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

李素可以肯定,李世民根本不會聊天。

也幸虧這傢伙是皇帝,話說得再難聽別人都不敢拿他怎樣,如果他不是皇帝,就憑他這種耿直的說話方式,絕對是暗巷裡被套麻袋敲悶棍的下場。

一件李素自以爲很高端的事情,到了李世民嘴裡變得一無是處,家裡捲進了案子,閉門謝客有錯嗎?自證清白有錯嗎?至於吐蕃副使送禮……我把刀架他脖子上逼他送了嗎?人家是自己死皮賴臉登門的好不好?兩大車禮物擺在大門口,我能不收嗎?不收多不禮貌,大唐是禮儀之邦,“禮儀”倆字啥意思?就是別人給你送禮,你不能拒絕,拒絕就失儀了,這才叫禮儀之邦。

一肚子詭辯沒法說出口,李素也不敢說,這番話若真被李世民聽到,估計會把他吊在太極宮前的旗桿上,讓他冷靜幾天。

“陛下恕罪,臣……確實收了吐蕃使團送的禮,正打算向陛下稟奏……”李素嘆了口氣,不甘不願地從懷裡掏出一份禮單,雙手呈上。

早在收下吐蕃人禮物的當時,李素便知道這事根本不可能瞞得住,禮單早就準備好了,此時送上去,倒也不會獲罪,畢竟勉強算是投案自首性質。

只不過禮單到了李世民手裡,那些重禮只怕在李家庫房裡待不住了。李素從不敢高看李世民的秉性,這傢伙從來都是個黑吃黑的,不講究。

果然,李世民老實不客氣地接過禮單,斜眼朝禮單一瞟,然後嘿嘿冷笑:“一百塊上等貓眼石,一百塊上等瑪瑙,嗬!還有一百隻水晶琉璃盞,吐蕃大相好手筆呀。”

李素垂頭,悄悄撇了撇嘴,什麼水晶琉璃盞,不就是小玻璃杯嘛,而且還是那種不太透明雜質甚多的玻璃杯,這是所有禮品裡他最看不上眼的,不知道爲什麼,這個年代無論大唐還是異國都拿它當寶貝,據說長安東市裡一隻玻璃杯賣兩貫錢,真是不可理解。

“送您了,陛下,那一百隻水晶琉璃盞臣送您了。”李素毫不猶豫地丟車保帥。

“混帳!當朕什麼人了?朕是那種打臣子家產主意的昏君嗎?”李世民忽然發怒。

“臣失言,陛下恕罪。”李素低眉順目。

李世民又掃了一眼禮單,冷笑道:“真是大方,這份禮單估算起來,怕是不少於兩萬貫吧?子正啊,看來你在吐蕃大相心中很值錢呀。”

李素急忙道:“再值錢,臣也是陛下的臣子。”

李世民哼了一聲:“朕這個皇帝窮得很,可給不了你如此重禮。”

“不給一分一毫,臣也是陛下的臣子,用重禮買來的東西,往往都是不忠心的,忠臣無價可估。”

李世民臉色終於緩和,笑道:“這句話說得好,人雖混帳了些,卻有顆玲瓏心。”

屈指彈了彈禮單,李世民似笑非笑道:“子正可曾看出,吐蕃大相爲何送你如此重禮?”

“看出來了,他想收買臣,大唐與吐蕃如今關係微妙,亦敵亦友,所以吐蕃大相想在大唐朝堂內預先埋下棋子,將來若兩國交戰,大唐朝堂的棋子可在關鍵時爲他所用,扭轉敗勢,不得不說,這位吐蕃大相深謀遠慮……”

李世民眼中露出讚賞之色,點頭道:“不錯,年輕雖輕,可看事情看得明白,不枉英傑之名……”

隨即李世民臉一板,沉聲道:“明知他要收買你,你爲何還敢收他的禮?”

