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

子夜,延興門,守城都尉王熘清洗麾下府兵,不願依附者皆就地斬殺,一炷香時辰不到,延興門城頭上所有的府兵全換成了王熘的心腹部將,城頭馬道上卻躺滿了屍。

傾盆大雨的夜色中,李安儼率左屯衛六千餘精兵悄悄進了城。

城門下的空氣裡瀰漫著淡淡的血腥氣,李安儼騎在馬上渾若無覺,仰頭看著天空中急驟而落的雨絲,李安儼嘴角露出滿意的笑容。

六千精兵入城,今夜出其不意的奇襲,定能創下一個以寡敵衆的傳說,絲毫不遜色當年的玄武門。

擁戴太子李承乾坐上皇位的他,日後該是怎樣的富貴榮華?李靖,程咬金,李績……這些高高在上的當世名將也不得不在他面前低下高貴的頭顱。

從龍之功,不比開疆闢土差,甚至更得帝王信任恩寵,攀爬巔峰的路不止一條,李安儼選擇了一條更快更輕鬆的路,一朝功成,位極人臣。

“入城後列隊待命,只待城中太子左率衛大營火起,便向左右武衛起攻擊。”李安儼冷冷下達了軍令。

…………

…………

被牽扯進陰謀裡的人不僅僅只有軍隊和權貴,還有長安城的市井小人物。

剛到子夜,長安東西兩市左近的一些低矮屋子門口忽然冒出了許多人影,高矮胖瘦,穿著雜亂,每個身影都那麼鬼鬼祟祟,貓著腰悄無聲息地朝東市街心聚集,很快便聚集了二十來人,他們站在滂沱大雨裡,雨點淋溼了他們的衣裳卻渾若不覺,直到東市一家綢緞店鋪的門開了一條縫,一道魁梧的人影從店鋪內走出來,衆人神情一振,紛紛注目。

魁梧的漢子面貌奇醜,先緩緩環視衆人,然後刻意壓低了聲音道:“各位都是王大哥的心腹弟兄,以前都承過王大哥的大恩,王大哥有話讓某轉告各位,今晚所行之事頗爲兇險,若被官府拿住,多半要掉腦袋的,王大哥不忍各位兄弟落個悽慘下場,所以做事之前先把話說清楚,誰若此刻心有猶疑,儘可馬上退出,王大哥絕不見怪,日後仍拿你當兄弟……有人想退出嗎?”

二十來人顯然並無絲毫怯意,聞言紛紛舉起了拳頭,異口同聲道:“願爲王大哥效死!”

魁梧漢子點點頭:“好,王大哥沒看錯你們,今夜若有人不幸身死,王大哥養爾等父母妻小,絕不教任何人欺辱,這是王大哥的千金一諾。”

衆人激動不已,紛紛躬身行禮表達感激。

魁梧漢子仰頭看了看天色,猛地一揮手,道:“走!”

…………

長安城,四方館。

吐蕃大相祿東贊半躺在牀榻上讀書,桌上的油燈搖曳,時有秋風入室。今晚雷雨交加,天氣已有了幾分寒意,對常年生活在寒冷高原的祿東贊來說,大唐入秋後的天氣更讓他歡喜適應。

兩國聯姻,不僅僅是男女迎親拜堂那麼簡單,大唐成親的俗禮太多,皇室尤甚,留在長安城幾個月了,祿東贊一直耐心等著大唐籌辦陪嫁和儀仗,其過程之繁瑣,饒是祿東贊這樣的一國宰相也覺得受不了,幸好再過些日子就熬出頭了,昨日殿內省的宦官告訴他,大唐一應陪嫁物品已準備好了,連隨同陪行的和尚道士也都整裝待行,這個好消息令祿東贊高興極了,所以時已子夜仍興奮得無法睡著。

今晚祿東贊看的書是《呂氏春秋》,這是一本好書,早在中原秦朝時便已成書,書中以黃老道家學說爲基礎,結合儒家,法家,墨家,兵家和陰陽家等諸子百家學說,古往今來,天地萬物,興廢治亂,三教九流皆在其中,祿東贊越看越讚歎不已,深深被中原的古老文化所折服。

正如大唐對周邊列國有著強烈的領土野心一樣,其實吐蕃也對大唐有野心,平心而論,李世民和松贊干布都是一代明君,他們自信且自負,對擴充國土有著強烈的欲.望,兩位明君生在同一個時代,不得不說這是天意緣分。

欲圖其國,必先了解其文化,只有深刻的瞭解它,才能在佔領其國後徹底的毀滅它。

祿東贊便是懷著這樣的心情讀書的。

深夜子時,四方館外的梆子敲了四聲,秋風吹拂入室,室內燈火搖曳不定,祿東贊打了個呵欠,有了些睏意。

油燈將盡,夜色無垠。

四方館外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祿東贊皺了皺眉,心中覺得奇怪。

作爲大唐的國都,祿東贊知道長安城是實行宵禁的,入夜後便不準任何官員百姓在城中走動,一旦被現便落罪,輕則打板子下大獄,重則流放千里,所以每天日落以後,長安城各坊坊門關閉,白日喧囂的大街根本不可能看到人,此時深夜聽到腳步聲,祿東贊不由好奇起來,放下手中的書本,起身出了屋子,來到四方館的院中。

