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

是人就有遠近親疏,這與感情深厚無關,親生兒子再怎麼恨得牙癢癢,別人想害他都會出來護犢子,幾乎是下意識的選擇,沒有任何猶豫。天 籟 『小說再欣賞的臣子,終究不是血脈親人,說什麼做什麼總是先有一層防備。

所以李世民無言以對,他知道李素說的是實話,如果沒有切實的證據,李素跑過來跟他說你兒子要造你的反,估計李世民的第一反應便是先把這個妖言惑衆的傢伙一刀剁了。再說天家皇室的所有話題都是非常敏感了,哪怕位高如長孫無忌,房玄齡等,說到“皇位”“太子”等話題時,都是習慣性地打個哈哈,顧左右而言他,因爲這種話題很要命,說好了說差了都不討好,而且極容易捲入天家是非。

尋常的皇室話題都如此敏感了,更何況是太子謀反這種更要命的話題?任何一個熱愛生命的人都不會蠢到在皇帝面前說這個。

悻悻地橫了李素一眼,李世民哼了哼,道:“侯君集被你一番勸慰,臨陣倒戈,迷途知返,說來朕倒真要謝你了。”

李素急忙道:“臣不敢當,臣膽子小,話不敢亂說,但臣子該有本分還是要有的,侯大將軍只是一時嫉怒迷心,就算臣不勸他,臨陣之時必然也會幡然醒悟的,臣實不敢居功。”

李世民搖頭道:“此事朕細細思來,確要感謝你,你不明白侯君集在大唐軍中的分量,跟隨朕打江山的開國功臣就那麼幾個,侯君集是其中之一,其舊部故吏充于軍中何其多也,若太子謀反關鍵之時,侯君集登高而呼,造成的後果只怕不小,斷然不會如此輕易地平定,長安亂局若不能快平定,待以時日,天下必亂,你勸侯君集懸崖勒馬,委實立下了大功。”

李素連道不敢。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悠悠嘆道:“認識你也有七八年了吧?當初第一眼見你,你還只是個十六七歲的毛頭孩子,七八年過去,你已二十多歲了,還是個毛頭小子的模樣,整天腆著嫩臉叔叔長伯伯短的,偏偏朕那些老夥計都買帳……”

李素臉頰抽了抽,忍不住道:“陛下……臣這不叫‘腆著嫩臉’呀,臣本來就很嫩……”

“閉嘴!越來越不要臉了!”李世民喝了一聲,狠狠瞪了他一眼,道:“七八年了,還是二十多歲,朝中那些國公啊,郡公啊,少說都是鬍子一大把,抱孫兒的年紀了,偏偏你這小混帳還是這麼年輕,子正啊,朝堂終究還是講資歷的地方,你爲朕立功無數,如今封了縣侯,這個爵位與你爲朕立的功勞殊爲不配,可你偏偏如此年輕,真教朕爲難不已,嘴上毛都沒長幾根,封你爲郡公國公什麼的,恐怕也不是很合適吧?”

李素急忙道:“縣侯,陛下,縣侯挺好,臣喜歡縣侯,就這了,不改了。”

李世民想了想,無奈地道:“那你就好好活著,在朝堂裡多熬幾年,熬到臉上長了一大把鬍子,三十來歲年紀了,朕再給你個郡公國公,說出去也能堵天下人的嘴了。”

“臣謝陛下隆恩。”

李世民眼瞼一垂,忽然露出傷感之色,道:“或許,將來晉封你的人,已不是朕了……”

李素大吃一驚道:“陛下何出此言?”

李世民眼睛微微瞇起,不知在想著什麼,道:“朕當皇帝十七年,這十七年裡,朕自問算是一個好皇帝,至少對大唐的子民來說,朕是好皇帝,這些年開疆闢土,修河扶農,內可納臣民非議,外可容萬邦異族,千古以還,帝王胸襟,朕不遜於任何人,雖不敢自稱‘聖君’,但至少不是昏君,子正,朕這句話不算吹噓吧?”

李素急忙道:“陛下是千古聖君,天下臣民慶幸生逢其時。”

李世民神情漸漸浮上悲傷之色,嘆道:“可是,朕絕不是一個好父親,朕這個父親……太失敗了!生子十四人,殘暴者有之,貪婪者有之,懦弱者有之,心懷歹意者亦有之,朕的嫡長子,未來的皇位繼承者,居然暗中謀朕的反,這幾日朕自省反思,這些年朕對子女到底哪裡做錯了?爲何尋常百姓人家都能做到的父慈子孝,偏偏在朕這裡卻成了無法實現的奢求?”

