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四十二章 真相大白

魏王李泰無疑屬於很會聊天的那種人,一開口便準(zhǔn)確地拽住了李素的爽點(diǎn)。

這些日子李素忙得上竄下跳,頻頻出入各長輩府上,被灌得暈暈乎乎仍不怕死的一去再去,王直動他的手下大街小巷到處閒逛打聽,忙來忙去,想知道的無非就是幕後到底是誰在指使,然後揪出他,滅了他。

無頭蒼蠅般四處亂撞毫無頭緒時,李泰卻忽然說出這麼一句話,不得不說,這句話實(shí)在太對李素的胃口了。

短暫的驚愕之後,李素的第一反應(yīng)不是欣喜,而是更強(qiáng)烈的警覺。

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魏王李泰長得肥頭肥腦憨態(tài)可掬,可誰若真把他當(dāng)成弱智就可笑了,很顯然李泰沒有當(dāng)活雷鋒的興趣,而李素,也絕不相信李泰會無緣無故幫助他。

準(zhǔn)確的說,大家以前還算是仇人好不好?

腦子急轉(zhuǎn)動,一時間無數(shù)種可能閃過李素的腦海,李泰是欲借刀殺人,或是禍水東引,或是漁翁得利……

不管任何可能,李素相信李泰的目的絕不單純。

“殿下知道幕後是何人指使?”李素眨眼笑道。

李泰也學(xué)著他眨眼,圓得跟銅盆似的肥臉出現(xiàn)這個表情實(shí)在有點(diǎn)可笑,老天爺也不知有多恨他,不但讓他胖成這副德行,臉還非常圓,彷彿歲月刻意把他的臉精心打磨過了一般,別人的歲月只磨平性格里的棱角,而李泰,卻被歲月磨平了臉上的棱角,整個腦袋圓得不像話,上法場一刀砍下去,腦袋不用任何助力就能滴溜溜滾兩里路……

“子正兄想知道嗎?”李泰渾然不覺李素腦海裡把他形容得很陰損了,仍眨著可笑的小綠豆眼笑道。

李素哈哈大笑,隨即臉孔忽然一板,拱了拱手道:“不想知道!城門快關(guān)了,殿下,臣告辭!”

說走就走,毫無留戀。

李泰的笑容凝固在臉上,呆呆地看著李素起身,離開。

這傢伙……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接下來你應(yīng)該露出無比焦急無比期待的表情,跪在地上哀求我趕緊說出真相纔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子正兄且慢!且慢!”李泰急了。

李素轉(zhuǎn)身,面無表情:“殿下還有吩咐?”

李泰從袖子裡掏出一塊潔白的絲帕,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這個動作贏得了李素些許的好感,不錯,大家都是愛乾淨(jìng)的人,大唐很少看見男子有帶絲帕的習(xí)慣了。

李泰擦了把汗,又把絲帕塞回懷裡,肥臉忽然露出幾分冷笑:“子正兄真是好涵養(yǎng),仇敵都把你家人害入獄了,你居然毫無復(fù)仇之心,這個躲在背後的敵人不揪出來,你果真睡得踏實(shí)嗎?”

李素也笑:“殿下,原諒我說話耿直,殿下無緣無故幫我揪出仇敵,我也睡不踏實(shí),我李素雖是唐臣,可是除了當(dāng)今陛下,誰也不能把我當(dāng)?shù)妒梗 ?

李泰怒道:“願不願當(dāng)?shù)赌鞘悄愕氖?,你若確定了仇敵,會因爲(wèi)不想當(dāng)?shù)毒头胚^他嗎?”

李素一臉懶洋洋地道:“又不是殺父之仇,奪妻之恨,有必要如此計較嗎?再說我這人生性寬宏大量,說不定真就不計前嫌了呢,說到底,我心中的恨意並不強(qiáng)烈,有機(jī)會報仇自然順手便報了,沒有機(jī)會我也不急,拖個三年五載,慢慢的也就不當(dāng)回事了,殿下,你別拿這個來激我,想借我之手除去誰,最好先把話說明白,情當(dāng)這是一筆買賣,合則兩利,不合則散,你若以爲(wèi)隨便說個名字我就衝上去把他殺了,未免太過天真?!?

看著李素堅毅不容商量的表情,李泰先泄了氣。

大家都是聰明人,話說到這個份上,再玩弄小花樣小心機(jī),委實(shí)貽笑大方了。

“好,正如你所言,‘合則兩利’,子正兄,你和我是沒有衝突的,且不論往日的恩怨,也不說交情之類的噁心話,至少眼下,我們有共同的敵人,此言你認(rèn)同否?”

