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

院子中間的銀杏樹下鋪著草蓆,席上置一矮桌,三人分別跪坐一方,武氏巧笑倩兮,執壺斟茶,李素端杯淺啜,闔目回味,微涼的秋風吹拂著樹上的落葉,偶有一片枯黃的葉子搖搖曳曳落到矮桌上,風再一吹,又飄向遠方。

畫面很唯美,除了某個煞風景的傢伙……

王直抄起茶杯,豪氣干雲往嘴裡一灌,哈哈大笑:“好茶,再來點,最好換個大碗……”

這句話說出口,李素便放下了杯子,這茶喝不下去了。

就好像原本是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一個彈琴一個聽琴,雅得一塌糊塗,結果赫然現彈琴聽琴的地方居然在梁山泊,一不小心進了土匪的聚義廳,畫風轉變太快,茶是喝不成了。

王直渾然不覺李素把他嫌棄成啥樣了,武氏舉袖遮口,笑得眼睛彎成了月牙兒。

“說吧,今日叫稱心出來,他可曾說了什麼?”

王直擡頭飛快瞥了武氏一眼,笑道:“敘舊而已,能說什麼,隨便說了幾句便分開了。”

李素笑道:“不必這麼小心,這位武姑娘不是外人,不管什麼事但說無妨,很多事情你我須仰仗她出謀劃策,凡事不必瞞她。”

王直驚異地看了他一眼,武氏卻眼泛異彩,望向李素的目光感激又感動。

確定李素的話是認真的之後,王直這才道:“今日稱心確實沒說什麼,我幾番逼問,他卻左右推搪,我見他言辭閃爍,表情犯虛,恐怕已心生異志,有意保護太子。”

李素想了想,點點頭道:“很正常,日久生情嘛,男寵也是人,也有正常的感情,這幾年稱心爲我們做得不少了,此事若了,咱們也不做那兔死狗烹之事,給他一大筆錢財,讓他安度餘生便是。”

武氏聞言,櫻脣微動,似乎想勸諫李素斬草除根,然而想到上次的教訓,李素斥她太過心狠手辣,違了天和,那一次著實把她嚇住了,以爲惹怒了李素,從此再無出頭之日,想到這裡,武氏終於忍住衝口而出的勸言,沒出聲。

王直嘆道:“稱心若不願說實話,東宮這個內應可就斷了線,太子若有動作,我們如何得知?”

李素笑道:“其實事情到了這一步,稱心說不說已不重要,有些事情從表象推測一番,便知真相。”

王直一呆,道:“啥表象?”

“長安皆知的表象,最近太子頻繁邀友人進東宮,說是談古論今,以增學進益,聽說每日通宵達旦,三更方休,從這個表象,我們已能推測出許多真相了。”

王直撓頭:“能說得更清楚點嗎?你知道的,我小時候腦袋被牛踹過……”

王直不懂,武氏卻懂了,聞言兩眼一亮,道:“太子要舉事了!”

王直一驚,李素卻頗爲讚賞地看了她一眼。

“武姑娘有何高論,我願聞之。”

武氏也不推辭,落落大方地道:“太子昏聵殘暴,長安久負聲名,無論朝中君臣還是民間百姓,皆對太子失望寒心,所以陛下才有易儲之念,身處絕境,太子情急思變,必然心生反意,所謂邀友人入東宮談古論今只是掩人耳目,他真正的意圖恐怕是謀反!”

李素的笑容愈深了,道:“你爲何如此肯定他已生反意呢?說不定他被易儲之事嚇到了,從此幡然醒悟,痛改前非,又或者裝乖賣巧討好君臣,鞏固自己的位置,種種可能皆有,不一定是心生反意呀。”

武氏垂瞼淺笑:“侯爺何必故意考量奴婢?其實太子的意圖,侯爺早就心知肚明瞭……太子剛愎自負,目中無人,這些年朝堂民間關於易儲的說法一直沒停過,想必太子這幾年也一直活在被人取而代之的恐懼中,尤其是陛下將易儲的念頭公然宣之以後,太子的處境更是如臨深淵,如此絕境,以太子的剛愎暴虐的秉性,裝乖賣巧不大可能,痛改前非更是可笑,若想絕境求生,甚至一勞永逸解決這幾年久抑的恐懼,除了造反,奴婢實在猜不出他還有什麼別的選擇了。”

李素笑道:“武姑娘果然慧眼如炬,著實厲害。”

武氏神情有些興奮,道:“侯爺,依太子最近種種反常舉動來看,對於謀反,他已是箭在弦上了,對侯爺來說這是個好消息呀。”

“怎麼說?”

