一句話,都跟文成公主有關,你最好打起精神好好的,愉快的跟我聊天,否則意欲逆轉此事,機率愈小了。”

石訥言一凜,看著李素無比認真的神情,當即也不再多說,打起了精神專心地回答李素的問話。

沉吟片刻,石訥言想好了措辭,緩緩地道:“我們真臘國終年炎熱,幾乎沒有冬天,雖臨海卻少雨,大部分時候是乾旱,所以種的稻米也特別耐旱,蒙天垂憐,幸好我們的稻米產量還不錯,而且生長期很短,自種至收僅需五十餘日,其稻穗長而無芒,相比中原麥稻,我們的稻米粒差小,耐旱耐澇,且不擇地而生,若氣候適宜,一年可兩熟甚至三熟,拜此良種稻米所賜,我真臘國的百姓雖不算富足,然國中卻從無饑荒,百年皆如是。”

李素靜靜聽著,越聽心跳度越快,臉上不由閃過一抹激動。

“你說的這種稻米,種子是從林邑國傳過來的嗎?”

石訥言一愣,不解地道:“爲何李縣侯總是提到林邑國?我們真臘國和林邑國的國土並不大,所謂稻種,當然是上天所賜,自我們立國以來便一直有,並不存在誰傳給誰的說法啊。”

李素恍然,然後深吸了口氣。

很好,後世名震天下的“占城稻”,原來其源地並非占城國,而是對占城國和附近鄰國的統稱,也就是說,“占城稻”這種良種稻穀其實是後世中南半島的共同產物,自己不知究竟,差點被名字騙了。

一年兩熟甚至三熟,更重要的是顆粒飽滿,產量高,真實歷史上占城稻被引入中原普及已經到了北宋年間,如果自己能把時間往前推幾百年,幾百年裡,能活多少條人命!

無上功德,善哉!

李素的呼吸不由加快了許多,於公,引進這個良種稻,普及整個大唐,對百姓而言實是福祉恩澤,於私,自己手裡終於握住了一個分量極重的籌碼。

憑著對前世的一點點記憶,李素依稀記得真臘國和占城國有些關係,而“占城稻”這個品種,至今大唐還沒人現它的好處,所以今日石訥言來拜訪時,李素纔會與他東拉西扯,不但打聽真臘國的位置,也打聽占城稻的特徵。

事實證明,李素沒記錯,因爲文成公主的這段私情,讓他找到了一條澤被蒼生的通途。

當然,也有文成公主的功勞,誰叫她眼光毒辣呢,只是因爲在人羣裡多看了他一眼,一眼便瞅準了一位擁有優良稻種的王子,若是文成公主的運氣稍微差一點,看上了某個鳥不生蛋國家的王子,那麼……你就作死跟他放羊種草去吧。

李素對自己並無太明確的定位,他不介意當壞人,偶爾也乾點坑蒙拐騙的惡事,比如剛纔初識這位真臘王子,沒說幾句話便狠狠敲了他一大筆,自己卻毫無愧疚,因爲他覺得這是自己應得的,畢竟李素不是活雷鋒,沒有義務給一個陌生人白幫忙。

然而,李素也不介意當好人,再怎麼對別人坑蒙拐騙,基本的底線還在,如果碰巧有個機會能惠澤天下勞苦百姓,他也非常願意嘗試努力一下,舉手之勞便能讓天下蒼生多吃一口飽飯,少一個人餓死,何樂而不爲呢?

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裡,李素臉上的表情瞬息萬變,分外精彩,石訥言心驚膽顫地看著他,心中愈忐忑不安,李縣侯這模樣跟瘋子似的,自己的終生大事託付在這瘋子身上……真的好麼?

再想到今日這位李縣侯從見面到現在,拽著他東拉西扯,從地圖位置說到農耕稻穀,扯了一堆的閒話卻絕口不提他和文成公主的事兒,而且聊完後一會兒悲愴一會兒傻笑……

回過神後的李素現石訥言正古怪地盯著自己,那眼神裡的意味……

“你的眼神告訴我,你覺得我像個瘋子。”李素目光譴責地瞪著他。

石訥言一驚:“我沒有!”