李素眨著眼,一臉萌萌地道:“陛下,收禮和被收買,……有關係嗎?他非要送,臣自然便收了,他要買我,也要看臣答不答應,世上沒有強買強賣的道理呀……”

李世民語滯,這神邏輯……好奇葩。

李素咧嘴笑了笑,道:“對吐蕃來說,臣就是一隻養不熟喂不飽的狼,陛下勿須多慮。”

李世民呆怔半晌,幽幽嘆了口氣。

朕的朝堂裡,怎麼出了這麼一號節操掉光了的貨色,嘖,好羞恥!

羞恥心這東西,有的人有,有的人沒有,李世民的羞恥心顯然比李素多一些,想想李素的無恥行徑就覺得臉上無光,可是偏又無法辯駁,畢竟,確實是吐蕃強行送的禮,人家錢多任性,就喜歡乾肉包子打狗的事,你有什麼辦法?

於是李世民索性拋開這個問題,轉移了話題。

“子正所言不錯,大唐與吐蕃,確是亦敵亦友,敵友之分全看時勢,如今看似與我大唐稱兄道弟,可朕清楚,這種兩國友好的日子並不會太長久,吐蕃離大唐太近了,其中諸多利益牽扯,中間還夾著一個吐谷渾,大唐將士這些年拼命往外擴張版圖,難免令鄰國不安,弱小的鄰國忍氣吞聲,強大的鄰國卻不會忍,比如吐蕃,所以,吐蕃絕不會真心與大唐友好下去,而是一直視大唐爲強敵大患,反過來說,大唐往外擴張,對於強大的鄰國自然也是心中防備,所謂‘友好’,只是擺在檯面上說說的東西而已。”

李世民嘆了口氣,道:“大唐爲安鄰國之心,效漢朝和親制,這些年大大小小送出去了不少公主與異國和親,爲的也是國境一時之安穩,而圖百年之大計,對吐蕃同樣如是,老實說,松贊干布欲求和親,朕內心是不願答應的,這些蠻子太無禮,早幾年爲了求娶公主,甚至不惜發動戰爭,不但差點滅了吐谷渾汗國,而且還強佔了我大唐鬆州,如此強勢行徑求親,教朕怎能忍得下這口氣?可是與三省朝臣商議後,朕不得不答應松贊干布之請,畢竟,大唐國境首須安穩,平滅薛延陀之後,大唐國庫空虛,實在支撐不起下一場大戰了,送公主和親,也是穩住吐蕃,讓大唐的百姓們多緩幾年的氣……”

李素猶豫了一下,道:“陛下,恕臣直言,國與國之間是和是戰,一個女人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弱小的……”

李世民挑了挑眉,笑道:“哦?子正有何高論?朕願聞之,來人,傳舍人筆墨伺候。”

李素眼皮一跳,這是正式的君臣奏對的架勢,搞得有點嚴重了。

於是李素急忙道:“陛下,臣只是隨口一言,陛下莫當真,說得對與錯,亦不必見於史書列傳之中。”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朕自登基以來,向來都是廣納四方良諫,故而成就貞觀盛治之功,漢朝王節信曾言:‘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所謂‘兼聽則明’,便是如此了,這也是當一個明君的首要之能,若不然,呵呵,你以爲魏徵老匹夫那張破嘴罵了朕十多年,朕不僅沒殺他,還將他尊爲國士是爲何?”

李素急忙稱是。

說起來,李世民捱罵的本事確實高人一等,憑心而論,若李素當皇帝的話,這種每天除了罵皇帝沒別的事可幹的傢伙,早被他虐殺了一百遍啊一百遍,由此可見,萬邦崇仰的天可汗陛下……有輕微的受虐傾向?