李素笑了:“這句話纔算說到點(diǎn)子上,不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李泰怔忪片刻,忽然展顏笑道:“不愧是大唐的才子,出口即成章典,‘?dāng)橙说臄橙司褪桥笥选?,斯言善矣,?dāng)浮一大白!”

說完李泰端杯一飲而盡,長舒一口氣,痛快大笑。

李素的眼中也漸漸露出了笑意。

以前沒接觸過李泰這個人,在他的印象裡,李泰倚仗父皇寵溺,再加上他是諸皇子中學(xué)問最淵博,讀書最勤奮的人,所以向來狂妄自大,目中無人,而且清高孤傲,甚至還喜歡躲在背後玩陰謀耍詭計……

這個人毛病很多,可是……卻也有些憨傻可愛之態(tài),有時候確實(shí)讓人對他無法保持戒意,也恨不起來。

一個毛病多的人,不一定是徹頭徹尾的壞人,李泰頂多就是一個智商比較高且被老爹慣壞了的問題少年。

對待問題少年,李素比較有經(jīng)驗,先,不能慣他的脾氣。

李泰大部分時候其實(shí)並沒有那麼精明陰暗,可以說,很多陰謀詭計以及不該有的野心,都是王府一些幕僚謀士門客們攛掇出來的,比如此刻,明明該說正事時,李泰卻爲(wèi)李素尋常的一句話而擊節(jié)讚歎,並自顧自地爲(wèi)這句話浮白一口,喝了酒還不夠,獨(dú)自一人目光呆滯,嘴裡仍在喃喃唸叨這句話,頗具幾分書呆子的癡傻模樣。

李素也不急,站在殿門口靜靜地看著他,嘴角噙著一絲微笑,目光充滿了探究。

不知過了多久,李泰終於回神,擡頭與李素的目光相碰,頓覺失態(tài),不好意思地乾笑兩聲,端杯藉以掩飾。

“正如子正兄所言,此事我們可以合作,各取其利如何?不說什麼借刀殺人的掃興話,你和我都是彼此手裡的刀,只要刀尖對準(zhǔn)的方向一致,我們便能繼續(xù)聊下去,對不對?”

李素笑意愈深:“殿下果真是通透之人,臣佩服?!?

李泰若有深意地笑:“還望子正兄日後莫將刀尖反過來對準(zhǔn)我,你我之間因利而合,各取其利而散,當(dāng)年也沒什麼不共戴天的大仇,認(rèn)真說來,當(dāng)初我還著過你的道呢。”

“那是自然,殿下不跟臣計較,臣便謝天謝地了,怎敢對殿下不誠不忠呢?”李素頓了頓,眨眼笑道:“說不定,殿下將來還會取某人而代之,坐上那貴不可言的位置,臣有幾個膽子,敢與殿下作對?”

李泰兩眼一亮,呼吸情不自禁地有些急了,白白的臉孔迅泛起一抹潮紅。

這句話,實(shí)在撓中了他的癢處。李泰這幾年最喜歡聽的便是這句話,而李世民對他的寵溺,長久下來,他也產(chǎn)生了錯覺,或許,他魏王離那個位置……真的很近,近到觸手可及。

“哈哈,過了,太過了,子正兄不可胡說!太子皇兄素得朝野擁戴,泰何德何能,竟能……哈哈,不說了,不說了!”李泰興奮地道,一張通紅的肥臉卻已深深的出賣了他。

二人哈哈大笑,眼神互視間,一次陰暗的政治交易即已達(dá)成。

“說正事,子正兄知道這次是誰陷害你丈人嗎?”李泰壓低了聲音道。

李素笑道:“想來想去,你我共同的敵人便只有太子了,但我看得出,此事與太子並無直接干係,其中內(nèi)情,還望殿下賜告。”

李泰露出讚賞之色,點(diǎn)頭道:“我喜歡跟聰明人說話,省力且省心……不錯,跟太子有關(guān),但太子並未參與太深,此事真正的幕後主使,卻是……漢王李元昌!”

李素神情微動,很快恢復(fù)如初。

漢王李元昌,嗯,是個大人物,李世民同父異母的弟弟,說起來還是李承乾李泰這些皇子的叔叔,但是年紀(jì)並不大,因爲(wèi)高祖李淵一輩子胡搞瞎搞,老年得此一子,先封魯王,後改封漢王,說是皇室宗親,但論權(quán)勢地位實(shí)在很微末,以李世民的心性,斷然不會讓這麼一位異母弟弟掌太多權(quán)力,很敏感也很危險,簡單說,李元昌根本就是一個不思進(jìn)取整天欺男霸女的紈絝子弟。

這位年紀(jì)不大輩分卻不小的紈絝子弟後來搭上了太子李承乾,據(jù)說二人關(guān)係很親密,李元昌常被太子留宿於東宮,東宮但凡有飲宴或是歌舞盛會,必然有李元昌的身影,二人的關(guān)係說是叔侄,其實(shí)更像一對共享富貴的狐朋狗友。