院中站著許多吐蕃隨從,他們更早聽到外面的動靜,紛紛出屋查看究竟,每個人拔刀在手,警覺地隔著大門聆聽著外面的聲音,只是礙於大唐宵禁律法森嚴,吐蕃衆人也不敢輕犯,所以沒人出門。

見祿東贊出來,隨從們紛紛行禮,祿東贊擺擺手,沉聲道:“外面何事喧譁?”

隨從搖頭:“好像有許多人往咱們四方館方向來,門外的腳步聲越來越多,越來越亂了,大相,會不會是唐國出爾反爾,要對咱們動手了?”

祿東贊失笑搖頭:“本相來唐國後一直本分,也並未開罪唐國皇帝和大臣,求親也是按照兩國的禮數來求的,唐國君臣有何理由對咱們動手?更何況咱們吐蕃也不是任人揉捏的軟柿子,敢對咱們動手,唐國君臣不考慮後果麼?你們未免太多疑了。”

隨從勉強陪笑了幾聲,還沒來得及說話,四方館的院子外面便有人啪啪打臉了。

“快,就是這家,沒錯了!”

“吐蕃人真住這裡?”

“沒錯,我看得真真的。”

祿東贊和吐蕃隨從聞言色變,面面相覷之後,祿東贊強笑道:“勿慮,他們不敢拿咱們怎樣的,定是長安城內有刁民作亂……”

隨從們紛紛配合的點頭。

“裡面就是吐蕃人的住所了,快,點火燒屋!”外面的喊叫聲又一次打祿東讚的臉。

祿東贊額頭開始冒汗,卻強撐著冷笑:“呵呵,嚇不到我的,今夜大雨,萬物溼透,連片樹葉都點不著,卻妄言什麼點火燒屋,豈不可笑……”

隨從們這次卻無人迴應附和了,直到現在大家的腦子都是一片懵然,根本不知道生了什麼事,祿東贊也一樣,外面那羣人分明是衝著吐蕃人來的,可祿東贊想破腦袋也沒想明白自己在長安城裡到底得罪了誰。

冤有頭債有主,凡事總有個因果吧?自己並沒有種下惡因,那麼眼前這莫名其妙的惡果到底是腫麼回事?

今夜外面那羣人似乎是職業打臉的,而且專打祿東讚的臉,祿東讚的冷笑還掛在臉上,外面便有了動作,接連嗖嗖幾聲作響,從院子外面扔進來無數只小陶罐。

祿東贊臉色大變,儘管只是夜空裡的驚鴻一瞥,可他仍看清了小陶罐的模樣,聯想到李素曾經在鬆州城下弄出的那種小罐罐,祿東贊愈心驚。

幸好這次的小陶罐比較溫和,落在院子和房頂上便沒有爆炸,而是出一陣碎裂聲。

祿東贊驚魂稍定,隨即鼻端卻聞到一股濃烈的火油味,祿東贊使勁吸了吸鼻子,味道仍消散不去。

身後的隨從卻指著房頂驚呼:“大相,是油!他們扔進來的是油!”

“什麼!”祿東贊大驚。

由不得一衆吐蕃人反應,四方館外面忽然又扔進了無數支燃燒的火把,漆黑的夜色裡,昏黃的火光像流星一般落在四方館的院子裡,房頂上,像一陣美麗眩目的流星雨。

四方館頓時火起,傾盆大雨淋在火堆上,卻毫無作用,油助火勢,火借風勢,四方館的大火瞬間便熊熊而起。

祿東贊再也無法爲喜愛的大唐作任何解釋辯白了,不但童話裡是騙人的,中原的聖賢書也是騙人的,看看都教化出了一羣怎樣的刁民!好意思說我們吐蕃是化外蠻夷,呸!不要臉!

祿東贊又驚又怒,眼看四方館的房子燒了起來,四方館內所有的吐蕃使團隨從全都亂了,有人紅著眼拔刀便往外衝,有人拼了命往燒著的屋子裡跑,搶救貴重的財物。

祿東贊一把揪住往外衝的隨從,厲聲道:“不準出去!唐國有宵禁嚴法,今晚這把火來得蹊蹺,焉知裡面有沒有圈套,出去便落了唐人口實!”

隨從們滿臉憤恨,卻只能從命,恨恨地瞪著四方館外。

火勢越來越大,照亮了四方館周圍的民居,如此大的火勢終於引起了武侯和坊官們的注意,於是銅鑼急促地敲響,四面八方傳蕩著氣急敗壞的救火聲。

外面放火的那羣漢子似乎達到了目的,也紛紛跟著大喊起來。

“謀反了!謀反了!太子今夜謀反!”