“太子還未舉事,侯爺已知其意圖,您已徹底掌握了主動,奴婢斷言,太子必敗無疑,所以奴婢有一言奉上,還請侯爺納之。”

“儘管說。”

武氏想了想,道:“侯爺如今已掌握了先機,太子敗局已定,侯爺當趁此良機,借太子謀反一事爲自己謀一些好處,如若錯失,委實可惜……”

李素目光閃動,含笑道:“太子謀反,自有朝廷剿之,我能從中得到什麼好處?”

武氏笑道:“若侯爺插一手進來,好處自然也會落到侯爺頭上,奴婢知道侯爺與太子是宿敵,太子事敗則必被殺或被貶,侯爺也算除去了一個敵人,您如今二十多歲已爵封縣侯,算是立國以來之鮮例,若侯爺藉此機會再積累一些功勞,就算陛下因侯爺年紀而不會再加封,至少也給自己將來的升官加爵鋪墊了一條道路,侯爺,機不可失啊。”

“依武姑娘的意思,我該如何得到好處?”

武氏笑容已斂,神情變得認真起來,緩緩地道:“趁太子未舉事,長安朝野無人察覺之前,侯爺不如先制人,制敵於先機,奴婢有兩計,其一,將此事密告於魏王殿下,其二,事之時,侯爺可借兵伏於太極宮左右,一旦太子舉事,侯爺率衆殺出,與敵激戰於宮門前,此二計若行之,可保侯爺一生富貴,甚至位極人臣。”

李素不動聲色地笑道:“此二計作何解?”

“計一者,太子謀反,被廢黜已是必然,早在多年前陛下便偏寵魏王泰,下一任的東宮太子,非魏王莫屬,而侯爺與太子素來不合,早已人盡皆知,魏王想必也知道,太子謀反之事若由侯爺親自告訴魏王,一來可借魏王之勢剿除叛亂,將這平亂的功勞分予魏王一些,博取魏王的好感,二來,藉此向魏王表忠心,來日魏王登臨大寶,繼承皇位,對侯爺更會高看一眼,若從平太子之亂算起的話,您也算是有了從龍擁戴之功,縱然陛下不封賞您,但魏王登基一定會給侯爺加官晉爵的,奴婢甚至可以肯定,侯爺三十歲前博個郡公,國公之爵,對您來說也不是不可能。”

“計二者,侯爺須行險著,您親自領兵在太極宮前與叛軍激戰,這個功勞可不比開國之功小,歷此一險,陛下對侯爺更是讚賞信寵有加,兩個舉動,一則向當今皇帝陛下表了忠心,二者向未來的大唐國君表了忠心,僅此一舉,李家至少未來三代內絕不失聖眷。”

武氏說完,院內一片寂靜。

王直張大了嘴,目瞪口呆地看著她,而李素,則深深吸了一口氣。

這個妖孽般的女人果真厲害,其眼光和佈局恢弘大氣,一出口便是百年謀算,兩個舉動便給李家奠定了三代不衰的基礎,厲害!歷史上的她能當上女皇帝,確非僥倖,其胸襟氣度和謀算,比李素認識的絕大多數男人要強得多,甚至李素都不得不承認,這女人的心計本事比自己都強。

李素唯一比她強的是,他知道未來的國君不可能是魏王李泰,武氏終於也有看走眼的時候,然而可笑的是,李素的所知卻並非出於自己的閱歷和本事,而是來自前世已知的史實,被一個古代女人徹底比下去,想想都覺得心塞。

有時候真想把這隻妖孽一刀剁了啊……跟男人女人無關,純粹抱著一種斬妖除魔的想法。

武氏自不知李素此刻內心翻涌如潮的黑暗想法,此刻說完後,武氏見李素面無表情,心中不由有些慌張,仔細回憶一遍剛纔自己說的話,似乎並無心狠手辣有違天和之處,這才稍覺放心,然後一臉忐忑地看著他。

李素無意識地敲著桌子,良久,笑道:“武姑娘智謀無雙,屈居府上,委實是李某幸事,你方纔所言我得再思量一番,謀定而後動,方爲穩妥。”

武氏眼中不由泛起些微的得意,目光一閃,隨即恢復如常,態度十分謙遜地屈身一禮,然後執壺退下,沒過多久便換了一壺熱茶過來,細心爲李素和王直二人倒掉已涼的殘茶,再爲他們斟上熱茶,神情動作自然,獻計之後,她便恢復了李家丫鬟的身份,非常本分地做著自己該做的事。

待武氏服侍過後,便不再多言,微笑著退下,直到這時,王直才從目瞪口呆中回過神來,指著她的背影結結巴巴問道:“這隻……這位姑娘,你從哪裡尋來的?簡直,簡直是……”

李素笑吟吟地接道:“簡直是妖孽,對嗎?”