“你有!告訴你,你的眼神很危險,也很傷財!……這種傷人的眼神少說得賠我一萬貫。”(未完待續。)

第六百九十五章 公主盡孝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第一百五十一章 挑撥是非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四百二十章 攻守鏖戰 中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三百六十三章 錢多人傻第六百二十八章 天翻地覆第六百八十五章 如此盛世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七百四十一章 迎刃而解第二百九十六章 迷津難解第三百四十五章 轅門對峙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輸鬚眉第十一章 活體實驗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三百六十七章 招商引資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外親疏第九百四十四章 設宴遊園第九百一十三章 過客歸宿第五百四十五章 各自亮劍第九百五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第六十五章 少年英傑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五百零四章 巧取豪奪第五十三章 最後一搏 下第六百零五章 烽煙突起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四百三十章 殺身成仁 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毫州素布第七百五十九章 復官晉爵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九百二十二章 破城闖宮第一百一十五章 鏖戰鬆州 下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七百六十六章 衆將登門 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圖窮匕見 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賜功臣 上第七百九十七章 公主夜宴 下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衆將登門 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八百二十一章 回心轉意久違的單章求月票!!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五百零七章 魔王訓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二十三章 白色聖光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五百六十五章 絕世高手第六百一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四百五十一章 歸鄉路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盛裝赴約第八百六十五章 擒拿審問 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歸鄉路上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第五十二章 最後一搏 上第六百六十章 暫時擱置第三百零六章 委任發配第四百二十三章 福兮禍伏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八百三十九章 借得東風第九百零七章 退兵部署 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九十二章 溫柔歲月第五百四十章 庭院賞雪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陌相見第九百三十四章 踏上歸途第六百八十三章 叛軍入城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亂餘波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三百零二章 諫書犯顏 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六十四章 橫截聖意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二百五十九章 子夜大亂 上第八百四十章 毛遂自薦第八百八十七章 拔營南下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八百六十六章 擒拿審問 下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第八百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九百零二章 大營遇襲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
第六百九十五章 公主盡孝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第一百五十一章 挑撥是非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四百二十章 攻守鏖戰 中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三百六十三章 錢多人傻第六百二十八章 天翻地覆第六百八十五章 如此盛世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七百四十一章 迎刃而解第二百九十六章 迷津難解第三百四十五章 轅門對峙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輸鬚眉第十一章 活體實驗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三百六十七章 招商引資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外親疏第九百四十四章 設宴遊園第九百一十三章 過客歸宿第五百四十五章 各自亮劍第九百五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第六十五章 少年英傑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五百零四章 巧取豪奪第五十三章 最後一搏 下第六百零五章 烽煙突起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四百三十章 殺身成仁 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毫州素布第七百五十九章 復官晉爵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九百二十二章 破城闖宮第一百一十五章 鏖戰鬆州 下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七百六十六章 衆將登門 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圖窮匕見 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賜功臣 上第七百九十七章 公主夜宴 下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衆將登門 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八百二十一章 回心轉意久違的單章求月票!!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五百零七章 魔王訓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二十三章 白色聖光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五百六十五章 絕世高手第六百一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四百五十一章 歸鄉路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盛裝赴約第八百六十五章 擒拿審問 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歸鄉路上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第五十二章 最後一搏 上第六百六十章 暫時擱置第三百零六章 委任發配第四百二十三章 福兮禍伏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八百三十九章 借得東風第九百零七章 退兵部署 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九十二章 溫柔歲月第五百四十章 庭院賞雪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陌相見第九百三十四章 踏上歸途第六百八十三章 叛軍入城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亂餘波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三百零二章 諫書犯顏 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六十四章 橫截聖意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二百五十九章 子夜大亂 上第八百四十章 毛遂自薦第八百八十七章 拔營南下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八百六十六章 擒拿審問 下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第八百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九百零二章 大營遇襲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德县| 邻水| 天祝| 吕梁市| 邹城市| 林芝县| 响水县| 英山县| 湘西| 高平市| 舟曲县| 山阴县| 家居| 新兴县| 新宾| 北安市| 石嘴山市| 乌拉特前旗| 蒙城县| 太和县| 栾城县| 墨脱县| 灵山县| 舒城县| 将乐县| 抚顺县| 洞头县| 大埔区| 应用必备| 汤阴县| 贵德县| 北海市| 个旧市| 阿克| 威远县| 浮梁县| 麻栗坡县| 永昌县| 肥城市| 江达县| 凤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