說話間,中書舍人帶著紙筆匆匆趕到,見禮後徑自坐在二人不遠處,在矮腳桌上從容地鋪開紙,研好墨,提筆靜靜等待,非常正式的君臣奏對場面。

李素嘆了口氣,只好整了整衣冠正襟危坐,沒辦法,這是規矩,一旦出現君臣奏對的場面,他與李世民之間的每一句對話都將記於書紙上,將來還要列入史書之中,作爲皇帝治國的一個輔證,標題大概是“李子正諫太宗奏對”之類的,所以不得不嚴肅。

李世民此刻的表情也變得嚴肅了,畢竟這是個大話題,而且旁邊還有中書舍人記錄,若還是一副嬉皮笑臉的樣子未免失之莊重,將來臨死前一看史書,上面無端端描述了皇帝奏對時的表情,說什麼“太宗嬉皮笑臉曰”之類的話,那就很傷感情了。

所以此刻李世民也整了整衣冠,並且揮退了給他打扇的宮女,衣袍下襬也拂正了,並且兩條毛茸茸露在外面的大毛腿也收了回來,很正經的皇帝樣子。

“看來子正對和親制頗有異議,朕願聞子正高論。”李世民沉聲道。

李素抿了抿脣,措辭片刻後,緩緩道:“陛下,臣以爲,和親制不可取。首先,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不是靠一個女人和親便能決定是和是戰,‘國’是大於‘家’的,不可能因爲帝王納的一個異國妃子,便能爲了她而放棄整個國家的利益,比如一塊肥沃的無人之土,他想要,別人也想要,這塊無人之土究竟屬於誰?最終難免要靠戰爭勝負來決定誰是主人,絕不會因爲他家有個異國妃子便退讓一步,就算帝王自己答應,舉國臣民也不會答應,因爲這塊國土,並非帝王的國土,而是整個國家的國土,他放棄了,等於整個國家的利益也被他放棄了,換句話說,這種因私而廢公的帝王,在位必然也不會太長久……”

李世民神情微動,李素這番話,自大唐立國以來,確實無人說過,從皇帝到臣子,都不覺得和親制有何不妥,今日唯有李素說出了不同的想法,而且非常有道理。

“子正接著說,朕洗耳恭聽。”李世民的表情比剛纔更誠懇了,連坐姿都端正無比,巍巍然如待國士大賓。

一旁的中書舍人奮筆揮灑,洋洋大篇。

殿內很安靜,李世民不說話,靜靜等待李素開口。

“所謂‘國’者,帝權天授,而萬衆景從,陛下是皇帝,自然明白皇帝不僅是吃喝享樂的,他的責任比任何人都重,他必須要爲國中的權貴和平民百姓謀福祉,建功業,是謂‘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業者有其產’,《禮》曰:‘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陛下,皇帝做到這一步,纔算是明君,聖君,權貴和百姓纔會無比忠誠地擁戴,反過來說,若因爲一個異國和親的妃子,而放棄了原本屬於自己的國土,放棄了原本可以爲國家帶來利益的戰爭,選擇妥協與退讓,這個君主,還算合格的君主嗎?權貴和百姓還會擁戴他嗎?”

“所以,臣以爲,和親對兩國而言,往往是非常脆弱的,越是英明的君主,越不會因爲女人而放棄國家利益,大唐送公主和親,其作用實在是……”

李素說著,擡頭看了一眼李世民,見李世民臉色陰沉,李素急忙道:“臣失言了,陛下恕罪。”

李世民搖頭:“子正果然高論,放心,朕沒有任何不滿,而是在自省大唐和親的國策的利弊,你接著說,直言無妨,忠直謀國之諫,朕只會如逢甘霖,喜不自勝,豈有加罪之理?”

李素笑了笑,天可汗的胸襟氣度,今日再次見識了。

生於這樣一個年代,李素願意爲它做點什麼,因爲它值得自己這麼做。

於是李素接著道:“話說回來,陛下不妨再思量一下松贊干布這個人……松贊干布貞觀三年被推爲吐蕃贊普,在位已有十餘年了,陛下想想松贊干布這十餘年治理吐蕃的所作所爲,憑心而論,臣覺得此人確實算得英明之主,這十餘年來效我大唐官制和軍制,國內設大相,副相,推‘十善法’,頒六等章飾告身,整編國中軍隊,效大唐府兵制,劃千戶府爲單位等等,這些治國治軍舉措十分英明,可見此人斷非昏庸之主,陛下,如此英主,必然極有主見,不會被他人的意見所左右,他做的每一個決定必然都是對國家有益的,大唐送公主和親,或許短期能和平友好,然而兩國相鄰,交集太多,無論對吐谷渾的爭奪,還是兩國貿易,或是邊境一城一地之摩擦,一旦遇到爭執,以松贊干布的秉性,又有吐蕃強大的軍隊支撐,他怎麼可能爲了區區一個和親的公主而選擇妥協?”