王直連連點頭。

李素嘆道:“她的來歷你不必知道,剛纔她說的話有幾分道理,只是有些露於痕跡,弄巧成拙反而不美,所以她的話不可不聽,也不可全聽。王直,你馬上回長安佈置安排,若我所料不差,就這幾日,長安要變天了……”(未完待續。)

第七百五十二章 開花結果第一百三十三章 坦率小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敘舊第五百四十五章 各自亮劍老婆要生了,請假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復原職第五百五十章 上達天聽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四百五十八章 近鄉情怯第二百七十五章 有生之年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九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七十一章 沙漠明珠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戰鬆州 上第六十四章 橫截聖意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四十三章 李父投卷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機暗伏第八百一十五章 開誠佈公 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七百五十三章 年節送禮第六百九十五章 公主盡孝第七百四十七章 靈犀點透久違的單章求月票!!第六百九十五章 公主盡孝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八百八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六十二章 身處絕境第五百二十四章 侯爺滅佛 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自罷兵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財救命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二百三十五章 隱忍不發第八百七十四章 渡河之戰 下第八百五十一章 登閣無緣第三百一十三章 離人愁緒第五百七十六章 出京北行第三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八百五十章 迂腐傲氣第五百零五章 斯文打劫第八百六十一章 臨別餞宴第二百六十三章 聯姻作罷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外親疏第六百三十一章 小小衝突第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第四百七十二章 才人武氏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六百四十章 所謂真相第二百四十九章 雷霆震怒第一百八十二章 少年城府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六百九十七章 鹹魚立志第一百零六章 校場聚將第九百三十五章 風急浪險第四百二十四章 艱難惡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八百三十八章 曉以情理第五百三十九章 錯情錯愛第五百一十九章 欲靜不止 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登閣無緣第七百八十九章 所謂取義第六百三十章 吐蕃大相第七百五十三章 年節送禮第八百一十二章 途窮問計 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第四百二十七章 焦土殘軍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二百零一章 化解干戈第九百五十八章 臨別衷腸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八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軍離城第八百八十九章 佈局設套第九百三十八章 芥蒂漸深第二百四十六章 魔王示警第四十七章 遭遇挾持第四百九十八章 茶道歧路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軍離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平歸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第六十二章 驢脣馬嘴第一百八十一章 風雅妙物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八千字兇殘更新已畢,求月票支援!!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請圈禁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五百四十五章 各自亮劍
第七百五十二章 開花結果第一百三十三章 坦率小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敘舊第五百四十五章 各自亮劍老婆要生了,請假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復原職第五百五十章 上達天聽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四百五十八章 近鄉情怯第二百七十五章 有生之年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九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七十一章 沙漠明珠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戰鬆州 上第六十四章 橫截聖意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四十三章 李父投卷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機暗伏第八百一十五章 開誠佈公 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七百五十三章 年節送禮第六百九十五章 公主盡孝第七百四十七章 靈犀點透久違的單章求月票!!第六百九十五章 公主盡孝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八百八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六十二章 身處絕境第五百二十四章 侯爺滅佛 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自罷兵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財救命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二百三十五章 隱忍不發第八百七十四章 渡河之戰 下第八百五十一章 登閣無緣第三百一十三章 離人愁緒第五百七十六章 出京北行第三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八百五十章 迂腐傲氣第五百零五章 斯文打劫第八百六十一章 臨別餞宴第二百六十三章 聯姻作罷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外親疏第六百三十一章 小小衝突第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第四百七十二章 才人武氏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六百四十章 所謂真相第二百四十九章 雷霆震怒第一百八十二章 少年城府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六百九十七章 鹹魚立志第一百零六章 校場聚將第九百三十五章 風急浪險第四百二十四章 艱難惡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八百三十八章 曉以情理第五百三十九章 錯情錯愛第五百一十九章 欲靜不止 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登閣無緣第七百八十九章 所謂取義第六百三十章 吐蕃大相第七百五十三章 年節送禮第八百一十二章 途窮問計 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第四百二十七章 焦土殘軍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二百零一章 化解干戈第九百五十八章 臨別衷腸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八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軍離城第八百八十九章 佈局設套第九百三十八章 芥蒂漸深第二百四十六章 魔王示警第四十七章 遭遇挾持第四百九十八章 茶道歧路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軍離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平歸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第六十二章 驢脣馬嘴第一百八十一章 風雅妙物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八千字兇殘更新已畢,求月票支援!!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請圈禁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五百四十五章 各自亮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伦春自治旗| 奉节县| 无为县| 扬州市| 武清区| 岳池县| 沂源县| 固原市| 襄垣县| 光山县| 凤山市| 泗阳县| 上栗县| 陆川县| 攀枝花市| 临漳县| 龙口市| 阿拉善右旗| 江西省| 蒙阴县| 荣成市| 云梦县| 金堂县| 临安市| 简阳市| 洮南市| 寿宁县| 余姚市| 当涂县| 新河县| 长宁县| 鄂温| 烟台市| 和静县| 德江县| 德州市| 澄江县| 黄石市| 扎赉特旗| 海南省| 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