李泰說出李元昌的名字時,李素便隱隱有幾分明白了。

見李素面無表情,李泰一時從他臉上看不出任何端倪,只好接著道:“事出之因,其實(shí)並非李元昌所爲(wèi),是漢王府下面一個管事,名叫崔豐,此人仗了漢王的勢,在長安城向來作惡多端,聽說連命案都牽扯過幾宗,後來不了了之,這個崔豐去年便看上了東市黃守福的那家店鋪,當(dāng)然,以崔豐的品性,出價不可能太高,幾乎是半買半搶,黃守福自然不甘,於是趁著還未與崔豐談妥,便趕緊找了個下家,把店鋪賣出去……”

李素苦笑:“所以,那個下家,便是我那可憐的老丈人了?”

李泰笑道:“正是?!?

李素嘆了口氣,這就說得通了,難怪去年老丈人手頭不便,只能先期付一部分買店鋪的錢款,而黃守福也二話不說便答應(yīng)下來了,這店鋪在黃守福眼裡分明已是燙手的山芋,趕緊扔出去纔是正經(jīng),賣給崔豐,等於是半送給他,而賣給許敬山,雖然也是欠付,但欠的錢遲早總收得回來的,正常人都知道該做什麼選擇了。

李泰接著道:“後來崔豐現(xiàn)店鋪已被轉(zhuǎn)賣他人後,不由大怒,私下裡找過黃守福,二人不知怎麼談的,最後不歡而散,從此以後,崔豐便暗中恨上了黃守福,連帶的,連你老丈人也被他恨上了,除了想辦法報復(fù)黃守福外,他也暗中查了一下你丈人,一查才知道他與你的翁婿關(guān)係,你與太子素來不合已是人盡皆知之事,漢王與太子又過從甚親密,所謂‘同仇敵愾’,作爲(wèi)漢王府的家奴,崔豐既想把店鋪奪爲(wèi)己有,又想順手收拾一下你老丈人,好在漢王面前立功……”

看著李素一臉無奈苦笑的表情,李泰笑道:“後面的事,子正兄想必也知道了,黃守福莫名其妙喝了你丈人家的茶,當(dāng)夜暴斃,崔豐馬上叫了一位暗中投靠了太子的刑部侍郎親自拿人,仇人死了,你丈人也下獄了,店鋪空了,在漢王面前也立功了,好個一石三鳥之計,只是這姓崔的是個蠢貨,他眼裡只有漢王和太子,以爲(wèi)天下人皆可招惹,但他沒想到這次招惹了你……”

“聽說事後崔豐喜滋滋跑回王府邀功,漢王當(dāng)時嚇呆了,二話不說叫人把他吊起來狠抽了一頓,然後趕緊備車馬進(jìn)了東宮,與太子商議許久後,回到王府的第一件事,便是把崔豐殺了滅口……直到後來,子正兄爲(wèi)救丈人把水?dāng)嚋?,原本毫無證據(jù)毫無破綻的一樁案子,而你卻從那位刑部侍郎下手,甚至不惜反過來栽贓陷害,連太子和漢王都沒想到你居然會出這一招,事情鬧大了,刑部侍郎韓由下獄,此案上達(dá)天聽,大理寺卿孫伏伽親審,太子和漢王也急了,他們察覺到若再不收手,很有可能引火燒身,原本他們想派人殺韓由滅口,但孫伏伽似乎也察覺到韓由在此案中舉足輕重,派了重兵保護(hù)他,旁人無法接近,後來太子只好退而求次,控制了韓由的家眷,並派人傳話進(jìn)監(jiān)牢,不準(zhǔn)韓由亂說話……”

李素臉色有些難看,沉默許久,長嘆道:“沒想到如此大案,如此奇冤,竟是一個蠢物無意中所爲(wèi),太子和漢王只不過在後面收拾爛攤子罷了……”

李泰笑道:“沒錯,他們也是被崔豐所牽累,誰也料不到一個蠢貨幹出的事情,竟連累了這麼多人,太子和漢王怕是將他千刀萬剮的心都有了,然而二人既然出手收拾了爛攤子,就不得不一路做下去,越出手越錯,越錯越要掩蓋,最後錯得越多,此案上達(dá)天聽,陛下嚴(yán)旨追查,太子從去年到如今,父皇本就處處冷落無視,若真被孫伏伽查出點(diǎn)什麼,恐怕東宮之位就真的……哈哈!”

李素也笑了兩聲,接著笑容忽斂,一臉狐疑地看著李泰。

“殿下對此事知之甚詳,幾乎連每個細(xì)節(jié)都清清楚楚,你是怎麼查到的?或者說……此事幕後真兇其實(shí)根本就是你?”