“承乾謀反,在朕的心頭生生紮了一柄刀,朕的心到現在還疼得抖。朕忽然現,什麼社稷萬年,什麼威服天下,什麼千古青史……朕全然沒了興致,只覺心灰意冷,萬念俱滅……”

李世民說著說著,眼眶便紅了,語聲哽咽地道:“朕……累極了。”

李素抿脣屏氣,一直靜靜聽著李世民的訴說,看著這位才四十多歲便露出蒼涼老邁之色的天可汗,此刻心中忽然一點也不覺得這位名震千古的帝王有什麼了不起,唯一隻有對這位失敗的父親的深深憐憫。

悲哀的不是失敗,而是失敗後連原因都不清楚,仍覺得自己做到了仁至義盡。李世民對子女的教育以及態度說得直白點,是十分可笑荒謬的,他對子女的責任只有兩點,一是錦衣玉食,二是督促讀書,自以爲做到了這兩點便是合格的父親,至於子女的成長過程裡的三觀,以及子女需要的家庭溫暖和父愛……很遺憾,一個連與子女相聚都要身邊宦官安排進日程的帝王,真的毫無這方面的概念。

諸皇子本就地位尊榮,天不怕地不怕,除了那個偶爾才能見到一面的父皇,天下還有何人能製得住他們?再加上十幾二十來歲的年紀,世間一切權力,美色和錢財正是對他們最具誘惑的時期,被這些東西誘惑後自然漸漸陷入沉迷,然後一不可收拾。

所以這位父親的失敗是必然,神仙都沒辦法,難聽的說,這是隻管生育,不管教養,這樣的環境下能教出什麼樣的好貨色?

當然,李素心中的這些想法不可能當著李世民的面說出來,這位天可汗陛下的胸襟絕對沒有他自己吹噓的那麼廣闊如海,臣子說錯了話,該殺還得殺。

想了想,李素勸道:“陛下,人心慾壑難填,本是常情,尋常百姓家過的是尋常的日子,根本沒有所謂的權力,錢財和美色,他們沒有東西可爭,自然父慈子孝,陛下不一樣,陛下坐擁整座江山,皇子們從陛下這裡得到的東西太多了,人心就是這樣,得到的越多,越覺得不滿足……”

“慾壑難填?”

“是,臣家裡當年只是尋常農戶,後來當了官,做了幾筆買賣,家裡有錢財了,臣的父親便整天想著如何將家中錢財變爲土地,如今臣家裡已有良田數千畝,幾乎半個太平村都是我李家的田產,可父親仍覺得土地不夠,仍覺得留給子孫後代的太少,如今已在開始打鄰村土地的主意了……陛下,人的**是一點一點增長的,豐衣足食之後,想要的必然是錦衣玉食,陛下的皇子們生下來便是錦衣玉食,僕從如雲,他們想要的東西自然更多了,當錢財和美色這兩樣東西無法滿足他們時,他們接下來會想要什麼?”

李世民若有所思:“權力?”

李素笑道:“是,權力,權力是世上最誘人的東西,它或許只是寫在紙上的一句話,脫口而出的兩個字,甚至或許只需要一個眼神,從鼻孔出的一個單音,看到聽到的人便噤若寒蟬,惶恐萬狀,爲其捨生赴死,錢財美色皆唾手可得,陛下,您說權力這東西美不美妙?世人想不想要?”

話不點不透,一旦點透,卻如剝光了衣裳的肥胖少婦,原本包在衣裳裡堪可一觀的身姿看起來竟是那麼的臃腫醜陋,不堪入目。

李世民擱在桌案上的雙手忽然輕顫了一下,望向李素的目光如銳劍穿心。

“話是實話,卻不好聽,子正,你想說什麼?”

李素笑道:“臣想說的是,陛下勿需自責,太子謀反實是權欲作祟,與陛下多年的教育無關,人心惡了,再怎麼教也扭轉不回來了。”

李世民盯著他半晌,緩緩地道:“二十多歲的毛頭小子,竟將人心剖析得如此纖毫畢現,無比透徹,像一個結廬半生的隱士大儒,世態炎涼洞若觀燭,子正,你既知世人慾壑難填,你爲何對權力一點也不感興趣?”