李世民面色不善,重重怒哼一聲。

李素含笑不語,他看出了李世民的內心獨白,……肯定在罵松贊干布是抄襲狗。(未完待續。)

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一百章 再啓戰事第一百零七章 牛大將軍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軍離城第八百六十五章 擒拿審問 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秘兵馬第六百三十一章 小小衝突第六百七十六章 先抑後揚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論勢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行送賄第三百三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五百二十章 欲靜不止 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亂餘波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家興亡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十七章 流言蜚語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三百二十七章 終至西州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八百三十二章 安得雙全第七百一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三十七章 合作買賣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蹊蹺親事第三十七章 合作買賣第四百九十四章 綢繆先機第二百零二章 傲嬌公主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信不敬第六十八章 微服訪賢 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三百七十六章 貶謫原由 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蕭然景象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七百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第五百零七章 魔王訓子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魏徵上疏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軋猜疑上架感言第三百四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六百零五章 烽煙突起第六百六十章 暫時擱置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陷算計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六百零九章 鴻門烤宴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逆流而上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王師徵西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七百八十五章 步步緊逼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五十一章 脫困求生 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四百六十八章 丈量賜地第六百零四章 驚天秘密第六百九十三章 疑竇難解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十一章 活體實驗第六十一章 建蓋新房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三百九十七章 慷慨赴義第六百四十九章 仁心善念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八百二十四章 身陷嫌疑第九百五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九百零一章 危機暗伏第七百八十七章 苦心勸諫第五十三章 最後一搏 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鮑之交第八十九章 魔王醉酒 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有生之年
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一百章 再啓戰事第一百零七章 牛大將軍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軍離城第八百六十五章 擒拿審問 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秘兵馬第六百三十一章 小小衝突第六百七十六章 先抑後揚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論勢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行送賄第三百三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五百二十章 欲靜不止 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亂餘波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家興亡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十七章 流言蜚語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三百二十七章 終至西州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八百三十二章 安得雙全第七百一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三十七章 合作買賣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蹊蹺親事第三十七章 合作買賣第四百九十四章 綢繆先機第二百零二章 傲嬌公主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信不敬第六十八章 微服訪賢 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三百七十六章 貶謫原由 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蕭然景象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七百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第五百零七章 魔王訓子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魏徵上疏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軋猜疑上架感言第三百四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六百零五章 烽煙突起第六百六十章 暫時擱置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陷算計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六百零九章 鴻門烤宴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逆流而上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王師徵西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七百八十五章 步步緊逼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五十一章 脫困求生 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四百六十八章 丈量賜地第六百零四章 驚天秘密第六百九十三章 疑竇難解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十一章 活體實驗第六十一章 建蓋新房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三百九十七章 慷慨赴義第六百四十九章 仁心善念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八百二十四章 身陷嫌疑第九百五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九百零一章 危機暗伏第七百八十七章 苦心勸諫第五十三章 最後一搏 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鮑之交第八十九章 魔王醉酒 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有生之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口县| 育儿| 容城县| 阿拉善左旗| 富平县| 奇台县| 荥经县| 安泽县| 长寿区| 古蔺县| 固始县| 莲花县| 南川市| 麦盖提县| 巩留县| 定州市| 通山县| 彝良县| 西乌珠穆沁旗| 迭部县| 宜州市| 柯坪县| 巫溪县| 安丘市| 阳信县| 阿坝县| 闵行区| 当涂县| 治县。| 桂林市| 银川市| 铜鼓县| 濉溪县| 铅山县| 万安县| 无极县| 沁阳市| 昌乐县| 新宁县| 长沙市| 田阳县|