李泰聞言渾身肥肉忽然一抖,也不知是嚇的還是氣的,李素甚至親眼看到他臉上身上漾出一圈圈的肉波。

“李素,長安城裡皆雲(yún)你是個混帳,從來不說人話,本王一直將信將疑,今日看來,你何止不說人話,簡直聲聲皆是犬吠!你若再誣本王,信不信我與你血濺五步!”李泰一臉悲憤,咬牙切齒地道。(未完待續(xù)。)

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第五百四十五章 各自亮劍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求本月保底月票!!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五章 談?wù)劺硐?/a>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五百三十三章 門閥出手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選秀納妃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三十二章 龍城飛將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三百五十七章 敵友難辨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fù)鬆州 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四十四章 行宮遇刺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二十二章 進(jìn)退難取第九百三十章 倭僧道昭第四百九十章 東宮除惡第四百九十三章 領(lǐng)罪圈禁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三百七十章 順手而爲(wèi)第二百八十一章 帝心欲糜第八百零四章 姐弟親情第二百九十七章 夫妻如戲第二十六章 童叟無欺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七百一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家報應(yīng)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獻(xiàn)計破城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五百四十九章 善後清理第三百六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七十二章 才人武氏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二十四章 財路與詩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欲靜不止第五百九十三章 待之以誠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三十三章 美人如畫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九百五十八章 臨別衷腸第六百八十三章 叛軍入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四百二十七章 焦土殘軍第六百九十五章 公主盡孝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第三百九十章 使命在肩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五百一十九章 欲靜不止 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zé)罰甚重第四十四章 行宮遇刺第八百四十二章 重拿輕放第三百零八章 釋歸回家第七百七十四章 主帥難決第六百六十一章 酒後真言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妄之災(zāi)第六百四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造殺孽第八百一十一章 局中局外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九百一十五章 破城得糧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召入宮中第八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辜牽扯第五百九十三章 待之以誠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進(jìn)意圖第一百七十七章 夏花絢爛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二百八十一章 帝心欲糜第八百九十四章 分兵駐隘第三百八十七章 星夜兼程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一百零七章 牛大將軍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會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wěn)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六百七十九章 奇襲血戰(zhàn)第四百四十六章 玄奘法師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wèi)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
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第五百四十五章 各自亮劍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求本月保底月票!!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五章 談?wù)劺硐?/a>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五百三十三章 門閥出手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選秀納妃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三十二章 龍城飛將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三百五十七章 敵友難辨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fù)鬆州 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四十四章 行宮遇刺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二十二章 進(jìn)退難取第九百三十章 倭僧道昭第四百九十章 東宮除惡第四百九十三章 領(lǐng)罪圈禁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三百七十章 順手而爲(wèi)第二百八十一章 帝心欲糜第八百零四章 姐弟親情第二百九十七章 夫妻如戲第二十六章 童叟無欺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七百一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家報應(yīng)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獻(xiàn)計破城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五百四十九章 善後清理第三百六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七十二章 才人武氏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二十四章 財路與詩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欲靜不止第五百九十三章 待之以誠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三十三章 美人如畫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九百五十八章 臨別衷腸第六百八十三章 叛軍入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四百二十七章 焦土殘軍第六百九十五章 公主盡孝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第三百九十章 使命在肩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五百一十九章 欲靜不止 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zé)罰甚重第四十四章 行宮遇刺第八百四十二章 重拿輕放第三百零八章 釋歸回家第七百七十四章 主帥難決第六百六十一章 酒後真言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妄之災(zāi)第六百四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造殺孽第八百一十一章 局中局外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九百一十五章 破城得糧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召入宮中第八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辜牽扯第五百九十三章 待之以誠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進(jìn)意圖第一百七十七章 夏花絢爛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二百八十一章 帝心欲糜第八百九十四章 分兵駐隘第三百八十七章 星夜兼程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一百零七章 牛大將軍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會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wěn)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六百七十九章 奇襲血戰(zhàn)第四百四十六章 玄奘法師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wèi)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山县| 偃师市| 高清| 科技| 峨眉山市| 聊城市| 连云港市| 固原市| 阜新| 石棉县| 句容市| 旬邑县| 天镇县| 海丰县| 新安县| 综艺| 郁南县| 金沙县| 永仁县| 玛纳斯县| 井陉县| 多伦县| 鸡东县| 定边县| 延边| 德兴市| 五指山市| 化德县| 新巴尔虎左旗| 宁远县| 黔东| 图木舒克市| 佛教| 澜沧| 汕尾市| 中山市| 武乡县| 甘洛县| 铜鼓县| 平谷区| 东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