李素沉默片刻,忽然笑道:“剛纔臣忘記說了,慾壑難填的人,下場往往都不太好的,陛下若不信,不妨閱盡千古史家之言,看看有哪個得以善終,臣是個膽小的人,只想老實本分的活到一百歲,無病無災,壽終正寢,所以‘權力’這東西,能遠離還是儘量遠離,離它太近了必有災厄。”

李世民仰頭看著殿頂的房樑,悠悠地道:“若朕的皇子們都如你這般想法,那該多好,不愁吃穿,不用紛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子正,天下千萬人裡,還是你活得最明白。”

李素笑道:“臣只是心裡明白,但活得糊塗。”

***

ps:還有一更。。。(未完待續。)

第五百零二章 掖庭秘辛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脫囹圄第三百一十六章 小試身手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六百三十章 吐蕃大相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二百二十章 高陽鬧喪 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如此盛世第九十七章 李素問策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七百六十三章 漸生波瀾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第四百八十三章 二女相見第七十六章 酩酊大醉第四百四十二章 蕭規曹隨第八百五十三章 揣度天意第七百五十八章 釋疑進財第五百二十四章 侯爺滅佛 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守鏖戰 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恩將仇報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八百八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五百九十三章 待之以誠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第八百章 公主夜宴 真.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八百一十七章 聚合爲黨第二百零九章 國士報之第四百一十九章 攻守鏖戰 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平歸人第一百零三章 再次封官第八百五十六章 功臣畫像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門賠禮求保底月票!!第一百八十四章 香滿長安第四百七十五章 割捨接受第七百章 武家兄弟第七十六章 酩酊大醉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四百九十八章 茶道歧路第三百零二章 諫書犯顏 下第二百零六章 內亂爆發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一百零九章 帥帳論戰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將相鬥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家興亡第二百四十四章 太子保媒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圖窮匕見 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勾兌利益求保底月票!!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三百零八章 釋歸回家第三百九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八十九章 魔王醉酒 上第六百九十二章 風平浪靜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四十九章 積累人脈第八百九十二章 前憂後患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坤顛倒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八十六章 蒙塵明珠第六百八十二章 誰試鋒芒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四百零四章 恩怨釋懷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五百五十二章 風雲變色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六十三章 無意獻策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州來客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造孟嘗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二十二章 村學冷清夕陽下奔跑!!第三百九十章 使命在肩第七百五十四章 程府論勢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氣擔當第九百三十一章 入新羅境第二百九十六章 迷津難解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四百零五章 胡攪蠻纏
第五百零二章 掖庭秘辛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脫囹圄第三百一十六章 小試身手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六百三十章 吐蕃大相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二百二十章 高陽鬧喪 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如此盛世第九十七章 李素問策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七百六十三章 漸生波瀾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第四百八十三章 二女相見第七十六章 酩酊大醉第四百四十二章 蕭規曹隨第八百五十三章 揣度天意第七百五十八章 釋疑進財第五百二十四章 侯爺滅佛 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守鏖戰 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恩將仇報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八百八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五百九十三章 待之以誠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第八百章 公主夜宴 真.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八百一十七章 聚合爲黨第二百零九章 國士報之第四百一十九章 攻守鏖戰 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平歸人第一百零三章 再次封官第八百五十六章 功臣畫像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門賠禮求保底月票!!第一百八十四章 香滿長安第四百七十五章 割捨接受第七百章 武家兄弟第七十六章 酩酊大醉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四百九十八章 茶道歧路第三百零二章 諫書犯顏 下第二百零六章 內亂爆發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一百零九章 帥帳論戰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將相鬥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家興亡第二百四十四章 太子保媒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圖窮匕見 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勾兌利益求保底月票!!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三百零八章 釋歸回家第三百九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八十九章 魔王醉酒 上第六百九十二章 風平浪靜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四十九章 積累人脈第八百九十二章 前憂後患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坤顛倒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八十六章 蒙塵明珠第六百八十二章 誰試鋒芒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四百零四章 恩怨釋懷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五百五十二章 風雲變色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六十三章 無意獻策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州來客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造孟嘗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二十二章 村學冷清夕陽下奔跑!!第三百九十章 使命在肩第七百五十四章 程府論勢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氣擔當第九百三十一章 入新羅境第二百九十六章 迷津難解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四百零五章 胡攪蠻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南省| 潢川县| 电白县| 河池市| 尉犁县| 墨竹工卡县| 和林格尔县| 栾城县| 平陆县| 乌拉特中旗| 清水河县| 连城县| 海兴县| 阜新| 焉耆| 西贡区| 基隆市| 石首市| 安丘市| 天镇县| 保定市| 筠连县| 祁阳县| 浦东新区| 建平县| 沙雅县| 漳浦县| 南京市| 莲花县| 容城县| 莒南县| 木里| 老河口市| 尼勒克县| 清河县| 沛县| 奉贤区| 讷河市| 张家港市| 江津市| 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