聲音越傳越廣,隱隱蓋過了四面救火的呼喊聲,然後彷彿事先約好了似的,四方館外一陣雜亂匆忙的腳步聲,放火的漢子們一聲招呼,紛紛四散開來,隱沒入漆黑的夜色中。

祿東贊站在院子中,放火之人的喊聲字字皆入耳,直到外面的人離去,祿東讚的臉色卻難看至極,身軀氣得瑟瑟直抖。

良久,救火的人離四方館越來越近,已能聽到武侯坊官們焦急的呼喚聲,祿東贊這才鬆了一口氣,無神地癱坐在地上,滿臉悲憤地仰望天空。

“你國太子謀反,……你燒我屋子作甚?本相招誰了?”(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章 朔望朝參 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程府訓斥 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割捨接受第四十三章 李父投卷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七十四章 擄掠進府第一百零六章 校場聚將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第七百八十四章 深陷泥沼第五百五十八章 獄中論勢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三百五十七章 敵友難辨第八百七十三章 渡河之戰 上第五百一十三章 危急時刻第五百八十章 凍土難播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八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戰鬆州 上第一百零七章 牛大將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東陽探監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五百九十九章 迷局如霧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瓊南第一百八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丈量賜地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三百六十七章 招商引資第六十五章 少年英傑第五百三十九章 錯情錯愛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三百零七章 雷霆清洗第八百四十三章 武氏問情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三百一十一章 託付家小第三百一十一章 託付家小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七百二十九章 東郊演武 上第九百五十八章 臨別衷腸第五百九十章 最壞打算第四百六十八章 丈量賜地第四百零三章 喪心病狂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州隱秘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六百六十六章 流歸長安第二百零七章 君臣奏對 上第八百二十五章 置之死地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鬆州 下上架感言第三百一十六章 小試身手第五百二十二章 暗藏禍胎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災突至第四百七十五章 割捨接受第八十章 御筆親題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王李祐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平之論第七百五十四章 程府論勢第一百零九章 帥帳論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夕陽下奔跑!!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八百八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推背道長第八百一十六章 開誠佈公 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氣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三百九十七章 慷慨赴義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六十八章 微服訪賢 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家破財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財救命第二百五十四章 相逢隔世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氣擔當第九百四十章 流年不利久違的單章求月票!!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四百三十一章 潰敵克復第四百二十六章 重賞之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家秘聞第七百八十二章 突生橫禍第八百五十六章 功臣畫像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七百五十二章 開花結果第四十四章 行宮遇刺第四百四十六章 玄奘法師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
第二百三十章 朔望朝參 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程府訓斥 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割捨接受第四十三章 李父投卷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七十四章 擄掠進府第一百零六章 校場聚將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第七百八十四章 深陷泥沼第五百五十八章 獄中論勢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三百五十七章 敵友難辨第八百七十三章 渡河之戰 上第五百一十三章 危急時刻第五百八十章 凍土難播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八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戰鬆州 上第一百零七章 牛大將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東陽探監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五百九十九章 迷局如霧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瓊南第一百八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丈量賜地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三百六十七章 招商引資第六十五章 少年英傑第五百三十九章 錯情錯愛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三百零七章 雷霆清洗第八百四十三章 武氏問情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三百一十一章 託付家小第三百一十一章 託付家小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七百二十九章 東郊演武 上第九百五十八章 臨別衷腸第五百九十章 最壞打算第四百六十八章 丈量賜地第四百零三章 喪心病狂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州隱秘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六百六十六章 流歸長安第二百零七章 君臣奏對 上第八百二十五章 置之死地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鬆州 下上架感言第三百一十六章 小試身手第五百二十二章 暗藏禍胎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災突至第四百七十五章 割捨接受第八十章 御筆親題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王李祐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平之論第七百五十四章 程府論勢第一百零九章 帥帳論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夕陽下奔跑!!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八百八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推背道長第八百一十六章 開誠佈公 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氣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三百九十七章 慷慨赴義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六十八章 微服訪賢 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家破財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財救命第二百五十四章 相逢隔世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氣擔當第九百四十章 流年不利久違的單章求月票!!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四百三十一章 潰敵克復第四百二十六章 重賞之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家秘聞第七百八十二章 突生橫禍第八百五十六章 功臣畫像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七百五十二章 開花結果第四十四章 行宮遇刺第四百四十六章 玄奘法師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北区| 格尔木市| 囊谦县| 汽车| 新建县| 东平县| 盐城市| 永济市| 丁青县| 怀化市| 岑溪市| 张家港市| 彰武县| 巧家县| 绥化市| 永福县| 高雄县| 梧州市| 福泉市| 济源市| 山东| 克东县| 英德市| 温泉县| 陈巴尔虎旗| 山西省| 龙岩市| 淮南市| 黎川县| 仪陇县| 石渠县| 永川市| 永德县| 九江县| 盖州市| 府谷县| 库尔勒市| 林周县| 德安县| 西贡区| 敦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